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凉的诗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形容天气寒冷的诗句
天气变凉的诗(一)

形容天气寒冷的诗句

文章来源于:1、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作者:李郢 《江亭晚望》

2、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作者: 徐铉 《寒食日作》

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4、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何谿背林处,犹覆定僧庵。——作者:陆龟蒙 《残雪》

5、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作者:齐己 《楚寺寒夜作》

6、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作者:杜甫 《槐叶冷淘》 (优美诗句)

7、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作者:鲍溶 《寒夜吟》

8、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作者:白居易 《杂曲歌辞·竹枝》

9、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10、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作者:赵嘏 《冷日过骊山》

11、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佚名 《孟冬寒气至》

1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作者: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13、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作者:李商隐 《夜冷》

14、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 ——作者:孙欣 《奉试冷井诗》

15、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作者:韩溉 《松》

16、雨余庭院冷萧萧。帘幕度微飙。鸟语唤回残梦,春寒勒住花梢。——作者:周紫芝 《朝中措》

17、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作者:陆龟蒙 《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18、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作者:元稹 《初寒夜寄卢子蒙》

19、云冷江空岁暮时,竹阴梅影月参差。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作者:殷尧藩 《寒夜》

20、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作者:岳飞 《小重山》

古诗中的冬天
天气变凉的诗(二)

古诗中的冬天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人类也想到了各种办法来让温度适宜。炎热的夏天,我们躲在凉爽的空调屋里;寒冷的冬天,我们在温暖的屋子里吃美味的冰淇淋。科技在改善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之中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

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不断的侵蚀着我们放空自我的时间,我们没有时间去接近自然,没有时间去发现自然留给我们的惊喜。当我们忽然有一刻感觉到天气变凉了,或者突然意识到路边的树已经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变绿了。我们才不由的感慨,时间过的好快。

冬天是一个枯燥的季节,却又是一个浪漫的季节。现代的冬天有很多人为开发的娱乐项目,在古代,我们先人眼中没有耕种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子呢?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太阳渐渐西斜,靠近了低矮的山丘。那片薄薄的月亮已经升的很高。诗人在睡醒之后服药,然后绕着江边行走来宣导药力。诗的第一句交待了诗歌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傍晚时分,太阳已经快要落山,而月亮已经升起。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冬天的傍晚。

而事情的地点就发生在诗人服药之后散步的江边。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寒冷的冬天冰

霜冷风将树上的树叶吹尽。这里诗人用一个“霜”字来描写风,突出了风的冷;而一个“捣“字更是增加了风的力度,写出了风的强劲,也就是这样强劲的风才能将”千林“的树叶全部的吹尽。

而在这样一个冷峻的冬天,诗人却悠闲的依着竹杖数树上的鹳巢。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悠然的心态,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冬天叶子落尽的现状。这句诗同“草枯鹰眼疾”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因为树上的叶子落尽了,所以诗人才能够清楚的看到树上的鸟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虽然冬天寒风凌冽,但是冬天的太阳依然温暖。在屋檐下晒了长时间的太阳,背上竟然有炙热的感觉,像是烘烤一样。整个人暖和之后,竟然产生了睡意。

“过门走马何官职,策帽笼鞭战北风!“诗人在这个暖冬不仅观察自然中的事物,也在观察着身边的人和事。这个从门前走过的骑马之人是什么官职,戴着帽子扬鞭策马迎着北风而去。这里的”战“字同样用来表达冬天大风的凛冽,需要风中骑行之人付出战斗的勇气。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来保暖的呢?【天气变凉的诗】

在屋顶上添加一把茅草,用来加厚屋顶。房子的墙壁四周用泥巴密密的进行封闭,严密的像是僧侣的小屋。有了这

样一个严密的小屋,就是再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安然度过了。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吹玉箫。“在这样一个自己亲手置办的小屋里,纵使屋外寒风怒吼,阴风阵阵,待在家里的诗人却十分的悠闲。躺在床上听寒风掠过篱笆的呼啸声,就如同有人在吹玉箫一样。

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的房子很小,冬天的环境也十分的恶劣。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还能够从寒风呼啸中听到玉箫的声音,可见诗人十分乐观。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公开课教师稿
天气变凉的诗(三)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

学习目标:

1、了解景物形象鉴赏题的考察角度及设题类型

2、掌握景物形象鉴赏题的解题步骤,明确答题规范。

考察角度一: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写景技巧)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歌是如何写景的??

