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犬托蓝》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爱犬托蓝》读后感

  下午用了两三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了,内容不算长,却记录了托蓝的一生。

  每个生命来到世上都有其存在的使命,并非只有人类是被赋予意义和价值的存在体。作为一只导盲犬,从被选定那一刻,就注定了要奉献一生。可是人类在尊重导盲犬工作的同时,也会用惯有的高高在上的思想去藐视它嘲笑它。比如在认可它的能力时,却不无责怪的埋怨DT问题。

  在亚洲多数国家对于导盲犬还只是停留在听说的阶段,没有实际的了解,所以即使法律允许导盲犬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带领主人进入公共场所,也还是会有很多人出来制止,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已经在心理上给导盲犬造成阴影,这种极其敏感的特殊存在,不仅有超强的识别能力,也会有自尊心,甚至在受到侮辱嘲笑之后,很长时间都无法走出心理困境。而造成这一切的人由于无知还心安理得的为自己利益辩护。这不是责怪,只是人们需要学会理解和包容,也需要不断接受更进步的思想,放低自身,抛开狭隘,试着去友好对待一切。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狗的,当然对于不能公平喜爱每一种动物也很抱歉。狗作为日常生活中最经常接触的动物,它不仅表现出忠诚和勇敢,它也代表一种陪伴。记得《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里面有一句话说“也许狗狗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但你却是它的整个生命”。一旦认定,它的七八年的生命中便不会抛弃你。这一点我的确经历过,只是当时并不知道它的想法,竟这样错过了。

  大约是前年的时候,爸爸的朋友家养了几只藏獒,无暇照顾品种普通的“小黑”,就想着送人。小黑刚来的时候,由于环境陌生,几乎不敢出来露面(它大概知道自己被主人放弃了,现在只能寄人篱下,出于自卑心理,才不得不小心翼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骨瘦嶙峋的小黑,估计在原来的家也不太受人待见,妈妈并不了解小黑的过去,对于它像对待家里其它狗狗一样。家里都是藏獒,一顿饭都是用锅来做计量单位,所以妈妈给它同样的分量,连着几天它都会剩饭,原以为它是害怕或者其他原因故意的,后来的一个星期,小黑再也不剩饭了,妈妈说,小黑以前一定是从来吃不饱的,看它这么瘦,大概只给了它维持活着的饭量,所以它的胃很小,刚开始给它准备很多,它根本吃不完,在一个星期的慢慢调节中,它才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而且家里的人都特别喜欢狗,弟弟没事就带它们轮流去遛弯,我也经常给它们梳理毛发,经过这段日子的熟悉,我能明显感受到它不再怯懦自卑的眼神,尤其看到妈妈的时候,仿佛那也是它的妈妈,它会乱跳乱动来表达它的喜悦。后来小黑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像个战士一样守卫在门口,以前没事就来院子找我家小狗玩耍的野狗们再也不敢靠近家门,小黑会很凶神恶煞地把它们吓跑,却从不伤害家里的小狗,所以这个家伙看起来像个体贴的大哥哥一样,而那几个小家伙就像是无法无天的恶霸了。

  不过这样的日子只维持了半年就结束了,爸爸朋友有一次来家里看到小黑,就说想它了,话里的意思应该是想要回去,那时候的小黑已经不再是那个干瘦胆小的家伙了,变得水灵灵,我们都不舍得,但是爸爸还是把小黑还回去了。刚送走的第二天,人家就打电话说小黑不见了,让我们帮着找一找,原本都很着急,怕它失踪了,结果当妈妈在小黑原来的窝里找到它的时候,它正蜷缩着试图藏的更隐秘一些,妈妈当时就流泪了,硬是说没看见小黑回来,去别的地方找吧,可惜最终小黑还是被发现,带走了。后来弟弟说,小黑被人拴在海边,连个像样子的窝也没有,每次弟弟经过那里,小黑老远就能听出声音,然后欢天喜地的蹦跳,不过它在那里只待了两个月就死了。听说之后,妈妈很心疼,总说当时发现小黑就应该把它藏起来,也许那时找不到它,它现在还活得很好。想起当时它看着妈妈的眼神,满眼的害怕与悲伤,我想也许在它的心里,这里才是它真正的家,我们才是它舍不得离开的理由。只是当时的我们,没有采取最好的方式保护它,所以现在也没有机会再见到它了。

  每种动物都是有感情的,甚至有自己情绪的(我家天使就经常吃坏蛋的醋,每次吃醋,都不理我,叫它名字还假装听不见,用眼白看人,脸也拉得更长了;而坏蛋的小心思就更容易发觉了,总是没事就想干点坏事,自己喝完水转头就把盆掀翻水全洒了,谁也不能再喝),所以我们需要试着去沟通,听起来很难,就像我们从它们的表情判断它们的心情一样,动物们也会有细腻的一面,相处久了,我们都会彼此了解。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831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