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名言“在我头上的星空与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康德名言“在我头上的星空与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读后感篇一
《康德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说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的英文原句是什么?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more often and steadily we reflect up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康德名言“在我头上的星空与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读后感篇二
《康德三大批判体系及其哲学拾贝#我们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我们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康德三大批判体系及其哲学拾贝

“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于一七二四年诞生于普鲁士东部的哥尼斯堡,父亲是一位马鞍师傅。康德一辈子都住在这个小镇上,直到他八十岁过世为止。他们一家人都是非常虔诚的教徒,而他的宗教信仰也成为他的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他和很多思想者一样,觉得有必要巩固基督徒信仰的基础。 康德是到他为止知名的哲学家中唯一曾在大学里教授哲学的人。他是一位哲学教授:对于古往今来的哲学传统有很深厚的了解。他对笛卡尔和史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与洛克、柏克莱和休姆等人的经验主义都很精通。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

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纯粹理性批判” 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

在康德的概念里: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心灵不只是纯粹接收外界感官刺激的‘被动的蜡’,也是一个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这点很重要。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康德认为,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在这方面他同意理性主义者的说法,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何谓是、何谓非。这并

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人心固有的观念。根据康德的看法,每一个人都有‘实践理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 当我们做某件事时,必须确定自己希望其他人在同样情况下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依据内心的道德法则来行事。意义乃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成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

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曾经倡议成立“国际联盟”。他在《永远的和平》中写道,所有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国际联盟,以确保各国能够和平共存。这篇论文写于一七九五年。约一二五年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联盟成立了,但在第二次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康德可说是联合国概念之父。康德的主旨是,人的‘实践理性’要求各国脱离制造战争的野蛮状态,并订定契约以维护和平。虽然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我们有责任为世界《永久的和平》而努力。我们几乎可以说那是哲学的终极目标。

康德想让人们记住的,其实就是良心。我们无法证明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的事情,但我们仍然知道它。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很好或帮助别人,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做会有好处,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那就不算是真正依据道德的法则行事。当然行为并没有违反道德法则,但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在克服自己的情况下所做的行为。只有那些你纯粹是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

只有我们自己确知我们纯粹是为了遵守道德法则而行动时,我们的行为才是自由的。 所以当选择不要对别人不好时——即使这样会违反自己的利益——就是在从事自由的行为。而如果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算自由或独立。

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康德指引了一条道路,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僵局。哲学史上的一个纪元于是随着康德而结束。而世界变得更人性了。

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生得伟大者,笑对无常。

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

管理学院 1 1 0 3 2 1 0 2 陈沁怡 《中外著名哲学家评传》

康德名言“在我头上的星空与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读后感篇三
《读后感》

读《守望教育》有感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 走向人对人的理解”、“ 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

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守望教育》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暖的“人间情怀”。作者十分推重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其《学者的人间情怀》中倡导的学术作风:“应该提倡这么一种观念:允许并尊重那些钻研象牙塔的纯粹书生的选择,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在作者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在搞好专业研究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文化批判意识,用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表态”。于是,作者将自己深邃的目光、纯净的心灵,交付于众说纷纭的教育。的真实内涵。”作为一名研究教育的学者,作者也许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芸芸众生的悲欢,但他愿意以自己的良知和赤诚,去“言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关爱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这样的“人间情怀”,既使作者一往情深地为教育呐喊、挥汗、流泪并幸福,也使读者对《守望教育》心向往之。

《守望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见解的独到性。刘铁芳先生怀着对教育的满腔深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学日益成为显学,教育问题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时,他始终坚持着个人独到的问题关注,关注当代教育被遮蔽的人文情怀,比如儿童教育、乡村教育、道德教育、教师成长和人文幽思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远离故事的教育等。林林总总的教育学话语,往往研究者自身被排除在话语之外,话语中间看不出研究内容与个人的实际性关涉。社会底层出身的 刘铁芳 教授习惯于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总是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作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强调“技术主义”和“权威主义”、并以此作为让学生“听话”的秘诀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违背教育为了“人的发展”的宗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活泼的成长。这充分体现作者争鸣的勇气、学术的个性和见解的独立。

社会已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给予我们的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们以何种品性的教育?如果说刘胡兰以稚幼的肩膀担当神圣的革命价值是出于特殊的时代,可为什么我们一直还在比刘胡兰还小的孩子

心灵里不断传诵着刘胡兰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什么我们的身边不时会出现小英雄不断以血来洗刷我们成人世界的眼睛呢?”,这样的批判似乎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又有谁能否认作者思考的深刻、呐喊的至诚呢?

