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活着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观《活着》有感
观活着后感(一)

观《活着》有感

看完《活着》电影,心里很不是滋味。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感触最深的一个问题。富贵的后半生只是想跟自己的家人过上安生日子,哪知亲人相继离去。这是富贵活着的目的。

我觉得人活着就要有一个念头,一个信仰。向日葵心中有阳光,才总会面向太阳。雄鹰一心想一览群山才会越飞越高。人要有信念,才不枉活着。

吃饭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曾去过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在宏伟的寺庙前,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虔诚的跪拜。这是朝圣者的信仰。也许他吃不饱穿不暖,也许他也像富贵一样遭受身边的亲人一一离去的痛苦。可是他依然没有被打倒,他依然活着,如柔韧的野草,又如雪中的松。因为他有信念,有支撑他的精神支柱。

【观活着后感】

我认为活着的目的是要善良,一个人善良就一定会幸福。我觉得所谓善良不是像南郭先生那样的为善良,也不只是喂喂街上的流浪猫流浪狗,更应该是给予,感恩,博爱。做到了这些,活着才有价值,才不后悔。

这样活着,就算被世人抛弃,为了信仰而活就不孤单,就有光明。陶渊明抛弃了世俗,为了清廉的信仰。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坚定了他爱国的信仰。史铁生说“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是他热爱生活的信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拥有自己的信仰,坚定的活着。

试想没有信仰,只有一副臭皮囊,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将坚定我的信仰,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有意义的活着。

观《活着》有感
观活着后感(二)

观《活着》有感

最近观看了老师播放的一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变而来的,小说我没看过,据说让人感到很沉重,不过通过这部电影,已经足以感到心头的份量了。

福贵这个人物的性格是洒脱的,也是可以逆来顺受的。做为主角,别人可以死,他必须要活,为了活着他就不得不承受命运给他的苦难和遭遇。福贵拿自己当牛,从他的承受能力来说,他也确实堪比头牛,压不垮。但是牛的结局是注定悲剧的,因为牛不能反抗命运;也正因为这样,作者就没有写下结局,就单从“活着”的理念开始故事,到讲述故事,最后结束故事。

活着即是主题,就不能讲死去,但也不是不能讲死,而是用别人的死来反应主角的活。 福贵是一个纨绔子弟开始,含着银勺子出生,吃喝嫖赌都行,典型的阔少爷形象。既可以说传承了他爹的习性,也可以说传承了广大少爷的秉性。但是当他遭龙二算计后,输光了家产,他清醒了,到了这里也端倪的反应活着的内涵。不然福贵是可以设定他想不开而去死的;然而作者没有这样去做,而是让福贵继续落魄。家产没了,他爹死了,又被抓了壮丁,遭遇战争;眼看解放了,回到家才知道母亲已病死了,女儿也因病聋哑。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已经描述活着的艰难了,但是苦难并没有结束,而是接踵而来。

玉珍得了不治之症;有庆在一次献血献出了生命;凤霞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嫁给了“偏头”二喜,却生下儿子苦根后大出血死了;二喜也随后出了事故离开人世;苦根眼看是独苗了,是最后的希望了,但是命运还是无情的把他带走;终于只留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老牛活着。

这里面最苦当然是福贵,但是他没有哭,而是用笑来迎接痛楚。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许多对当时社会嘲讽的片段。首先,影片从一个小人物的身上客观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尤其以解放以后为主。重点突出了50年代的大跃进和6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时代特征。影片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福贵一家的悲惨遭遇,先是小儿子,为了去学校参加炼钢的学习,在几天没合眼的情况下,被区长的车给撞死了,反映出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为了10年赶超英国,15年赶超美国,制定出的种种不符合国情的国家政策,连小学生都要学习如何炼钢,真是何等的荒唐。另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6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当权,给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扣上了所谓的“走资派”的帽子,医院妇产科的教授也难逃一劫,正当福贵的女儿在生完孩子的那一刻,由于大量出血,而负责接生的都是刚毕业的护士,而此时教授也因为三天没吃饭,一下子吃了7个馒头窒息而无法动弹,最后,又只能是悲剧收场,福贵与家珍的最后一个女儿也悄然离去。其次我觉得这电影也很出色,出色之处首先是它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过去某段时间,中国一般平民生存的真相是:在煎熬中苟活。富贵败家的时候虽然活的荒唐,还能多少把握自己的命运,后来富贵虽然活着,但是他不过是在煎熬中苟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活着。他曾经也

