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9月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在****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县委“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县委****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

赵家沟村位于百和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79户、932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39户,贫困面覆盖率22%,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何闫家村位于百和乡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是属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52户、745人,筛选出贫困户**户,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人均占有2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经济以养殖、劳务输出为主,

二、所做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对象精准。赵家沟村、何闫家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利用2周的时间,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258户、1032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三是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认真落实促农增收“七个一”工程,以产业培育、富民增收为核心,全面完成了**亩旱作农业推广种植任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多人次,发放良种羊**只,修建暖棚**个,扩大了养殖效益。组织引导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人次,继续加大在外枸杞种植面积,今年

又在青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近**亩,进一步增加了劳务创收。

四是关注民生困难,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认真谋划,向省财政厅争取的总投资700万元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下达,项目建设规模426.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3.65公顷。通过农、田、水、路、林工程的实施,实现“田块平整化、排水沟永久化、道路网络化”,逐步完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按照精确识别、精细管理、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

一是全力实施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基础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针对两个贫困村缺乏的基础所需,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和争取力度,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道路硬化、饮水、医疗、住房、荒山造林等项目,帮助两个村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积极向省州部门的汇报争取,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药材种植,鼓励更多的能人发展清真餐饮业。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双联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发言完毕。

篇二: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蒿坪镇黄金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5月22日)

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

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4年包联黄金村以来,经过联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建果园、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黄金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

(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

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

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14年9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

【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

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黄金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黄金村实际,县政府领导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从四川苍溪县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发展猕猴桃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1万元以上)、见效慢(三年试花挂果,五年才到盛产期)、技术要求高,因此我们对外引进了一个老板先试点搞150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联系了苍溪猕猴桃协会孟会长来实地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150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希望通过5年努力,

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

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

(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

民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联村干部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教育

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16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

三、保障措施

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220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5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整合部门及镇村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努力实现黄金村增收脱贫目标。

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组,普通干部每人包联5户农户,要求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帮助包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联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包联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上汇报包联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严格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以黄金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任务为考核

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黄金村共有五保户20户,即将列入五保供养的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意见建议

篇三: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2016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范文一: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16年改造186户,2016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范文二:个人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20XX年5月上旬,青岛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赴莱西市对青岛市农村扶贫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实地察看了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村、沟西村和车格庄村的扶贫工作情况,听取了青岛市农委、莱西市和日庄镇有关情况汇报,并和驻村市人大代表、村干部进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基层情况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委员们对青岛市农村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底数清楚。去年以来,青岛市根据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按照“组织培训、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建档立卡”六步工作法,对全市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了精准识别,共识别贫困村200个、贫困户3万户、贫困人口6、5万人。同时,结合青岛市实际,将承担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任务的10个库区镇、林区镇和粮区镇识别为经济薄弱镇。目前,对贫困对象的信息采集和建档立卡工作已经完成,全部纳入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二)领导机制健全。调整充实了由市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扶贫工作,各相关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并将脱贫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对各级的科学发展观考核。选派470名干部驻村帮扶,在全市200个贫困村全部安排了驻村工作队,安排基层干部与3万个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款捐物参与扶贫工作,形成社会合力。

(三)工作措施得力。采取了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培训就业、低保保障等多项扶贫措施。一是加大了资金投入,2016年度共落实市级扶贫资开发资金3000万元,协调市级相关部门投入6000余万元,有效扶持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项目。二是加强了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增收技能,尽快脱贫致富。同时,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采取了政府兜底的措施,保障基本生活。通过以上措施,仅去年一年就实现帮扶脱贫2万人。今年3月,青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扎实开展农村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扶贫任务目标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实行结对帮扶制度等十项措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青岛市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市的贫困人口数量相对较多,扶贫工作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一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较大。近些年,随着全市各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有脱贫条件的村庄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但目前识别出的10个贫困镇、200个贫困村中,一些镇、村地处水源地、粮食产区和山区,承担着全市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任务,还有一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镇容村貌落后,发展难度极大。3万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基本没有自我脱贫能力,需要政府兜底脱贫。

(二)扶贫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调研了解到,农村扶贫工作涉及农业、民政、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虽然市、区已经成立了相应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但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工作上也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动,这就导致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出现信息不畅和协调不力的问题。同时,全市各级没有建立专门的扶贫机构,现有扶贫机构的职责一般安排在农业部门的农业生产科室,没有专职抓扶贫开发的工作人员。

(三)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市级财政资金的总体投入较多,但市(区)财政基本没有安排专项扶贫资金,资金的总量仍然较小,特别对由市(区)负责的经济薄弱村和部分贫困户资金投入较少。而且,各级财政的资金几乎全部用于扶贫开发,没有安排扶贫工作经费,这使得扶贫信息采集录入、扶贫宣传、培训等工作开展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扶贫工作。

三、意见建议

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扶贫工作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农村扶贫工作抓实抓好,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要把整体推进和精准到户有机结合。既要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又要把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统筹起来,通过区域整体开发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加快推进连片困难镇、村的发展。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扶贫资源,改变目前资源分散、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扶贫工作现状,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我市地处水源地、粮食产区和山区等贫困镇、村的现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责任、标准和方式,探索各种资源性收费中部分用于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生态公益扶贫项目的扶持力度,帮助资源输出型镇、村实现脱贫。

(二)要继续加大财政和金融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扶贫的支持力度,要完善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把各类扶贫资金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发挥综合效益。要进一步简化资金拨付流程,严格对资金管理使用的审计和监督,确保扶贫资金落到实处。要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地方与有关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针对贫困区域发展和扶贫产业、龙头企业的不同需求,采取建立贷款风险准备金、小额贷款保险等方式开展扶贫信用贷款,通过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脱贫致富。

(三)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建立社会扶贫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以投资兴业、志愿服务、扶贫捐赠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加大扶贫投入的同时,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做好农村扶贫顶层设计,为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各种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四)要切实加强领导。要坚持政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完善考核机制,落实扶贫责任,对扶贫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市、区(市)、镇(街道)的帮扶责任,对每个扶贫对象,都要明确帮扶单位和责任人,扶贫工作情况纳入各级责任目标考核范畴。要加强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各级扶贫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继续实行以“第一书记”为主体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和强区与经济薄弱镇结对帮扶制度。对绝对贫困户,政府要通过完善农村低保、给予生活补助和物资援助等方式,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兜底脱贫。

范文三: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20XX—20XX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驻排碧乡毛坪村工作组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新一轮精准扶贫,按照工作计划,已圆满完成年度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排碧乡毛坪村位于花垣县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距排碧乡政府约4公里,长渝高速公路、209和319国道从村内通过,对外交通甚为便利。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68户,715人,劳动力33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89人。土地总面积4179、45亩,其中耕地550亩(水田483亩,旱地73亩,人均耕地1、46亩),林地3800亩,草地145、35亩,农村建设用地173、7亩,交通用地64、2亩,未利用地226、05亩。2016年,全村总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620元。通过识别,2016年全村共有贫困户27户、181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8户39人。在贫困农户中,残疾人4人,孤寡老人5人,危房户3户,缺乏劳动能力农户62户,因长期患病致贫农户2户,长期缺粮农户4户16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局成立新一轮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长石国兴任组长,副局长石朝阳为副组长,相关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并确定副局长石朝阳负责局驻排碧乡毛坪村精准扶贫的日常工作,派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吴志勇和工作队长吴祖银常驻村开展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局长亲自牵头,率领干部100余人次深入扶贫联系村同老百姓一道进入田间地头同吃同劳动。

(二)狠抓群众思想转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中国梦”。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战略和州委“坚守三个一、用活三个优、瞄准四个目标、实现四个成为”以及县委的“一合三化”的发展思路,致力提高群众思想素质,与群众座谈,拉家常,了解群众的需求,并着力转化干部群众滞后的思想观念。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召开了高标准村级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将全村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同时也让群众从中感悟到思想的转变。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方法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扶贫村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载体、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为扶贫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指导村党支部定期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村、支两委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导驻点村党员结合村里发展,搞好驻点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在率先发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和谐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驻点村发展的整体合力;三是切实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配合村支两委班子及和民兵营、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等其它组织,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抓到位、抓落实;四是指导村支部每年培养建党积极分子2名以上,发展新党员1名,同时培养3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五是建立管理规范、功能综合和党员活动室和村活动场所,做到有标牌、党旗、远程教育设备、宣传栏和党员实试阵地;六是建立健全三会一得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四)认真识别贫困对象。今年,根据县扶贫开发办的要求,对毛坪村进行了一次贫困对象调查摸底,并按照贫困户识别的标准,在全村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海选,成功识别出贫困对象27户,贫困人181人(其中新识别贫困农户2户6人,原两项制度户1户1人,原低保户2户6人)。现已上报乡扶贫办审核,并报县扶贫开发办审核。通过贫困对象的识别,为精准实施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统筹协调扶贫资金。全力协调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民族发展、通达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国土整治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调度到位。同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局严格财政纪律,严格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及时将扶贫资金拨付到位,严禁对扶贫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挥霍。统筹协调到位资金67、4万元,其中解决65套太阳能财政补贴资金10万余元,扶贫开发办为毛坪村大小自然寨1公里机耕道硬化资金38万元,财政古井改造5、5万元,财政水沟维修8、2万元,争取养殖大户国家财政补贴1、5万元,同建同治我局出资给双龙村、毛坪村4、3万元,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缺粮户慰问金2万元,自然灾害我局出资1万元。项目资金100万元,修建一个活动场所,修建一条两个自然寨1600米的通村道,同时已硬化,水沟维修、地质灾害(垮塌50米,已堡坎)。

