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最美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第一篇

圣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焦红梅,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胜利山社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焦红梅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她却毫无怨言。焦红梅尊老敬老的举动赢得了社区妇女的敬重,成为他们的榜样。

焦红梅,现年35岁,家住吴起县环城路小沟门,家有六口人。公公婆婆和丈夫还有两个孩子,丈夫无工作,患有肝炎能干点轻活,公公是建筑公司退休职工,由于以前在建筑公司受过伤早早退休不能劳动,婆婆多年前患有“重症肌无力”一直躺在轮椅上不能动,大儿子上小学,小儿子年龄小,不到上学的年龄。

生活的全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本来32岁的她看上去比同龄人沧桑了许多。

在她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婆婆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老人时,婆婆都会流出幸福的眼泪来表达她老人家激动的心情,她就是想让人们知道她有一个孝顺,细心,有耐心的好儿媳。每天婆婆看到儿媳为他们忙里忙外,一脸的汗珠,她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有人问她当她伺候的累或者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家的,她却说亲情是不可分开的,况且我儿子都那么大了,我是不会离开的,即便再苦再累我也不会离开。焦红梅这么说她也是这么做的。数十年如一日擦屎端尿,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她却毫无怨言。

焦红梅的好行为,给胜利山社区和周围的妇女们有了很好的榜样,社会风气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起来,焦红梅尊老敬老的举动赢得了社区妇女的敬重。我们在走访左邻右舍时,提起焦红梅,全都竖起大母指,焦红梅就是这样,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

十三年的媳妇生活,焦红梅切身体会到了“孝顺”的含义,作为晚辈,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能做到。篇二:燕蓉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燕蓉希望小学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2013年6月上旬,学校大队部接到上级领导下达的关于推选“最美孝心少年”公益候选人的通知,我校迅速做出了安排,并选出了一名符合“最美孝心少年”推选条件的学生------她就是常笑。

常笑,今年10岁,她是燕蓉希望小学四一班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她品学兼优,平时虽然话不多,但学习刻苦努力,有问题她会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她的认真刻苦劲是所有同学有目共睹的。她热爱学习,每次总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完成之后,她还总是不满足于现状,除了学习课文之外,她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扩充知识。她总是如饥似渴的学习,就是为了完成她的理想----早日成才,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却有着和常人不同的家庭情况。她本来有着一个幸福的一家四口,分别是爸爸、妈妈、姐姐和常笑。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妈妈是一名朴素的农民,比常笑大8岁的姐姐还在学校上学,而她也是一名在校读书的小学生。全家所有的经济来源于爸爸去外面打工干活的工资和家里一亩地粮食所卖的钱。本来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在2006年却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爸爸在外面盖房子时,由于场地保护不善,突然从二楼摔了下来,这一摔,把爸爸的右腿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爸爸疼痛难忍,家里

在七凑八凑的情况下凑来了几万块钱,让爸爸住进了医院,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爸爸为了不再让家里承担医药费,毅然决定出院,回家休养,因为这次住院仅仅一个月就花了6万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承受不起的。 回到家后,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在了妈妈身上,本来家里是靠挣钱的,但自从爸爸得了病之后,再也不能承担重活,只能做一些轻活,没有了经济来源,妈妈只好出去干活挣钱,家里照顾爸爸的责任以及大部分家务活就自然了落在了两个女儿身上。

如今,爸爸的腿日见好转,但去落下了严重后遗症,平日里他只能做一些轻活,而稍一劳累,他的右腿就会疼痛难忍。现在常笑的妈妈自然的承担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坚强的妈妈每天都会出去打工,在郑州某中专读幼师的姐姐,虽然学校离家远,但她每天都坚持回家做饭,而常笑虽然小,也学会了给妈妈姐姐打下手,在家里她不但帮忙做饭而且也经常帮助家人洗衣服,虽然有时很累了,她还会坚持去做,从来不喊苦,不喊累。

