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奇自传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

  这本自传读后,感受比较复杂。

  阿桑奇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公平正义的原则以一己之力,向政府和大银行等庞大的权力机构公然挑战。他是孤胆英雄、正义斗士。

  197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阿桑奇是一个私生子。他在美丽的磁岛度过童年,家庭生活动荡不安,到处流浪。他从16岁开始接触电脑后狂热地爱上了黑客事业,在20岁时因入侵北电网络被捕。该案直到他25岁时才审理完成,最终他免于服刑。2003年阿桑奇进入墨尔本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

  他在2006年创建了维基解密,这是一个接受并公布各地网友发来的泄密文件的网站。在成立两年中,网站先后披露了美军关塔那摩监狱手册、美国陆军在伊拉克费卢杰的战役报告、肯尼亚前总统的巨额资产转移的调查报告、瑞士宝盛银行隐匿资产的秘密信息,均在各国引起轩然大波。

  2008年下半年维基解密公布了英国民族党(被认为类似法西斯组织)的党员名单、南非大银行中的垄断行为秘密报告和6700份私下写给美国众议院议员的报告(披露议员们的关注重点和信息来源)。在2009年夏天网站披露了冰岛考普辛银行(曾是冰岛最大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损失惨重资不抵债)的大额放款记录,记录了该行每一笔金额超过4500万欧元的贷款,披露了银行大股东和董事的腐败行为。报告面世后引起冰岛民众对银行家腐败的广泛关注。冰岛在2010年春就冰岛国民银行破产后就是否接受英荷两国要求偿还债务的要求举行全民公投,民众拒绝屈服于英国的压力。

  2010年初,维基解密拿到了一份绝密视频文件,视频中美军直升机飞行员射杀了12位平民。维基解密在当年4月初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但这份视频并未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积极回应。尽管维基解密的建站原则是通过对源文件层层加密无限否认因此无人能识别信息来源从而保护数据提供者的匿名和安全,但该事件仍然导致在伊拉克服役的一等兵曼宁在5月底被捕并获刑23年。从此五角大楼开始密切关注阿桑奇的行踪。

  2010年初,由于掌握了包括9万份阿富汗战争日志、4万份伊拉克文件、美军特种部队暗杀小组一份2000人名单等在内的海量信息,阿桑奇决定和西方的主流媒体——英国的《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以及德国的《明镜》周刊展开合作,维基解密提供信息分析数据,而希望各大媒体投入资源对海量信息进行整理并最终报道出版。尽管出现了许多波折,报道仍在2010年7月成功发布。

  此后阿桑奇成了五角大楼公开的敌人。美国国防部声称阿桑奇的双手沾满鲜血,因为“机密文件的泄露可能导致美国军人和阿富汗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五角大楼成立了一个超百人小组,负责维基解密事件。甚至有美国政客公开要求暗杀阿桑奇。

  2010年8月,阿桑奇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会议。他与两位瑞典女性发生了关系,并最终被卷入了强奸和性骚扰指控。阿桑奇在2010年12月在伦敦被捕,收押于旺兹沃思监狱,这是1895年曾经关押过王尔德的地方。王尔德在此受尽虐待,也导致他出狱后英年早逝。2012年8月,阿桑奇获厄瓜多尔治庇护,藏身于厄瓜多尔驻英国领事馆,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软禁生活。本部自传写于2010年底,出版于2011年中。

  明确的政治理念

  阿桑奇和一般的黑客不同,他有极其明确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诉求。同时这也是他唯一的人生目标。他风餐露宿,没房没车没存款,只为理想而战。

  “我只有一个人生目标,即为营造更加正义的社会做出贡献。我支持的不是全面透明,甚至不是全面民主,我支持的是正义。……我们一直反对的,是权力机制借机密之名,隐瞒其罪恶,保护自己。”

