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名句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论语》中关于诚信和信任的语录》

《论语》中关于“信”的语录

学而篇第一 1巧言令色,鲜仁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乎。传不习乎。(交友)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国治民)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3,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行谨慎)

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交友)

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5,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有子曰:信6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言行一致) 为政篇第二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治学态度) 3子曰:人而无信7,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里仁第四

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行谨慎)

2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言行谨慎)

公冶长第五

1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表里一致)

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8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9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10之,少者怀之。

雍也篇第六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述而篇第七

1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9。(教育内容)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泰伯篇第八

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10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

豆之事,则有司存。

3子曰:笃信11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4狂而不直, 侗而不愿,而不信12, 吾不知之矣。

子罕篇第九 1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2子曰:主忠信13,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颜渊篇十二 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14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15不立。

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3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4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16,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路篇第十三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17,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治国治民)

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18,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宪问篇第十四

1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19,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不能随便华裔和盲目信任) 3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君臣相处)

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卫灵公十五

1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20,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21以成之,君子哉。

季氏篇十六

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诚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

柔,友便佞,损矣。(交友)

阳货篇十七 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22、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23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治理国家)

2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24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加强学习)

子张篇十九

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名句

1子张曰:执德不弘,信25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子夏曰:君子信26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治国治民)

尧日二十

1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27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治国治民)

《中庸》中关于“诚”的语录

1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2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

《大学》中关于“诚”的论述

1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论语》中关于“诚”的语句

1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论语》中关于“忠”的论述

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篇》3.19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5,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篇第一》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8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4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颜渊篇:

5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子罕! 篇:

6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篇)

7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20,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乎。传不习乎。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9。(教育内容)

1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学而篇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参读森,舆,骖也,参亦可读骖。孔子尝曰:「参也鲁」。然勤能补拙,人一能之己百之。夫子之道,终由曾子一以贯之。

此章叙曾子为学之工夫,每日以三事省察自身。一省为人办事是否尽忠。忠者尽其全力也。二省与朋友交是否言而有信。信即不欺朋友,亦即不欺自心。三省传习,受师之传,行之也否?传授生徒,先自温习否?忠信传习三事不阙,方能安心就寝。传不习乎之习字,与前章学而时习相映。忠信是学习之要点。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名句

【雪公讲义】

【考证】礼大学篇: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本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述而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按】道德仁义礼乐,以及修齐治平诸端,均须以忠信为主施行之。具此笃纯始得其成。学亦如之。仍与崇仁求学互映。至「日」字、「三」字,各注纷然,要在省身,余不拘泥求异。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此说国家大事。道,包咸注作治字讲。乘,音胜,兵车也。古时能出千辆兵车,谓之大国。治大国有五种要道。敬事者,事为国事,敬为谨慎。信者诚信。为国者必须举事敬慎,与民诚信。财物出自民间,必须节用。大学云:「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为理财之要。爱人者,知民之疾苦,爱养之也。使民以时者,农工商民各有忙时,不在其忙时使之也。敬事而信,则民悦服。节用物力则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则足兵。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具此五者,方能治国。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名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求学之人,学必有师,故称弟子。所求之学有其先后。孔子以四科施教,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首为德育,先正其心也。后为文学,游于艺也。

入则孝。此说在家庭必须孝养父母,身心俱安,而养心尤为重要,贫士菽水承欢,即是

尽孝。

出则弟。弟亦作悌。读替音,又读第音。出外求学,或作他事,则行弟道。皇疏:「善兄为悌。」邢疏:「弟,顺也。」在家能孝,自能善事兄长,敬顺兄长,以顺亲心。是谓之弟。出外,推此事兄之道,以待年长于己者是为出则弟。

谨而信。行为谨慎,言而有信。竹氏会笺引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以证信属言,谨属行。

泛爱众。博爱众人也。与众人交往,注重博爱,以养其平等容众之德,是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择仁者而亲近之。泛爱众,无选择。此从仁者学习,故须选择。

行有余力二句。行是实行孝弟等五事。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弟子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文,马融注:「文者,古之遗文。」邢昺疏:「注言古之遗文者,则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也。」

【雪公讲义】

【考证】程子曰: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

张南轩曰:非谓行此数事有余力而后学文也;言当以是数者为本,以其余力学文也。

【按】张语较程语义达,可遵也。陆陇其松阳讲义,载于论语集释,可参考之,则知今之教育与今之学风矣。

(陆陇其松阳讲义:大抵人之气禀虽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从小便习坏了。气禀不好的,固愈习愈坏,即气禀好的,亦同归于坏。童蒙之时,根脚既不曾正得,到得长大时,便如性成一般,即能回头改悔,发愤自新,也费尽气力;况改悔发愤者甚少,此人才所以日衰,皆由蒙养之道失也。后世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固无论矣;即有能教者,又都从利禄起见,束发受书,即便以利禄诱之,不期其为大圣大贤,而但愿其享高官厚禄;这个念头横于胸中,念头既差,工夫必不能精实,只求掩饰于外,可以悦人而已。教学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坏哉。为人父兄者,胡不一思,而甘使子弟为俗人也。)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章说伦常之义。伦者五伦,常者不变也。此为人伦之学,时代有变迁,此学不能变。

篇二:《有关道德诚信的名言警句》

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

2、 厚德载物。——《周易》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

6、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 —— 《荀子》

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 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

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10、敬事而用,节用爱人。——《论语》

1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12、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6、循循善诱。——《论语》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名句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2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24、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25、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26、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27、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28、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

29、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30、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礼记》

3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2、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

3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

34、教民相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礼记》

35、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礼记》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7、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礼记》

38、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礼记》

39、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礼记》

40、仁义礼智,人道具矣。——《礼记》

篇三:《关于诚信的名言大全》

关于诚信的名言大全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名句

--庄周,战国哲学家

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

世界变得更美好!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诚信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品质,不是通过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就能检验得出的。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诚信就像人身上不可缺的钙,没钙的还能算作人吗?

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人如以诚信为本,就能塑造完美人生。

诚实是上策。

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毛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英)莎士比亚

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英)哈伯特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有关诚信的名言

关于诚信的名言大全 诚信的名言

关于诚信的名言精选 关于诚信的名言

篇四:《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篇五:《有关守信用的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2、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3、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4、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有关守信用的名言。——司马光

5、可终身而守约,不可斯须而失信。——唐·张弧<素履子·履信>

6、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8、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9、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10、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有关守信用的名言。——杨泉

12、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冯梦龙

1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5、言无常信,行无常贞,16、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7、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王永彬

1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9、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20、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丘明<左传>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22、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3、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24、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市列传>

25、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26、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2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

28、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29、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30、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31、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吴兢

32、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33、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350047.html

    上一篇:江河诗句

    下一篇:比喻泪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