《守望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文笔不像一般教育著作文笔的生涩和艰深,显得平和宁静、灵动流畅和诗意盎然。

在《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一辑的篇前语中,作者写道:“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这样的文字,让平和从容状态下的教育深情、教育哲思,在人们宁静的心灵里汩汩流淌„„

在《远离故事的教育》中,作者深情回忆儿时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各类故事)连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凉,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虽然贫穷,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时光在故事的记忆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鲜活如旧,带给我绵绵不绝的生命暖意。”读这样的文字,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读这样的教育著作,有如轻风拂面、甘露润喉,让人顿觉神清气爽。这是《守望教育》的魅力,也是刘铁芳先生的魅力。

教授对教育事件的人文幽思,对教育问题的理性反思,读后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令我映象最深的是“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这一章节,它勾起了我对孩童时代的回忆。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童年就像一块汉白玉,纯净无暇,不屑粉饰。记得我和邻家孩子一同上学,一路上我们哼着小曲儿:我去上学校,小鸟对我笑,早早早,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

小书包„„。孩童时的活力如同中东取之不尽的石油,我们从不吝惜,唯恐挥散不尽。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那时侯读书生活比较单纯。简简单单的几本教材,没有任何别的读物、辅导材料,早上来上课,午后轻轻松松回家,作业尽管有一些,也还有课文的背诵任务,但感觉好象都能比较轻松地应付得过来。不仅如此,愉快经历还有两个重要由来,一是经常有伙伴自由玩耍,一是与自然随意地接触。”说真的,那时电脑离我们好远,更别谈网络游戏了。但我们是那样沉醉在大汗淋漓中。那些是祖祖辈辈曾经的游戏,永不老去的快乐。可以说它们所有都是孩子们乐道的经典。

记忆最深的也许就是踢键子了,几个铜钱,几根鸡毛和一小段麦管用线一扎便扎成了一个飞扬的过去,一个,二个,三个„„。然后要数跳橡皮筋了。这橡皮筋也是自己一个个结起来的,有时嫌橡皮筋统一的淡黄色太单调,还会去买贵一些的彩色皮筋。跳橡皮筋是个团体项目,也有更多更复杂的玩法。校园里,只要一下课,便立即沸腾起来,几个人绷,几个人跳,往往绷的人心里都在诅咒跳的人赶快输掉,然后轮到自己跳。于是乎,最常用的技巧便是同玩的人讲话,开玩笑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真是百试不爽,这种冤假错案也无人可诉。说起跳法,细细研究许就可以立书成章了,比如马兰花啊,周扒皮啊,加减乘除啊„„,它们都有一个有趣活脱脱的故事,一边跳一边像儿歌似地念叨,有时跳到天都黑了还没决出胜负。

这下子让我想起了丢沙包,那是个像菜场里卖的大块豆腐干般大小,装满生米的布袋。中间站一人或几人,两边各站一人拿小沙包扔中间的人,中间的人则来回逃避以免被砸到,或者在半空中接住沙包获胜。它强调眼明手快。

较经典的游戏要数“跳房子”了。在地上画一幢高楼,每一层有不同的格数,所有有的用一只脚跳,有的用两只脚跳,跳之前得将一个小石块准确无误地扔进某一格,然后一圈跳回来将它捡起就算成功。

可回首今天的教育,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谓天壤之别,学生知识训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学生的生存状态本身却并不见得随外在条件转变而一道发生着质性的转变。打着提高儿童素质的名义,名目繁多的训练充斥其中,机械刁钻的考试把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变的十分狭隘,当今的学习成了孩子们不

得不承受的苦役。童年时代,成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紧绷的弦„„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就让孩子们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将来成长为心理健康、体魄健壮、素质全面的国家栋梁之材。我替孩子们呼吁——还我快乐童年!

一个孩子如果没能拥有调皮快乐童年,将会是他人生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俄国诗人古米寥夫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读后有心跳的感觉:“道旁每一簇落满尘土的灌木丛/都在向我呼唤:/我要和你闹着玩,/围着我小心地走一圈,/你就会明白,我是个怎样的顽童!”“只有发狂似的秋风/喧嚣而过,才中止了我们的游戏,——/我的心儿跳得愈加幸福欢畅,/我确信我将快乐而死。”这就是孩子的心灵,孩子的世界。

无论是梧桐树还是灌木丛,都可以成为童年的游乐场,成为奏响校园生活欢乐音符的舞台。为孩子们创造相对宽松、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吧!让他们享受童年的乐趣,拥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接受人类文化的熏陶,获得心智的空明和敞亮,拥有健康向上的自我!

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

康德名言“在我头上的星空与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读后感篇四
《教育名著读后感》

《守望教育》读后感侯

墨江县小 武艳芳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

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

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康德名言“在我头上的星空与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读后感篇五
《守望教育 读后感》

《守望教育》读后感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

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的艺术:(1)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2)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康德名言“在我头上的星空与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读后感篇六
《教育名著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

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海盐县实验小学金漪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教育名著< < 守望教育> > 读后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11 更新时间:2010-7-5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

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读书笔记《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

作者:刘爱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87 更新时间:2010-7-7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1.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这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1)生活教育的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3)生活教育七大原则: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提出: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结合其他教育名篇,可以确定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进性原则;全民性原则;终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4)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第一,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 第二,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第三,要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

第五,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

第六,要培养一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他们是一批“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

第七,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2.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

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1)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首先,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其次,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7121.html

    上一篇:红岩每章感受

    下一篇:出师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