(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联系交通局新修硬化从毛坪村至319国道2、5公里村道,硬化宽4米;新修毛坪村小寨至大寨通村道长1、6公里宽4米的机耕道,并已完成硬化;维修水沟1条共800米;改造古井1口。二是扶持65户农户建设了65套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三是联系组织部投入资金10万元建设双龙村村部并联系县交通局投资10万元修好双龙下寨半坡3公里进寨公路保护栏工程。

(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巩固粮食生产。积极争取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全村土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面积的质量和数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推广优质杂交水稻良种,实行科学种田,努力提高单产,确保全村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二是发动群众扩大烟叶种植面积,2016年种植大烟叶138亩,2016年种植190亩,通过广大群众的努力,创下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三是努力发展家禽养殖,通过大户带动办法,发展家禽养殖业,扶持驻点村“种”、“养”、“加”大户4户共1、5万元,全村养羊190只,牛21头,养羊大户吴金建养羊125只,龙巴四38只,龙天玉27只。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2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村级协会组织,送2名骨干去安江农校学习,提高农村实务技能。五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荒山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林木业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1800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八)开展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

(九)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道德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十)因毛坪村龙德友在2016年六月期间失火,烧掉了全部房屋和农产,扶贫工作队和千名干部下乡排忧解难,工作组和乡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帮他到县保险公司办好保险费14800、00元。国土资源局帮扶解决龙德友5000元,联系民政局给龙德友补助1000元,住建局扶持无房资金1000、00元,合计3、08万元,解决了龙德友无房的困难。给失火户麻文庆,联系合险公司解决房屋保险费1、48万元,住建局解决10000元,联系民政局解决1000元,合计2、58万元,也解决了麻文庆无房的困难。

(十一)同步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建村级卫生室1个,修建垃圾站6个。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施广播电视通工程,搞好村级文艺队伍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与建整扶贫相结合,投资6900元计划生育经费,对5户结扎户落实结扎,每户补助300元,3户上环户每户补助200元,对5户五保户每户补助300元。对1户独生子女户补助300元,全村无一列超生,并多次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四是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和普法宣传,增加群众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抓好社会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妥善处理多种社会矛盾,努力创造农村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五是开展文明创建。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六是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局领导对毛坪村两个孤儿全年帮扶8000元。七是关爱扶贫村贫困户,全局27名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定点到户扶贫问苦,每人自己拿500元给贫困户,合计30000元。

三、抗旱救灾

在20年一遇的大旱之中,我局给双龙村抗旱救灾解决抗旱资金10000元及毛坪村解决抗旱资金5000元;联系405对及毛坪村大寨排灌抽水维修联系资金1、5万元;解决了在抗旱期间毛坪大寨600对人的饮水和200多牲口的饮水问题。

20XX—20XX年投入排碧乡毛坪村和双龙村的资金共计278万元整。

四、下步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花垣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集中精力,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下一轮精准扶贫,为实施精准扶贫带动村民奔小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范文四: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近期,崇信县人社局安排人员入驻新窑镇青泥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驻村帮扶调研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在该村村干部和乡镇包村干部的带领帮助下,采取走门串户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查阅相关村级资料、与村“两委”班子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逐户逐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泥沟村是崇信县的贫困村,属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村,县人社局50名干部联系64户贫困户。该村位于新窑镇西南部,全村辖4社102户373人,其中,贫困户33户129人,低保户12户37人,残疾人14户16人,五保户2户2人,贫困面33%,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有234人;中共党员27名,高中文化程度20人,初中文化程度151人,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程度196人,退伍军人3人。全村耕地面积3132、5亩,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油料(胡麻)为主,户均种植小麦3、6亩,平均亩产660斤,户均种植玉米3、8亩,平均亩产1000斤,户均种植胡麻1、3亩,平均亩产200斤。全村牛存栏171头,其中牛存栏5头以上的10户。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124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815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情况。2016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崇信县人社局围绕“助农增收、为民富民”这一目标,送政策、送技术、解难题,深入推进“双联”行动扎实有序开展。及时修订完善了《崇信县人社局联村联户》等6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联村联户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对《青泥沟村小康发展规划(2016-2020)》、《崇信县人社局帮扶工作规划(2016-2016)》和《个人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2016-2020)》进行了修订完善,确定了牛果产业、劳务、技能培训等10个方面的帮扶措施。举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和种养殖知识讲座4期,培训群众483人(次),发放培训教材760多份,召开“双联”行动群众会4次,征求帮扶对象意见建议12条,排查化解邻里等纠纷9起,维护了和谐稳定。结合青泥沟村适合发展核桃种植的实际,在新庄、黄湾、杨坪3个社新建480亩核桃示范园,建成后向农民定补资金5000多元。优先推荐帮扶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向华煤集团、崇信电厂等企业输送农民轮换工23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8万多元。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帮扶责任,组织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先后进村入户开展帮扶36次,为13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太空被、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物资,总价值5000多元;捐款1000多元,帮助1名贫困学生实现了大学梦,投资1000多元修建了5口水井,向村上捐赠办公家具20多件、惠普打印复印一体机一台,有效缓解了村部办公设施紧张的局面。坚持每月深入联系村开展一次帮扶,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的同时,积极推行“双联”工作图表式管理模式,确实把帮扶责任落到了实处。

(二)经济发展情况。2016年,青泥沟村人均纯收入3124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小麦、玉米、胡麻(菜籽)等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收入。一是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2016年全村小麦种植372亩,人均1亩;玉米种植388亩,人均1、04亩。二是养殖业,全村现牛存栏171头,养殖5头以上的有10户;羊饲养量68只;兔饲养量30只。三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116人。其中,在县外务工的54人,在家门口就近务工的62人。

(三)教育事业发展情况。青泥沟村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20人,入学率100%。其中,上幼儿园6人,上小学14人。目前在校大学生6人。

(四)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73人,参合率达到10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234人,参保率100%。全村60岁以上老人51人,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上有医疗卫生室一间,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有乡村医生1名,但乡村医生为半路出家的赤脚医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医务水平低,村民认可率和就医率偏低。

(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村级办公场所需要改善。现有村部为2016年修建的3间砖混结构平房,条件所限,没有配备专门的文化室、阅览室、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功能室。二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黄湾社至吊沟岭社、黄湾社新农村村社道路未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村民出行主要靠摩托车、三轮车等,全村有摩托车50辆,三轮车21辆,拖拉机9台。三是人畜饮水问题需要解决。该村未接入自来水,人畜吃井水的有47户,长年吃山泉水的有30户(所谓山泉水就是在山坡较低的地方挖一个坑,靠雨水和地表渗水聚集而成)。四是通讯设施质量不高。全村电、电话、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均入户,手机信号网络虽然已覆盖,但吊沟岭、杨坪两社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且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七)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容村貌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群众文化娱乐方式单一,主要是参加新窑集市活动。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差,牛、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多,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比较普遍。

(八)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村委主任1人,支部委员3人;村委会5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村委委员4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大专文化程度1人。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27人,其中有女党员3人,党员年龄老化。

三、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青泥沟村在新窑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全县同等村社相比,该村人民群众生活还比较贫困,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篇四: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2016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范文一: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岳池县委、岳池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岳委[2016]9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识别,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镇26个驻村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等村委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识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意义重大。要求各村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档对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我镇2016年到户产业项目帮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花园镇位于岳池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5km,有省道仪北路、国道广南高速公路、县道万红路、双响路纵横贯穿而过。全镇辖1个社区26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全镇总人口28300人,总户数7860户。2016年,县扶贫办分配我镇贫困人口总数为640户,1798人,实际录入1798人。我镇根据县扶贫办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640户,贫困人口数1798人,其中: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7个行政村,共有165户,382人,2016年实施项目的有101户,277人;另有9个整体推进扶贫的贫困村475户,贫困户1416人。2016年、2016年我镇均没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镇纪委、财政所、农技推广站、镇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26个驻村工作组,分为4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26个行政村,协助开展入户调查等项工作。三是落实了工作经费,镇财政安排工作经费10000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镇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花园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两委会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XX年9月25日召开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26个行政村成立了4个工作片区,分别由镇7名副职领导任组长,26名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指导小组、指导所属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镇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片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们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镇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镇举办各级培训班8期共624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6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按照《关于开展四千干部齐下乡、三万农户奔小康活动的实施意见》岳委办发[20XX]9号文件的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县府办和财政局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选派领导、干部等一共7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县帮扶单位主要领导为队长,镇主要领导为副队长,县帮扶单位一般干部和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26个扶贫工作队,按照“321”的帮扶模式,结对帮扶2016年产业到户项目17个村101户,277人,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475户1416人的贫困户,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七)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20XX年,县扶贫办分配给我镇产业到户任务共101户,277人,扶贫资金20、2万元。按照17个村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选择最需要扶持的对象优先实施产业到户项目,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必须由本人实施项目;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对项目实施完毕的贫困户,由各片区领导带队,进行片区内交叉检查验收,要求务必做到户要见人,项目要见物,同时必须每户拍照备查,否则,视为验收不合格。在验收合格后,计划在本月30日开始兑付贫困资金,实行打卡直发。经过全镇交叉验收,目前,我镇2016年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饲养生猪75头、牛6头、鸡509只、鸭312只、鹅120只、羊4只、兔60只,种植果树130株,养鱼0、8亩,全面完成产业到户项目。

(八)扶贫规划,到村到户

针对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我镇通过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征求意见,与各村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根据群众意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对精准扶贫项目及产业进行了初步规划。并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和全民水库群众帮扶工作、大中型水库水淹区后期扶持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了重点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具体规划如下:

大扁山村:贫困户50户153人,1、新建碎石路4、5公里,主要分布在8、5、3组,便民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1、7、4、6组。2、维修山坪塘4口,主要分布在1、4、2组。

