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教文包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几点想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融古今之美于一体。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就是这样一篇典型的文包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在教学中围绕诗眼,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王维为什么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呢?“每逢佳节”王维又思念起了什么?以此来“牵动”全文,作为理解全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抓住文章里 “血浓于水的亲情,相依相伴的故乡情”那根情感线,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研读,使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交融,引领学生在精心创设的“语文”环境里,进行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品味,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上好一节课。因此在体悟诗情的过程中,我着重做了以下几点:

1、抓词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抓住两个具体数字,“15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通过演一演“扶老携幼”,换一换“兴高采烈”感受重阳佳节的喜气洋洋;通过板图示意理解“天各一方”;通过引读理解“思绪万千”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品词是为了析句,析句是为了悟情。

2、想象

为了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息息相通,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联系生活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了引导学生入境地体会王维孤独在外的寂寞,我创设情境:王维独在异乡,高兴时只能……伤心时只能……生病时只能……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帮助学生体验诗情、走入诗人内心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让学生想得更远,悟得更深。

3、朗读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让学生反复的朗读,并不断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才能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在课上我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反复朗读,把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如通过一组“词串”的总结、诵读,使学生能很快走入孤独的内心之中,使得他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所在。在学生的情感已经到达这一层面的时候,再读出文字的温度。

最后从古诗入手,再回到古诗结束,首尾呼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经典”诗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可以直接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感受古诗的规律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逐渐对古诗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丰富课外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3课,它是一篇文包诗。文章主要讲述了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文诗对照,内容浅显易懂,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并非难事,而要让他们体会诗中“独”“异”“倍”三字的妙处,则要花一番功夫。

叶圣陶曾经说过:“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三年级是学习的转折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阅读时容易浮于表面,不能很好地抓住关键词句,对课文进行品读,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相机点拨。根据中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在这其中,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教学的难点是,诗文结合,理清文包诗的特点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只教给学生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才能使教材切切实实的、不可磨灭地记在学生的心里。”生态课堂也指出: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自然、真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体会、去感悟、去品读,从而达到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的,教师是引导,而不是指导。

语文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体现“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着眼学生发展”的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发展。

第一部分:了解王维,激发探究的兴趣。

我先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同学读一读。随即指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大诗人王维。请学生根据事先收集的资料讲述王维的生平。并提问:读了这首古诗,你觉得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肯定会回答:思念,从“倍思亲”看出来的,这样整堂课的主题一下就凸显出来了。那么诗人为什么会在九月九日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呢?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二部分:自读课文,感悟文包诗的特点。

这一部分,我打算通过两个问题展开教学:一、王维为什么在九月九日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二、他思念亲人时,想到了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因为王维15岁就离开了家整整两年,独自在外,且九月九日是重阳

节,家家户户团聚,所以他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我相机点拨:你是从哪个词看出他是独自一人在外的?让学生体会“独”字蕴含的意思。再引导:“是呀,独自在外地,一个人,没有家的感觉,所以是„异客‟。”由此,他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让学生理解“倍”意思,从而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学生充分交流后,我小结:“是呀,这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从而提出文包诗的特点:诗文结合,这就是文包诗的特点,因此以后遇到此类文章时,即使老师不讲解,你也能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研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学生在理解了文包诗的特点后,很容易就能理解古诗第二句的意思。结合对第三自然段的诵读,我相机引导,山东并不是指现在的山东,而是指长安和王维的家乡之间隔了一座华山,兄弟们在华山的东面,而王维在华山的西面。如果兄弟们也在重阳节这天写诗思念王维的话,可以取什么诗题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如何学习。科学的方法是点金术,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尤其是在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只能被动学习,不会主动探求知识的学生,在他们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必将遇到许多麻烦,甚至完全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请学生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给在外地的亲人打电话。【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想了解学生是否对知识真正地掌握,让他们进行运用是最好的方法。】

第四部分:总结

在学生充分诵读体会的基础上,我进行总结:“是呀,„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是我们在美好节日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柏拉图说过:“强迫记忆的知识是不会留在心里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他们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学生必定乐学、原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自在外 心绪不宁

倍思亲

触景生情 提笔写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

陈晓平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文包诗”(一篇文章中既有文章又有古诗,以这种形式结合的文章形式叫“文包诗”)的特殊形式出现,在课文中不仅呈现了王维的旷世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适逢重阳,遥想亲人的深深情思。捧读文本,只觉得一股浓浓的亲情扑面而来,直入心底。再次研读,诗中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两个“独”字,使我的心为之震颤。王维孤独一人,漂泊他乡,无依无靠的孤寂、凄凉,敲打着我的心。因“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只能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表达自己对亲人无尽的思念,这其间深含的无奈与痛楚,撞击着我的心。“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正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吗?我被文中那强烈的、真挚的亲情所感动。游子对亲人、家乡那份思念与向往,家中亲人对游子的那份牵挂和期盼,这种美好、纯真的无法割舍的亲情,不正是学生所需要体验的吗?

