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大爱,何以言割舍》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不久前,新华出版社为了编写《家风》一书,分别找到了我和我的二哥乌可力,让我们回忆和父亲的亲情往事。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  《无大爱,何以言割舍》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无大爱,何以言割舍》读后感

  曹海红

  《无大爱,何以言割舍》是云杉女士在其父乌兰夫百年诞辰之际写的一篇回忆录。读完这篇回忆录,我既为家乡内蒙古有这样的革命先辈而骄傲,同时也有很多的感慨。

  用云杉女士的话说,乌兰夫的一生充满惊涛骇浪。是啊,即使靠想象,我们也能够想象的出,在如此广袤的草原上,该是多么的艰难,才能带领草原人民跟着我们的党迎来胜利和解放。但在此篇回忆中,我们能了解的太少了,因为作为父亲的乌兰夫,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很少。云杉女士回忆说:“自己小的时候患过一场重病,几乎不治。那是三年困难时期,内蒙古和全国各地一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父亲早出晚归,几乎看不见他的人影。我的病也在急转直下,终于有一天,医生对日夜守护我的母亲说:把首长叫回来吧!母亲听了这句话,如五雷轰顶。她立刻给我父亲打电话,并且在电话里哭了。父亲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母亲说,他只在病房里发了一会儿呆,然后又走了。”

  乌兰夫同志在忙什么呢?连重病的女儿都顾不上多看一会儿?内蒙古收养全国三千孤儿的故事,从时间上推断,和云杉女士的那场大病应该是同一时期。

  那时候,全国食品严重匮乏,南方许多地方的福利院里,许多幼小的孩子濒临死亡的威胁。当时的乌兰夫同志认为调集奶粉,恐怕是杯水车薪,不能长期解决问题,于是他提议由草原人民领养这些孤儿。周总理当即拍板,于是从内蒙古调集了专列专护,迎接这些孤儿来内蒙古。大概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陆续有三千名孤儿来到内蒙,其中上海一地就有一千八百名。

  当年的有关人员在回忆文章中说,乌兰夫同志对于这些孩子的安排,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而这些医护和保育人员,包括地方旗县民政、妇联的工作人员们,真正做到了殚精竭虑。草原人民用他们博大的胸怀,养育了这些幼小的生命。

  回忆文章说,乌兰夫同志在各地检查工作的时候,都要到福利院看看这些孩子。对于他们被领养后的生活,更是备加关注。要求当地有关部门随访检查,有什么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刊登的一张照片,是父亲和这些孩子们的,他一手拉了一个,很开心的样子。

  云杉女士的二哥乌克力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内蒙古的奶粉厂送给我父亲几大盒奶粉。那时候奶粉是很稀缺的食物,乌克力看见奶粉,心里很馋,听到父亲要把这些奶粉转送到孤儿院,就插了一句:能不能给我们留下一点吃?父亲断然拒绝,说:不行,一点也不能留!”后来的几年里,乌兰夫同志一直关心着这些孩子的成长和生活,有关部门要定期汇报孩子们的情况,要求他们“接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自己的女儿没有时间照顾,对三千孤儿关爱万分;面对自己的儿子如此的“吝啬”,却把最好的留给三千孤儿。“接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其中充满了多少爱和责任!无大爱,何以言割舍,正是乌兰夫同志心中充满了无私的大爱,才割舍下自己为人夫的责任和为人父的父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0543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