高坑桥村:贫困户94户271人,1、新建通向养老院水泥路400米,整修跨社碎石路30米,规划修建张洪川处到8社公路10个汇车道。2、2016年底完成每户人家的自来水安装工作。3、规划种植藤椒12亩,蔬菜25亩,果树16亩

红坡盖村:贫困户44户145人,1、新建村级公路4000米,便民路4000米。

两不来村:贫困户52户167人,1、新建碎石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4、3、1组,新建水泥路1公里,主要分布在6组。2、维修5组山坪塘1口,维修3组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600亩。

松马鞍村:贫困户34户118人,1、新建村级水泥路2公里,主要分布在1、3、4、5组,新建碎石路4公里,主要分布在2、3组2、种植西瓜100亩,果树50亩。

苏麻沟村:贫困户33户97人,1、新建村级公路2000米,便民路2000米2、新建山坪塘2口,维修山坪塘1口,维修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570亩,套种西瓜570亩。

太平沟村:贫困户46户114人,1、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0口,顿水田1-6组,维修水渠8000米。2、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900米。

挖断山村:贫困户69户190人,1、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85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口,顿水田4组,维修水渠2000米。3、种植花椒藤椒30亩,蔬菜62亩,果树30亩。3、修建村卫生室1个。

万寿寺村:贫困户53户161人,1、新建村级公路1800米,便民路70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5口,维修水渠5700米。3、修建村卫生室1个。

针对9个整体扶贫村,在大力规划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初步计划每个村培训300人次。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26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截至目前,我镇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屯,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17个产业到户的村101户277人产业实施情况,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的475户贫困家庭识别情况,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二是个别村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一些比较偏激的群众还到村委会、镇政府要求评定为扶贫户。

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是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只有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

五是部分贫困户饲养的家禽销售较快。由于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时,各村进度不一,饲养较早的贫困户,尤其是饲养鸡鸭鹅的贫困户,在3月即将结束之时,都已经到了销售时节,多饲养一天,就多一天的饲料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因此,部分贫困户在镇政府组织验收后,还未等到县扶贫办抽查,就对饲养的家禽进行了销售。

四、下一步工作

(一)档案归档,完善数据库。由于我镇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变动较大,相关的档案资料较分散,我镇将安排专人负责,继续完善档案数据库。

(二)结合实际,分类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国家和省、市、县安排的专项资金规模,结合每个村的实际,分类制定救助措施,落实帮扶计划。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结合。

范文二: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16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6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6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6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范文三: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16年改造186户,2016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范文四: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近期,崇信县人社局安排人员入驻新窑镇青泥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驻村帮扶调研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在该村村干部和乡镇包村干部的带领帮助下,采取走门串户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查阅相关村级资料、与村“两委”班子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逐户逐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泥沟村是崇信县的贫困村,属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村,县人社局50名干部联系64户贫困户。该村位于新窑镇西南部,全村辖4社102户373人,其中,贫困户33户129人,低保户12户37人,残疾人14户16人,五保户2户2人,贫困面33%,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有234人;中共党员27名,高中文化程度20人,初中文化程度151人,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程度196人,退伍军人3人。全村耕地面积3132、5亩,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油料(胡麻)为主,户均种植小麦3、6亩,平均亩产660斤,户均种植玉米3、8亩,平均亩产1000斤,户均种植胡麻1、3亩,平均亩产200斤。全村牛存栏171头,其中牛存栏5头以上的10户。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124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815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情况。2016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崇信县人社局围绕“助农增收、为民富民”这一目标,送政策、送技术、解难题,深入推进“双联”行动扎实有序开展。及时修订完善了《崇信县人社局联村联户》等6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联村联户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对《青泥沟村小康发展规划(2016-2020)》、《崇信县人社局帮扶工作规划(2016-2016)》和《个人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2016-2020)》进行了修订完善,确定了牛果产业、劳务、技能培训等10个方面的帮扶措施。举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和种养殖知识讲座4期,培训群众483人(次),发放培训教材760多份,召开“双联”行动群众会4次,征求帮扶对象意见建议12条,排查化解邻里等纠纷9起,维护了和谐稳定。结合青泥沟村适合发展核桃种植的实际,在新庄、黄湾、杨坪3个社新建480亩核桃示范园,建成后向农民定补资金5000多元。优先推荐帮扶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向华煤集团、崇信电厂等企业输送农民轮换工23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8万多元。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帮扶责任,组织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先后进村入户开展帮扶36次,为13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太空被、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物资,总价值5000多元;捐款1000多元,帮助1名贫困学生实现了大学梦,投资1000多元修建了5口水井,向村上捐赠办公家具20多件、惠普打印复印一体机一台,有效缓解了村部办公设施紧张的局面。坚持每月深入联系村开展一次帮扶,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的同时,积极推行“双联”工作图表式管理模式,确实把帮扶责任落到了实处。

(二)经济发展情况。2016年,青泥沟村人均纯收入3124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小麦、玉米、胡麻(菜籽)等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收入。一是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2016年全村小麦种植372亩,人均1亩;玉米种植388亩,人均1、04亩。二是养殖业,全村现牛存栏171头,养殖5头以上的有10户;羊饲养量68只;兔饲养量30只。三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116人。其中,在县外务工的54人,在家门口就近务工的62人。

(三)教育事业发展情况。青泥沟村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20人,入学率100%。其中,上幼儿园6人,上小学14人。目前在校大学生6人。

(四)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73人,参合率达到10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234人,参保率100%。全村60岁以上老人51人,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上有医疗卫生室一间,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有乡村医生1名,但乡村医生为半路出家的赤脚医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医务水平低,村民认可率和就医率偏低。

(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村级办公场所需要改善。现有村部为2016年修建的3间砖混结构平房,条件所限,没有配备专门的文化室、阅览室、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功能室。二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黄湾社至吊沟岭社、黄湾社新农村村社道路未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村民出行主要靠摩托车、三轮车等,全村有摩托车50辆,三轮车21辆,拖拉机9台。三是人畜饮水问题需要解决。该村未接入自来水,人畜吃井水的有47户,长年吃山泉水的有30户(所谓山泉水就是在山坡较低的地方挖一个坑,靠雨水和地表渗水聚集而成)。四是通讯设施质量不高。全村电、电话、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均入户,手机信号网络虽然已覆盖,但吊沟岭、杨坪两社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且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七)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容村貌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群众文化娱乐方式单一,主要是参加新窑集市活动。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差,牛、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多,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比较普遍。

(八)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村委主任1人,支部委员3人;村委会5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村委委员4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大专文化程度1人。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27人,其中有女党员3人,党员年龄老化。【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三、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青泥沟村在新窑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全县同等村社相比,该村人民群众生活还比较贫困,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篇五: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2015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第1篇:乡镇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以来的半年,是我们xx镇党委深入思考、寻找差距、寻求不足的半年,是严格学习、严格程序、严格把关的半年,是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半年。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学习培训、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围绕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和四议两公开两个重点,围绕村级党组织建设这个核心,从三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xx镇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共16个支部,492名党员,其中机关支部5个,村级支部11个,机关党员78名,农民党员414名,流动党员51名,离退休党员15名,行动不便党员22名。我们认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影响力要体现在深入宣传上,触动力要体现在创新思路、转变观念上,成效力要体现在民生保障、经济发展上,体现在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教育,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实惠上。为此,从一开始的学习培训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建章立制,做到三个贯穿始终。

一是把严格程序要求贯穿始终。在程序体现一个严字,在作法上体现一个活字,在宣传上体现一个广字,程序上注重时间上的要求,注重质量上的要求,每一个时间段严格按时间要求进行,每一个工作段严格按内容要求进行。作法上灵活求新,采取集中学习、上门辅导、邮寄送学和请进来讲、走出去看等方式增强主动性,特别是围绕一村一品,明确学习专题,大泉沟、xx等村以大棚菜为主,xx、xx等村以畜牧养殖为主,xx、xx等村以经济林栽植为主展开学习,邀请汉波公司、长子县大棚户和推选种养大户、经济能人传经送宝。

二是把理清发展思路贯穿始终。把深入检查问题作为关键环节,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指、同志帮,从镇到村切实不避实、不遮丑,确实找出了发展思路、项目产业、新农村建设、民生保障、干部作风、信访稳定等六大方面存在的实质性问题,真正对照问题,进行整改,真正为推动发展进行谋划,真正建章立制促进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在进一步规范完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党员的议事制度、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等制度下,重点建立和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特别是镇党委把贯彻县委十二届五中全会精神关于“转型发展年”活动的指示要求和整改落实结合起来,认真审视全镇落实科学发展的目标方向,提出发展现代农村特色农业的方向和重点。

三是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贯穿始终。学习实践活动以保增长为主线,以保民生为切入,以保稳定为重点。注重从水、路、校、医等方面着手,注重在新农村建设、社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用功,注重在群众关心,干部关注,今后发展关连的实事上出力。完成两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六条乡村路硬化工程,全镇初步形成环形路网结构。顺利推进xx中学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大棚建设,顺利推进xx生态新村建设。精心做好护林防火、安全生产、防汛防疫、地质灾害、危房排查等工作,实现这六个方面平平安安。

二、四议两公开工作情况

一是突出摸清底子,在宣传上下功夫。镇党委在发放在3200份知情卡的基础上,印发资料xx余份,抽调镇干部和村官组成两支宣讲小分队,分别参加各村动员会,实行重点村重点户入户宣讲,赶集庙会集中宣讲,利用村广播等定期宣讲。同时摸清各村村民代表、党员、两委成员花名和数量,摸清外出务工和行动不便的人员花名和数量,登记存档,动态管理。

二是突出镇包村干部和村官作用,在把关上下功夫。把各包村干部定为四议两公开指导员,把各村村官定为四议两公开记录员。指导员负责选定事情进入四议两公开程序把关,参会人员把关、会议质量把关、两公开把关,为各村配备统一的会议纪录本,由村官开会时负责记录,这两个把关有效避免以往到会人数上的偏差。