有过希翼,甚至他一直是抱着卑微的希望——苟活,但即便是最卑微的希望也时刻经受着考验,他必须为了苟活忍受煎熬、低声下气、付出自我意志。其次,用电影语言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传达导演不可言说、欲为人知的痛苦思考,电影《活着》在这方面所达到的境界之高,我以前很少领略过特别是具有象征意味的细节非常精彩。

纵观整部电影,情节起起伏伏,跌跌落落,死的人早已经消失无踪了,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承受活着时的所以痛苦。没有办法,如同待宰的老牛只能眼泪汪汪,然而福贵洒脱和顺受的性格,没有让自己眼泪汪汪终日叹息,而是如洞察人生,买下老牛,和它为伴当牛如己了。我认识到:活着的意义在此无限放大,他用福贵告诉人们,不管你遇到多大困难,也不要悲秋伤春,要坚强乐观开朗的活着。相信现实中比福贵更惨的绝没有,但我们可以拿他做面镜子,遭遇苦恼时就告诉自己:活下去,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物而活。

观《活着》有感
观活着后感(三)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业班级电气11-3

姓 名 辛琪

学 号11053325【观活着后感】

观《活着》有感

最近看了《活着》这部电影,感触良多。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家人更加感到珍惜。人生莫过于活着,就像春生看到成片冻死的伤兵时对福贵说“咱们可得活着回去啊”,福贵说“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啊”。

电影通过对福贵一家坎坷一生的描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时事。从封建社会到解放战争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电影将时代的变迁反映在个人的命运上,暗讽了那个年代社会对人的无情摧残。影片中人最终都麻木了,没有了斗争,没有了抱怨,只剩下活着。【观活着后感】

电影主人公福贵生在一个典型封建富裕家庭,因家境优越,他嗜赌成性,不听老婆、父亲的劝阻,最终遭到龙二的设计,输光了家中仅剩的一座祖宅,把老爷子活活气死。影片中福贵少爷因沉溺赌馆,身体羸弱。片中福贵对身边的春生说:“这一阵子账欠得不少,字也练的大有长进。”形象的刻画了福贵因生在富家,不惜钱财,挥霍无度的习性。福贵逍遥完了,还需人背回去,这表现了福贵娇生惯养的生活。

最终福贵因输光了家产,被迫把祖宅转给龙二,将老爷子活活气死,老婆孩子也回了娘家,福贵无家可归,流浪街头。只能卖些真线头勉强维持生计,卖了老娘的首饰买了间破房安身。福贵由此命运可笑的转变了,由无忧无虑的富少爷到落魄的贫民。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封建制度的弊端,广大老百姓是封建地主、官僚的剥削对象,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封建社会并不适合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富强、民主要从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开始。

福贵在那个破屋安顿好后,老婆也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回来了,一家人开始有了安宁福贵从龙儿那里借了一箱皮影的装备并拉了春生一伙开始到处唱皮影戏赚钱,家珍给人家送水。福贵唱皮影戏唱得那么卖力,心里想着多赚点钱好让家人的生活好一点,他的心里也有了盼头。一切看似平静,可好景不长,福贵唱皮影戏时遇到了国民党部队打仗,他和春生被征到部队充军,福贵与家人失去联系。福贵在部队中看到了各种悲惨的景象。大批的伤兵被活活的冻死。福贵和春生在部队中遇到了老乡老全,在他的帮助下活了下来。老全也是被抓到充军的,因为他一直在找同样在部队的兄弟,所以没有逃跑,最终老全到死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兄弟。通过对战争情节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

