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的诗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贾岛的诗
贾岛的诗(一)

贾岛的诗有哪些

1、《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4、《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5、《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6、《即事》

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征。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 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 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 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7、《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8、《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9、《竹》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10、《古意》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 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11、《题兴化寺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12、《送僧》 出家从丱岁,解论造玄门。 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 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 此去逢何日,峨嵋晓复昏。 13、《送僧》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 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 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14、《寄远》 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 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 15、《寄远》 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 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袪。 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 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16、《赠僧》 乱山秋木穴,里有灵蛇藏。 铁锡挂临海,石楼闻异香。 出尘头未白,入定衲凝霜。 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 17、《绝句》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 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18、《送别》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 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19、《咏怀》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 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 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 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20、《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诗的佛学色彩
贾岛的诗(二)

贾岛诗的佛学色彩

劳草草

1 引言【贾岛的诗】

贾岛的诗非常的独特,个性鲜明,一直受到了诸多后代学者的关注。“衰飒”“瘦”“苦”“僻”同时他对于诗创作的执着与虔诚的态度也另人诧异,他自己也曾形容“一日不做诗,心源如废井”,“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近年有很多的学者曾经论证过岛诗的特点,但是离开了佛学思想以及佛学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碰撞是很难全面的把握住贾岛诗的内涵的。现本文就从贾岛的诗的特点中着手,试论其诗中的佛学色彩。

2 贾岛诗的“苦”

“贫困不得志,使他的诗时时透出一种萧瑟之气来,悲愁苦闷之辞比比皆是。”岛诗之“苦”,有不得重用终朝流离之苦,也有儒家入世与佛家出世的思想碰撞之苦,更有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之苦。于是在诸般交集下诗人选择了入世,并许下了“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的美好宏愿。其诗给人一种荒凉而又凄美的立体映像。丝毫没有那种矫揉造作的样子,当然也有不少烦闷不得志的苦闷。在《朝饥》一诗中,岛诗之苦就直接的表现了出来: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时刻诗人还在苦守着自己的清高,处于无米之境,而还余音绕梁,以一副恬然洒脱出尘的态度对待艰苦生活。不失其本色。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贾岛的僧人悠然态度立显。

又如在《咏怀》这一首中贾岛诗的苦的特点有了直接的体现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诗人此时之苦,毫不逊色前作《朝饥》。诗人一生多苦多难,可能在人世间他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自己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尘世多灾多难,诸般打击下,他宁与草木为伍,独往深秋树林参禅悟道,让人觉得他比他的诗更伟大,人格高于诗格。而这让他一直都能在浑浊的世道中坚持下去的力量其实就是宗教的力量,佛的力量。

贾岛以苦吟的创作态度被世人熟知,也正是苦吟让他对于诗如痴如醉,世传苦吟名。他的苦在于他替世人承担着痛苦,时势也不得不让他苦,据《全唐诗》记载“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也正是这段早年出家为僧的独特经历让他的诗多了许多独特的味道,包含了许多深刻的佛禅思想。诗人在《送无可上人》一诗中曾自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全诗如下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诗人所描述的两句三年得就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在送友之余还不忘记参禅悟道,身行影行,数息树边身。“独行”“谭底影”也相随着,故

② 后人评说:“此等李洞等人皆不能道,非不及其诗,不及其精于禅也。” 终有烟霞约,

天台作近邻。文中的烟霞之约指的是贾岛与其堂弟无可上人早年的约定,他们曾约定过贾岛①

入世以后还要再次来天台出家为僧,到时候再在天台之上共同参禅悟道。后人亦多用烟霞之约形容君子之约。

贾岛之苦,不止是生计贫乏之苦,饥寒交迫之苦,还有一种悟道之苦,觅不到知音之苦。“有琴含正韵,知音者如何。”在《送别》一诗中此意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全诗如下: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人生在世,知音难寻。可是却不得不送别于天涯。素琴谈了一遍又一遍,或许只有真正的知音人才解其中风味。尘世中能有几人解其中味道,可是又不得不与其中的一个作别,从此天下又能有几个人能了解他。诸多情感流露于此时,却又哀而不伤,伤而不过。又如在《投孟郊》一诗中诗人的这种苦闷更是可窥一斑。全诗如下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容飘清冷馀,自蕴襟抱中。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濛。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录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生平面未交,永夕梦辄同。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前岁曾入洛,差池阻从龙。萍家复从赵,云思长萦萦。嵩海每可诣,长途追再穷。”