常笑的事情被学校其他同学知道后,在校园里广为传颂,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她,都为她的精神而感动。而这个女孩面对大家的夸赞,从不骄傲,她继续保持着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的生活作风。她的美好品质,定格在每一名学生的心中。篇三: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xxx是清徐县金川小学五(1)班的学生,现年11岁,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长职务。她踏实沉稳,品学兼优,孝老爱亲,懂事的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和妈妈分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2013年秋天,爷爷在干农活时不小心把胳膊和腿摔成了粉碎性骨折,而爸爸是一名司机,长年在外奔波,奶奶又疾病缠身,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病人,就把整个家丢下了。当时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照顾弟弟,帮助奶奶做饭、干家务,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懂事了,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爸爸妈妈担心。”爷爷从医院回家后,懂事的她为减轻妈妈的负担,每天早晨都要为生病的爷爷端屎端尿,晚上还要为爷爷喂饭喂药、洗脚擦身。每当妈妈看见自己的女儿干这些本不应该她这么小年纪就承担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泪花盈盈,而懂事的她,就会笑着说:“妈妈,我不累,我就想让爷爷快点好起来。”这时妈妈总会把她搂进怀里„„原本开朗的爷爷因为长期在床上坐着,难免心情烦躁。于是xxx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一有空就去请邻居家的爷爷奶奶到她家来做客,请他们陪爷爷说说话,邻居们都夸她是个孝敬长辈、懂事的好孩子。 “百善孝为先”,xxx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和妈妈一起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孝顺父母事迹材料
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第二篇

孝敬老人事迹材料 常言道,“人生五伦孝为先”,“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美德而千

古流传,无数的孝子呗称颂、讴歌,孝子的事迹被人们千古传颂。 就是一个为人诚实、孝

敬老人的好同志。

父亲在1987年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家中四个孩子拉扯大,吃了很多的苦。这

一切 看在眼里,暗自发誓工作后一定要孝敬母亲,给母亲最好的慰藉。自工作以来,他主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是平时工作忙只要有空,就回家帮助母亲做饭,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其乐融融

的家庭气氛。让母亲心情愉悦。 二是随着年龄增大,老人孤独感日渐增加。为了排解母亲的寂寞,闲暇时陪同母亲和家

人外出旅游。让老人解除孤寂。 三是让老人精神上达到满足,不让母亲为家庭的琐事烦心。人到中年事情多,工作和家

中的烦恼从不带到家里。夫妻间一些琐事也从不在母亲面前争嘴。工作上多做事,争当优秀,

让母亲放心。

四是经常陪同母亲检查身体,有病时细心照料,母亲已是70岁的老人了,患有心脏病、

高血压等严重疾病。每次母亲生病, 都亲自陪护,端茶倒水,送汤送饭。经常嘱咐妻子、儿

子、要关心照顾好老人。 在他的带动下,兄弟姐妹团结、家庭和睦,整个大家庭长尊有序,形成了老人关心孩子,

孩子孝顺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围。对老人恪守孝道,尽心尽力,以实际行动带动兄弟姐妹4人

一起孝敬老人,在姊妹间形成了争相尽孝的良好家风,也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广泛赞誉。篇二: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王姣敏 尊老敬老好儿女标兵事迹材料 —长虹公司机电队王姣敏先进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

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

其他的小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是孝道的表现。它每

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王姣敏,是长虹公司机电队的一名职工。她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

【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率。她虽说没有一个富裕的家,但身后有个默默支持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她觉得足矣。

她原本也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父亲在梨园矿赵庄井上班,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个八十岁

的奶奶和三个弟弟,虽说不是大显大福大贵,但却也其乐融融。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十二岁那年,她的母亲得了癫痫病(俗称羊羔疯),使这个

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父亲常年上班在外不能里外照顾,家里的重担和农活全落在她那

幼小的肩上。她妈的病又是三天两头犯,每次犯病的时候,王姣敏就会先把母亲抚平躺下,【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拿上毛巾轻轻擦拭嘴边的唾液,捋捋母亲的脖子或者是掐掐人中,待到清醒后,她再给母亲

