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啸》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加勒比海啸》读后感

  继2013年《加勒比飓风》出版后,作者刘广元又写出了姐妹丛书《加勒比海啸》。在我看来,《加勒比海啸》和《加勒比飓风》,是同样的加勒比人文风采,但别样的政治精彩。精彩在于,本书突出了加勒比国家的政治核心内容。作为在加勒比国家工作过几年的外交官,我深感加勒比政治最重要的就是一件事:大选。大选的核心是反对党与执政党你死我活的政权争夺,通过选民、选票、选举决定最终谁上台,谁下台,这是大选政治最后的斗争。人们从报纸上、电台里、电视中往往看到和听到的是:选举的彩旗飘飘,高声喇叭声叫,广场上的音乐震天动地,双方选民人头攒动,千军万马摇旗呐喊。但是,这些只是场面上的造势以博取眼球的表面现象。就表面现象而言,代议制国家的选举场面基本都如此,凯伦岛也不例外。但在操盘运作上,就阴谋与伎俩的坦率与直接而言,凯伦岛还真有点特殊的“加勒比海盗”遗风。这里,选举的暗箱操作与西方国家相比,更显得荒诞式直白、功利式收买。书中从生活原型中提炼写出:凯伦岛政府中觊觎总理宝座的本届内阁成员,竟暗中与反对党领袖勾结,阴谋联手废掉本党执政政府,从而与反对党共同组成新的联合政府,自己充当总理;而现任总理凭借直观感觉当即意识到危险的挑战,即雇佣多名私家侦探,暗中跟踪自己的内阁部长们,调查他们中有哪些在搞秘密串联,进行反党和颠覆本届政府的活动,然后采取果断措施使从事篡权活动者去职。同样,反对党中的副领袖因对老领袖的不满,竟在大选失败当夜变节易帜,投奔“敌营”,向执政党领袖即总理卖身输诚;而反对党刚上来的新领袖则以火箭般的速度与执政党内阁中的变节政要暗通款曲、勾搭成奸,准备联手以“不信任议案”在议会发难,提前引发大选推翻现政府,自己上台晋身为内阁第二把手。这里,权力与私利交结,雄心与野心相汇,人的两面性成为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为了权和利,朝野两党政客所用手段可谓寡廉鲜耻,加勒比式的政治丑陋在刘广元的笔下描写得淋漓尽致。小说写出了另类的精彩,把人性中深藏的“恶”的一面用锋利的解剖刀挑露开,用文学笔端鞭辟入里地刻画出来。当然,书中不乏人性美好的一面的描写与赞颂,如反对党老领袖的忠诚与廉洁和普通妇女吉娜的正直与公道等。

  看懂了大选政治的光明与黑暗这一点,你就明白了加勒比朝野两党的表面宣言与核心追求。核心内涵就是争权夺利,“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数年。上台执政既为国为民,也为利益小集团;既为本党集体兴利,也为自己个人获益。每五年进行一次的大选是两党利益大转换的最重要时刻,政治权力到底是执政党连掌还是反对党夺回,就看此时风生水起投票的那一刻。所谓风水轮流转,“轮流坐庄”是加勒比国家的政治常态,所以大选时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加勒比海啸》写的就是这一抉择时刻。围绕此刻,各种形形色色的政客和政治家们、商人与企业家们、广大主流社会民众和边缘群体人士众生相毕露,一副加勒比政治全景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作为华人,用母语这样深刻、原汁原味地描写出加勒比政治、社会、商业的政情、风情、人情确实是开了中国文学加勒比篇章的先河。

  精彩还在于,华人形象作为重要角色跃然纸上。翻开这本加勒比篇章,我深感高兴的是,第一次看到华人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活跃在加勒比社会,初步领悟到加勒比政治的重要性。凭我不一定准确的感觉,我们在加勒比国家的华人,特别是大陆去的华人,往往对加勒比政治的理解把握得不那么深刻。不少人总以为政治与己无关,到加勒比来就是为了发财,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餐馆、百货店、超市什么的就行了。但殊不知,商业运作成功的真正窍门是掌握法律与法规,而法律规定后面的罩门是大选与政治,大选政治对华人而言更多的是谁上台对华人有利,这些说得有点关乎华人的命门了。在加勒比,同样经营商业活动,特别是遇到违规犯事,为什么华人经营者受到处理的境遇往往比白人、阿拉伯人、黑人和印度人可能要糟糕一些?《加勒比海啸》种苗写了几个这样有生活原型的故事。虽然作者是从华人违法经营受到警察惩处、法院制裁这个角度写的,似乎不那么正面,看起来有点不太爽,但这是现阶段的现实。问题是,即使从负面角度看,同样逃税、漏税,白人、阿拉伯人、黑人和印度人由于种种原因,背后给予或当众处理的待遇要比华人好,至少在前些年是这样。虽然华人违规违法无疑是错误的,人家依法处罚也无可厚非,但当地的法尺执规不“一碗水端平”也时有所闻。在使馆作为大使,当年我遇此情况,往往先从正面对华商们讲,要遵守驻在国的法律,不要做违规违法的事。别人做了,我们不要学。这些国家,“人治”有时确实大于“法治”,腐败现象严重。但即使这样,我们华侨华人仍要守法规,走正路,因为这是真正长远的生存发展之道。在讲道理的同时,华侨华人出了事,不管什么情况,我们使馆都会在当地法律与法规框架内,千方百计地维护侨胞的正当利益。我们找警察局,找政府有关部门,甚至找总理帮助解决,尽量减少他们的损失。中国使馆保护华侨华人权益的行动是实实在在的,海外护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不过,坦率地说,我当时讲的主要是法律自卫,在法律框架内据理力争,尽量维护我们华侨华人的权益。作为一个外交机构,我们也只能做这么多了。但是,作为华人本身,他们可以做得更多。作为当地公民,持驻在国护照,华人既有从商经营权,也有政治选举权,完全可以从正面更主动、更积极、更大范围地维护自身权益。在《加勒比海啸》一书中,陆成枫作为当地成功的华人商贾,提出了参与当地政治以从根本上维护自己利益的思路——华人主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积极参加驻在国大选,勇于选出自己的政治代言人,通过自己选出的议会代表从而影响议会审议涉及华人利益的议规,请议员仗义执言帮助维护华人正当权益。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在代议制国家,当选议员是选区人民选出的,不提选民办事,选你何用?从长远看,华人应考虑通过选举做到使议会和政府里有人替华人说话。经济和政治是两张皮,但它们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是华人权益的前胸与后背。华人要在当地做大做强并赢得政府和主流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光靠经营好商业活动,还达不到目的。华人要在当地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兴旺发达,从长远看,融入主流社会和参与政选是保障自己根本利益的不二选择。书中醒目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并让人看到希望:华人开始政治觉悟,缓慢但毕竟向前迈出了融入主流社会的第一步——在几十年一遇的大海啸可能到来前夕,不是各自分头逃命,而是将孩子和老人们都送出凯伦岛,全体华人留下来参加大选,听起来似乎有点悲壮。