三是突出与农村财务委托代理相结合,在运行上下功夫。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启动时正值年终岁尾,是各村清理旧欠、兑付工款的集中时段,为此,我们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凡大额开支必须按程序进行,对工程已完工,但没有完全按四议两公开程序运行的部分村,在兑付工程款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比如说xx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和xx村的街道排水工程,全部上会以后进行了结果公开。正月十五文化活动全部按程序进行。xx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xx、xx村的推进村项目建设也步入程序。

三、村级党组织建设

xx镇共有12个行政村、11个村支部。近两年来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xx、xx等5个,去年改造维修的xx、xx2个,占用学校的有xx、xx、xx、xx等4个。今年xx村被县委组织部列为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村。活动场所规划位于xx生态新村,新村位于旧村东,采取村企共建模式,由xx公司承包新建,已投入资金910万元。xx活动场所建设得到xx公司总经理xx大力支持,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备配套全部由xx组织专人负责,资金缺口也全部由xx公司补充负担,计划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场所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将立足长远发展,立足村情党情民情,高标准、求创新、保质量按时完成投入使用。

第2篇:2015年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抓党建、夯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我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有力推动了全镇党建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以下是和顺镇2015年党建工作的情况总结。

一、基本情况

和顺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全镇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辖十字路、大庄、水碓村三个社区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2015年末全镇总人口6711人。镇党委下辖3个社区党总支、1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91名。其中预备党员12名,占党员总数的3.07%;女党员148名,占党员总数的37.85%;少数民族党员15名,占党员总数的3.84%;35岁及以下的党员128名,占党员总数的32.74%;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39名,占党员总数的35.55%。外出流动党员7名。共有入党积极分子(不包括发展对象)71人,发展对象9人。

二、夯实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一)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镇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责,把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与各总支、支部签订《年度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党建工作任务纳入各支部年度考核,定期听取汇报,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做到年头有计划、有布置,年终有总结,有评比,有典型。

(二)加强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以感恩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美丽和顺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干部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和表率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建立务实管用的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做到在感情

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加强党员发展质量,严把入口关,认真落实远程教育和“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抓好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三是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7月和10月两次组织镇班子成员、新农村工作队员和部分社区村组干部分别到猴桥和善洲林场参观学习。在全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营造了“人人争先进、个个当先锋”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为和顺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认真落实困难老党员关爱制度。春节和七一,组织党代表、老党员召开座谈会,镇领导班子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并及时发放困难老党员关爱资金。在座谈和走访中,向他们通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的方针、政策和县镇两级发展思路,征求他们对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协调解决其面临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

五是认真开展党员作风整顿工作。各支部以召开党员大会、爱国卫生运动活动等为契机,严格要求党员对无故不参加活动,长期不交党费和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进行了谈话,并对党的方针政策及党员管理机制进行了宣传。

(三)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年内,建立健全大庄社区及下设三个支部党员活动室各项工作制度,购买办公桌椅。结合“四群”教育,建立《和顺古镇核心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每户农户由1名镇领导班子、1名镇干部、1名村干部、1名社干部的四级部挂钩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意识,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二是对照党建目标责任制,规范建立各社区党总支党建档案。

三是加强“三公开”工作,认真落实“三公开”工作制度。全镇各党总支、支部按照“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围绕群众关心“四重大”(即重大审批事项、重大人事安排、重大项目安排、重大额资金使用公开)进行公开,印发了《和顺镇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加我镇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透明度。四是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水碓社区党总支因地点狭窄,新选址酸水沟建设,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20万元。在县级的支持下,今年3月破土动工,目前已完成了地基平整、挡土石脚及四周石脚支砌工程。

(四)加强组织领导,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第五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我镇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历时3个月时间,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了村“三委”班子。选举产生社区党总支委员15名和党总支书记3名,参选率达80%以上;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15名,村委会主任3名。三个社区村村“两委”班子交叉比例达50%以上,支书主任“一肩挑”比率达到100%;村两委成员中,有女委员6名,35岁以下4人,并在水碓社区选举产生了专职专选副书记一名。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9名,其中主任3名。选优配强了村级班子,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有效增强了村级班子整体合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突出重点,展现党建工作特色

(一)抓实一教育五行动

一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和顺镇紧扣“心存感恩、促进和谐”的主题,以编好一本书、召开一次党员专题会、开好一次群众大会、用好一个制度、用活一支队伍、发起一个环保活动“六个一”为抓手,在全镇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由镇党政班子成员组织分片干部和驻村新农村工作队员分别到企业及三个社区组织全体党员召开感恩教育大会。并在各校园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建美丽家园从我做起”环境保护活动,散发倡议书、讲环保小故事、开展环保知识问答、举行签名仪式,并组织部分学生到学校周边开展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动中去,并带动全体家长、乃至全体村民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活动。4月初我镇制发了《和顺镇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启动了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和顺镇古镇核心区保护挂钩管理目标责任制》,组织镇、村、组干部深入农户和经营户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与各农户和经营户分别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为加强河道的综合整治,对和顺河、大盈江河道推行和实施“河长制”管理,并实行部门分段管理负责制。6月初,组织全镇镇、村和企业干部职工对和顺河进行了清淤除障。

三是开展绿化荒山行动。7月组织镇内各单位、企业、村组干部及群众实施老龟坡绿化荒山植树活动,共种植树苗5万余株,绿化荒山1700余亩,彻底消除了“绿化盲区”。通过感恩教育、村庄环境整治和荒山绿化,在全镇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氛围,镇内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两条河流中的污物明显减少,水环境明显好转。四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动。充分依靠各社区村资源优势,因村制宜,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水碓、十字路村委会借助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出租房屋,开办民居旅馆、民居餐馆、农家乐等使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十字路、大庄村委会充分利用集体矿山石材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开发石材资源,使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二)抓实部门挂钩服务

按照部门挂钩服务基层推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要求,我镇大庄社区和水碓社区由县委政研室挂钩,十字路社区由和顺古镇保护管理局挂钩。3月初,两个挂钩单位分别与三个社区签订了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搭建了平台。在开展工作中,两个挂钩单位认真开展走访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帮助挂钩村理思路,谋发展。在挂钩社区的同时,重点结对帮扶挂钩社区21户农户。结合《和顺镇古镇核心区保护挂钩管理目标责任制》,我镇也建立了相应的挂钩制度,实行每两个部门挂钩一个小组,明确每位领导干部的重点挂钩服务户,主要领导挂钩3户、其他班子成员挂钩2户、站所负责人和一般干部挂钩1户。主要工作总结范文挂钩致富户、困难户、产业大户和“五种人”四种类型户。通过县、镇两级干部入民居、访民情、解民困、办实事,有力推进了四群教育和部门挂钩服务基层工作的开展。建立了民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实行每月收集和反馈民情民意一次,由镇党委安排相关部门办理民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截止目前,共收集、反馈和解决了关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古镇保护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民意意见30余条。

(三)抓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

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优化组织设置。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做好合并、撤销、新建党组织工作,实现“优化一批、调整一批、撤销一批、新建一批”党组织的目标。结合和顺实际,经报请组织部同意,将供销社支部撤销,党员进行了合理化流转;将农推支部撤并机关支部,并对机关支部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结合村级换届进一步优化了总支及下设支部的班子。

(四)抓实党员创业致富阳光工程

为帮助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努力造就一批“双带”型农村党员,不断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根据县委要求,经实地调研,选取十字路社区6户党员户为县农村党员创业致富阳光工程试点,实施“农村党员创业致富阳光工程”。以“阳光三项工程”(创业启动基金、创业贷款贴息、创业成果奖)为抓手,用1至3年的时间,在试点社区培养和扶持起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农村党员创业致富标兵。

1.抓实党员日常活动

为增强党员的生机活力,丰富党员活动。一是年初制定了党员活动实施方案,由镇财政补助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活动经费1000元/支部、补助农村党支部活动经费2000元/支部;各村党总支补助下设党支部1000元/支部。全镇各党支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党员活动。二是利用镇内休闲活动场所,各社区党员群众自发组建了10余支民间文艺队,由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牵头组织广场舞等文化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党总支、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存在困难和下步工作打算

在开展工作中,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是部分党员发挥“双带”能力不强;三是党员流动性大,管理难。

【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在下步工作中:

一是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是抓好水碓社区党总支阵地建设。

三是用活“四个一”干部挂钩制度,开展好干部蹲点、走访入户工作,做好民情民意收集办理工作。

四是抓实“爱党爱国示范户、勤劳致富示范户、遵纪守法示范户、家庭和睦示范户、诚信经营示范户、美化家园示范户、热心公益示范户、崇尚新风示范户”党建“百社千户”工程“八型”示范户“八型”示范户创建工作。

第3篇:乡镇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您们带着市局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厚爱、鞭策和鼓励,莅临××检查指导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我代表环保局党组及全体干部职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局近年来抓党建、求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简要汇报,敬请提出批评意见。

一、基本情况

××环保局是××,县纪委向环保局派驻了纪检组,机关妇女、共青团、工会组织健全,并经常性开展活动。

二、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激发工作热情、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建设作为凝心聚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源泉来抓;作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动力来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保障来抓,将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抓班子建设,在群体效应发挥上狠下功夫。党组一班人严格按照“四项纪律”、“八项要求”约束自己言行,做到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容待人。党组书记做到了统揽全局议大事,合理分工,各负其责,使班子成员的优势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班子成员做到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班子成员之间树立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和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班子成员能够畅所欲言,共同维护领导集体的威性,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基本形成了班子团结无内耗,上行下效同步调,全局一心无杂音,保障了上行下效,政令畅通。

