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是什么(共8篇)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实现“四个全面”靠什么

实现“四个全面”靠什么

近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纵观全局、审时度势,科学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得党心、民心。笔者认为:落实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从“全面改革学习”中找到活力源泉。只有全面改革了学习、深化了学习、愉悦了学习、创新了学习,才能使全民的心灵深处得到净化与升华,价值观发生变化,使得人们不以个人或小集团占有财富多少为主要价值标准,使“奉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进而减轻体制、机制改革的阻力,调动起全民的创造活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建设书香社会”写入报告,符合国情,符合民心,符合时代潮流。笔者认为: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习能力”。全面改革国民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习情趣、学习效率,建设书香社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根本之策。如此,必将为提升我国全民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建设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重要的精神、智力支持。

为此笔者认为,“四个全面”均与全面改革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改革学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勤劳实干。动力来自哪里?笔者认为:来自每个国民的内心愿望、心灵深处,

【篇二】: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13日下午,习近平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调研时到村民洪家勇家中看望。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客户端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而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这还是第一次,意蕴深邃。

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上个月,习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一次,则在“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

【篇三】: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什么?重要意义?

形式与政策论文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篇四】: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客户端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而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这还是第一次,意蕴深邃。

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上个月,习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一次,则在“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先来回顾一下党中央对“四个全面”分别有哪些具体部署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篇五】:“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2015.3.27

什么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汇 报 提 纲
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三、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 四、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 局
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一阶段
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 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二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三阶段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思想和新要求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四阶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这“四个全面”,每一个都有一个逐步提出、日益明晰的过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括六个字

塑 型

强 体

铸 魂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1

定型

塑型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 中国,一定是一个成熟定型的中国 , 各方面的制度已经成熟定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2

定型

要建成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 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3

定型

要形成一个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 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 惠、城乡一体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4

定型

要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强调科技进 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度上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5

定型

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6

定型

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 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7

定型

要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 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8

定型

要推进新型城镇化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人才 产业 要强 要强 民生 中国

法治 要强

强体
文化 要强 美丽 中国 宽带 中国

平安 中国

(二

【篇六】:“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深刻把握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是什么关系呢?我想从总体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两大支柱,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

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那么我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应该说在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1979年他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思想以后,在很多年中,小平同志围绕着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最早我想就是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是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比如说经济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民民主是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么一个社会,所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应该说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论述比如说他提出很多新的概念: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中国梦 1

【篇七】: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辛向阳: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4)

大家下午好!2014年12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的时候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这次讲话中应该说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那么这四个方面,我们讲这“四个全面”是什么关系呢?我想从总体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两大支柱,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我想“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的关系。

那么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四个全面”的思想:第一个就是介绍一下我们要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第二个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三个要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第四个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第一个方面就是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那么我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第一个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当然第一阶段大家知道就是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应该说在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当时讲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1979年他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思想以后,在很多年中,小平同志围绕着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大家知道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那么这个最早我想就是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是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

【篇八】: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学习方法:

第一步:先把本文中“四个全面”的重点划线部分重点掌握

第三步:在练习的基础上再深入理解四个全面的含义

目录:

一、什么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二、四个全面的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

此外,习近平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

三、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