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莲叶的诗句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描写莲的诗句》
描写莲叶的诗句 第一篇

描写莲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蕖》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莲恋莲 余光中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

睡莲科莲属荷花学名为荷花(Nelumbo nucifer Gaertn),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莲的别名:鞭蓉、莲花、芙蕖、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溪客、玉环、菡萏、青莲、六月春、碧环等。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类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所以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

《描写莲花的诗句》
描写莲叶的诗句 第二篇

描写莲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李白《古风·其十九》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 —— 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 —— 欧阳炯《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艳妆临水最相宜。 —— 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 沈约《咏新荷应诏》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 —— 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 沈约《咏新荷应诏》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见荷花、被风吹。 —— 蒋捷《燕归梁·凤莲》

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 —— 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 晏殊《破阵子·春景》

微雨过,小荷翻。 —— 苏轼《阮郎归·初夏》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描写莲叶的诗句】

牙床角簟藕花香。 —— 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 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绿荷相倚满池塘。 —— 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 —— 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白居易《池上》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 李白《妾薄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 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有关于莲的古诗词》
描写莲叶的诗句 第三篇

1、【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3、【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解释:

1、《江南》:

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

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

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

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采莲曲》: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3、《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啊,风光景致不同于其它季节。【描写莲叶的诗句】

满湖的荷叶好象与蓝天连接在一起,看上去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出水的荷花与日光互相映照,显得特别娇艳鲜红。

4、《爱莲说》:【描写莲叶的诗句】

水上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却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枝,

它的气味越远越清香,它又端庄又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欣赏它,却不能轻慢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不大听到了;爱莲花的人,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5、《莲花》:

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

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

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

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
描写莲叶的诗句 第四篇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问莲>

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4、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忆莲>

5、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对莲>

6、池塘一夜风雨,7、燕园不可采莲,莲叶空自田田无鱼戏在莲中我亦难入莲间。??<采莲>

8、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赏莲>

9、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种莲>

10、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梦莲>

11、萧瑟秋风百花亡,枯枝落叶随波荡。暂谢铅华养生机,一朝春雨碧满塘。()??<残莲>

12、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赞莲>

13、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访莲>

14、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5、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画莲>

《描写荷叶的诗句》
描写莲叶的诗句 第五篇

1、幽幽湖水荷花躺,万山碧水接天沿。

2、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

3、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描写荷叶的诗句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7、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枝照碧泉。

8、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9、细茎水里亭亭立,叶密荷塘有旧泥。

10、从来荷叶水中生,竟有金丝壁上存。描写荷叶的诗句

1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2、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波平十里铺云锦,风度清香趁画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4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