(二)抓理论武装,在深入人心上狠下功夫。首先是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思想和行动上随时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是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县委政府的文件精神,使上级的工作部署在我局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第三是健全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每年制定学习计划,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集中学习安排一位党组成员作中心发言,较为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现代管理、法律法规和环保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第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扣工作职能,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把学习到的新理论、新知识吃透弄懂,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使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决策的依据、解决问题的思路、推进工作的方法。第五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近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参加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专业培训和省际间交流学习,××与此同时,针对我局新进年轻大学生较多的实际,分别落实1名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对大学生进行指定培养,有意识地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抓制度建设,在行为规范上狠下功夫。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集体充分讨论、科学做出决定,××年召开党组会议××次、jú长办公会议××次、专题会议××次。二是明确党建工作分管领导,落实专职人员,健全了党组统一领导、党组书记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支部抓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三是党组定期听取汇报,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做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四是建立党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分析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建立党建工作基层联系点制度,我局支部××××村党支部结为对子,从工作中研究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四)抓组织活动,在提高吸引力上下功夫。结合环保业务工作,监测站针对急、难、险、重任务较多的特点,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环境监察大队针对环境执法难的特点,开展“争创环保卫士”活动;机关针对服务发展的实际开展“党员监督岗”活动,与此同时与党建联系点开展“攀穷亲、结对子、送温暖”帮扶活动,机关党员捐资为联系点建活动阵地、创建学习园地,以及组织党支部定期开展户外娱乐休闭活动,吸引了年轻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先后有××递交申请,发展吸收预备党员××。

(五)抓支部自身建设,在提高战斗力上狠下功夫。一是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按照“五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要求,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干部,重视对党务干部的培养,安排党建活动专项经费,列入行政预算,“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二是扎实开展党风党纪宣传教育,利用重大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纪条规和廉政法律法规,引导党员干部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六)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创建和谐机关上狠下功夫。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六项禁令”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并以此作为塑造环保形象的底限来抓。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先服务,后执法,讲法理,人性化执法,让被执法者对我们工作多理解。三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企业公开承诺服务,污染纠纷调查“不过夜”,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和程序公开,杜绝了吃、拿、卡、要行为。四是推行“首接首问”责任制,做到笑脸相迎、服务热情、礼貌问答、让服务对象满意。五是与企业联合开展文明有益活动。

××,我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同时也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认可,环保局班子××三、强化党的建设,推动和促进了我县环境保护工作××,我们立足推进“四大行动”,加强“四项建设”,着力沉心静气打基础、突破重点抓亮点、整体推进求发展,严格按照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系统目标考核要求,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强化领导责任,配套制定了工作推进督查方案和权责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几点体会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素质,为党建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通过学习,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模范。

(二)完善工作机制,促进机关党建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党组书记第一负责人,党员领导干部都是责任人、一级管一级(

(三)立足环保工作实际,大胆创新,积极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使机关党的工作更贴进党员的实际,更好地为全党的中心任务和机关业务工作服务。

(四)抓好载体,务求实效,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紧紧围绕创“五好”党组织,争做“五好”党员活动、创“五型”机关等活动,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深化“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政风行风评议”、“依法行政”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党建“走前头”的整体水平。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切实加强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二是紧密结合“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

三是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环保部门的好作风、好形象。

四是大力加强环保部门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机关、和谐单位、和谐部门构建。

第4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一、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努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一是注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镇党委自身建设。按照镇党委班子建设“五个好”要求,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班子成员到岗到位后,进村入户,调查研究,进入角色,明确职责,理清思路。在工作中班子成员实行议事例会制度,严格执行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班子成员会议,汇报讨论工作。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相互交心通气交流思想体会。班子成员做到工作上相互促进提高,生活上相互关心爱护,工作上相互提醒监督,“讲学习、讲政治”氛围日益浓厚,团结干事的氛围日渐浓厚。二是抓好村级和社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和管理。为进一步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年初镇党委与各支部签订了党建目标责任制,强化工作职责。指导完善和建立了各支部党建例会制度和学习工作考核等制度,促进工作,年终根据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认真组织考评各项工作落实完成情况,使农村党组织建设逐步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注重基层党小组建设。结合上级部门的建设要求,将农村党建的重心转移到党小组的建设上来,按党员的分布和比例设置好党小组,配备工作认真负责的党员为党小组长,规范党小组的阵地建设,按“有场地、有职责、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的五有要求来完善,进一步完善充实了党建活动室内容,使党小组成为支部工作的延伸,成为党员活动的主要场所。四是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镇现有规模企业有31家,已建立党委1家,党支部4家,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进行研究,选派得力联系干部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具体指导工作;二是积极听取非公企业对党建的建议,丰富了党建工作内涵。

二、以创建“五好”为目标,加强农村党组织基础建设

一是把握关键,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抓好班子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选强配备好支部班子,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二是突出重点,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我们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运用典型事迹教育党员,激发党员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三是抓住根本,建立健全一套可行的党建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完善组织生活制度,各支部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两委会、每月一次政治学习、每季度一次党员大会并上好党课、每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强化党员目标管理,制定支部工作目标,对党小组和个人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落实好民主评议和创先争优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保证党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水平。四是确保实效,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载体,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完成目标任务,积极发挥好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五是强化措施,积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参加抗洪救灾、扶贫济困、义务修路等活动,为民办事、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切实优化镇村干部队伍

一是加强机关干部的监管和培养。年初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工定责,严格机关管理,把年终考评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公务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建立了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台帐,将年轻有为的干部充实到党政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中来。今年我镇民主推荐了5名后备干部,提拔了1名正科级干部、3名副科级干部和2名中层干部。二是健全培训机制,提高村(社区)干部素质。针对现有村(社区)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状,我镇加大了对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集中组织村(社区)干部集中培训4次,认真落实党员“三培两带”工程,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并利用远程教育拓宽干部视野,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首次在全镇招聘了5名年龄在30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社区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支部班子中,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镇党委建立了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村级后备干部花名册,建立了相关挡案,明确专人负责培养,每个村和社区培养了5名一上入党积极分子,2名后备干部。加强了发展对象资格的审核力度,新发展了44名党员。健全了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了村务公开、干部离任审计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有效规范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行为。

四、因地制宜,配套管理,着力抓好村和社区阵地建设

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是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各项工作,有利于增强村和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利于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和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村(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统筹规划好村级办公场所的建设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二是整和资源,拓展功能。注意整合、利用闲置房屋等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利用建整扶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等渠道,筹集活动阵地建设资金,完善活动阵地的配套设施,规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办公、培训、服务、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功能。三是严格标准,配套管理。按照有牌子、有制度、有场地、有设备的要求,镇党委对村和社区印制了各项上墙制度,统一了蓝底白字镶铝合金边框的制作标准,根据资金情况分步实施。同时抓好了山塘村示范点的建设,要求各村参照山塘模式做好村级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典型作用,确保了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的全面推进。

第5篇:乡镇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首先,欢迎县委组织部部长来我们**镇检查指导工作,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又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鞭策,将有力地推动我们**镇的党建工作。下面,我将我们**镇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我们**镇位于县城西部,全镇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现设32个党支部,有党员786名。其中农村党支部23个,机关、单位党支部6个,企业支部3个。现党政班子成员12名,其中党委委员9名,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本科文化程度的8人,占67%,平均年龄40.27岁。农村共有“两委”干部138名,其中支委76名,村委76名(现“两委”交叉数14名,现“一肩挑”的村5个);支部委员中,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人,占18%,平均年龄50.6岁;村委委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的16人,平均年龄45.9岁。机关单位和企业支部班子全部健全。

近年来,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基层组织“三级联创”为载体,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努力推进全镇党的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共同发展。今年我镇被县委评为“优秀党组织”。

一、高度重视,全镇形成了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合力

几年来,我们**镇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镇党的建设,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镇党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切实履行全镇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每年要制定全镇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并与基层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切实抓好任务落实。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党建工作的质量,镇党委每年都要召开专题党委会,讨论党建工作年度计划,着力研究全镇党建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并建立了镇党委委员和党员副镇长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每个镇党委常委和党员副镇长联系一个村和一个非公经济党组织,定期到点上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各基层党组织根据镇党委的工作要求,也建立了支部书记负总责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党建工作年度计划,细化任务,量化目标,在全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氛围。

二、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几年来,我们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了全镇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了镇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镇党委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镇党委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了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问题、重大决策等方面的问题都严格按照程序,由集体讨论决定。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了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班子成员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并实行了挂钩联系贫困户和贫困学生制度,建立健全了信访值班制度,倾听群众呼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加强了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按照“讲政治、勇开拓、善管理、勤服务”的总体要求,加大行政村合并力度,把一批思想好、能力强、年纪轻、文化高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领导岗位,特别是加强了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培养力度。目前,全镇23个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1岁,高中文化以上的8个,占到35%。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2015年起我们实施了全镇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统筹制度,并建好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库,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三、以工作创新为目标,着力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全镇的实际,以工作创新为目标,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去,落实到每个党员的行动中去,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1、创新镇域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县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生态美、实力强、人民富裕”的新**的目标,结合我镇“十一五”规划,在**建设“两大经济带”模式的基础上,镇党委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旅游经济长廊”的总体设想,即通过发展沿线旅游产业,吸引商机,为全镇经济发展服务。

2、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总要求,我们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整顿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为载体,大力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了一批示范村,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加大后进村转化力度,一批后进村跃入先进行列,如归朝村,过去是无法管理的老大难,我们加大支部建设力度,配齐配强了支部班子,特别是选任了一个有多年党务工作经济的支部书记,现在村级各项工作已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适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镇经济发展的要求,我镇大力加强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目前,全镇建立了3个非公经济党组织,选派了3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覆盖率和指导员选派率“三个100%”。