由于学生个体及生活经历、家庭环境造成的差异,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感受。我们现在的三年级学生,不到十岁,生活在交通、信息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几乎从未离开过父母,倍受家人呵护,从小到大享受着家庭生活的温馨。就是这样一群孩子,如何跨越一千多年的时间,与文中那个生活在交通、通讯极其落后,且“门第孤寒”的王维对话?学生能从含蓄、凝练的诗句中,感受到感受到王维年少离家,两年未归,时逢佳节,触景生情的那种思乡之苦,思亲之切吗?如何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找到契合点,建架起对话的平台呢?反复地研究文本、学生,我发现那座虹桥便是“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相依相伴的故乡情,是望眼欲穿的离别情。我想:人性中那最真、最善的真情,就是跨越时空鸿沟的桥梁,沟通古今人物对话的融合点。对话的平台在此刻悄然搭建,那就是以思乡之情为灵魂,以至真至纯至美的乡愁为心境的一次关于人性的对话。有道是:“文章不是无情物”,与文本、作者、学生的对话使我找到了阅读教学的根——真情。

因此我想,本课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设计:

1、释题,设疑激趣,由题入情

学生读课题后,教师充满深情的朗读课题,边读边在课题上标注重点符号“每逢佳节倍思亲”,并激疑“课文为什么以这行诗句为题呢?”教师用自身的语感、标注符号、疑问,诠释着课题,揭示文章主旨“倍思亲”,帮助学生敲开文中“亲情”的大门。

篇二:《《每逢佳节倍思亲》名师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华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多音字“重”,并能把它写好看;分析“幼”的结构,认识“幺”字部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透过文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的方法,深入理解关键词语“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以及相关句子、段落的意思,从而体会诗人身居异乡在重阳佳节时更加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3、初步感受写周围环境反衬心情的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了解王维,走进古诗的热情与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传统佳节,今天我想请你们猜猜看,所出示的图片和哪个节日有关?(中秋节)中秋节时,有什么习俗?

出示句子填空:每逢中秋节,人们总要( )。

2、学生填空。

3、出示鞭炮图片,猜猜看,句子练习(同上)。

4、出示茱萸图片,猜猜看。出词语提示,指名认读。

5、解释:茱萸又叫越椒或艾子,是一种有着浓烈香味的植物,据说可以驱邪避灾。指名领读。

6、引导:提起茱萸,自然也会让人想起一个节日——(重阳节)。是哪一天?正音领读。句子联系:每逢重阳节,人们总要( )。

7、出示“重”。编写儿歌帮助学生识记、写好。

8、了解诗人引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朗读。

二、初读感悟。

1、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呢?

出示初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时,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诗人在什么时候,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2、出示词语,指名领读。

一年一度 兴高采烈 扶老携幼(出示:幼,怎么记住这个字,认识新偏旁)

兄弟们 登高远眺 欢聚 (放到句子当中读一读)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思念 异乡

(出示字典中“异”的义项,选择正确的解释)

解释: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学习生活,那地方就被称为“异乡”。课文中的异乡指?

3、交流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

三、精读品析(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能选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2、“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王维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4、明明是写王维思念家乡,为什么却写别人欢度节日的情景呢,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书中是怎么描写人们如何欢度节日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每逢佳节倍思亲)

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其中的哪个词深深吸引了你,看到它时你的眼前浮现了 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人们在干什么?又仿佛能听到些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人们欢度节日的情景生动地描述了出来,惟妙惟肖,此时,你的心情如何?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把这个句子再来读一读。

5、那么重阳节的街道上,人们是怎样欢度节日的?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想象,你的眼前浮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6、指名读、齐读。

7、大家的朗读声情并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沉浸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我猜,王维看到这种情景一定也很开心,也是兴高采烈的,你们同意吗?他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8、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在长安生活,已经两年了,这700多个日日夜夜都是孤独一人。此时恰逢重阳佳节,他都不能与家人相聚,他的心情怎能高兴得起来,他怎能不更加想念家乡的亲人。

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指名读。齐读。

9、看着别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登高游玩,王维最想做什么?„„他能实现吗?

看着别人一家团圆,围在一起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王维最想做什么?„„他能实现吗?

看着别人秋游赏菊,与同窗好友吟诗作画,王维最想做什么?„„他能实现吗?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介绍王维家乡与长安相距数千里,中间还隔着一座高耸入云、难以翻越的华山。一处在山的东面,一处在——山的西面,真是“天各一方”。

2、配乐范读

3、你听出了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与他天各一方的是谁?仅仅指兄弟们吗?还有谁?

