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第一篇

从《费尔巴哈论》看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1886年发表的《费尔巴哈论》,被称为恩格斯的?哲学遗嘱?,是恩格斯生前公开发表的唯一?非论战性?哲学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费尔巴哈,他批判了基督教和唯心主义,我们要感谢他屹立成又一个巨人,让后来者依肩膀而站立: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寻着恩格斯扬弃的视角将他读得更深。

通读全书,我再一次发现了一个?爱的奇迹?的颂扬者。这一理想主义的预期,在各个领域不断被提起又几番被驳倒,不断被驳倒还重新被提起。而这一次,恩格斯秉着伦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为我拨清萦绕?‘爱’之道德?的迷雾。

《费尔巴哈论》概述

《费尔巴哈论》正文中,恩格斯花了四章的篇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清算了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分析。他吸收并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肯定了辩证法的革命意义,同时扬弃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方法,由此引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他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首先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指出:只有在回答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时,哲学家依其回答才分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大阵营,?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让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王座?。恩格斯既高度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贡献,同时又指出了机械唯物主义未能克服的三方面局限。正如费尔巴哈本人所说的:?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

恩格斯在第三章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试图赞美?新的爱的宗教的??最美丽的篇章?。由于他否定了人的实践性,这是完全唯心的。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也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在第四章,恩格斯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实现的革命变革,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对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批判

费尔巴哈在伦理学上表达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的心理特征和自然属性(特别是两性关系)是考察人的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爱?是人的永恒的本质,人的其他一切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关系之上的。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是人的正当合理的要求。对人以爱,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是处理伦理关系的基本原则。

然而爱真的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改变生活吗?恩格斯用完整的逻辑为这一问题的答案扣上了否定的钉板。

费尔巴哈伦理观的理论基础是贫乏的、抽象的人性论。虽然伦理观形式是唯物的,其内容是空洞的。

和黑格尔的伦理观相比,它更加远离社会实际生活。从形式看,黑格尔的伦理学所涉及的人和道德关系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所以是唯心的。他不仅包括抽象的法,权力,也包括财产关系,家庭构成,这些内容是现实的。费尔巴哈的伦理学以人为出发点,就人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而言,他是现实的。然后这个人却是脱离了现实世界的人, ?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这种抽象的人离开了一定的历史时代,一定的经济关系与阶级基础,只有血肉之躯,这种纯粹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其次,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是肤浅的。他鼓吹的抽象的善恶观,不可能揭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费尔巴哈把善和恶绝对对立起来,两者不可相互转化。在他看来,恶就是绝对的坏事,根本没有考虑对道德上的恶作历史分析。不理解恶是历史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可是在历史上,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社会力量和思想观念的观念被旧时代看作是一种恶,实际上这种新观念冲击了维护旧时代的腐朽观念,是否定旧社会的善的行动,引领人们以新的时代精神取代旧时代;代表对?私利?追逐的真正意义【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上的恶,一方面激发了人追求财富的热情,促成社会财富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极端追求私利而产生的罪恶激发了人们的觉悟,激起人们的反抗。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再有,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是超历史的,只是空洞抽象的说教,对于没有物质手段的人一文不值。

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然而追求幸福的欲望往往受到人们行为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的双重高矫正。因此人们要满足这种欲望,就要正确估量自己行为的后果,同时还必须承认别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为此,他提出了?对人以爱,对己以合理的节制?的基本道德准则,认为只要人们能够遵循,那么一切社会弊病就可以克服了。

问题是无产阶级既没有实现这一准则的条件,也没有实现它的权利。当每个人在追求幸福时,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取种种满足欲望的手段,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手段,幸福也无从谈起。这样的道德准则,就只可能以每个人都具备这些满足欲望的手段和对象为前提。事实上,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人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利害冲突,被压迫阶级,总是被冷酷无情地变为统治阶级追求幸福的牺牲品,哪有什么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可言?确立在不解决这样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问题之前,抽象的鼓吹这种道德准则是没有用处的。