诗中的“孤芳”“梧桐等意象都是诗人的自比。”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这两句中佛学色彩尤其浓厚。尤其是其中的“偈”和“空”更是佛教的常用语,生活拮据,而还苦守清高,以“云”“月”“雪”等高洁之物自比,不改本色,将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相隔离,是逃避,也是一种骨气,更是一种洒脱的佛家思想。

3 贾岛诗的“僻”

岛诗之僻,首先让人联想起来的就是对他的“推敲”“有句无篇”“清高孤寂”等批判,其诗之僻往往有其独到之处,有“一日不做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的自称。他以诗为佛,自以为写诗就是朝圣之道。这其中不免有拣炼的难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推敲”的文学佳话。《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朱光潜曾在《咬文嚼字》中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原文如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

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

③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

朱光潜先生的这种独到的见解为我们全面认识贾岛的诗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推敲二字在意境之中确有很大的不同,“敲”让眼前景色立活,而“推”又甚有意味,韩愈自认为“敲”字比“推”字佳,也因此可以看到韩贾二人的佛学造诣的高低。

贾岛的“僻”是他心中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与佛家“远离人世,隔绝凡因。”的思想碰撞中所产生的。贾岛的诗风也并非一成不变,如在遇到韩愈时,他的诗风就有所转变,从《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中可见

“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

“全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是却丢失了其“苦”“僻”的诗歌特征,后人有诗为证“浪

④仙作涩语便工,作平语便庸钝,所谓人各有能各有其不能。””诗人以病鹤自比,贾岛的

诗没有了“苦僻”的味道,便失去了其独特的韵味。离开了苦僻的特色也就不是他的风格了。

4 贾岛诗的“清奇”

贾岛诗的“清奇”的特点在于他独特的禅意追求,禅意与禅境相辅相成,让人读起来无

⑤限的向往。”贾岛交友大都是些方外之人,他们超然物外,随性任缘 ,在混乱的世界中寻找

精神自由,也正是他好结交这些方外之人,对他的诗的风格有了很大的影响。在《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中“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猿猴。”“人在定中”写出了诗人此刻正处于空灵的状态,无我无物。当在定中醒来时一些细微的虫鸣鸟叫入得耳来。如此写早秋,着实

⑤神笔也。

在“《雪晴晚望》中的空灵的佛家色彩。全诗如下:

“依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昼,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法门有别,野火炊烟,石路冈草,晴雪白昼,暂聚之行,毕竟万相俱空,是大般若也。”⑤符合禅宗“不立文字,教别外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或许是佛教传入中土不断变化的原因,为了迎合一些士大夫的趣味佛教在中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加入了孝悌君臣等观念。所以当时的禅宗重顿悟,不重坐禅,主张平常心是道,主张随缘任运。“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这或许就是他追求顿悟的真实书写。“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他对于佛有着苦行僧般的追求态度。他渴望着脱离这尘世的痛苦,但是他同时也想带离许多人脱离这苦海。他所习的应是大乘佛法,渴望着去普渡众生,而不是仅仅自己一人脱离苦海。又如在「送玄岩上人归西蜀」中:

“玉垒山中寺,幽深胜概多。药成彭祖捣,顶受七轮摩。去腊催今夏,流光等逝波。会当依粪扫,五岳遍头陀。”