4、创新为民服务新机制。今年以来,结合机关纪律整顿,优化发展环境,镇党委和各支部推出了“全程便民代办服务制”,在镇设立全程便民代办服务站,并设村代办点31个,并进行了正式挂牌办公。镇代办站的工作人员为镇各有关站室负责人,村代办点现有代办员46人。目前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七大项事务[(1)计生准生证申领;(2)土地审批;(3)申请低保;(4)申请救济;(5)信息咨询;(6)农户盖章;(7)合作

医疗报销]进行代办,最大限度服务了村民群众。

四、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宗旨,加强和改进了党员的教育管理

我们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宗旨,以“争先创优”为载体,不断加强和改进全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1、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我们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三年来共发展党员35名。

2、积极开展各类党员教育活动。以每年的“七一”为契机,开展各类党员教育活动。各基层党组织都立足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并建立健全了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集中学习教育与经常化学习教育相结合,党员素质不断提高。

3、规范和完善党员管理制度。我们坚持和完善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并结合全镇的实际,规范和完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在农村党员中重点开展“双带”活动;在镇级机关党员中深入开展“双服务”活动;在企事业党员中广泛开展“双争”活动。特别是流动党员管理上,我们实行了“三定一包”的办法,创新了党员管理机制。

五、以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心,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紧紧围绕“加强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依靠党建工作产生的班子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镇经济发展服务。近三年来,全镇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年年有新亮点。2015年各项工作实现八个新跨越,2015年各项工作呈现十五个新亮点。今年上半年,特别是引资引项上呈现出势头强劲的好局面,已引进或达成引进意向的有十大项目,在今年9月份的计划生育攻坚战中,“两委”成员齐心协力,以高度的责任感昼夜工作,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基本完成了县定任务。

总之,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加强全镇党建工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依法治镇,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实现了全镇经济发展、党的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镇上下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全镇党的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6篇:2015年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一年来Xx乡党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特点,积极改进党组织建设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为Xx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现把我乡2015年党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有总人口5927人,辖7个村民委员会,42个村民小组。乡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7个,有38个党小组。全乡共有党员430名,其中农村党员372名。有女党员83名。35岁以下的党员121名;36—45岁的党员114名;46—54岁的党员49名;55—59岁的党员25名;60岁及以上的党员121名。大学文化程度的13名;大专文化程度的党员38名;中专文化程度的党员9名;高中文化程度的党员2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344名。有少数民族党员422人。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乡党委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委的龙头作用。农村工作的好坏,领导班子起着重要作用。乡党委、政府班子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建设“五个好”党委为目标,切实加强了自身建设,提高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五抓”,实现“五个促进”:一是抓领导班子的学习,促进乡领导班子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根据中央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我们针对领导班子成员年龄较轻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了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二是抓思想、抓作风,促进领导班子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我们把思想作风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具体来说是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除继续实行领导挂点包村责任制,负责做好挂点村的各项工作外,要求班子成员每月下乡时间不少于半个月,着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树立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各项工作。三是抓民主集中制,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

我们严格按照党委的职责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集体决定后实行分工负责、落实责任。严格要求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认真执行党委的决议,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权力的关系,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近年来,凡遇重大问题,如工程招标、人事安排、合同承包等,均由主管部门深入调查,拿出可行性方案后,再提交党委会议或党委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决定,有效地杜绝了“一言堂”和“临时决议”。通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了班子成员的沟通,增强了团结,从而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四是抓制度建设,促进了监督激励机制的健全和落实。我们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干部请销假制度》、《学习制度》等多项制度,装订成册,分发给每一位领导、干部,要求从领导做起,增强办事透明度,减少猜疑,多做实事,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同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一律实行挂牌上岗,岗位牌上职责明确,群众一目了然,能够较快地找到自己所要找的人,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方便了群众。五是通过以上的努力,使乡党委建设成为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坚强领导核心,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在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优配强村社班子。结合年度考核和工作运行质量情况,以加强村社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目标,大胆支持使用善于抓项目,熟悉经济工作的实干型干部。对一些存在问题、不利于干事创业的班子和不干事、干不成事、不会干事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二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注重后备干部培养。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在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的基础上,采取专人培养、定指标压担子、定培养措施、办班培训等有效形式,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力度。切实解决了部分村有后备干部花名,但不培养、不成熟的问题和“后继乏人”的问题。重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作用。

(二)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

乡党委作为领导和决策机关,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责,把党建工作任务,质量标准,完成指标落实到每个成员,向党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定期听取汇报,进行检查,做到年头有计划、有布置,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有评比,有典型,决不让党建工作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三)按质按量完成区委交给的任务

一是按时参加区委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根据区委的安排,严格实行了《中国共产党内统计工作规定》,按时完成报送党内统计报表,并按规定完成了党费的收缴工作。二是乡党委高度重视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古组通〔2015〕41号《古城区党组织和党员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把建库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人员全力抓,抓好信息采集、审核和录入,认真完成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的建设任务。三是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深化和拓展“云岭先锋”工程,切实体现党组织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和爱护,着力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党内经常性、时效性的帮扶方式,增强党员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乡党委认真落实古组通〔2015〕54号《关于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活动的通知》,按照扶住对象条件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切实开展此次活动。四是情系汶川地震灾区,Xx乡向灾区奉献爱心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的情况时刻牵动着Xx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心。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募捐办公室,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向地震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献出一份爱心。全乡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向地震灾区奉献了爱心,广大村民也踊跃参加到此次捐款中来,冒着倾盆大雨,村民们将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送到乡政府募捐办公室相关人员手中,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经受地震灾难的同胞树立信心,早日重建家园。此次捐款共筹集43843元,该资金将通过民政部门及时送到灾区。

(四)抓学习,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乡党委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乡党员,用现代科学知识充实党员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全乡各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和干部职工星期五政治学习日制度。二是以党校为阵地,认真举办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年共举办了村级干部培训班9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三是积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全年举办各种适用技术培训班25期,培训1505人。乡党委配有电教片80部,7个村委会都配有DVD等电教设备。四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实行了党委班子成员每年到村党支部上党课制度。五是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学习培训结合起来,促使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发展党员中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的青年、妇女和党员少的村。全年共发展党员37名,其中生产一线的青年32名。并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纳新”、“转正”两次谈话制度,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了公示。

(五)转作风,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乡党委始终把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紧抓好,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把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廉洁勤政、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二是充分发挥乡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改变遥控指挥的工作方法,改变把矛盾和问题上交给党委、政府的做法,属于分管部门的事,分管领导负责处理,属于村委会的事村委会负责处理,属于站所的事站所负责处理。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做到顾全大局,讲原则,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补台、互相尊重和支持,造就了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四是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深入扎实地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五是认真按照“领导当楷模、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的要求,大力开展了承诺服务,便民服务。六是坚持“用干的、帮看的、促混的、批绊的、治乱的”用人导向,使用了一批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优秀年青干部。七是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及“讲党性、重品行、抓落实、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我乡以全面提高行政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真正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努力提高全乡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将公开服务承诺、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在乡政府院明显位置进行公示和张贴,并制作了乡人民政府工作证,将机关人员的姓名、职务进行公示,在上班时间佩戴工作牌,文明热情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在工作中做到了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六)抓制度,建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了干部管理制度,严格加强干部管理,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工作实绩选人。二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各村党支部在年底分别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围绕中心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各党支部对全体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全乡共评出3个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员18名。四是坚持争先创优制度。结合党员民主评议和目标管理考核,认真开展好“争先创优”活动。五是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在“村帐乡代管”的基础上,按照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原则,根据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纪发[2015]24号)的文件精神,我乡结合实际,制定了《古城区Xx乡村财乡管民用实施方案》,从而切实做到了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百姓一个明白。六是为切实加强我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党建工作水平,今年8月,在全乡基层党组织推行“第一书记”制度,通过发挥“五大员”的作用,即当好思想引导员,推进观念更新;当好发展领航员,推进经济发展;当好党建指导员,推进班子建设;当好制度督导员,推行制度落实;当好形象维护员,推进作风转变,从而对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和渗透力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使全乡基层党建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七)抓阵地,建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乡党委、政府坚持建、管、用相结合,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较好地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作用。一是积极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统一配备电教设备,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教育的阵地,村民了解致富信息的窗口。二是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党的基本知识和农业适用技术讲座。四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开展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保证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工作、活动的同时,还为广大农民群众收听收看电教片、接受科技文化培训、咨询生产生活信息、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真正做到了“一室多用”,成为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乡党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一是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治理、查处违规典型,逐步规范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加大查办案件和信访工作力度,提高了办案水平。三是成立了纪委监察室,制定了工作制度,深入开展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

(九)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乡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准则,增强群众文明意识、发展意识。二是利用“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民族打跳、篮球赛、拔河赛、象棋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以“文明”创建为突破口,确实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做好文明单位、村组的复评检查工作。同时,做好十星级文明户的参评工作。

(十)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上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乡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结合乡情,开拓创新,多途径、多举措、多形式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呈现出了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形成三种风气、树立三面旗帜、打好三场战役、实施三项工程。为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乡党委坚持以开展精读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原文、做好一本读书

笔记、精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党员领导干部精讲一节党课等活动,作为党员干部领会全会精神内涵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全乡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我乡提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自觉学习、遵纪守法、狠抓工作落实三种风气;大力推行了树立好乡党委中心旗帜、村支部战斗堡垒旗帜、党员先锋模范旗帜三面旗帜;打好护林防火、计划生育巩固、社会维稳工作三场战役;实施好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奋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三项特色工程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乡上下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促进工作任务落实的氛围更加浓厚。二是掀起三个高潮,打好四项攻坚战。乡党委坚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村组农户宣传全会精神,全面掀起了学习高潮;迅速开展了新一轮产业发动工作,全面掀起了产业发展新高潮;搞好工作“回头望”,认真抓好任务落实,实现工作新突破,全面掀起了工作落实新高潮。三是强班子,带产业,维稳定,促发展。我乡以全会精神统一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意志,集中精神搞建设,谋求全乡大发展,共创和谐新Xx,坚持从加强班子建设、引领主导产业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着手,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本着“服务群众、关注民生”的工作理念,从自身做起,强抓理论学习,树形象、立新风,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狠、准、稳的发展策略,认真找好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将Xx乡的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从方方面面体会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还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不够,观念更新不力,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发展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较差,办法不多,思路不清,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相对较差。