究其本质,费尔巴哈道德准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恩格斯以证券交易所的投机买卖为例,在其中赚钱的人善于估量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实现了幸福的需求,而又没有妨碍别人追求幸福,

因为其他人也是怀着同样目的来到交易所。如果一个人赔钱,那么他没有正确地估量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样结论就是,赚钱的人是道德的,赔钱的人不符合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赚钱的人就可以对赔钱的人执行应得的惩罚。这样,证券交易所就成了费尔巴哈的最高的道德殿堂。这就充分暴露了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实质,即它是为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行为作辩护的。可是费尔巴哈还要抽掉爱的阶级性,试图用抽象的,超阶级的?爱?来调和阶级矛盾,抹煞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事实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唱赞歌。

这样看来,费尔巴哈道德准则的社会作用是消极的:?爱?是创造奇迹的神、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一团和气的痛饮吧。这种道德观念否认了道德的阶级性、时代性,表面上看适用于一切时代,实际上却由于否认社会条件对道德观念的限制而变得不适合于任何情况。

启示

一切道德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因而它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是顺应统治阶级利益的,在对立的阶级中师是没有共同的道德原则的。然而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是超阶级,超历史条件之外的抽象的东西,在现实世界面前总是软弱无力的。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费尔巴哈依旧停留在唯心史观,其原因是他不能找到从抽象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社会实践。要把他研究的人从抽象转为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我们要把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当做

《费尔巴哈论读书心得》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第二篇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读书心得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为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G.W.F.黑格尔、L.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马克思和他本人多年的愿望。

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40年代诞生,而在70年代在西欧社会广泛传播,一方面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广泛影响;另一方面,也遭受到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误解和攻击,他们企图用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错误思潮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时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很好得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分为四章。

第一章中,恩格斯通过分析黑格尔哲学,阐述辩证法的发展观,指出它的历史背景,阶级实质和“合理内核”的历史作用,指出它的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以及黑格尔学派解体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文章伊始,恩格斯便列举了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如文章中所说,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显然,他们都误读了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我认为,这句话中的“合乎理性”二字并不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意思,而是对“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事物存在的必然性”的一种解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难道文化大革命就不合理吗?尼采说过,“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而只能否定它存在的环境。”从历史的发展和环境来看,文化大革命是必然的。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事物永远符合历史的进程,或者说对于历史进程来说永远合理。

恩格斯在文章中阐述了哲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和两重性,由此表达了自己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的理解,即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德国的资产阶级总体上说具有两面性,既向往革命又害怕革命,集中体现为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既要表达革命愿望,又不敢直言革命,而是在晦涩的言辞中隐藏着革命的激情。为此恩格斯提出了“两个不可能”:人的认识不可能最终完成,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停滞不前。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具有暂时性,根本不存在最终的、绝对的和神圣的东西。因此,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应,事物的辩证法决定认识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唯物辩证法主张,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运动和变化以及发展是绝对的。

关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恩格斯表示这其中“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文章从两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

从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上来看,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得发展着的。但是,按照传统的要求,他不得不以某种绝对地真理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得不给人的认识一个终点,这才导致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地真理,这与其消除一切教条主义的辩证方法相矛盾。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过程,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暂时阶段,而所谓完美的社会与国家是不存在的。但是,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却不得不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个终点,不得不给人们一个所谓完美的社会,一个完美的国家。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其方法却是消除一切教条主义的辩证方法。

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述。在第二章,恩格斯主要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第三章是第二章的继续,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分析批判。

恩格斯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指出, 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社会根源。另外,由于费尔巴哈本人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而拒绝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因此,恩格斯为了纠正施达克和费尔巴哈的错误,在未评述费尔巴哈哲学之前,首先确立一个评判的标准,详细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文章中,恩格斯把哲学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思维对存在,或者说精神对自然界来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或者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哲学家们就是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恩格斯在第三段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质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被使用。