喂点温开水减轻疼痛。随后,再做年复一日的家务活,洗洗补补,刷碗做饭,锄地耕田。就

这样,在这样的艰苦岁月中慢慢长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母亲的病情不断加重,奶奶也年纪越来越 大,爸爸挣钱又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如果让爸爸回来照顾这个家,经济来源又是一

个难题。她母亲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为不拖累这个家,就在98年1月份,母亲找来绳子自

寻短见,幸好姣敏送药时发现母亲的举动,经抢救及时没有发生生命危险。为了改善家庭状

况,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和奶奶,她选择了退学打工的方式,至今,

王姣敏对自己的选择还是无怨无悔。退学后,她就近找到一家服装厂上班,从此,她每天很

早就起床,做了早饭后帮助奶奶穿衣叠被、洗脸喂饭后,再帮母亲穿衣叠被、洗脸喂饭,长

久的病痛折磨使母亲的精神变得狂躁不安,病情加重使生活不能自理。有时给奶奶先喂饭,【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母亲看了就不乐意,等给母亲喂饭时,母亲会故意把饭碗打翻或洒在床上,地上。但是,王

姣敏没发一次火,常常默不吭声的将床褥收拾好,重新给母亲打上饭喂到嘴边。私下里,她

会偷偷的流泪,但是她总是不断的告诫自己“坚持、坚持、不要流泪、要坚强”。 尽管每天早出晚归,一天忙碌下来腰酸腿疼,但看到能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她心里也感

【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到一丝安慰。看到同龄的女孩穿着漂亮的衣服,心里是多么的羡慕啊,自己也很想穿上漂漂

亮亮的衣服,可她总是把这种心思压在心底,把挣来的钱全部精打细算补贴家用。每天除了

上班工作、下班操持家务、照顾二位老人外,抽空还得给弟弟做衣做鞋、辅导功课。尽管肩

上的担子沉重,但是每天忙到深夜,她总会拿起学过的课本,看看学过的知识,终于在90

年底,通过考试成为梨园矿的一名正式工。 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就在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时候,又一个不幸事情发生。那年是

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时候,她和父亲都在上班期间,家里只剩下奶奶和母亲在家。母亲从床

上栽倒在地与世长辞,这无疑对她是个沉重的打击,思想马上要崩溃啦,她时常抱怨自己如

果当时在家就好了,没有照顾好母亲,使母亲离世。心灵的创伤使她更下决心照顾好年迈的

奶奶,用加倍的细心照顾好奶奶。每天为奶奶穿衣做饭,洗头洗脚擦身子,把奶奶的生活起

居照顾的舒舒服服。奶奶有时会摸着她说“有你这样的孙女,俺这辈子没白活”。不久之后,

奶奶离世。失去双亲是她心里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通过努力使家里状况加以改变,是弟弟

们的生活过的舒坦。一年一年,她也成家了,弟弟们相继成家立业,可各家有各家的事,先

是她弟媳在平房上晒粮时不慎掉下来摔伤身体住院。弟弟家的孩子们小,这个做姐姐的忙前

忙后,家里、医院两头跑、两头照顾。就在去年、“屋漏偏遇连雨天”患有精神病的弟弟在犯

病时将弟媳和邻居砍成重伤入狱。又是她跑前顾后、忙里忙外的照顾两个家庭。住院花费、

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她自己是省吃俭用、慷慨解囊,一心一意的

照顾那个残缺的家庭。面对她的家庭情况,领导们都看在眼里,每年公司领导、工会主席、

女工部部长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她解决一下燃眉之急帮她度过暂时的困难。 对待家庭,她勤劳节俭、大度细心、勇于担当,特别是在家庭遭遇变故和磨难的时候,

她竭尽所能无私奉献。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她心中也有过

苦痛,生活也充满累与 忧,但她一想到他们是自己的至亲,他们与自己血脉骨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她