从中可见其苦行僧般的执着。自己尚且贫困交加,有志难报,还渴望他朝身着粪扫衣,受尽万般苦,替世人纳福。佛家的普世价值观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在此刻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贾岛的入世是多般原因交织的结果,但是他在心中还一直追求着僧俗的生活,在给堂弟无可上人的回应诗中说“终有烟霞约,天台做近邻。”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与无可上人的烟霞之约。他的入世或许只是为了给他的诗章寻找题材,也或许是当时执政者对于佛教的苛刻要求,唐朝规定僧尼午后不得外出,贾岛还曾作诗诉说“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唐朝后期轻佛重道是有原因的,唐朝的李家皇室自认是老子的后代,所以道教在唐朝的发展越来越强盛,

而佛教却渐趋没落,或许也与当时的佛教弟子良莠不齐有关,很多人出家只是为了获得免劳役的优待,而不是为了弘扬佛法。这些在唐朝前期并没有突显出来,到了唐武帝时期这种状况才开始突显了出来。唐武帝时期开展了大宗灭佛事件,各大古刹在此次灭佛事件中被摧毁,众多僧尼被勒令还俗。不过此时距离贾岛去世已经有两年之久了。杜牧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贾岛诗的清奇色彩在《寻隐者不遇》中体现的相当的充分。全诗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在平淡中深沉表达,感情逐层深入,有起有伏,把一个隐者的生动形象与生活乐趣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从而引起作者和读者对隐逸的向往之情。并且寻隐者而不直言隐者,通过“松”“云”高洁的景物来刻画隐者,诗平易易懂,但是又与白居易和同时代很多人的诗有很大的不同,诗中所包含的禅境与哲理引人无限的向往。

5 贾岛诗的“瘦”

苏轼在是一个几乎在文学艺术方面全能的存在,其在诗词书画方面无所不精,而且还是一个

⑥文学评论家。我们今天熟知的“郊寒岛瘦”就是出自他的金口。贾岛诗的瘦,是一种对已

知世界的赞美,而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身同感受。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在乱世中寻找精神的自由。他的诗难以离开自己的独特感受,总是显得太瘦,达不到王国维提出的“以物观物”的意境,可是也正是这种掺杂着佛学的和个人感受的诗却曾在晚唐甚至五代引起了“贾岛热”,他的诗被人竞相模仿。

从现代的角度看,由于古时的科技不发达,对自然界的认识不够,他们热爱自然,同时又畏惧着自然,古时名士寄情山水是有条件的,他们在已知的世界中尽情的放纵,可是同时又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着恐惧。他们总是把未知的世界归结到妖魔鬼神怪物的身上,贾岛也不能例外,他总是将未知的世界归属到佛学的范畴。也正是这些畏惧让诗人的感受更加的敏锐。如其在《客思》中: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短短几十字,书写出了万般的愁绪。全诗之感受,概诗人一人之独特感受也。也只有他才能写出这么冷艳的诗,“刺著旅人心”更是形容出了游子心中所想。独身一人在明月中自言自语,惊醒了书童与眠禽,如此美诗怎么会腻。其诗虽瘦,但是他个人的感情与思想却并不瘦。 他诗的瘦的特征,也有其独特的诗创作观念的原因。如在《客喜》中“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诗的开头这两句饱含着佛法的空灵色彩,无悲无喜,超然物外。将表面与内心相隔离,造成一种无悲无喜的意境。尤其是这首诗中的“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虽然是诗人个人独特的感受,但是流传千年来却不知感动了多少个背井离乡的游子。又如他在《渡桑乾》中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离家在外,久未归乡,可是心却一直在思念着家乡,在归途中恍惚间竟然认错了自己的家乡,山依旧是山,却不是故乡的山,但是这又有什么,外界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可以修行哪里都是家乡,家乡与此地又有何种区别。全诗并未用典故,依旧是其惯用的涩语,但是却也简单易懂,非常地打动人。

