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

| 高中作文 |

【www.guakaob.com--高中作文】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一)
《乙炔_炔烃》教学设计

《乙炔 炔烃》教学设计

贵州盘县第一中学 553500 何森

1 课时安排 2课时 2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甲烷、烷烃、乙烯、烯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和烯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会了较系统地学习某一类烃的方法,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的不饱和烃的性质有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炔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不饱和烃的性质特点,并且让学生树立“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观。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乙炔的性质和主要用途。让学生掌握乙炔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能和溴以及HCl发生加成反应的主要化学性质。

在介绍乙炔的结构时,要充分利用模型和flash动画,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增强生动感和形象感。在学习乙炔的性质时,则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将乙炔和乙烯的性质作对比,通过观察乙烯发生氧化、加成和乙炔发生氧化、加成实验现象中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和出结论。使学生了解模型、对比、类推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难点:乙炔的结构 4 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技能

4.1.1 引导学生掌握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对学生进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教育。

4.1.2 通过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

4.2.1通过球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乙炔的空间结构。 4.2.2通过实验法使学生掌握乙炔的化学性质

4.2.3 由于乙炔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因此本设计主要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

第 1 页,共 6页

4.3 情感目标:

4.3.1 让学生学会对比论证的方法。

4.3.2通过学生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

4.3.3、对学生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第 2 页,共 6页

第 3 页,共 6页

第 4 页,共 6页

作者姓名: 何 森

通讯地址: 贵州省盘县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 553500

电子邮箱: hutu-1@163.com.cn

第 5 页,共 6页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二)
高中化学选修5公开课备课教案——炔烃(已完善)

2-1脂肪烃——炔烃教案

【导课】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是烃。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烷烃与烯烃。

烷烃中碳与碳以单键相连,烯烃中含有碳碳双键,那么碳和碳是否能以三键相连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另一类脂肪烃,即炔烃。

【板书】 2-1脂肪烃——炔烃

【设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炔烃?即炔烃的定义是什么?

【板书】一、炔烃 1、定义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

【讲解】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板书】 一C三 C一 脂肪烃

【讲解】分子内存在碳碳三键

炔烃是脂肪烃,是链状,无环状结构。

【设问】碳碳三键比碳碳双键多出一条键,所以相同碳原子数炔烃应比烯烃少两个氢。那么炔烃的通式是什么?

【板书】2、通式:CnH2n-2(n大于2)如C4H6

【讲解】因为炔烃中含有碳碳三键,所以至少含有两个碳,所以n应大于2.

二烯烃的通式也是CnH2n-2,所以炔烃与相同碳原子数的二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板书】3、物理性质:C↗而递变

4、化学性质:【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

【讲解】烷烃的化学性质与最简单的烷烃甲烷相似,烯烃的化学性质与最简单的烯烃乙烯相似,那么,为了研究炔烃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炔烃开始研究,最简单的炔烃含有2个碳,名为乙炔。

【板书】二、乙炔

【讲解】首先得知道乙炔分子是什么结构!

1、分子结构

【展示并讲解】比例模型

这是乙炔的比例模型,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乙炔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结垢简式。

【板书】C2H2 H一C三C一H H:C. ::.C:H HC三CH

【讲解】乙炔的空间结构:碳碳三键上的两个碳原子和与其直接相连的2个氢原子处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直线型

【讲解】碳碳三键和碳氢键的夹角是180。。

我们先从微观上认识了乙炔分子,再从宏观上了解一下乙炔的状态等,即物理性质。

【板书】2、物理性质

【讲解并板书】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俗称电石

气。那么为什么称其为电石气呢?是应为乙炔是由电石得到的气体,

【板书】3、实验室制法CaC2 + 2H2O→Ca(OH)2 +C2H2↑

【讲解】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碳化钙与水反应太快,所以为了降低反应速率,观察书上图片2-6.我们应使用块状而不是粉末状电石,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使用分液漏斗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较平稳的气流。

因为电石不纯,含有杂质,所以使用CuSO4溶液来除去有恶臭气味的H2S等杂质。

若想收集乙炔气体,应利用排水集气法,而不能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因为乙炔的密度与空气的相近。

【板书】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点燃① 可燃性:2C2H2 + 5O 4CO2 + 2H2O

【讲解】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的含碳量比乙烯还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乙炔在O2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的温度可以高达3000℃以上,它可以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如书上图片2-8

② 乙炔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使K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去,这是氧化反应。

【板书】使K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去。

(2)加成反应:

【讲解】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过程分布表述:【板书】CH三CH+Br2→CH(Br)二CH(Br) CH(Br)二CH(Br)+ Br2→CH(Br)2CH(Br)2

【讲解】生产重要化工原料氯乙烯

【板书】CH三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

2二CHCI

【讲解】与H2完全加成

【板书】CH三CH + 2HCH3CH3

【讲解】以上为乙炔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的相似,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板书】加成/氧化