难。也刻画了当时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百姓的无情摧残。作者也意味深长地安排福贵和春生的对话,“咱们可得活着回去啊”、“回去可得好好活”。

福贵和春生最终被共产党的部队俘虏,福贵又使出了拿手好活,给士兵们唱皮影戏。福贵和春生在唱皮影戏的时候,士兵们将那块小布围了一层又一层,人山人海,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多么的匮乏,有一点的文化活动,士兵们就会趋之若鹜。后来福贵回忆说,士兵们在听完他唱的戏后,一天就攻俩山头,两天就攻四个山头。由此看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精神世界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福贵最终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他回到家的时候老母亲已经去世,家珍对福贵说,母亲到死都没合上眼,眼一直盯着门外,嘴里说着福贵一定会回来的。当时看到这里,心里有些酸楚,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伟大之处在于将爱源源不断的都注给了孩子。福贵回来时,家珍没说一句话,只是抱着福贵哭了好久,她的委屈无法诉说。家珍的确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一直默默陪在福贵身边,支撑整个家。她身上透露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她生气时也会发脾气,但却始终不渝地为家操劳。可以说没有家珍,福贵不可能活着。这样的女性美也映射在凤霞身上,凤霞一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可惜的是,在福贵离家的时候,凤霞害了一场大病,便不能说话了。福贵回家后,看着不能说话的凤霞也是说不出的心痛,这是一个父亲对没有保护好自己女儿的自责吧。

福贵回来后不久,乡里便搞开了成分划分活动,分地主的财产。当年龙二骗去福贵的那座房也让他被判了死刑。在执行枪决的时候,福贵吓得抱着树尿了一身尿,湿了一裤子。回到家后福贵和家珍把部队开给福贵的革命证明用框给框了起来。作者借这么一出的描写形象讽刺了当时的成分划定运动。

不久之后全国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开始了,镇长挨家挨户的收集铁制品。镇长还兴奋的说镇上开了集体大食堂了。这场全国范围的大跃进运动让中国倒退了不知多少年。大家拼命地炼钢铁,最终炼出了一块次品,可大家都很兴奋。镇长敲锣打鼓地去镇上报喜,还兴奋地说“咱们的钢铁卫星上天了”、“造大炮解放台湾”、“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有庆就是这场浮夸运动的牺牲品。有庆戏剧性的让“喜欢开车”的春生撞死了,这一出可谓出人意料,命运是多么的捉弄人,和福贵一起出生入死的春生竟然把福贵唯一的儿子撞死了。【观活着后感】

【观活着后感】

随后全国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对毛主席的盲目个人崇拜,经镇长的介绍,二喜和凤霞处了对象。二喜第一次去凤霞家时带的礼物是毛主席语录,两家在互相介绍时也特别注意对方的阶级成分,二喜在看到福贵的革命证明时也连说几声好。二喜第二次去老丈人家把老丈人家画上了大大的毛主席画像。二喜和凤霞结婚时,大部分彩礼都是毛主席语录。一家人照全家福时,没人手里拿着一本毛主席语录。二喜和凤霞拜堂时,二喜对着毛主席画像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凤霞接走了”。作者描述了大量这样的场景,深刻地讽刺了当时全国人民对毛主席的盲目个人崇拜。

【观活着后感】

随后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红卫兵夺权运动,全国各地的机构都被红卫兵占领接替,大量学术骨干被打倒,被批斗,关进牛棚。最具讽刺的是一群毫无经验的红卫兵给凤霞做顺产手术,导致大出血,而王教授因噎住眼睁睁看着凤霞死去。这场全国范围内夺权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期间大批学术骨干被打倒,大量文物被烧毁,整个社会陷入瘫痪,中国转身向后加速倒退好几年。

