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湿营销》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著名专业营销媒体《成功营销》杂志在2009年第8期封面文章中提出的营销新概念。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读后感:《湿营销》供大家参考选择。

  读后感:《湿营销》

  作者:海斯&马隆

  译者:曹蔓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时间:2009

  为什么要凭空造出一个“湿营销”这个词呢,既不形象,也不贴切,在网络词汇已经泛滥的今天,造出这么一个词来,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看完书总会有收获或者想法的,不贪多,还是总结出三个来:

  一 邓巴数字

  这是一个我并没有接触过的概念,147.8,或者说是150,是一个人交际圈中数字的上限,现实中如此,网络上也是如此,作者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数字表明了关于邓巴数字的一些理念,我觉得这是对目前的社会化媒体的一个有力的指引,或者,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应该想一个问题,在我们的QQ上到底有多少个好友在名单里,又有多少是我们会去主动联系和维护的呢?

  想起了之前自己也做过社区,总幻想着来的人越多越好,但是当时却并不懂得如果这些人都是靠发起者来维护而不是主动自愿来,我们几个人又能维护住多少朋友呢?

  在我看来,邓巴数字讲的更多的是口碑营销的一种计算方式——我是指真正的口碑营销。

  二 到底应该记住的是“作者”还是“知识”

  我很佩服这本书的作者的一点,就是在他的著作之中提到了大量的著者,我一直觉得记住一些知识或道理,并不需要一定记住作者是谁,这次看过这本书,很有一些感触,觉得作者提到了这么多的学者,也是一种风格,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可是……,外国人名字真的不是很好记……

  三 那些写序的人真讨厌

  在古代,就有这狗尾续貂或者画蛇添足这样的词语,但是对那些写在前面的话,看来我们的词汇太少了。

  我真的想不通怎么有那么厚颜无耻的人就敢把自己写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放在一些理论著作的前面,为了钱吗?难道这样就显得他们有学问了吗?还是出版社真的以为这样就能更吸引读者?理解不了!

  我已经因为有一些我不想看的序言放弃一些书籍了,希望以后这样的东西会少一些,作为一个消费者,看到一本好书被“画花”真的很心疼。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6517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