【讲解】【阅读并思考】书上学与问的第一题:哪些脂肪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答】含有不饱和键的烯烃和炔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其结构特点是具有碳碳双键与碳碳三键。

【第2题】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键碳上连接了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顺反异构。请问在炔烃分子中是否也存在顺反异构现象?【答】炔烃中不存在顺反异构,因为炔烃是线型结构分子,没有构成顺反异构的条件。

【复习】根据板书简单复习。

【习题】

练习册大本

【课后作业】

教材36页第4题

【板书设计】

2-1脂肪烃——炔烃

一、炔烃

1、定义:一C三 C一 脂肪烃

2、通式:CnH2n-2(n大于2)如C4H6

3、物理性质:C↗而递变

4、化学性质:

二、乙炔

1、分子结构:C2H2 H一C三C一H

H:C. ::.C:H HC三CH 直线型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略小于空气 电石气

3、实验室制法CaC2 + 2H2O→Ca(OH)2 +C2H2↑

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可燃性:2C2H2 + 5O 点燃4CO2 + 2H2O

使K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去

(2)加成反应:CH三CH+Br2→CH(Br)二CH(Br) CH(Br)二CH(Br)+ Br2→CH(Br)2CH(Br)2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三)
高中化学 乙炔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乙炔》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四)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五)
化学 典型教学设计

《卤代烃》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化学化工学院 *** 学号:

【课程分析】

《卤代烃》是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烃和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本章是第一章内容的部分具体化,也是学习后续各章节内容的基础。本节继学习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

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也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教学中要注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例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从而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引入卤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有些卤代烃特别是一些多卤代烃可直接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麻醉剂和防腐剂等。

溴乙烷是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之一,通过溴乙烷的学习,可以了解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性质,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课标和近年来的高考分析可知,本节内容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溴乙烷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卤代烃水解能生成醇,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烯烃,因此卤代烃是联系烃和烃

的含氧衍生物的重要桥梁。是高考推断题必不可少的考点。

2、通过对溴乙烷结构、性质的学习,再次强化官能团决定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方法,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通过对卤代烃反应条件及产物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控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面对的是高二学生,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基础知识方面:学生通过前面必修2和选修5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决定其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也能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学习烷烃、烯烃和炔烃的有关知识。学生已经知道氯仿、四氯化碳、1,2-二溴乙烷、聚氯乙烯、溴苯等几种卤代烃,但只知道卤代烃部分物理性质,而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没有认识。

学生心理特点方面: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高二学生具有好奇、好胜、好动、好玩4大特点。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老师的讲授敢于质疑,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往往不满足于老师告诉他是什么,而更愿意自己去探索是什么和为什么,并且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在思维发展的层次上,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正在发展中,而实验探究是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生实验方面:学生在前面化学必修1、2和选修四中已经多次接触到实验,并且经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已经有一定的实验基础知识,但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案,比较、选择、评价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等方面仍然较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学法设计】

有机化学抓住“组成、结构、性质”这一主线,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设问法、对比法、演绎法,层层递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意识的将一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通过以实验为核心的自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及训练科学的方法,充分挖掘其潜能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真正感觉探究的乐趣。利用日常生活中卤代烃的功过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如通过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课件、图片及生活中的化学等创设问题,通过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充分体现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注意有机物“官能团转化”的基本规律,分析有关溴乙烷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注意学习自然科学基本研究和思维方法———“对比实验、提出问题→科学猜测→实验验证→实验反思→本质剖析→解决问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做中学”,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本课时通过学生选择研究卤代烃的代表物溴乙烷的内容和顺序,体现自主学习;通过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等对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

【高中化学炔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本质及化学键变化情况,能正确书写水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通过溴乙烷中如何检验溴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探究欲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体验实验过程中挑战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引入课题:

【图片】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你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吗?卤代烃的官能团是什么?

【板书】一、卤代烃

1、定义

2、官能团

【设问】怎么研究卤代烃呢

【学生回答】卤代烃的概念及官能团。

【学生回答】选取典型(代表物),根据结构分析性质,再到一般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二、探索新知:

教师主要活动:

【板书】二、溴乙烷

【设问】我们要怎么研究溴乙烷?先研究什么?

【思考回答】研究溴乙烷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板书】

1、物理性质

【肯定】今天就按同学说的顺序来研究。研究溴乙烷的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考虑?用什么事实可以说明问题?

【回答】研究 溴 乙 烷 的 物 理 性 质。具体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

讲授相关知识,播放溴乙烷视频材料,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引出代表物的学习,明确学习内容,激发求知欲望。运用认知学习理论,反映体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体现了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设问】接下来该研究溴乙烷的什么内容?组成结构怎么研究?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其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5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