影片中有一个情景出现了两次,先是福贵背着儿子有庆去学校的路上,福贵对有庆说:“咱们家现在也就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啦。”有庆天真地问:“牛以后呢?”福贵说:“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天天吃饺子,天天吃肉了。”可影片最后福贵对外孙馒头说了同样的话,馒头也天真地问:“牛以后呢?”这时的福贵没有了当年的坚定。说明福贵经历了种种事情,变得麻木了,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了。

福贵最后活得很平静,没有去抱怨,去愤恨,而是安静的活着。对于我们,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无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强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

我相信,《活着》这部作品并不是仅仅为了批判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文化大革命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从电影来看,它更多的是去记录和描述活在那个年代所经历的欢乐与不幸,表达对对命运不可抗拒的无奈接受和对生存意义的探索。这部作品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挫折的不屈不挠和对生活的热爱。

而正当青春的我们,在一个物欲横流、和平安定的年代。我们看不到被批斗致死的地主,也不会在医疗事故中轻易身亡,更看不到那饱含庄稼人血汗的广阔土地。而《活着》带给我们的意义,就是启迪我们要好好地活着,不管前途是一片光明还是一片黑暗,都要懂得过自己充实的人生,让自己把握活在当下的每一寸珍贵的时光。在浮躁和喧哗中沉淀自己的内心,从容地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恐怕是当代人需要一直警醒自己的生活守则。

活着读后感500字
观活着后感(四)

[篇一:活着读后感]

当看完舍友对<活着>的评论后,就有一股想要看看这篇高尚作品的冲动,我不知道作者在写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作为一个读者,在品味这篇叙说一代人历程时的深切感受!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当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痛苦。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刚开始我骂过福贵,因为他实在是太败家啦,不过看到后面我又开始敬佩他,、幸福、快乐的事。在富贵那时候,一刹那间就是几条人命,但即使生活在艰难、困苦,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生命,永远抱着一颗求生的心。

而我们现在的人,每天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没有看重生命,从来没认识到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你有求生的心,有热爱生命的心,有坚强的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的困难总会过去,幸福的大门总会向你打开。我们应该像富贵那样,用坚强面对生活。

让我们一起热爱生活吧!

[篇四:活着读后感]

余华称(活着)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这是余华对他这部书的评价。

的确,我这个12岁的少年也深有体会。尤其是有庆,凤霞,二喜和苦根接二连三的死,让我感到了命运对福贵的不公,然而,命运又让他从原来的阔少爷转变为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没有成为地主,免遭文革时期的一死。也许活着就首先要为本身,在去考虑所谓的“身外之物”。

现在,我在想想那多少无知的青年,他们误入歧途也许是以为一个物质的享受,他们的人生没有历史,真是该好好读读这本书。生活会让你觉得离不开它,除非你真的从根儿上就不想好好活着。

朋友们,醒来吧!寻求你生活的灵魂的天空。

[篇五:活着读后感]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己的整个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讨厌于华,讨厌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曾经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但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篇六:活着读后感]

如果我们有更多选择,就不会有这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但是我们只能沿着这条狭窄的小道,麻木地走过去。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应该积极乐观的处世至理,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我的人生观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要说收获,则无非是在感叹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应该知足。

我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事胡思乱想,无非是因为人的软弱,因为人的不懂得知足,总是想要得更多。

<圣经>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软弱的,人的体内人的成分使人易怒,冲动,不能自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人的软弱,使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无力支撑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恶却无胆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旷野独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无声地攀爬,在无桥无船甚至无人的野渡泅过冰冷的河面,充分显示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的日子会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时,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未经沧桑的人总是容易在现实的捆绑中藉着心灵的不满足幻想着换个环境,一味认为物质的困境使自己忙于无意义的奔波,无暇顾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现实边缘,痛苦地接受一袭又袭虚无的冲击。却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中,过着看人脸色甚至随时可能遭人毒打,随时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还会为曾经的生活尽不如意吗?或许那时,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恼和追悔了吧。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读了<活着>,我想,接受现实,努力成长,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观后感
观活着后感(五)