  精彩仍在于,华人中出现了成功先行个人。《加勒比海啸》一书中,人物变化多端,情节错综复杂。我似乎看不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但作为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中国外交官,我更关注的是三角——驻在国朝野两党,主流社会民众,边缘化的华人。而在这里,我注意到了陆成枫,一个在这三个角中敢于会际、善于周旋、从社会边缘走进政坛中心的人物。陆成枫在整部书中着墨并不是很重,但在关节点上起到了点拨作用。陆成枫曾在几年前秘密陪同凯伦岛国的内阁部长即现任总理的霍本到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馆与我大使谈两国建交之事——当时凯伦岛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见《加勒比飓风》一书)。同时,陆成枫亦鼓动易帜投奔执政党的反对党副领袖内森独树一帜,在华人及其他民众支持下,竞选独立于朝野两党即“红党”和“蓝党”之外的“黄党”议员(这是当地人的玩笑话,“黄党”指华人),希望其胜选后为华人仗义执言。陆成枫还在华人初来乍到不慎违规违法遭难时挺身而出周旋于警察和法院之间,尽绵薄之力为同胞们挽回利益。更值得赞赏的是,在中国大使馆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推动华人组建社团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并在海啸可能来临之际,联合先进华人,说服全体华人留下来参加大选,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并组织好万一海啸抵达时安全向山上撤退的行动。这些举动本身已与商贾之利无关,但这却与政治有关。华人要成为凯伦岛这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犹太人在美国、中东人在加勒比,就应该像陆成枫那样,敢于与朝野两党人士交流,勇于与主流社会各界来往,做一位具有大视野的商人、企业家和有影响人士。陆成枫正因为思路不凡,所以事业上也不同凡响,成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最大华商,同时也是热心华人事务的义商。正因为如此,陆成枫后来成为了国内认可的华人代表。中国使馆以侨领身份推荐陆成枫参加了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华人领袖大会,陆成枫和海外代表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精彩更在于,加勒比华人中出现了“三栖商人”,特别是“文学商人”。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之所以写出如此的读后感,是因为我在加勒比国家当大使期间,深感我们华人在国外要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一定要有经济和政治相向而行的新思维。个人作坊式的经营,可以发小财,但仅止于此,提不高华人的地位。华人要做大做强,要有新的眼光,政经同步。陆成枫在凯伦岛政界“兜得转”,商界更“吃得开”,正说明了这一点。陆成枫能做得到,其他华人也应该能做到。从经历看,本书的作者刘广元的生活原型似乎有点像陆成枫。刘广元自中国改革开放之际出国,二十多年来在加勒比拼搏创业,始于多米尼克,继而延伸至加勒比其他岛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现已开创了大型超市连锁店,横跨好几个加勒比岛国,成为大陆去的华人中跨国公司“巨头”第一人。从《加勒比海啸》一书中的内容看,若作者没有在加勒比岛国的商海沉浮、宦海进出、国际闯荡的亲身经历,似是难以写出如此集政治与经济交融、人性与世情激荡的加勒比风情卷的。值得一提的是,从《加勒比海啸》出书看,刘广元好像还不满足于成为加勒比岛国中商业大贾、政治顾问的上流社会角色,居然还“野心勃勃”地走上了“第三条道路”——搞文学创作。作者作为东加勒比地区几个岛国中的华人最大商家和政治活动者,出人意料地写出了《加勒比飓风》和《加勒比海啸》两本精彩小说,从而在成为商业“黄顶”商人和政治“红顶”商人之后,又成为一位文学“白顶”商人。正如我在《加勒比飓风》一书序言中对他的评价所讲,“发财只当风送帽,南洋巨贾是诗人”。像广元这样集经济、政治、文学三方面成功的华人作家在加勒比地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难能可贵。在这里,我作为文学外交官,以文会友,对他的姐妹往篇的出版再次表示祝贺;亦以诗言志,希望广元作为儒商,进一步探索在加勒比国家如何经济发财、政治上台的未来华人艰难之路;再以笔寄情,祝愿作者这一经济有成、政治有神、文学有声的“三驾马车”在加勒比地区策马长鞭,马年及其后跑得更出彩、更风采、更精彩。是为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404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