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这是我的读书笔记。一来之前读书总有些囫囵吞枣,浏览即过,遇跌宕起伏或观点犀利处当时感触蛮深,事后便抛之脑后。二来读书应当有所精进,对知识的渴求和当时情感上的满足是初步的读书。再深层次读书,应该是要深究书之结构,我尤重其逻辑推理,以及对历史经验事实的铭记。更深层次,恐怕要分析作者本人所处之情境,身世、背景、性格、情感生活等,我远远未能达此状态。最后,可依据书之内容、结构、理论加上自身积累而形成自己之知识体系尤为关键。

  我现在还处在第一步的积累阶段,故不再着急于现今社会流行书籍而强行猎奇。读史应该是第一步里的核心,没有历史经验的积累而去读其他史和别人之既成理论,我觉得是对他人知识的浪费。这个阶段里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看过之后要能凭自己之理解“重写此书”是较好的训练办法。

  以此为志。

  作者简介:

  作者钱穆,上过私塾,未受过正规教育,后被顾颉刚赏识,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等多所高校任教。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一.作中国政治制度之缘由。

  其一,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于对传统文化之误解,故作者正本清源,“若要平心客观来检讨中国文化,自该检讨传统政治”。

  其二,政治制度必然要自根自生。政治制度要与人事相配合,随人事而演变。国外政治制度也是同人事相匹配,若全盘效仿国外制度,后国外人事变制度也变,我们进而又效仿,谓之可笑。

  二.七个观点。

  首先,讲一代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

  第二,任何一项制度,各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

  第三,制度虽已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而演变;

  第四,某一项制度之创始到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

  第五,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利;

  第六,讨论一项制度,应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

  第七,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三.从四个范围来探讨政治制度之缘起、内容与演变。

  以此步入此读书笔记之正题——汉代政治制度。

  政府的组织将汉代的组织机构分为皇室和政府。

  皇室里有三公九卿。九卿全都隶属于丞相。

  三公,丞相(主管政府事宜)、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下有御史中丞负责管皇帝家事,“中“表明驻皇宫)。故形成皇帝→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丞相此信息传播路径,我们便可知道丞相管政府,负责皇帝家事的御史中丞又隶属于丞相,这表明丞相在此组织架构上成了皇室和政府的事务统筹者。

  九卿,负责朝廷政治的各个方面: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此外,当时皇帝、宰相还各有一秘书处。皇帝的秘书处主要管其家室饮食起居,共有“六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 “尚书”是管文书的,相当于皇帝真正的秘书了。宰相的秘书处,即所谓“十三曹”: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词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黄阁,从管祭祀、章奏、法律、运输(明代的漕运)、盗贼、兵役、货币盐铁、仓谷无所不包。这些合成了宰相直辖的办公厅。可见,皇帝的“六尚”也即一个书房,而宰相的“十三曹”却是一个机关。可见,当时宰相才是政府的真领袖。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之后历史上常常发生皇权和相权冲突的事。汉武帝时期,因为其雄才大略,宰相便退处无权,外朝九卿直接向内廷听受指令,皇帝的秘书尚书的权利自然就大了。武帝临死派霍光司马大将军辅政,后昭帝亡、废昌邑王、又立汉宣帝时,霍光代表皇室召集九卿开会,有人说应请宰相,霍光回应这是“皇室的家事,用不着政府领袖丞相参加”。钱穆指出,当时霍光不知“皇帝之存在由于有皇室,皇室之存在由于有政府”,在汉代就有此观念:皇位继承是政府事而非皇室事。但由此到汉光武帝时,却把三公变成大司徒(宰相)、大司马(太尉)、大司空(御史大夫),延续之前大司马将军辅政,竟成了一个公管三个卿。其后汉光武帝索性把政权全操在自己手里。

  钱穆提及,汉光武帝是个好皇帝,但只在当时好。因为有能力的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把国家大事处理好,但之后若皇帝不作为,因未形成制度,又会出现大问题。故后人评价汉光武帝“有事无政”。

  考试与选举汉代伊始,有多种选举方式:其一是选举贤良到朝廷策问(就是皇帝问你有关国家大事的问题看你有何对策),进而被朝廷任用;其二是特殊选举,你是出使匈奴的外交人才或抗洪治水患之才可被朝廷选用;其三是每个地方上的察举制,定期选举孝廉可以去朝廷里做郎官。此三种方式,在此后只剩“孝廉察举”这一条路。

  此处重点说一说“察举制”。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举选到中央,又须经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开始入仕”。那是当时入仕的唯一正途。

  当时的地方政府叫郡和县,全国每个郡都有一定名额察举到朝廷入仕。但此途径的第一步便是你要先到学校里去读书,才能有此资格。在汉代,还未发明活字印刷术,文字是记录在竹签和布帛上的,一般百姓家里是没有此财力拥有书籍的。但书籍在读书人家里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故汉代的察举制形成了此种流程:读书人→被察举→入仕当官→可能成为郡太守而拥有察举权→察举自家门族读书人,在当时各个地方上总是有几家门第大户,我们叫“世族门第”。

  虽说此种选举有“世袭特权”的味道,但之前提到全国各个郡都有一定察举名额,这等于朝廷将政权开放给了全社会。另外早在汉代就规定,每个地方上的郡太守和县令都不可是本地人。这有什么好处呢?其一政权开放给全国,各个官职都有各个地方的人担任,表明朝廷是全国性的政府,有利于长久的统一;其二,地方官员非本地人避免了政权的“地方性”。