不能垮。作为家庭的半边天,她勇敢地把这一份责任、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王姣敏说:“家

是一个避风港,现在日子是有点艰难。但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回报。父母的坚强,

丈夫的宽容与理解,孩子的进步,家里家外、村里老小、单位的理解支持,使我得到了很多

的宽慰,我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

累点,远比他们受病痛、受折磨要好很多,负起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为人子

女起码的道德与良知!”她对孝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

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

力和代价。她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

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

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下去,将中华

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篇三:孝敬父母先进事迹 金山社区孝敬父母先进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

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来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是孝道的表现。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张家敏,金山社区 组人。他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张家敏上有

父母,下有俩个兄弟,都已成家,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张家敏的父亲刚出生不到一岁

父亲就去世了,只上了三天的私塾就放下书包离家做了童工,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他靠坚强

的意志的熬过来。母亲身体虚弱、病魔缠身,每天都离不开汤药,母亲是在这种艰苦岁月中

用眼泪把张家敏兄弟三人拉扯长大。 张家敏的母亲在1989年到1990年间住了两次医院,2000年在田间劳动中突然晕倒检查

出腹部有包块,医生要求马上手术治疗,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母亲提议去私立医院做手术以

减轻负担,但张家敏还是坚持在县医院做手术,他觉得手术安全性是最重要的,手术费的问

题可以慢慢解决。

1997年张家敏的父亲做了阑尾手术,2005年一场车祸又降临到老人身上。车祸造成他父

亲脑颅骨断裂、脑内有积血、手指骨骨碎、头部缝了几十针。经过抢救病情反而加重,老人

躺在病床上拉着张家敏 的手说:“我恐怕好不了了。”说完就昏了过去。在紧急情况下,张家敏未和两个弟弟商

量,果断决定把父亲送到了玉溪专医院治疗,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老人得到了第二次生命。

2010年老人半边身子不会动、也讲不出话。经检查是患上了高血压、脑梗塞,因此住进了医

院。2011年老人双手不由自主的发抖,自然走路也会跑起来停不下来。老人这种情况随时都【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要有人在旁边照看,抽出人手就相当于抽出劳动力,对于劳动力很重要的农民来说、这无疑

是给这个饱经灾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在2011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当别人家在欢度春节的时候,

张家敏兄弟却是紧急把父亲送往玉溪住院治疗。老人患上了前列腺炎,小便失禁、疼痛难忍。 张家敏的爱人蔡英回忆起老人的每一次住院都还来历历在目,每次老人一住院,她就放

下一切事物,守护在公婆身边,给他们洗脸擦身、喂汤喂药、端屎端尿,隔三差五给老人洗

澡换衣,让老人随时干净清爽。从老人卧床到能做起、从要人搀扶到能独自行走,她尽自己

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陪老人做复健,这样一晃就是好多年。老年基本康复之后,她还是花很多

时间来照顾老人,隔段时间就带老人去泡温泉,出差就给老人带新衣服,买来碟片鼓励老人

多多打太极、多活动筋骨,每月还给老人900块钱生活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健康

开心快乐的度过晚年。

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张家敏也渐渐富裕了起来。这让他们更有能力来孝敬老人,2009

年10月26日九九重阳节,张家敏捐资1200元给金山村老年协会,他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照顾更多的老人。张 家敏一家给他的家庭、给周围的人竖起了爱老敬老的丰碑。 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

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下去,将中华

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金山社区居委会

2011年9月6日篇四:孝敬父母及长辈的先进事迹材料 孝敬父母及长辈的先进事迹材料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及长辈是我中华各民族的光荣传统美德,是为人之道最

