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读后感

  人生能有几张脸?看到这个题目,也许很多人都会不屑的说:“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更何况是脸,一辈子就这么一张。”的确,多数人都自诩活的坦荡荡,行事磊落光明,用最真实的脸与身边的人相处、相交。但这个问题真的如此简单吗?

  近日,我细读了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姜鹏所著的《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一口气读完后,最直观的感觉竟然是曾经脑海中形象鲜明的汉武帝变得模糊不清了。讲到汉武帝,首先想到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这一决策对儒学后来登上主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就是这件最为“典型”的事件,历史上的三位史学巨将却给我们留下了三张不同的脸。

  汉武帝亲政以后,思想上罢黜以黄老为代表的非儒家学说,人才上重点选拔草根文学之士和儒士,公孙弘就是其中的代表。公孙弘七十岁走上仕途,短短六年时间就做到了丞相,但他凭借的并非是造诣极高的儒学知识,而是善于迎合的为官之道。在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眼中,汉武帝以做官为“诱饵”,鼓励大家学习儒学的同时,重用公孙弘这种为官职放弃儒家原则、贬损自己理想的人,无疑是对儒家“根源”上的摧毁,甚至比秦始皇的“坑书坑儒”来的更加可怕。前者是在鼓励中将儒学沦为权利的工具,破坏真正的儒家精神,后者只是形式上的破坏儒学,有着坚定信念的儒学者,在适合的时机又会如夹缝中的“小草”一样,顽强生长出来。在司马迁看来汉武帝是儒学的“伤害者”。

  生活在汉武帝后一百多年的班固眼中,汉武帝却变成了儒学的推动者。他在《汉书•儒林传》中说到:“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正是有了汉武帝的决策,才给后世的儒学带来了繁荣,儒学才得以生机勃勃、经世致用。在班固的眼中汉武帝是儒学发展的“推动者”。

  而在汉武帝后一千多年,儒学非常发达的宋代,司马光以观察者的态度,给出了“功过相抵”的结论。在他看来汉武帝不是一个符合儒家思想的好君主,他只是以儒学为“幌子”,并没让儒学起到引导皇权、制约权利的作用。但汉武帝也确实为儒学与政治的初次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使结合的并不理想,却也给后人看到了儒学的价值。在司马光眼中,汉武帝只是儒学登上政治和历史舞台的“引介者”。

  如汉武帝一般名留青史的伟人,即使有专门的史官为其修传,后世对其的评说依然是众口难调,但汉武帝只有一个,同一件事情只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思想观念,才会导致了对其评价的南辕北辙。

  那么,反观现在又是如何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海量的信息在人类关系网间飞速的传递。很多时候,我们认识的人并不是从眼中认识,而是从别人的口中或消息的传递中认识的。曾看到过许多人,对于别人的评价并非出自“实感”,而是人云亦云。这其实是对他人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你对他的“差评”,可能会传递给身边的10个人,10个人又会传递给身边的100人,日积月累,人们对他的“差评”就会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雪球滚过的覆盖面也就会越来越广,但这个“小雪球”究竟是源起何处,是否人为制造而成,滚动的过程中是否添油加醋却又是很多人从未深究的问题。

  信息的高速化和传播渠道的猛增,让曾经的100年可能只是现在的一天,曾经的1000年可能只是现在的一年。你可能是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他就可能是100年后的“班固”,远处的她也可能成为1000年后的“司马光”,只是这次曾经的“众说纷纭”变成了如今的“众口一言”。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觉得奇怪,说“众口难调”的是你、说“言论统一”的也是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其实笔者要说的很简单,对自己,言行一致、光明坦荡,以最真实的一面对待身边的人,不虚假做作、不两面三刀,让带着阳光和正能量的脸庞始终面对所有人,这是人生路上的“语数外”。对别人,亲身交流、不妄下评论、不轻信他人,仔细的拨开迷雾,认真的辨明正身,以真情实感给予真实评价,不让言论成为无形的“利刃”,这是人生路上的“理化生”。只有主、副科兼修,我们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人生能有几张脸?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798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