[篇一:<活着>观后感]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现在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活着观后感。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劝说了他多次,但他没有一次听进去了,还是依然嗜赌。俗话说:坐吃空山,坐等其成,到头来换来的只会是一无所有。最后,福贵终究是把家产都输光了。从此,他走上了命运给他安排的轨道。加之后来发生的种种波折,使福贵变成了一个全心为家庭而奋斗的男人,也让他慢慢懂得了幸福的真谛。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候呢?但无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困苦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非常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只要活着就是幸福的。

福贵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从悲痛到欢喜再到悲痛……命运的苦水侵蚀着他的一生。个中心酸,各种悲痛,我想只有福贵自己的体会才更透彻。一群人的死去到最后却是一个人的留守。我们也许不会很清楚福贵活的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但经历了这么多次蜕变的福贵,也许活着,就算卑微,也一样是幸福的。

生活本身就不会都是尽如人意的,他就像是一条路,不会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拥有信心,希望就会在前方出现。活着不仅仅是一种证明,它更是一种历练。只要我们有勇气,有毅力,有信心去面对和克服命运给你插之下来的种种困难、挫折与不幸,就会体会到幸福的甜蜜,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篇四:电影<活着>观后感]

我去看<活着>这一部电影,只是因为上选修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的,它是张艺谋在1994年拍摄的,年代有些久远,可是却如此真实。可是看过之后我却久久不能忘怀,或许是因为主人公一家悲惨的命运,或许是因为他们坚强的活着的信念,我于这个周末又将这个电影看了一次。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影片以福贵一家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而不同年代的遭遇,透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解放战争、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最后,他们的生活已经变得麻木,失去的太多,面对生活,大概只剩下“活着”。影片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也许涉及太多敏感话题,这部电影甚至有一段时间是禁播的。

。<活着>可说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尽管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故事本身,但是他的导演能力和风格的确是适合这样的故事的。在叙事上与余华原著精神相合,平淡而朴实。考虑到受众,他也在某些场景上加大了力度。小说中一笔带过的最悲哀却是必须在影像中浓墨重彩的。在这里如何把握好煽情的度显得很重要。张艺谋做的比较内,也就得到了受众的尊敬和承认。

曾经的纨绔赌棍富贵输掉了自家院房,在恰好的时机恰好成了贫农。被抓壮丁后回来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凤霞发烧后成了哑巴。在之后心头肉般的儿子有庆被曾经的好友现在的区长春生无意中撞死。终于遇到相伴的男人二喜的凤霞却又因难产大出血而亡。唯剩外孙,二喜和老夫妻相守。

福贵命途多舛,先是嗜赌破家,气死了自己的父亲,气走了自己的媳妇;好不容易一家团聚了,又被抓去当壮丁;等到战后得以回家,团聚时间不长,小儿子却死于意外;好不容易女儿嫁了人,却死于难产。可是影片中却穿插了幸运地一部分,他本是地主之后,却因破家拜托了这个身份而免于一死。

也许张没有想到,他做了那么多妥协,删掉了原著中那么多的悲剧,甚至给了一个相对光明的结局,结果却是依旧被禁。这也是现实。原著结局是满目苍凉,只剩下富贵一人,妻子家珍死在三年自然灾害,二喜工地事故而死,小外孙吃了太多豆子撑死。

而曾经最让我震撼的有庆的死却也是被改了的。应该是原来的故事太尖锐太反动了的缘故——孩子为首长夫人献血,无人问津,血被抽干。一直记得富贵说,以前每天都能听见有庆光脚跑回家的声音,因为学校远,鞋子耗得快,他就总是光着脚拎着鞋跑,而现在却听不见了……