起码的品质和风格。 尖扎县坎布拉真直岗拉卡村的村民英吉,属80后的青年,她就是我村

有名的孝女,其祖母拉卓,今年已是80岁的高龄,在她的照顾和护理下,老奶奶现在身体健

康,精神饱满,红光满面,衣着干净,发行整洁一丝不乱。步伐犹如中年人,外人相见误认

为是60岁的人,说已经是八十岁的人,谁也不敢相信。 说到这就会联想到孙女英吉致孝的功劳,英吉是祖母抚养长大的,当奶奶进入老龄以后,

长期以来英吉就以惊人的孝心,伺候奶奶,奶奶的被褥衣服都定时拆洗,始终保持洁净,每

天起床后就帮奶奶倒洗脸水,梳头,整衣服。老人去寺院活动回来,英吉就给奶奶准备爱吃

的早餐,晚上陪睡奶奶的身旁,老人起夜英吉就搀扶奶奶,害怕奶奶摔倒,如果奶奶有病,

按时倒上开水,让奶奶定时服药,老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饭,英吉为了不让奶奶寂寞,经常

跟奶奶拉家常,讲笑话,讲故事,让奶奶开心,英吉对祖母精心照料无微不至,因此,奶奶

80岁却像中年人一样。

英吉不但尽心尽意孝敬祖母,而且也孝敬自己的父亲母亲,父亲已退休数年了,也是花

甲之人了,为此英吉处处时 时为父亲着想,给父亲做喜欢吃的饭菜,时常嬉笑于父亲的膝下,为父亲解忧愁,父亲外

出,总是送父亲到大门外,亲叮咛万嘱咐,叫爸爸注意安全,规劝父亲少饮酒,戒烟,从此

身体也好多了,英吉为了敬孝祖母及父母出嫁后也不离开家,常住于娘家,因此,英吉这种

孝顺的精神,在村内很有影响力,村民们普遍认为像英吉这样孝顺的女孩,在当今社会越来

越少了,所以,他的孝顺事迹是村内年轻人的榜样,更是80后青年的楷模,虽说英吉没有做

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就孝顺这点确实一般人长年累月为老人尽孝很难做到,为此,我们

村认为她当孝敬老人先进者是无愧的,是应该的,是实事求是的。因此,我们很简短地写此

材料,因文化水平问题,写的很不详细,只是她的楷模事迹的点滴而已。 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委会 2012年6月18日篇五:孝敬父母先进事迹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

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来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是孝道的表现。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张孟军,伟大的人民教师。他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张孟军上

有父母,下有孩子,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认识他的人都交口称赞他是位好儿子、好女婿。 有一次,岳父因不慎摔伤致股骨粗隆间骨折!他急忙找人、找车把岳父送进医院。看着

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张孟军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及时为老

人看病。因为岳父家也没有儿子,住院期间,都是张孟军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

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同室的病友都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羡慕的不得了。一个

多月过去了,经过张孟军的精心照料,岳父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终于可以出院了,全家

人特别高兴。但是必须卧床休息至少半年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他放下其他事物,守护在岳

父身边,给他洗脸擦身、喂汤喂药、端屎端尿,隔三差五给老人洗澡换衣,让老人随时干净

清爽。从老人卧 床到能做起、从要人搀扶到能独自行走,他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陪老人做复健,这

样一晃就是好多年。老年基本康复之后,他还是花很多时间来照顾老人,隔段时间就带老人

去泡温泉,出差就给老人带新衣服,买来碟片鼓励老人多多打太极、多活动筋骨,尽自己最

大的努力,让老人健康开心快乐的度过晚年。 张孟军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女儿,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

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女儿才会孝敬我。”张孟军是这么说

也是这么做的。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做点杂工挣零花钱。他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疼爱

儿女,让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用自己的一生,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

爱孩子、爱丈夫。他近多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用他那颗

最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象他这样一些勤

劳、善良的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特殊的家庭充满

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2015最美孝心少年先进事迹材料
孝心家庭事迹材料 第三篇