  “从维基解密成立第一天开始,我们的理念就是反对混蛋,听起来有些粗俗,但是我们的真诚表露无疑。”

  “政府凭借的是机密和庇护关系网来巩固优势,而街头暴动,在野组织,人权领袖,选举改革一直艰难斗争的目标,我们现在运用科技就可以实现。我们这群网络高手虽然不被法律承认,但却牢牢地抓住了现代权力的癌瘤,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肿瘤如何在普通人眼底偷偷扩散。”

  “我关注的是系统化的阴谋,即凡事喜欢暗箱操作的政府的一贯做法。如何能够削弱阴谋的力量?2006年,我开始希望世界能够摆脱庇护制度造成的污染,撕破保证共同利益的阴谋网络,正是这些利益让这个世界运转,但最终也会导致世界的爆炸。”

  “我不是个很有创意的政治思想家,也从不这样宣传自己。但我懂技术,了解政府框架,准备好将政府扔到一盆酸液中融化,只剩下骨架。我有一种觉悟,我们可以沾沾自喜地生活,纠结于房贷,名望,财富,真爱,或者可以观察我们世界的骨架,测试它是否真地代表了真善美。”

  “进入大多数机构后,你会看到它从权利和庇护中吸取养分,并借助营销手段自我保护。对我来讲,这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根本事实,但后来的经验表明,大多数组织死活也不会承认这点。不管是肯尼亚政府还是瑞士宝盛银行,都在为自己谋利,他们建立起一整套狡猾的网络,成员一面从中获得好处,一面反过来支撑起网络,而普通人则被打入底层,处在劣势地位。”

  “我们的目标是扑灭杀戮,冲突和侵略的冲动,并降低以上行为背后谎言的可信度。我们曝光银行的丑陋行为,明显提高了银行的公共责任感。针对各国军方,如肯尼亚军队和五角大楼,我们也都是这样做的。这些机构都依靠秘密行动来实施暴力,我们则从中作梗,一如既往努力曝光谎言,终结阴谋,保卫人权,拯救生命。”

  因特网可能产生的变革

  阿桑奇对计算机以及因特网能够对社会产生什么改变有他深刻的理解和构想:

  “我开始将信息视为物质,开始观察信息如何在人际间,社会中流动,新信息如何带来变革。想象一条管道,其中有物质流淌,流向算是正义的状态。谁造的管道,谁付的钱,谁来维护,哪里出现阻塞,信息流是否收到阻碍。然后将管道映射到第四权即媒体上,观察媒体如何协助或阻碍信息流动。我们需要发现的,是什么有助于正义状态的形成。你看到了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对体系实施伦理道德改革,提高正义程度?我们希望清除障碍,同时也希望增加观察者的数量,为信息流动通畅做出贡献。……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实现正义。”

  “我意识到,因特网就是一个可重组的管道系统,能够将观察行为和有能力行动的人互联,增加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我预计未来会出现一种新的模式,在观察者和行动者之间提供最佳流动。……搜集信息的流程也要做出转变,新的流程能够将新信息与你对世界已知信息相结合,并根据所有不同行动者的具体情况实现语境化。还要有一种新的,能够让行动者诚实可靠的模式。……信息流不再是某个媒体机构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协作的产物。”

  “计算机科学的现状是,它迅速创造了一个信息分享者的社会,而这种分享与这种社会代表的民主和自由程度要比传统的出版广播业高得多。”

  对媒体行业的看法

  “很多新闻工作者根本就是权势阶层的速记员。”

  “文明的发展已经将他们丢在了脑后,传统媒体正在死亡。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民众对他们的新期待,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网络必然会推动信息逐步公开。我们的角色就是编辑、语境提供者,和信息来源的保护者。”

  “我们从一开始就发现困难在哪里,其中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的冷漠。你为他们打开调查的大门,开启通向正义的道路,这些人却耸耸肩,说没有时间读完这么多材料。

  西方主流新闻界是不是充满了——傻逼。”