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也就是关于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就是可知论;凡是断定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就是不可知论。所以承认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恩格斯在第三章中主要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观和伦理观,揭露其唯心史观的根源。费尔巴哈用宗教解释历史,以为历史的变化是以宗教为根据的。恩格斯指出,在历史的发展中确实伴随着宗教的演变,但是,我们不能用宗教说明历史,而只能用历史说明宗教。宗教的变迁只有在历史的发展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费尔巴哈主张,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具有的,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平等的。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上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道德原则都是历史的产物,抽象的道德原则是根本行不通的。尽管对幸福的理解是相对的,但是,对幸福的追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否则,追求幸福就是一句空话。

恩格斯指出,只有考察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够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正如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

第四章,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所实现的哲学变革,论述了辨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哲学。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首先是从青年黑格尔谈起的,恩格斯指出,在青年黑格尔派中,只有费尔巴哈是个杰出的哲学家,也就是说,只有他,才在批判宗教、批判唯心主义的过程中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但是,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仍然有很多的缺点,他的哲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没有完全摆脱唯心主义的影响。但是在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过程中,却有一个唯一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就是以马克思的名字而命名的马克思学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它的特征有以下两点:

第一,恩格斯指出,与唯心主义的虚构和想象相反,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理解世界,从事实的内在联系把握事实,除此之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其它的意义。这也就是说,它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第二,它“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这里主要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观点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马克思的一大发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彻底性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在历史上,德国的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地位后,失去了对理论掌握的兴趣,而工人阶级则渴望科学的理论。所以,“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原因就在于,科学的理论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因此,只有工人阶级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继承人。而作为工人阶级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和新派别”。用劳动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集中体现。坚持用劳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充分肯定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人民也是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的享有主体。只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活力,努力确保人民群众享有社会财富的权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第三篇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按照老师要求,我拜读了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开始只是抱着应付的心态去读,但稍看片刻,就被其中的一些内容所吸引。

《费尔巴哈论》一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恩格斯开始从一个命题来揭示黑格尔辩证法,并对黑格尔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从而引出了费尔巴哈的思想,这也就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原文开始介绍了黑格尔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在当时社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保守的,也就是维护当时政府的,以至于当时的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认为这是“把当时存在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毫无疑问,这是片面的,出现这种认知错误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能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看待问题。在黑格尔看来,“绝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这也就是说,在那些制度建立之时,它们是现实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会丧失其现实性、不合理性,它们注定会被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代替。

在这一点上我是认同的,之后文中提到这个观点“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对于命题的转变过程,我不甚明白,但对于转变后的命题,我有一些疑惑:现存的一切东西都会灭亡吗?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实中的事物、制度可能会发生更迭,但人类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会灭亡吗?如果这里的“历史的发展”是在宇宙的层面考虑的话,毫无疑问,人类总有一天会灭亡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在那个时候谈论这个命题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的演变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会发生更迭,总有一些东西会始终保留在人类社会中。虽然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但对于这个命题的主要思想我还是认同的。在我看来,无论现实中遇到什么,那都是暂时的,处于顺境就应居安思危,处于逆境就要积极面对,它们总有一天会逝去,而只有我们嘴角的笑容是可以在我们的一生中永存的。这也就是黑格尔辩证法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同时在文中提到,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所应当认识的真理不再是一堆现成的、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了,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现在我们绝大部分的学生往往是在死记硬背着书本上的一条条“真理”,理论知识雄厚,但实践能力,自己钻研,发现新知的能力很弱,遇见难题就往往如文中所说“出来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虽然这有断章取义的感觉,但这的确成为了对我的启示。

《费尔巴哈论》的第二章中,恩格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评判了费尔巴哈的一些观点,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和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在这一部分我看的比较糊涂,但其中的一些细节还是令我印象深刻。

恩格斯在谈论到世界的可知性时写道:“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这正与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一致,在这一点上恩格斯不禁为费尔巴哈遗憾。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它往往为科学所验证,然而费尔巴哈在世时,近代科学还在酝酿,这使得当时的科学发现不为费尔巴哈所知,他的一些错误观点就可以理解了。这也不得不说机遇对人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我们正应该把握住现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努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费尔巴哈论》的第三章中,恩格斯批判、揭露费尔巴哈宗教观、道德观以及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如何陷入唯心主义。在这一部分,我与费尔巴哈的一些想法相悖。