最美孝心少年先进事迹材料怎么写

从记事起,梅××就懂得自己的妈妈跟别人的妈妈不一样,既无法教她说话,也无法教她唱歌,她只能将自己搂在怀里,不停地摇啊摇,笑啊笑。也许是亲情使然,聪明的梅××却能读懂妈妈的笑容,明白妈妈的爱抚。她会用自己清脆的嗓音叫妈妈,会跟妈妈说话、唱歌,用她稚嫩的小手为妈妈擦擦汗,拍拍肩,还学会了简单的唇语,逗妈妈开心。

上幼儿园了,梅××知道自己的爸爸无法从事一些重的体力活,她总是想尽办法为父母分担一些劳累。中秋过后,是秋收的农忙时节,放假了,别的小朋友出去放松游玩,她却早早起床,跟随妈妈和年幼的哥哥去地里捡花生、掰玉米、刨土豆。每颗玉米、每株花生、每块土豆,对于年幼的梅××来说,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稚嫩的小手因为掰玉米、刨土豆变得粗糙、红肿,而且还磨起了水泡,可她强忍着疼痛,一声不吭,因为她知道妈妈和哥哥比自己更辛苦、更劳累,她没有理由偷懒,有时要干到月亮出来了才能回到家。

转眼间,梅××升小学了,懂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细心地梅××无意之中听说用热水泡脚、搓脚可以缓解一天的劳累。于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梅××都要打上一盆热水,首先帮助爸爸把脚伸进盆里,然后用小手撩起热水,顺着爸爸的小腿轻轻的抹下去,上来下去,梅××的小手在爸爸的腿上、脚上不停地揉搓,看着爸爸舒服的样子,父女俩高兴地笑了。

帮爸爸洗完后,梅××又要帮妈妈洗,每次,妈妈都会很心疼的抚摸孩子,仿佛在说:“孩子,真苦了你了。”等到帮爸爸妈妈洗完后,梅××才会在灯光下开始完成当天的作业。常常是爸爸妈妈都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她才放下手中的笔,虽然满身疲惫,但她从不言苦,从不说累。

记不清有多少次放学,小伙伴找她玩,她总是笑笑说:“我还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必须早早回家。”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比大人还忙的“忙孩子”。

2015年9月,梅××就要升中学了,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件喜事,可对于梅××,却增添了一份忧虑。自己这样的家庭,勉强还可以支撑起生活的重担,要出外上学,开销肯定会更大,这不是给这个家雪上加霜吗?怎么办?书要读,生活得维持,聪明的梅××看到很多人挖药材、捉蝎子可以赚钱,于是,就和哥哥一起,利用暑假的时间,白天挖“远志”“柴胡”等中草药材,晚上摸黑去捉蝎子。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梅××没有什么经验,为了找到“远志”“柴胡”等中药材,梅××不顾朝露酷暑,跑遍了村子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岭,脚上磨出了水泡,钻心的疼,可梅××硬是咬着牙关挺了过来,手中捧着自己亲手采集的药材,梅××高兴地忘了疼痛。

如果说白天的挖药材辛苦,那么晚上摸黑捉蝎子就凶险了,凭着自己的好眼力去抓蝎子算不得什么,即使一不小心,有时会被蝎子蛰,梅××还是可以应付过去的。最可怕的是,有时找着找着,就会脱离群体,甚至会一个人步入几里之外的山沟里,有时还会不留神掉进沟渠里,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独自身处荒郊野外,真的让梅××感到了孤独、害怕,每到这个时候,她就自己给自己打气:“梅××,别怕,月神会照亮你回家的路。”于是,一个人哼唱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歌曲,在手电筒的照耀下,提着自己抓到的蝎子,独自摸黑回到家。每每遇到这样的经历,哥哥就嘱咐她要小心些,她也每次都告诫自己千万别离了群,但是为了能够抓到更多的蝎子,她还是很多次误入“歧途”。虽然担惊受怕,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所得可以换来一些微薄的收入,梅××的心里还是感到很高兴。