他的诗很少有李白那样的刚健之气,也很少有婉约的那种阴柔之风,他的诗饱含着人生的哲理与不畏惧苦难的精神,这正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

6 结语

贾岛的诗如果离开了苦僻清瘦的特点,就会索然无味,他的诗歌的题材略显不

足,但是他的一些禅理诗却非常的独特。其诗中的佛禅思想更是吸引人。在《全唐诗》卷572中收录了贾岛107首诗,其中直接与佛有关的诗竟然有45首之多。诗中与佛有关的意象更是不可类举,空,苦,禅,云,松,风,雨,舟,等含有禅意的意象。简直成为了他独特的法门。结合其早年出家的经历,如果离开了佛禅思想去认识贾岛的诗,只会是管中窥豹,难见全容。

参考文献【贾岛的诗】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陈伯海主编.唐仕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版.

[4]柳东林,王树海.贾岛诗风与佛禅思想[M].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4).

[5]刘向阳.禅诗三百首[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

[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贾岛的名诗与修练
贾岛的诗(三)

贾岛的名诗与修练

《辞二知己》

一双千岁鹤,立别孤翔鸿。波岛忽已暮,海雨寒濛濛。离人闻美弹,亦与哀弹同。 况兹切切弄,绕彼行行躬。云飞北岳碧,火息西山红。何以代远诚,折芳腊雪中。【贾岛的诗】

《不欺》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

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

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

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

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

早年出家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古吟诗人的典型。

推敲由来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原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

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

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

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

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

好,

还是用“"敲””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是否中进士

贾岛是否唐突刘栖楚?是否中进士?哪一

年中进士?也不可考,但他仕途坎坷却是真的。

贾岛多次赴考,都名落孙山,有一次竟因“吟病蝉

之句,以刺公卿”,不仅被黜落,而且还被扣上“举

贾岛诗场十恶”的帽子。

更使他悲伤的是,他的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

(814年)突发急病而死。至长庆四年(824年),韩

愈又病逝。而此时之贾岛却依然是一介白衣。直到贾岛垂老之年,贾岛才出任长江县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贾岛三年考满,迁任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贾岛就染疾卒于任上。

贾岛在长江主簿任上有何建树,史书不载。唐人苏绛在他的《贾司仓墓志铭》称赞贾岛“三年在任,卷不释手”。看来,贾岛仕宦后,读书吟诗的癖好依然不改。

刻苦写诗

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

也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弥补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终于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赢得一席之地,并且留下许多佳作。如他的《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全诗骨气开张,诗情宛转。特别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对仗自然,妙语天成,灏气流注,意境苍凉,形象饱满地传达出诗人忆念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愧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又如他的《寄韩潮州愈》“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写尽贾岛对韩愈的悬念和同情,并烘托出韩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阔,音节高朗,情韵悠长,足见贾岛于平淡处见隽永的笔力。

再如他的《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孤棹负三湘。”沉重地抒写了自己落第后的痛苦心情。贾岛一生很不得志,孤贫潦倒,宦途极艰,所以,他的诗作也以描写孤峭幽静的境界为主。但有时也有慷慨激越之作,如他的《病鹘吟》:“俊鸟还投高处栖,腾身戛戛下云梯。有时透露凌

空去,无事随风入草迷。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依然是雄心不改,壮志难磨,仍幻想着有凌空搏击的机会。他的思想中的这种激烈奋发的因素,还常常借助于旧将、老将的形象宣泄出来。如他的《代旧将》:“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

须”。他的《代边将》:“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仇。”他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他的《逢旧识》:“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这几首诗无不是豪气满纸,风骨凛凛。只可惜贾岛有此壮志而无此机遇,致使他始终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干,最后留下的只是他的诗作《长江集》。

贾岛的诗作与他的苦吟精神,在唐末五代还是很有影响的。如晚唐的李洞,就“酷慕贾长江,遂铜写岛像,戴之巾中。常持数珠念贾岛佛,一日千遍。人有喜岛者,洞必手录岛诗赠之,叮咛再四曰: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又如南唐孙晟,也画了贾岛的像挂在壁上,朝夕礼拜。贾岛生前虽然信佛,恐怕也不曾想到他身后竟有人因他的诗作而奉他为佛。倘若他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为他死后“成佛”而心满意足吧!

