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描写景物的古诗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第一篇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认识的字】

闻 景 苔

【诗中名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译文】

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

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

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认识的字】

眠 晓 啼

【诗中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认识的字】

闲 静 涧【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诗中名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在我空闲的时候来到山里,正好碰上桂花凋落的时候。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而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认识的字】

新 照 清

【诗中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文】: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认识的字】

鸠 斧 锄 巢

【诗中名句】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译文】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描写夏天景色古诗10首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第二篇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宋代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第三篇

古诗词中景物描写题型及分析

字数:2517 字号:大 中 小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语道出了景物在古诗词中举重若轻的地位。古诗词中写景的妙词佳句如点点繁星,始终闪烁在读者心头,让人回味无穷。理解赏析这些写景的妙句,有助于学生把握作品内容,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对中2012年省市中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的考查角度不尽相同,也各有侧重,中考古诗词景物描写常见题型:

?摇一、 景物描写类

中考导航

描绘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真题回顾

【宿迁市】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摇【注】 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陕西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找出古诗词中的景物;2. 借助想象和联想,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画面。

二、 注意要点

1. 要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

2. 在忠实于原诗词的基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的意境。

3. 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二、 意境鉴赏类

中考导航

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古诗词中含有作者情感的景物也称为意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对意境的鉴赏,主要有以下三个命题层面:

1. “是什么”即有哪种或哪些意象,意境?

2. “怎么样”意象,意境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3. “为什么”意象,意境的意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回顾

【衡阳市】

浣溪沙

苏?摇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全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临沂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a、 描写诗词中的景物; b、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如:清冷寂静、雄浑壮阔、萧条冷落等c、 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 注意要点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如杜牧《泊秦淮》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就构成了一种意境、朦胧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水,冷冷的月光覆盖着水边的沙岸,诗句中有四个意象烟、水、月、沙它们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群。画面凄美而迷蒙,衬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之情,杜牧这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三、 炼字类

中考导航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原则,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真题回顾

【佛山市】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下列各题。

舟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

【注释】 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摇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 注意要点

炼字类题型,我们首先要了解哪些类型的字词是平常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字词,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作用。

1. 抓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中的诗眼,古人在创作、欣赏诗歌,十分注意咀嚼字词。

2. 抓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 “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 抓名词。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 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一句中共写了九种景物: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本联纯用名词组成诗句, 将九种景物作意象的叠加, 如一个个特写镜头, 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4. 抓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 有时作定语用, 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作用是基本相同的: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欣赏时, 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四、 表达技巧类

中考导航

此类题型直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掌握。由于“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所以回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考查所给诗句。一般来说,不必面面俱到,应选取诗句最突出的一方面作答。如果题干中要求必须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方面来赏析,则应结合诗句来作相应的分析。

真题回顾

【济宁市】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盐城市】

登岳阳楼?摇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 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1)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2)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指出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 结合诗句中具体词语作分析。

3. 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二、 注意要点

鉴赏古典诗词中表达技巧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 而是分析体会其妙处, 也就是分析其表达效果, 体会其对塑造形象、 抒发情感、 体现主旨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对各种重要的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熟练掌握, 做到成竹在胸。

1. 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等。夸张: 突出本质特征, 放大观点感情, 强化爱憎是非, 美丑更加鲜明。

2. 常用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3. 其它方面: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象征等。 (责任编辑:王睿枫)

描写风景的古诗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第四篇

1、<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描写风景的古诗

2、<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描写风景的古诗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8、<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9、<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
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
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
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10、<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11、<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12、<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13、<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1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15、<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16、<早秋>

唐·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17、<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18、<秋雨叹>

唐·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19、<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20、<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21、<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22、<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23、<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
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24、<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25、<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26、<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
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描写景色的诗句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第五篇

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景色的诗句。(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8、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描写景色的诗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4、黄四娘家花满蹊,

关于描写冬天景物的诗句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第六篇

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3、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4、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关于描写冬天景物的诗句。——杜甫<兵车行>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

8、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关于描写冬天景物的诗句。——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1、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12、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1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14、溪深难受雪,1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6、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17、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18、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1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唐·高骈<对雪>

22、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24、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

25、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关于描写景物的古诗 第七篇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7、<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18、<江上>

清·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1、<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3、<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4、<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5、<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6、<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7、<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8、<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29、<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0、<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6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