在宗教方面,费尔巴哈断言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意义,并不存在这种纯粹的人际关系。这种想法对于我这种对世界充满善意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也难以猜测费尔巴哈是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才诞生出这种消极的思想。这里不得不再次感慨环境对人的影响。。

《费尔巴哈论》的第四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面的论述,尤其是在唯物史观方面。这是整本书的重点部分,也是我无话可说的部分。

在这部分,恩格斯一开始就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他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认识任何事物时不加以任何唯心主义怪想,也就是教人们如何认识事物 。它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从而发展出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事物。在文中恩格斯还说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创立除了马克思的聪颖还有决定意义的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在唯物史观方面,他提出历史的偶然性由其内部的隐藏规律所支配,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些规律。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这些问题,我不得不认同。

你敢抄吗?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第四篇

[篇一: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对旧的唯物论的完善和提高,指出了旧唯物论的不足,建立了自己的唯物论,让唯物论变成一种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理的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世界。

关键词: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实践哲学

在写<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前,先介绍一下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艺术出版,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事情,因为它标志着“唯物主义重新登上历史的王座”。历史上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唯心主义在做主导,他们鼓吹天才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但是这种观点有她片面的一面,而且有很多的局限性、消极性和直观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旧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在阅读<基督教本质>时,写下了这一片字数不长,但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费尔巴哈提纲>。恩格斯这样评价这一片文章:“作为包含着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的确是这样的,全人类的解放”“创建一种超越既有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自由王国’”。这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形式。

[篇二: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生前所著。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

<费尔巴哈提纲>以实践作为其基本观点。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实践是检验观点的标准。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总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同以前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如何证明这种真理性?这是旧哲学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给予回答。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自己的认识是否是真理,除此别无它途。只有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理。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将“真理性”简单地理解为现在哲学教科书中的。“符合论”,而是将其理解为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真理性”也就是思维的实践力量,指人类完全可以透过现象认清客观规律,即通过实践力量跨越康德所称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此岸”和“彼岸”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思维与真理、现象与本质统一于实践。是否是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在告诉人们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同时,马克思又对传统上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以前的哲学家都远离实践,在思想的空中研究哲学。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经院式的哲学研究方式,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来研究哲学问题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就把哲学从“空中”拉到了“人间”,实现了人们思想方式的巨大转变,即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切问题,来检验认识和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具有改造现实的功能,<提纲>中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代表——法国唯物主义者所持有的环境决定论或教育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环境和教育的改变致使人发生了改变,人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环境和教育。“因此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部分高于社会之上”,即把整个社会分成两部分——环境和人,环境高于人之上,决定人的生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首先批判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倾向。如亚里±多德<工具论>的理性超越者姿态;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的辩护者姿态;费尔巴哈“最高的实践是感性直观”的旁观者姿态。马克思提出,新哲学的一般功能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革命的实践”。由于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知道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重大意义,不懂得人类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他们只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而不能通过实践对现存世界进行改造。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去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这是所有的哲学家和哲学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马克思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也就是说,人类的自身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人化世界的深度、广度和宽度,改变了原有的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世界,使人化世界服从于人的意志,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也就是说,哲学上升到人的头脑中,可以用来指挥人的实践活动,使之对客观世界进行符合人们意志的改造。而不是只在头脑中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说明,这才是哲学的功能。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ròu tǐ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知道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同时,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篇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1888年作为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的核心是唯物主义,而且是能动的唯物主义。同时马克思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提纲第八条)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共有十一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两条是整个提纲的总论,主要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第三至九条为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十和第十一条则是提纲的最后一部分,作为提纲的总结,揭露了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对比了新旧唯物主义,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把客观世界单纯地看作认识对象,不当作实践改造的对象,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这也是旧的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费尔巴哈虽然也讲实践观点,但他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认为理论活动才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实践则是“犹太人营商牟利的活动”。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人们的思维归根到底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把主、客观统一起来,确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借用“思维的此岸性”概念,强调了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可以通过实践证明认识的真理性,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第二部分揭露旧唯物论的唯心史观及其根源,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勾画出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纲要。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因而不能正确地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并由此导致唯心史观。马克思所说的“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关系,它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者。马克思批判的不是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本身,而是片面机械地理解这种决定作用。马克思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揭露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从中引出在实践中改造世俗社会的革命结论。指出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出发点及其局限性,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并且提出要消灭宗教,必须通过实践对“世俗家庭”进行革命的改造。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了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费尔巴哈的理性直观,没有把认识与社会实践、与改造现实联系起来。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费尔巴哈不是把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结论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所以,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就不能正确地说明环境和人的关系,更不能揭示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的新唯物主义,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作是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并认为这种活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之所在,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新世界观的基本内容。