最美孝心少年先进事迹材料参考

一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孩子。她,叫徐梦婷,今年9岁。她的家在当阳市坝陵办事处慈化村,从她记事起,她的身边就只有爷爷、奶奶,而爸爸妈妈只是电话上那个陌生城市的号码,和遥远的声音。但是,即便是这样一点小小的幸福也没能维持太久,2015年,妈妈与爸爸离婚后,抛下三岁的小梦婷离开了家,08年,在广州当保安的父亲突然病逝。

从此,小梦婷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中风后腿脚不便,奶奶家里家外忙不开,梦婷在大部分孩子还只会撒娇的年纪,便学会了搀着爷爷散步,学会了洗衣、做饭、喂猪。

可是,厄运并没有放过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去年,奶奶在晒谷场上摔了一跤,瘫痪在床,爷爷再次中风后无法下床。只有8岁的小梦婷,成了这个风雨之家唯一的支柱。这年冬天,爷爷带着对梦婷和老伴儿无限的留恋离开了人世。命运用一种极度残忍的方式,把这个家庭变得满目疮痍。小梦婷却没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泪. 曾经的五口之家,只剩下梦婷和奶奶,但是家还在,只是奶奶似乎在一夜之间苍老,梦婷则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也曾有好心人愿意收养小梦婷,新家在宜昌城区,那里有非常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小梦婷很坚定地拒绝了。

家里家外,梦婷一手当家,村里发的200元低保她一分钱也不敢乱花,精打细算地存起来留给奶奶看病;她是奶奶的开心果,给奶奶带来村里村外的趣事;她是奶奶的小棉袄,温暖着奶奶苍老悲苦的心;有时亲戚邻居送来好吃的,她也总是留给奶奶。

家务繁重、家境捉襟见肘,梦婷稚嫩的肩膀承担着持家的艰辛,可所有的磨难都未能磨灭梦婷读书的渴望。她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担任了班长,她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土坯房的半面墙,成为这个简陋之家最精美的装饰。这个九岁的孩子,让众多成年人叹服。

最美孝心少年的先进事迹

自冯泳淇4岁那年,叔叔触电身亡后,泳淇的爸爸深受打击就染上了酗酒的习惯。喝完酒后,冯泳淇和妈妈就成了爸爸撒气的对象,有时娘俩甚至被打得遍体鳞伤赶出家门。爸爸由于常年饮酒过量,心情忧郁,染上了糖尿病,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跑医院和喝酒是爸爸生活的唯一,也丧失了劳动能力,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妈妈为了能更方便照顾家,就在家附近摆起临时小摊,夏天卖水,冬天卖鞋垫,赶上淡季,就卖咸菜,给别人修脚,送餐……冯泳淇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一方面要照顾爸爸,一方面要安慰妈妈,为分担妈妈的压力,她每天天刚亮,就会起来做饭,总是悄悄的,怕影响妈妈睡觉。饭做好后,冯泳淇也会在桌子上摆一瓶酒,等着爸爸吃饭,他知道喝酒是对身体不好的,但为了让爸爸高兴,不难为他和妈妈,他只能这么做。晚上放学回家会顺便买菜,写好作业做饭,等着妈妈回来一起吃饭,这也是他一天开心的时候。时间久了,泳淇的鸡蛋炒柿子、醋溜白菜,炒土豆丝已经成了她的拿手菜。双休日和假期,冯泳淇会和妈妈一起出摊,他从来不觉得丢人,帮着妈妈一起吆喝:“凉冰冰的水……舒适保暖的鞋垫,纯手工制品……酸辣可口的咸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他的叫卖声常常会吸引很多人驻足。时间一长,冯泳淇成了附近很有名气的人,只要从这路过的人都会向他竖起大拇指。

现在冯泳淇读六年级了,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对于未来,冯泳淇有自己的打算。冯泳淇平时的作业几乎全部都是“优”,老师的评语也都是夸奖的。妈妈希望她读一所好中学,但是他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哪儿读书都是一样的。“我现在就希望爸爸的病能好起来,妈妈不用那么辛苦,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后我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1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