2、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3、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

4、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

(一)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写景技巧)

典例分析1、【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天气变凉的诗】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1)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景象)(情景)?表达了什么情感?

(2)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3、(1)意象(景物)的作用是什么?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三、典例分析:

1、课本回顾: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1、这首词是如何写景的?

2、这首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

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题策略及步骤总结:

一、鉴赏景物的描写

规律总结:1、空间顺序(远近高低、室内室外、仰视俯视、)

2、动与静

3、虚与实

4、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5、色彩

答题步骤:

一、运用了何种手法(是什么)

二、具体分析手法(为什么)

如:比喻,把„比做„ 衬托:以„衬托„,或者:„和„对比。

三、表达效果

边练边悟:【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这首元散曲写浔阳的景色。浔阳,即今九江市。长江流经此地这一段又【天气变凉的诗】

名浔阳江。在一个新月初生的秋夜,作者江干极目,饱览了逍酣的秋色,不禁逸兴遄飞,发出了深情的咏赞。一上来就连用四个属对工整的排句,铺叙江天的景色,有如贴锦、刺绣一样,使江山秀色更加集中、更加动人。万里长江止息了它卷的惊涛,静静地向东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向出银色的光泽,宛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的绸带。远处的青山肃穆地矗立在江边,苍茫的夜色把它映衬得更加翠绿。

如果说一、二句描绘山水是从大处落墨,取神于静穆的话,那么三、四句则着眼于刻画具体景物的动态美,使之大小相形,动静相映,增加其层次和变化的美感。几片征帆东去如箭,一泓山泉直泻如电,这是多么健捷的景观啊。置身其间,能不令人神观飞越吗?“晚云”两句也是排偶句法,转写天际的秋色,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晚霞收尽,天气变凉,水气凝成了白色的露珠。初升的新月,虽未团圞,却也有欲圆之势。因为团扇是圆的,用它来形容待圆之月,故曰“初学扇”。写了如珠的秋露和如珪的秋月,接下去就轮到秋天的宠禽――鸿雁了。作者在徜徉水际、目送征帆的当儿,回首北顾,只见一行塞雁隐现天际。它是那样高、那样远,看上去宛如悬在云端的一缕细线。当诗人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无尽的碧天时,曲子也就戛然而止了。这种结法韵味高远,俊爽有致,是很耐人寻味的。

从艺术手法上讲,它采取大排偶法,将一些典型的景物整齐地组织在一起,用所谓意象叠加的技法,直叙景物,不加评议。纯用形象来感动读者,征服读者。在这一点上是很成功的。

二、鉴赏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公式:罗列意象+氛围特点+思想感情(或艺术效果) 注意:①罗列意象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时,注意从两方面概括,一是画面内容概括,如“月下秋景图”;二是从整体情绪特征上概括,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力求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还不够,应尽可能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天气变凉的诗】

答题套路:这首诗通过对( )等意象的描写,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或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

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

枫桥夜泊

张继(唐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3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8、(5分)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 楼

关于天气寒冷的诗句
天气变凉的诗(四)

1、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2、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关于天气寒冷的诗句。——韩溉<松>

3、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鲍溶<寒夜吟>

4、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孙欣<奉试冷井诗>

5、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关于天气寒冷的诗句。——陆龟蒙<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6、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齐己<楚寺寒夜作>

7、桂冷微停素,8、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岳飞<小重山>

9、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白居易<杂曲歌辞·竹枝>

10、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杜甫<槐叶冷淘>

11、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2、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佚名<孟冬寒气至>

13、云冷江空岁暮时,竹阴梅影月参差。鸡催梦枕司晨早,更咽寒城报点迟。——殷尧藩<寒夜>

14、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元稹<初寒夜寄卢子蒙>

15、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16、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李商隐<夜冷>

17、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李郢<江亭晚望>

18、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徐铉<寒食日作>

19、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赵嘏<冷日过骊山>

20、雨余庭院冷萧萧。帘幕度微飙。鸟语唤回残梦,春寒勒住花梢。——周紫芝<朝中措>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5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