  “我不讨厌美国,我讨厌的是今天的政治和媒体精英团体对美国高尚原则和良善宪法的侮辱。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将其曝光,并瞄准其他同样犯下如此罪行的国家。”

  “……(这些媒体精英)在关键的节骨眼上什么都没做,就是为了不在年度白宫记者晚宴上失宠。他们和政界精英杯盏交接,而伊拉克的母亲和妻子仍在哭泣。”

  奇特的强奸指控

  读到最后章节,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就在维基解密蒸蒸日上,引起全球关注的时节,他居然栽在了女人身上。2010年12月1日,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通缉朱利安·阿桑奇。阿桑奇声称这些指控的背后是美国特工的影响和操纵。他自己也对这些指控感到莫名其妙和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样发生了。

  自传中对这一事件叙述非常少,而且在他笔下,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周内与这两位女性的一夜情都“非常愉快”,但这些风流韵事却最终奇特地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强奸指控。网络上的措辞是,“这两名女性向检方称,其与阿桑奇的性行为最初是自愿的,但随后演变成为非自愿行为。一名女性称,在安全套破裂之后,她要求阿桑奇暂停,但这一要求被阿桑奇忽略。”这些指控不仅毁了他的事业,甚至可能夺命。阿桑奇拒绝引渡回瑞典受审(担忧瑞典受美国操纵最终会被引渡到美国以间谍罪指控受审),在2012年底获得保释后他就一直不见天日地藏身于厄瓜多尔驻英领事馆,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这样的指控非常少见。阿桑奇也反思,第二天清晨离开B女家后,她送他到车站,给他买车票,并要求他上车后打个电话。然而阿桑奇在离开后就将其抛在脑后,这个没有打的电话也成了他一生中最昂贵的电话。而A女在得知他同时与B女有染后的醋意与妒忌也让他始料不及。他在自传中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的“性伴侣”。

  阿桑奇和女人的关系似乎并不和睦。他在20多岁时和前妻就儿子的抚养权打过一场长达八年的官司,最终才达成抚养协议。据称,阿桑奇的性格在近年来逐渐增大的压力下变得独断专行、行为古怪和反复无常。

  阿桑奇对曾经合作过的纽约时报和卫报的高层以及调查记者痛恨不已。在他的笔下,这些媒体人背信弃义,不肯在关键时刻承担责任,退缩懦弱,谎言连篇,同时又只关注私利,完全不符合他们笔下所宣扬的追求自由公正的精神。

  读后感

  阿桑奇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偏执狂,一个坚持信仰的疯子,一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性格有阴暗、粗暴、极难相处和不体恤他人的一面。他的个人人品甚至非常值得质疑。

  但是他倾其所有追求正义,根据其政治理念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也实践出了一条为正义而战的血路。现在他栽在一桩暴力与性的案件中,给了他的敌人以进一步反击的重大机会。

  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太快,对于文件披露和信息收集的手段,以及公众对什么样的信息拥有知情权,这些问题的法律界限并不明确。何况法律还是当权者制定的,恐怕未必会保护普通人的利益。在这个领域,阿桑奇是急先锋,他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因特网给了信息透明、共享和流动前所未有的渠道和自由。而信息透明是公平正义的促进剂。当权力机构比如政府和大型金融机构对普通人拥有绝对权力时,对其丑闻和秘密行动的一点泄露,都是让正义的天平向普通人倾斜一点。阿桑奇如果是在中国,死100次也有了。他在西方拥有众多拥趸也足以说明民众对当前局势的失望以及他政治理念的迷人之处。阿桑奇要是能精神正常地躲到2020年强奸指控失效,他定能将维基解密卷土重来。

  即使他从此亡命天涯,但是维基解密的理念以及因特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可能点燃更多信息披露、共享和透明的机制,将更多的观察者聚集于独裁者和利益垄断机构的周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075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