这些场面如果表现出来那必定是充满力量的。但是生命里就是不得不存在那么多的妥协。张艺谋尽力了,我们明白。

把这些不足暂放一边,单看这部电影,它仍不失为优秀之作。一直很喜欢反映时代变迁的电影。<活着>的背景则刚好在分叉道上,关卡一个个如此密集。四十年代已经逐渐败落的曾经奢靡,五十年代的战乱渐息百废俱兴,六十年代的思想冲击阵线混乱。最痛苦的便是这些百姓。他们永远猜不到上头的人下一步的方向,只能懵懂的跟随,低着头小步紧赶,生怕被大队伍落下永追不上。

让人想到<辛德勒名单>中的群戏,赤裸的男人女人被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他们脸上甚至没有表情。耻辱羞惭和愤怒早就被麻木掩盖的找不到丁点依稀尚存的痕迹了。

中国百姓便是这中状态,精神赤裸。没有人真正尝试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苦乐悲喜,全被圈在那些小院子里。生死,都没有现今这般重要。

于是死亡才会那么频繁。因为不在乎。因为没有办法在乎。看到恸哭的女人,旁观的人们只能紧紧拖住她,不让她看到自己儿子悲剧一样的面孔。他们做不到别的。腾不出时间也根本没有能力去想一想这些浓黑色场面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在那些乱世,年代和住民都在苟延残喘的活着。只管出气,只求出气。我们仍旧愿意相信他们都是善良的。不需要去重复愚昧单纯,这些都是时代造就的。

自然,在这样的巨大背景下,不能忘却那些微弱的人性闪光。被打为走资派的春生在夜色中走远的场景,张艺谋拍的很正。人在画中央渐远。画外音是家珍的声音:“春生,你要记得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要好好活着!”夜风起了,墙上的大字报边角轻微舞动。欲救而不得吧。

这些画面,林林总总,在当代也仍旧是需哟啊被铭记的。这是我们的过去。因为有了这些,才会有现在,才可能会有未来。这也是历史存在的意义。并不一定是以史为鉴那样大俗套一样的存在原因,在多数时候,它们的存在就是因为它们是历史,是我们的由来,是即使要忘记也仍旧存在揭不掉的疮疤。

疮疤在,但新的血肉从未也永远不会停止生长。

[篇五:电影活着观后感]

“活着就是一切”。这是我看完电影<活着>后所想说的第一句话。虽然对于作家余华的小说至今还未拜读,但是仅就看完电影我就深深的被故事的内涵所折服,由此而想小说肯定所包含的东西要远远大于电影,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读一下小说,再次品味一下作家对于故事的叙述。

现在我只能说一说我看完电影之后的一些想法,或者说是一种感悟吧。

电影<活着>主要是围绕福贵的一生展开的,可以说福贵的一生包含了人生的大部分不幸,有的人或许会说这样的一生在正常的人类生活中是很少发生的,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正是艺术 所需要的一种效果,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它都是将故事所需要的矛盾集中在一点上尽情的表现它所需要的题。只要是这个世界上可能发生的事它都可以运用,只要恰到好处,符合故事情节的需要就可以了。当然,<活着>正是恰到好处的将人生的不幸集中在了福贵的一生之中。

一个地主阔少在开始拥有人生的财富是没有好好的运用或是创造一翻,而是将其应用于赌博之中,直至将其所有输的一干二净的时候,他才慢慢的懂的了活着的些许意义。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说,就是实践给予了我们认识的一切,正是这大起大落的开端给了福贵认识的基础。

紧接着正当福贵准备开始好好的与妻儿寡母好好生活的时候,他不幸又被拉去当壮丁,当他与春生看见满山遍野的死尸时,他深深的感到了活着的美好。“回去,我们可要好好的活啊!”这是他当时给春生说的话,虽然朴实,但是正是这句话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个人面对死亡时对于生的渴望。在他与春生约定回去好好生活之后,他们最终回到了久违的家,可是接下来还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呢?

