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文逍遥游

| 高中作文 |

【www.guakaob.com--高中作文】

高中课文逍遥游(一)
逍遥游(高中背诵部分)

逍遥游(人教版高中选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高中课文逍遥游(二)
逍遥游原文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①,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②;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③,而犹浸灌④;其于泽也⑤,不亦劳乎⑥?夫子立而天下治⑦,而我犹尸之⑧;吾自视缺然⑨,请致天下⑩。‛许由曰:‚子治天下(11),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12);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13),不过一枝;偃鼠饮河(14),不过满腹。归休乎君(15),予无所用天下为(16)!庖人虽不治庖(17),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18)!‛

肩吾问于连叔曰(19):‚吾闻言于接舆

(20),大而无当(21),往而不反(22)。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23);大有迳庭(24),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

(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吾以是狂而不信也(29)。‛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30),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高中课文逍遥游】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31)。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32),世蕲乎乱(33),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34)!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35),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36),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37),越人断发文身

(28),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39),窅然丧其天下焉(40)。

【译文】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

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从属于‘实’的附属物,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无法反复验证。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连叔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一起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一起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身体上有聋与瞎吗?智力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

吾的呀。那位神人,他的德行,能包容万事万物,使整个世界成为太平境界,他怎肯为天下俗事忙忙碌碌呢?这神人,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的尘垢秕糠等糟粕物,都能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又怎么会把外物琐事当一回事呢!‛

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帽子到南方的越国,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花纹,没什么地方用得着帽子。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神人之后,怅惘地神游世外,忘记了天下。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

「我世世为,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七)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 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网罟。今夫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高中课文逍遥游(三)
逍遥游学案(含答案)

第一课时 《逍遥游》学案答案

【高中课文逍遥游】

主备:徐秀红 同备:高二语文组 审核:高绪丽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学习重点:

1.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学习内容和过程:

一、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

(结合注释,教师补充 )

二、熟读课文【高中课文逍遥游】

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找出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掌握。

三、自学自练:

1、字音识记

鲲(kūn)鹏 抟(tuán) 齐谐(xiã) 坳(ào)堂

迁徙(xǐ) 北冥(mínɡ) 夭阏(â) 沮(jǔ)丧

榆枋(fānɡ) 斥鴳(yàn) 舂(chōnɡ)米 晦朔(shuî)

泠(línɡ)然 蓬蒿(hāo) 翱(áo)翔 恶(wū)乎待哉

穷发(fà)之北 知(zhì)效一官 决(xuâ)起而飞

数数(shuî)然 飡(cān) 蟪(huì) 蜩(tiáo)

2、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高中课文逍遥游】

3、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奋发) 志怪者也(志:记载)

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之九万里(之:到„„去) 之二虫(之:这)

众人匹之(匹:相比) 彼且奚适(奚:哪里)

是鸟也(是:这) 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

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 而后乃今陪风(陪:凭)

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 适百里(适:往)

以久特闻(特:独) 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

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

4、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5、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6、实词、虚词的解释

(1)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

(2)名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名义

(3)、而

化而为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后乃今将图南 (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夫列子御风而行 (连词,表修饰关系 )

水浅而舟大也 (连词,表并列关系)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连词,表转折关系)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而御六气之辩 (连词,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

而征一国者 (通假字,通“能”)

第二课时

【高中课文逍遥游】

一、研读课文

1、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2、作者用众多的比喻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呢?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飨鹏之大?【高中课文逍遥游】

明确:鲲之大,。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辊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写的?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5、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6、蜩学鸠是怎样嘲笑大鹏的?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至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区之二虫又何知!”

7、提问:蜩与学鸠“枪榆伤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

明确;照样讲明它们也不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8、提问: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编站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9、根据本段中的“小”“大”观点,第一段中的事物哪些是“小”哪些是“大”?

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又是“小年”。鲲鹏是“大智”,蜩、学鸠、斥鴳等见识浅陋,只能算是“小智”。

10、提问:第三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人说明什么?

明确:所提到的宋荣子、列子,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11、提问:那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12、要求学生读后回答: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

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搬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后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但是《逍遥游》中所表达的思想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是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腿的空虚。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5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