5、如果你是王维的兄弟,你想说:“

如果你是王维的父母,你想说:“

如果你是王维的朋友,你想说:“

6、王维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起了过去的欢乐,也想起了独在异乡的孤独,想到家乡,想到亲人,想到的太多太多„„(出示课件)真是——思绪万千。于是他提起笔,将浓浓的思念寄予四句诗中写下这传诵千古的名篇。

(三)再读古诗,情感升华。

1、诵读、背诵

3、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什么明明是写王维思念家乡的亲人,却要写别人欢度的节日的情景。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再次出示课题)师:“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啊!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故乡时,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引说)。

2、还在什么情况下,会让人想起这句诗?

3、能写出这么感人肺腑的诗句,王维真不愧是唐朝诗人中的大家!

王维(701-761),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不但精于诗文,而且擅长音律、书画。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边疆关塞,或是小桥流水,都能写得鲜活无比,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五、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王维的诗作,选一首自己喜欢的配乐吟诵。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篇三:《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材分析:(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它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通课文,会写生字,理解“佳节、倍思亲、忆、独”等词语的意思。

2、体验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

1、学习“佳节”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喜欢过什么样的节日?为什么呢?我们常把美好的节日称为佳节。(板书:佳节,并学习讲解)我们经常见到“欢度佳节”的标语,你知道一般指哪些节日吗?

2、每当佳节来临,你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3、但是,有位诗人在佳节来临时,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读题。把思字用红笔写。问:老师为什么这个“思”字写成红色的。看一看,“思”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对,心田。从心田里发出的声音才是最真、最美的声音,让我们用心里的声音来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理解课题。

5、质疑:理解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课文中的佳节是什么节日?谁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倍思亲?)

6、这些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理解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读诗学文

一读课文,认识作者和文包诗的特点

1、我们就带着刚才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到哪些答案?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1)这个节日指的是什么节?(重阳节)学习多音字:重,并学写,你知道重阳节有(每逢佳节倍思亲)

哪些习俗?(登高望远,饮菊花酒,身插茱萸„„)

(2)介绍作者

要读懂一首诗,就要先了解作者,那你知道诗人王维吗?你以前背过他的什么诗呢?(鹿柴、送元二使安西)是啊,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认识文包诗

读了课文,你发现这一篇课文的结构跟以前学过的什么课文有点类似呢?(《咏华山》《母亲的恩情》)像课文这样,先写故事再引出和这个故事有关的诗句,叫文包诗。

二读课文,通文解字

1、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上小问号。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出示词语:你标出的词语在这里面出现了吗?

佳节 一年一度 重阳节

情景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家家户户

兄弟 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 登高望眺

(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每逢佳节倍思亲)

3、指读,正音,兴:高兴,读第四声

质疑:有哪些词语是你不理解的?

(对于生字词的理解,主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如:兴高采烈: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兴致勃勃。头插茱萸:偏旁、插图。眺:从高处向远处看,列举一些表示看的词语)

(每逢佳节倍思亲)

4、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里,相信你们也能把它读好,自己读一读。

在小组里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哪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

三读课文,体会思乡之情

1、谈话:课文里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诗人王维写诗的原因,你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吗?(思念亲人)

2、让我们第三次读课文,请你找出能够表达诗人思念家乡的语句,用线画出来,再读流利,让人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情感。

3、指名交流,重在生生交流

4、全班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层面的朗读,学生了解文包诗的特点,知道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部分词语意思,增进阅读兴趣。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写字

1、这节课同学们读书读的挺不错,那么字写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要学习写字了。

2、写字指导:哪些生字要注意什么?师范写,学生描红。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写字,能认真描红,掌握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感情。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感情。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新词,背诵古诗,引导学生进入品读环节。)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思: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

2、交流。

3、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2、思考:这一节工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讲了什么?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重阳接是个佳节?此时王维有什么感受?

3、讨论交流

4、小结5、齐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1、自由读,思考: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二句说了什么?三到五句说了什么?什么叫天各一方?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上述问题

3、小结:这一节讲的是王维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

4、齐读第三节。

(四)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理解“思绪万千”2、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看图,进一步领会诗句的意思。

(五)、总结课文

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 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六)、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王维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2、用兴高采烈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 客 王维 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 插茱萸 遥知

第一小节,让学生抓住15岁,两年两个数字体会王维的举目无亲。告诉学生文字是有温度的,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感觉怎样?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第二小节首先让学生读第二小节前三句,感受重阳节的欢乐、热闹!然后和这是的王维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别人全家其乐融融,不亦乐乎,而他只身一人在长安,寂寞难耐。

篇四:《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翻译]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35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