2、党员的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男女比例相对失衡。

3、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农业生产发展后劲相对不足。

4、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培育步伐缓慢。

5、财源单一,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

1、深入持久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

2、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努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特色经济发展。

3、加大培训力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

4、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5、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加大对党员的服务力度,切实关心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6、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努力转变干部作风,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7、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应有的作用。

8、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开展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小组一股力量、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篇六: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2016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精准混扶贫工作汇报】

范文一:县级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6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11、45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育、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目标,按照“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为贫困户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实际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二是加快贫困户搬迁。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解决危居贫困户搬迁工作的通知》,明确在三年扶贫期间,必须彻底完成71个贫困村的危困户搬迁任务。为切实解决贫困户搬迁资金难的问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农商银行积极合作,开展了危居贫困户搬迁贷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贫产业贷款风险基金,扩大金融扶持产业信贷规模,确保2016年底前所有危居贫困户一户不少的搬入新居。三是推动产业发展。突出富硒特色产业开发,重点抓好茶芋药果菜(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猪牛羊鸡鱼(黑猪、黄牛、白山羊、乌骨鸡、富硒鱼)五大特色养殖业,并将特色产业与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相结合,延伸特色产业链,依托特色种养业,积极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大力发展旅游、电商、劳务等三产服务,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产品有销路、增收有门路。四是强化劳务输出。采取“订单式、定向式”的方法,扎实开展修脚足浴、电子商务、民歌茶艺、特色烹饪和建筑劳务五大培训工程。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实扶贫力量。我县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按照省、市、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落实了7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目前,71个驻村工作队410名干部全部进驻各贫困村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绩”。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一些镇政府未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本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县上派的有工作队,自然由工作队负责,政府只催催进度,过问过问就行了,考核追责首先是追工作队的责。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协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县开展的修脚师培训为例,一些贫困户子女不参与,认为这项工作不体面、名声不好、不愿干。其择业标准与自身素质能力极不相符。

(三)资金投入滞后,到户产业实施难。一是投入精准扶贫资金总量小。从20XX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看,贫困村面上基础设施项目部分得到了落实实施,而到户扶持项目除移民户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项目支持外,对贫困户产业扶持微乎其微。二是扶贫到户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出台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规模的要求与贫困户的自身能力,生产水平不相匹配。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如现行的产业奖励扶持政策要求养羊50只以上、养鸡1000只以上,魔芋种植20亩以上等,这种标准无疑将贫困户排除在受扶持行列之外,难以获得产业发展扶持。三是精准扶贫项目落实严重滞后。截止5月中旬,贫困村项目计划、建设规模、扶持标准还未下达到镇村,时间过半,计划未下达,将会影响年度目标的实现。

(四)社会参与度不高,氛围不浓。一是一些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新建产业兴趣不浓,认为做这项公益活动时间跨度长,见效慢、成效难以短时间内显现。二是对社会扶贫的认识模糊,认为办公益就是社会扶贫的全部内容,忽视了支持农户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这一重内容。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确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益事业可以通过申报争取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解决,而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才是开展扶贫工作最大短板。这一短板并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倾力支持。

三、几点建议

(一)要深化认识,增进共识,形成合力。一是开展对县、镇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首先培训要开宗明义,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爪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培训增进共识。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工作队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才能实现,要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是推动工作的“方向标”。建议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体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增加扶贫减贫分值,考核不仅是对扶贫工作队工作的考核,同时,要纳入对各镇年度综合考评。三是要理顺精准扶贫工作组织、指导、管理体系。镇设立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全面负责对本镇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检查落实工作,避免县工作队与镇工作分离脱节问题。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镇、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要求,直接发文到各镇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避免向镇、队双向发文,互相推诿的问题,切实将镇、队、村、受扶个体统起来,形成合力。

(二)抓教育,转民风,增信心。一是要重视宣传动员工作。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二是要重视开化引导工作。抓项目到村到户不是扶贫工作唯一渠道,抓好开化引导,强化扶“志”措施也十分重要,因此,在广泛开展政策、法制、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下,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边的人通过自身艰苦努力,创业致富的案例进行开化引导,同时,要完善对优抚对象的管理体制,探索组织引导优抚户,根据自身能力实施力所能及的产业项目,培育其自食其力的能力。三是要努力引导贫困户转变就业,择业观念。要避免一方面在就业上急功近利,那里门槛低,来钱快就去那,不考虑安全,不顾长远,有的打了小半辈子工,老了老了还没学到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择业就业,好高骛远,长期无法就业的问题长时间存在。

(三)加大资金投入,尽早落实项目,提高扶贫效果。一是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机制。当前,涉农资金多头下达,零打碎敲、平均用力、“天女散花”的现象仍然存在,尽管县政府在整合统筹涉农资金上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受限于体制性障碍,成效有限,急需从更高的层面,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加以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涉农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归并力度,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大扶贫资金总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建立金融扶贫引导机制。要出台激励措施,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支持。三是要建立受扶企业和“大户”帮带贫困户考核机制,夯实企业和“大户”帮带责任,打牢企业,“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链条,使贫困户能够从多渠道,广范围得到帮扶。四是要加大对现代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采取企业流转,反租倒包形式,根据贫困户生产能力反租倒包给贫困户,引导农户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格局,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效益提升。五是要制定出台帮扶贫困户发展的到户扶持政策,明确与贫困户自身能力相适应的项目规模和扶持标准,针对贫困户经济实力弱,生产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现状,建立小发展小补,大发展大补的激励扶持机制,调动贫困户发展生产源动力,解决贫困户难以享受到产业发展扶持问题。六是要加大扶贫项目落实力度,尽早下达项目计划,确保年度目标实现。镇、村、工作队,要统筹安排贫困村扶贫项目,在抓好本年度项目实施的同时,科学规划次年度扶贫项目,并及时向扶贫局申报,扶贫局将收集的项目汇总分送各相关部门作为本部门申报下年度项目的依据。各相关部门在项目申报时,要尽量保证贫困村项目需求,确保贫困村建设项目落在实处。

范文二:银行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邮储银行四川分行自成立以来,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打造一流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一系列金融扶贫惠农的创新探索在巴中、广元、达州等全省多地大胆试水,结出了累累硕果。截至(2016)今年6月,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在全省88个贫困地区个人信贷业务结余金额已达123、36亿,增速为6、75%,高于全省个人信贷平均增速0、44个百分点,在落实省委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已率先取得成效,并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永富的高度评价。

据邮储银行四川分行负责人介绍,该行在省内有3111个网点,居省内银行业首位,与农村结合也最紧密,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是邮储银行四川分行精准扶贫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基础。

加大扶贫信贷政策支持力度

扶贫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邮储银行与“三农”结合最密切,在扶贫惠农工作中,更应该发挥重要影响力。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服务“三农”能力,该行出台了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规模原则上不予以限制等优惠政。同时,为及时发放扶贫贷款,还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对贫困地区上报的各类贷款实行优先审批,针对贫困人群生产生活的贷款实行优先发放。

结合实际情况,该行还建立差异化的业务考核机制,对贫困地区在收益、资产质量、绩效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考核;同时,适当提高资产质量容忍度,通过适度宽松的考核政策,提高市、县级银行对贫困地区扶贫惠农工作的积极性。

拓展创建新模式,扶贫服务最大化

一是服务拓展渠道多样化。为了实现扶贫工作信贷额度规模化、扶贫对象最大化,该行大力拓展合作空间,积极主动寻找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先后搭建了“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等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与省委农工委、省扶贫移民局、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科协等部门陆续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该行结合国家以及省市政策,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将林权、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逐步纳入抵押范围;同时,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等创新担保模式,切实解决贫困居民融资难问题。

三是着力信贷模式创新,全力扶贫促双赢。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该行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广“核心龙头企业或专合社加农户”的信贷模式,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基础,通过批量开发、提前授信等方式优化贷款流程,为贫困地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信贷资金支持。

该行十分重视涉农优质产业链和龙头企业的开发,挖掘涉农核心企业上下游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设计开发适合的产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与新希望集团、通威公司、四川驰阳农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发了“公司+农户”贷款模式。截至目前,与新希望集团合作贷款结余5084万元,与通威公司合作贷款结余983万,与驰阳农业合作贷款结余1136万元。

该行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四川省科协牵线搭桥,创新了“银会合作”模式,截至20XX年5月末,通过科协、农技协渠道,全省已累计发放贷款7412笔,金额8、26亿元,结余4、55亿元。

勇于首创,扶贫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有成效

该分行与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建立合作关系,在巴中市南江县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得到广大农户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巴中,市县两级邮储银行与扶贫部门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试点。自去年启动以来,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与巴中市各县扶贫移民局紧密配合,创下“五个全市第一”:与市扶贫移民局第一家签订了《扶贫惠农小额信贷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出台了第一个《巴中市扶贫惠农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制定了第一个《贫困户评级授信标准》和《村级风险管控小组职责》、第一个“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成功在南江县栗园村挂牌、成功发放全市第一笔扶贫小额贷款。

针对贫困户个体特点,该行量身打造了“四最”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即:最简的手续、最灵活的使用周期、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获得性,为贫困户个体提供快速优质服务,为他们的脱贫加油助力。