作为总结的第三部分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对立的社会基础、阶级根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对新旧唯物主义原则区别的阶级基础进行了归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以及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揭露了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里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在提纲中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观点,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篇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生前所著,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从内容上看这本著作并不长,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只有1400多字。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

全文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马克思认为: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 ;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篇五:<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精疲力竭地读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却无奈地发现没有任何的思路,大概这是第一次读到如此抽象、生涩和难解的文章吧。或许是有些不服气,当我鼓足勇气读过第二遍的时候,却发现和初读这篇文章的感觉略有不同,好像有那么一点似懂非懂的感觉萦绕在心间。欣喜若狂的我而后又重复阅读了几遍,再加上老师的引导,终于,我对<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即“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他指出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正确的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我们并不能单单从唯心主义来理解人的单纯能动性,也不能单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单纯受动性,而是要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既受自然性的支配,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能动性来改变自然,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提到这样几个观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ròu tǐ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

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篇六: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实践是检验观点的标准。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总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同以前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是对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批判,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方面去理解,机械地反映认识对象;只是从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角度,亦即人对客观事物朴素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而没有从对客观事物的能动作用,亦即对客观事物的改造活动的角度去理解,这正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而唯心主义哲学家则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过高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否认了人的认识是受客观事物制约的。马克思的这句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时做出了批判,批判的关节点在于二者均不了解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对事物的现实感性认识不能只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更应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并能动地反映整个客观世界和对客观对象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改造的一种活动,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媒介与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可以凭借其感官真实感觉实践活动的整个客观过程。哲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如何证明这种真理性?这是旧哲学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给予回答。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自己的认识是否是真理,除此别无它途。只有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理。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将“真理性”简单地理解为现在哲学教科书中的。“符合论”,而是将其理解为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真理性”也就是思维的实践力量,指人类完全可以透过现象认清客观规律,即通过实践力量跨越康德所称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此岸”和“彼岸”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思维与真理、现象与本质统一于实践。是否是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在告诉人们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同时,马克思又对传统上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以前的哲学家都远离实践,在思想的空中研究哲学。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经院式的哲学研究方式,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来研究哲学问题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就把哲学从“空中”拉到了“人间”,实现了人们思想方式的巨大转变,即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切问题,来检验认识和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具有改造现实的功能,<提纲>中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代表——法国唯物主义者所持有的环境决定论或教育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环境和教育的改变致使人发生了改变,人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环境和教育。“因此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部分高于社会之上”,即把整个社会分成两部分——环境和人,环境高于人之上,决定人的生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首先批判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倾向。如亚里±多德<工具论>的理性超越者姿态;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的辩护者姿态;费尔巴哈“最高的实践是感性直观”的旁观者姿态。马克思提出,新哲学的一般功能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革命的实践”。由于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知道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重大意义,不懂得人类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他们只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而不能通过实践对现存世界进行改造。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去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这是所有的哲学家和哲学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马克思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也就是说,人类的自身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人化世界的深度、广度和宽度,改变了原有的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世界,使人化世界服从于人的意志,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也就是说,哲学上升到人的头脑中,可以用来指挥人的实践活动,使之对客观世界进行符合人们意志的改造。而不是只在头脑中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说明,这才是哲学的功能。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ròu tǐ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知道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同时,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5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