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2015年10月29日上午9:00,在济乾经院总群,来自大庆的欢喜妈马跃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一部来自伊朗的、获得众多殊荣的电影《天堂的颜色》。

  《天堂的颜色》的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曾说这部电影是一个关于盲童发现大自然与世界万物的故事。片首银屏上“你既是可见又是看不见”非常吸引人并且贯穿整个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盲童默罕默德在学校放假后被爸爸带回家后的经历。这部影片感情细腻而且非常有教育意义,给人很多震撼。例如这样几个镜头:老师蹲下来慢慢引导默罕默德在地面上找到手机,而不是直接把离他不远的手机交给他;奶奶让默罕默德和妹妹一样在家里帮忙,三个人在传递鸡蛋。无论是老师还是奶奶,他们都在一步一步地教默罕默德独立生活,让孩子建立信心,更重要的是他们承认默罕默德存在的价值。

  马老师说,遇到默罕默德找不到手机这种情况,她可能会马上跑过去帮孩子捡起手机,不会让他继续摸索,这也许是家长爱子心切。马老师的话点中了家长的要害,这正是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或者是不恰当教育孩子的表现。尤其对独生子女,父母爱护有加,甚至除了学习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然而殊不知这才真是害孩子,让孩子失去自强不息的锻炼机会。

  故事展现的另一面是默罕默德对环境、对自然的感知。他感受着父亲不愿接纳自己的感觉,在等待过程中煎熬的场景很触动人心。在回家的路上,穆罕默德却用双手感受流动的风、流动的水、茂盛的庄稼、盛开的鲜花、遍地的沙粒、妹妹的脸、奶奶的手。他用抚摸,在用心的感受世界的一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559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