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永富深入到巴中,在该行“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视察,详细了解小额信贷产品要素、流程和运作模式后,对邮储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十分赞赏,高度肯定了邮储银行创新“扶贫惠农”小额信贷、开辟“银村合作”的金融扶贫新模式。

巴中市委、市政府对该行精准扶贫工作高度认可,同时,为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市政府已组织建立担保基金1000万元。

落实扶贫工作会议要求全面高效完成目标任务

为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该行围绕“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融资渠道,出台了“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二级分行参照省分行领导小组组织架构,成立“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方案实施以及外部机构协调沟通工作,确保88个贫困地区都有领导作为帮扶督办人,部门负责人作为包干责任人进行连点督导。各扶贫地区支行成立扶贫开发工作小组,支行长作为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的金融政策执行,实行定点联系帮扶。

该实施方案明确了扶贫工作目标:到2017年,在全省设立500个“三农”金融工作站和扶贫工作点;到2020年,在88个贫困地区的信贷规模翻两番,投放“三农”、小微贷款合计1200亿元,力争全省“普惠金融”贷款增速、增量居省内国有银行首位,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定点扶贫工作任务。

范文三:乡镇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岳池县委、岳池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岳委[2016]9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识别,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镇26个驻村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等村委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识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意义重大。要求各村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档对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我镇2016年到户产业项目帮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花园镇位于岳池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5km,有省道仪北路、国道广南高速公路、县道万红路、双响路纵横贯穿而过。全镇辖1个社区26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全镇总人口28300人,总户数7860户。2016年,县扶贫办分配我镇贫困人口总数为640户,1798人,实际录入1798人。我镇根据县扶贫办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640户,贫困人口数1798人,其中: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7个行政村,共有165户,382人,2016年实施项目的有101户,277人;另有9个整体推进扶贫的贫困村475户,贫困户1416人。2016年、2016年我镇均没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镇纪委、财政所、农技推广站、镇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26个驻村工作组,分为4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26个行政村,协助开展入户调查等项工作。三是落实了工作经费,镇财政安排工作经费10000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镇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花园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两委会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16年9月25日召开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26个行政村成立了4个工作片区,分别由镇7名副职领导任组长,26名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指导小组、指导所属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镇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片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们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镇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镇举办各级培训班8期共624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6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按照《关于开展四千干部齐下乡、三万农户奔小康活动的实施意见》岳委办发[2016]9号文件的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县府办和财政局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选派领导、干部等一共7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县帮扶单位主要领导为队长,镇主要领导为副队长,县帮扶单位一般干部和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26个扶贫工作队,按照“321”的帮扶模式,结对帮扶2016年产业到户项目17个村101户,277人,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475户1416人的贫困户,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七)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2016年,县扶贫办分配给我镇产业到户任务共101户,277人,扶贫资金20、2万元。按照17个村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选择最需要扶持的对象优先实施产业到户项目,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必须由本人实施项目;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对项目实施完毕的贫困户,由各片区领导带队,进行片区内交叉检查验收,要求务必做到户要见人,项目要见物,同时必须每户拍照备查,否则,视为验收不合格。在验收合格后,计划在本月30日开始兑付贫困资金,实行打卡直发。经过全镇交叉验收,目前,我镇2016年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饲养生猪75头、牛6头、鸡509只、鸭312只、鹅120只、羊4只、兔60只,种植果树130株,养鱼0、8亩,全面完成产业到户项目。

(八)扶贫规划,到村到户

针对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我镇通过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征求意见,与各村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根据群众意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对精准扶贫项目及产业进行了初步规划。并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和全民水库群众帮扶工作、大中型水库水淹区后期扶持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了重点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具体规划如下:

大扁山村:贫困户50户153人,1、新建碎石路4、5公里,主要分布在8、5、3组,便民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1、7、4、6组。2、维修山坪塘4口,主要分布在1、4、2组。

高坑桥村:贫困户94户271人,1、新建通向养老院水泥路400米,整修跨社碎石路30米,规划修建张洪川处到8社公路10个汇车道。2、2016年底完成每户人家的自来水安装工作。3、规划种植藤椒12亩,蔬菜25亩,果树16亩

红坡盖村:贫困户44户145人,1、新建村级公路4000米,便民路4000米。

两不来村:贫困户52户167人,1、新建碎石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4、3、1组,新建水泥路1公里,主要分布在6组。2、维修5组山坪塘1口,维修3组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600亩。

松马鞍村:贫困户34户118人,1、新建村级水泥路2公里,主要分布在1、3、4、5组,新建碎石路4公里,主要分布在2、3组2、种植西瓜100亩,果树50亩。

苏麻沟村:贫困户33户97人,1、新建村级公路2000米,便民路2000米2、新建山坪塘2口,维修山坪塘1口,维修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570亩,套种西瓜570亩。

太平沟村:贫困户46户114人,1、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0口,顿水田1-6组,维修水渠8000米。2、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900米。

挖断山村:贫困户69户190人,1、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85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口,顿水田4组,维修水渠2000米。3、种植花椒藤椒30亩,蔬菜62亩,果树30亩。3、修建村卫生室1个。

万寿寺村:贫困户53户161人,1、新建村级公路1800米,便民路70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5口,维修水渠5700米。3、修建村卫生室1个。

针对9个整体扶贫村,在大力规划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初步计划每个村培训300人次。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26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截至目前,我镇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屯,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17个产业到户的村101户277人产业实施情况,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的475户贫困家庭识别情况,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二是个别村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一些比较偏激的群众还到村委会、镇政府要求评定为扶贫户。

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是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只有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

五是部分贫困户饲养的家禽销售较快。由于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时,各村进度不一,饲养较早的贫困户,尤其是饲养鸡鸭鹅的贫困户,在3月即将结束之时,都已经到了销售时节,多饲养一天,就多一天的饲料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因此,部分贫困户在镇政府组织验收后,还未等到县扶贫办抽查,就对饲养的家禽进行了销售。

四、下一步工作

(一)档案归档,完善数据库。由于我镇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变动较大,相关的档案资料较分散,我镇将安排专人负责,继续完善档案数据库。

(二)结合实际,分类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国家和省、市、县安排的专项资金规模,结合每个村的实际,分类制定救助措施,落实帮扶计划。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结合。

范文四: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一、提高认识,增强精准扶贫责任

十八大提出“至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我乡至2016年底仍有727个贫困家庭,2117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8、34%,其中轻度贫困人口122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7、6%;中度贫困人口483人,占总贫困人口的22、8%;重度贫困人口414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9、6%。全乡有癌症患者40人,精神病患者32名,智障肢体残疾的有323人。南岭作为产煤乡镇,挖煤曾经是村民的主要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38人患有矽肺病,2016年因病返贫的人数达668人,未来几年可能因病返病的家庭和人口还会增加。如果不能全面脱贫,就无法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目标。扶贫工作任重但道不远,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迫在眉睫,为此,我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办,确定了2名专职干部抓精准扶贫工作,按“因户施策”的精准扶贫办法对727个贫困家庭明确了具体帮扶措施,召开了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促进会,进一步增强了全乡上下做好精准扶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摸清底数,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在去年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2016年的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摸底排查,共排查出9个人于2016年底已经脱贫可以摘帽,识别出9名贫困人口作为拟新增建档立卡对象,列入帮扶名册,对摘帽的和拟新增的对象予以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建立了规范的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档、进退明。按照县扶贫办分配的任务,经村筛选、乡把关,确定了2016年要脱贫摘帽的300个贫困人口名单、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以及帮扶具体目标。

三、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发力提速

一是发展“一亩地”经济。发挥莲花的生态优势,借助南岭交通相对便利的条件,积极发展农业带动脱贫。扶持现有的蓝莓、葡萄、火龙果、油茶、油菜、香菇、山羊、野猪、黄牛、蜜蜂等大大小小数十个种植养殖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生产,比如岭水的油茶种植合作社将带动6个贫困家庭脱贫。服务好刚落户的江西省泰昌农业、萍乡市金泰农业公司的农作物体验园、百果园、中老年养生园等休闲观光、生态旅游项目,力争把南岭打造成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趁阿里巴巴进驻农村的大好机会,发展好“互联网+”电子商务、生态旅游项目,让本地农产品、文化产品出得去,让外面人流信息流进得来。

二是帮助“一代人”受教育。关注贫困户的下一代成长,如圳头村刘某因智障致贫的后代智力很正常,塘边村杨某因失去双亲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但今年已考上大学,象这样贫困家庭的孩子,政府将利用扶贫助学贷款、阳光雨露计划政策和乡助学基金、社会捐资等方法给予扶助,保证孩子上得起学。2016年有54名贫困人口享受了雨露计划,有3名参加了农耕机技能培训。

三是帮助“一批人”就业和创业。优先照顾贫困人口就业,全乡58名保洁员中有14人是贫困人口;有12人在煤球厂、193人在鞋面厂、伞厂就业。砚溪村帮助14个贫困家庭加入装煤协会,以机械代替人工作业,每年每户可创收6000元。全乡有50个贫困家庭自主创业,岭水村的刑满释放人员朱伴茂自主创业养蜂150箱、长埠村因病致贫家庭周英芳养猪50多头、养鸭300多只,年内可以实现脱贫。

四是用好“一批政策”。统筹移民和危房改造资金,2016年有21个贫困家庭可以改善住房条件。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实现414个重度贫困人口政府兜底保障“全覆盖”,“结穷亲助民富活动”中可以帮助50个贫困家庭发展生产。

五是建好“一批设施”。着力在路、水、电、通讯、网络、教育、卫生方面争取项目,尽快完成砚溪村的道路、四桂村的万人千吨饮水工程、乡卫生院住院大楼、邮电所、示范性幼儿园、千坊教学点等项目的建设,改善727个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条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59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