回家之后,富贵的母亲已死,女儿凤霞也成了哑巴,虽然这不是怎么好的情形,可是经历了许多事之后富贵已经满足了。之后富贵有开始了他那清贫但却快乐的生活。然而生活并不会让他就这样快乐下去,因为编导所要讲的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福贵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在那样一中社会背景下,活着是多么艰难的意见事啊,可是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还是那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初看完电影总觉的导演似乎过多的涉及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可是后来细细想来对于一部具有深刻主题的电影我们不能用静止的思维去思考,活着的意义是跨时代的,他是不以任何的年代为局限的,我想这才是导演所要告诉我们的。

电影在继续,福贵的不幸也在继续着,可怜的凤霞——富贵的女儿,生命就葬送在几个卫校护士革命小将的幼稚的手里。遭批斗的、三天没有吃到饭的"反动学术权威"王教授因七个馒头加水变成四十九个的典故晕在一边,说不清什么感觉,你可以后来拿这夸张细节作笑话,看时,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家珍报着了无声息的凤霞哭喊"我只有这一个女儿"的时候,还是无法忍住自己的眼泪。想想自己是否有些滥情,却觉得,这些眼泪是因为你还有新鲜的触觉,你还没有完全被生活折磨得麻木愚钝。

听同学说在余华的小说中富贵的妻子,外孙甚至女婿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不免让我对导演的改编表示赞同,因为导演在给我们讲述活着的深层含义时,在我们对于富贵的不幸深表悲痛时,导演给了我们些许安慰。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不管怎么说电影还是成功的,因为它已经将活着的意义表现出来了,它给予观众的除了震撼还有更多的思索。活着就是一切,只有活着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生的意义。

[篇六:电影<活着>观后感]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徐富贵,妻子家珍。纨绔子弟福贵由于嗜赌如命从解放前的富家子弟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经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一家人的经历。

说实话,电影一开始,看着家珍的眼泪和富贵的嗜赌的鲜明对比,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我是恨富贵的,心里一直在祈祷他转身离开那个喧闹的赌场,可他没有,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我在看到家珍流泪时心就开始痛,手牵着小孩,肚子还怀着小孩,在那里苦苦的哀劝那个不珍惜自己的所谓的丈夫,希望她转身离开那个爱她还不如赌博、不顾家的富贵,希望她遇到一个上进的、疼她、惜她的男人…那也是只是我的"希望",她兵没有这样。家珍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

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多少人能承受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不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啊,可富贵和家珍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

令我感动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真诚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同呼吸共患难,以及对老人和孩子真诚的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担,这看似伟大的爱情其实同我们的父辈所经历过的和所拥有的爱情没有区别。想想今天,生活富足了,可能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的年轻夫妻有多少。我在一个婚姻节目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妻子(年轻貌美)因为与丈夫吵架离开,丈夫没有追出去而要求离婚,原因是因为觉得丈夫不够在乎自己。对比的多么鲜明,讽刺的多么有力。可笑,可悲!

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盲目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嗯,忍受,只是两个字,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之重啊。现在这个社会,不说远处,就拿身边的故事说事吧。才在这不久前,重庆大学的一女博士就这样从高楼上从身一跃结束了她的"痛苦",结束了她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国家和她家里人拿重金培养出来的人。她懂得道理和知识不比一般的百姓少吧。她还尚且这样轻生,不能承受生活压力之重,那还有的芸芸众生呢?悲啊,叹啊!

故事平淡真实,福贵两口子悲凄的大半生,伴随着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场景。但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动了,品味到了什么叫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只说他真切地告诉了什么叫活着…命运如此,福贵有得选择吗?人在命运面前显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累,悦纳!

苦,接受!

痛,生并努力幸福!

活着就是幸福!

活着就是修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0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