古诗题李凝幽居的诗意_题李凝幽居阅读答案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贾岛的诗(四)

<题李凝幽居>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其全文诗词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古诗题李凝幽居的诗意_题李凝幽居阅读答案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前言]
<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醇厚,充分体现了贾岛“清真僻苦”的诗风。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注释]
⑴李凝:诗人的友人,也是一个隐者,其生平事迹不详。古诗题李凝幽居的诗意_题李凝幽居阅读答案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⑵少(shǎo):不多。邻并:邻居。
⑶池边:亦作“池中”。
⑷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⑸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⑹去:离开。
⑺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翻译]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院。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赏析]
<题李凝幽居>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诗,其具体创作时间难考证。据诗意可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等他到达李凝居所时,已经天黑。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于是贾岛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贾岛的诗(五)

<剑客>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其全文诗词如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前言]
<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十年磨一剑”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霜刃未曾试”,即非常锋利的宝剑还没有用过,便有“跃跃欲试”之意。“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即今天把它拿出来给您看,目的是如果您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我就可以仗剑扶危。此处的“剑”,用的是比喻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把示君:拿给您看。
[翻译]
用了十年工夫磨制出一把宝剑,剑刃寒光闪闪却还没有试用过。今天,把它拿给您看,请告诉我谁有不平的事要伸张。
[赏析]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而此剑是“十年磨一剑”,可见其制作精良足可与传说中的龙泉宝剑比肩。开篇先侧写一笔,已显示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颜色如霜雪,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虽说“未曾试”,而跃跃欲试之意已流于言外。此剑一出,定会使人“咨嗟叹奇绝”的,这里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充分自信。这位剑客经过潜心修养,苦练多年,身怀绝技却还没有机会一显身手,便不禁跃跃欲试,期盼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两句咏物而兼自喻,意在以宝剑未试来比喻自己抱负和才华不得施展。诗人未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未正面写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然而通过托物言志,已可洞悉诗人的心理。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为何铸剑十年却从未露过锋芒呢?只是因为能识此宝之人尚未出现。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怀才不遇者正如抱玉的卞和,如果赏识自己的人始终不出现,岂不是要活活哭死。幸运的是,韬光十载,而如今终于得遇知贤善任的知音——“君”,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于是今日剑客便毫不犹豫地亮出了宝剑,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此句将剑客的豪侠之风表现得痛快淋漓,仿佛剑鸣于匣,呼之欲出,读之使人顿感血脉喷张,怒发冲冠,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同样以咏宝剑言志的诗还有唐代郭震的<古剑篇>,此诗化用古代著名的龙泉宝剑的传说。诗中有“虽复沉埋无所用,渊能夜夜气冲天”的句子,与贾岛的这首<剑客>一样,在借咏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感慨的同时,表现了一种虽然身处困顿之中,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终究不会被埋没,终将破壁飞腾而去的强烈自信。
这首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由于这首诗是借咏剑以寄托理想,因而求鲜明,任奔放,不求技巧,不受拘束。诗人所注重的是比喻贴切,意思显豁,主题明确。其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在于语言平易,诗思明快,诗句短小精练,更有一种干练豪爽的侠客之风,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全诗感情奔放,气势充沛,读来剑中见人,达到人剑合一的艺术效果。实际上,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形式技巧,而在丰满地表现出诗人的形象,体现为一种典型,一种精神。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发了兴利除弊、实现政治抱负的豪情壮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11403.html

    上一篇:风景和朋友的句子

    下一篇:阳光照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