  钱穆提到,“这并非封建社会,也并非资本主义社会,但一样有不平等。非封建贵族,却可叫书生贵族;非商业贵族,却可叫书籍资本”。

  赋税制度众所周知,支持政府的主要经济问题,即赋税制度。在汉代,是“轻徭薄赋”的,“汉代税额规定就只有十五税一,而实际上只纳一半,三十税一,一百石谷子,只要纳三石多一点的税”。“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汉代交税只3%多一点,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农民是否能切实享受到赋税之轻呢。

  封建时代的“井田制”已经废弃。在汉代是耕者有其田,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私有;土地可以自由使用亦可自由出卖。问题就出在“土地的自由买卖上”:根据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不多解释),但经济出现困乏时,就形成了土地兼并,本来拥有土地的农民变成了佃农。但地主却又对佃农收很高的租费,达到了十分之五。结果,政府的租税愈轻地主愈便宜,而农民未受到分毫好处。此后有改革派董仲舒提“限田政策”,就是不能把全国土地平均分派,也须对地主有一定限度,连此都未执行;后王莽改制,“黄田”收归国家再分配,来恢复“井田制”,“王莽失败了,从此中国历史上也不再有彻底的改革了”

  钱穆提及“之后中国的土地政策:一面常歆羡古代井田之土地平均占有,一面倾向于耕者有其田,承认土地私有。终使土地租税问题得不到解决。”

  在这里,我们当然会疑问,现代的税赋结构是工业产值占大头,农业税都免掉了,那是因为几次的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水平的突飞猛进,中国也会像西方国家一样步入工业化的积累阶段。在这里,当然不是要去讲现今中国的工业化,而是汉代在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在除农业外领域是如何征税的,又将如何演变?除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当然是山林、湖泊了,里面蕴含着渔木业和少数可以利用的矿产(如铁),还有人人都需食用的盐。汉代是沿袭封建时代政策,除土地私有外其余土地要归皇室,之前提到的九卿中的“少府”就是在管皇室的财政的。但在当时,山林面积大,总是有老百姓私自进入山林伐木和捕鱼,刚开始这是“违法”的,政府也会征讨。后来,政府管不过来了,索性开放山林给全社会,只在关隘出征税(此乃关税、商税之缘起)。以后社会经济情形转变,导致山林沼泽的商税超过了田赋税(在此前田赋税是大头,故缴纳在政府的“大司农”部门)。也就是说皇室的收入超过了政府。

  又在汉武帝时期,他讨匈奴,通西域,把政府(大司农)的钱花完了,接着又把皇室(少府)的钱拿出来,还是不够其征战的。结果汉武帝在社会上号召一些商人募捐,但很少人响应,最后汉武帝干脆颁布了一个条例,就是“盐铁政策”,把商人们手中的盐铁收归国有(在西方的德国叫“国家社会主义”,其实在中国汉武帝时期便就出现),此种做法却一直延续到清代。

  国防与兵役制度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的。

  汉代国民要服三种兵役,一是到中央作卫兵1年,二来到边郡作戍卒3天;三是在原地方服兵役1个月。

  这里有几个要点需要我们去思考。

  其一,汉代规定男子23岁才能服兵役。为何呢?因为“三年耕,有一年之蓄“,就是说你在家种地3年了,积蓄足够你接下来1年的生活。男子20岁成家,可以下地干农活3年,即使他外出服兵役1年,也可以顾及自己的家庭。

  钱穆说“这不仅是一种经济的考虑,也是一种道德的决定”。“应考虑到制度之背后的当时人观念和理论。在汉初,政府中人,本来大部分由农村出身;他们知道民间疾苦,故能订出这一法规”。说到政治思想,钱穆又提“不是说中国没有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只因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用不着凭空著书,脱离现实来完成他书本上的一套空理论,中国人的政治理论,早就和现实政治融合了。”

  其二,百姓除了要服兵役外,还要服一个月的“力役”(像修长城等工程),就是免费给国家做劳动力,之外还需要百姓缴纳“人口税”。“当时政府并没有为民众安排一个生活的基础,全国土地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也没有设法使国民人人就业,而却要国民人人向国家尽职责”。光力役,老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又要缴纳人口税。故一些百姓,找了一个出路,就是把自己出卖给做盐铁的商人家做奴隶,即使奴隶税赋高,但有工商收入总负担的起。其实那些出卖自己的奴隶是成为发财集团中的一员。这里钱穆提到汉初的奴隶和西方罗马的奴隶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奴隶是战争的俘虏,而在汉代是农民自己游离群体,来参加大规模的工商新生产集合。

  其三,我们应该惊讶于前面提到的,怎么会当戍卒只需三天呢,这是在秦汉之前的规定。封建时代,小国众多,方圆五十里地,去往边疆最多半天,来回加上驻扎也就五天时间。秦统一六国,面积变大很多,然制度却未改变。这么大一国土,百姓自然无法赶去边疆做戍卒。由此引起了社会革命,陈胜、吴广的革命便由此而起。到了汉代就变了。戍边还是三天,但你可以不去,只要一天出一百钱交给政府,一百人不去,就是三百天的戍边费。政府就用这笔钱雇一人去戍边,他得了这边钱,不仅足够在边用度还可留一点安家。这算是一种变通之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486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