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爱有长度》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假如爱有长度》读后感

  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

  一件事情,儿子问母亲21遍,母亲就回答他21遍。每问一次母亲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儿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然而同样一件事情,母亲才问了4遍,儿子就火冒三丈。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母亲对儿子是满满的爱,然而,儿子回报母亲的是愤怒和不耐烦。21和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

  现实生活中大家来看看吧,对于孩子,每一个家庭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小孩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精挑细选,买好的,买品牌的,名牌的。从幼儿园一直到读小学初中,大学,哪个做父母的不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走向社会,找工作,也是绞尽脑汁利用一切关系网把孩子往好的单位,好的岗位上安排。然而,等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收入了,能自立了,父母也老了,需要人照顾了。儿女们又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呢?嫌弃父母,老了,又丑又脏,不中用,累赘……别说孝敬父母了,连基本的赡养义务都尽不到。

  写到这里,我想到邻居家的老伯,从事业单位退休,按理说在农村,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享清福。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他有三个儿子,也是费尽心机在退休前把老二安排到了自己的单位,工资好,待遇高。然而,一个月拿着几千块钱工资的老人,他的晚年生活也不得安宁。刚开始老人和老伴儿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三个儿子因为他们帮这家干活儿多了,帮那家干活儿少了吵吵。等年龄大了,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便决定由三个儿子轮流照顾。老大老三在村里,老二在城里买了楼。结果老二家以楼高上下不方便为由不管老人,老三以当初父亲没给他安排工作为借口也不管老人,扬言谁接父亲的班谁管父母。只有老大默默地照顾父母到终老。老人去世后,老二老三两兄弟又因为分父母留下的那几样东西起了争执。父亲下葬的当天在街上大吵大闹。全村的人都看着,真是心寒。这是活生生的现实,又像是一部电视剧。

  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频道有个帮大哥栏目,帮大哥成了农民心目中的调解员,和事佬儿。在我看来调解最多的事就是赡养老人的事。一期期节目看得心酸,那些没良心的儿女们,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你怎么做,你的孩子现在好好地看着,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孩子也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不孝到头终有报,早晚轮到你跟前。

  假如爱有长度,如果非要对这个长度给个值的话,父母对儿女的爱应该是无限长,然而儿女对父母的爱仅仅一厘一毫。我们都应该做孝敬父母的子女,也希望将来我们的孩子同样孝敬我们。百善孝为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227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