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江村经济篇一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篇二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思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

地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

“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村庄里,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本人的专业是法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书中与法律有些许牵连的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书的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费老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村落中人们对财产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决非是法律学者们按照逻辑严密的物权法体系进行的分类),以及财产的传递和这种传递过程中对继承和赡养义务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时已经生效的

(中华民国)新民法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新法规定了女子的继承权,改变了单系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费老认为虽然新法律已颁布7年,但就江村而言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即民间所遵循的继承原则仍然是传统的“父系传嗣单系继承”。这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即:法律自上而下的构建出了一套体制,但该体制所适用的领域却实际遵循着另一套“规范”,即表现出了一种“二元化”的态势,而这种“二元化”(有时是一种“多元化”)往往又表现为民间自发的“规范”得到实际贯彻,国家公权力制订的规范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经济生活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 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的农耕和副业各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惊叹于这些农业行为的技术性和精确性。这个系统的每套程序,都需要一个惊人的协调。以农耕灌溉为例,由于水域在田地的外围,必须修建渠道,外层的田地灌溉一定量之后,必须自觉地关闭出水口,以满足下一块田地的灌溉,为了满足均匀灌溉,同一田埂内的田地必须高度相同,如果有一家的田地为私自储水而降低地块高度,便会遭到谴责。即使干旱时节,这个规矩个人也不敢轻易去破。这个规矩不是任何行政部门强制执行的,而是自律的结果,自律是这个地区自治的条件之一。

江村经济篇三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篇四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篇五
《江村经济 演示》

江村经济篇六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篇七
《江村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公认的农村社会经济及其制度调查研究的代表作及成名作:《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二文。可供社会学工作者和教学者参政。

读《江村经济》有感

带着一颗对费老崇敬和对被誉为“国际上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的著作的好奇的心,我仔细地读完了《江村经济》。虽然感触不是很深,但我还是学到了一些实用的东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费老做社会调查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二是对过去的农村有了更大了解。

费老之所以备受尊重,离不开他发表的一篇篇揭露农村本质的学术著作,更是因为其在社会调查时坚持的严谨踏实的作风。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于《江村经济》中不拘泥于中国农村静止的过去,而是深入实地进行实践调查;不是仅考察中国经济发展下的农村,更注重西方经济文化对中国农村经济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不是仅仅进行历史数据的枯燥陈列说明,而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来揭开现象,得出各种结论。

这本书运用了西方先进的调查放入,如:“微型社会学”理论(P253),即在一部分现象中深入调查便可得知这一现象所组成整体的情况了,这无疑可以解释为什么《江村经济》在国外人眼里看来,不是一本局限于中国小农村的描写学术成果,而是一本被放大的动态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研究著作;又如费老所坚持的“功能主义”,即不同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的现象,这在他进行实地调查时那种打破沙锅问到底、恰如其分地对农村各现象进行本质的解释之处。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读起来是活的,而不像当代大学生写论文时的机械化,这其中确实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他运用布·马林诺斯基教授的三栏分析法(p134)很好地说明了开弦弓村蚕丝业的改革背景、改革变化和改革成果。最让我佩服的是,在三栏分析法中所列内容并不是他主观臆想的结果,而是每一项内容都有着其事实根据(P140),这可需要多么敏锐的洞察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啊!

接下来便是有关这本书内容的感想。《江村经济》这本书的骨骼,我的理解是平衡二字。而其主线是经济,载体是农业和蚕丝业。农村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占主要地位,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家的基本特征是已婚儿子中往往一个不离开他们的父母,父母之中如有一个亡故,更是如此(P29)”, “女人完全不参加农业劳动,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P117)”, “农民的食物完全依赖自己田地的产品(P109)”.以上可看出,为了一家生计,一家里必须有男人,并且越多越好。这就是农村里重男轻女观念的现实根源,为了平衡家计,必须满足农业的劳动力需

求。所以由此可体现出我以上的观点,即平衡为骨骼,经济是主线,载体是农业和蚕丝业。

还有一点是1936年直到现在都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即农村迷信问题。《江村经济》中讲述了这么一段故事,即刘皇的传说(P116)。以此为依据,村里的人都相信巫术能驱蝗(P116)。但是“地方行政官与这种巫术师的职能是代行的公务的概念相违背的(P116),并且“在理论上,从把巫术当作一种假科学,并认为它对科学发展是一种障碍。”(P117)但是费老并不是一味的坚持所谓的科学,而是从农民角度考虑,认为“既然目前不可能有完全的科学控制方法,那么在人类文化中也难以完全消除巫术”。这个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事实上不光是生产,就连生活中诸事都与迷信拉钩:一是农民生活困苦,希望生产生活不要有不期望因素产生,以增加生活开销;二是人类都有不愿面对挫折的心理,有一种习惯便是把错误推卸到客观原因上,这样人的心理更为平衡,从而从中得到一丝勇气继续追求生产发展。如果遇到我们不能解决的事情而踌躇不前,郁郁不得志,那么这时候有一种迷信思想把自己解救出来,不妨是一种解脱与发展。

农民的土地制度更是体现了平衡二字。“田底所有权的这一变化实质上意味着城镇资本对乡村进行投资。”(P128)体现出乡村的剩余劳动力与城镇资本的流动相结合的现象,二者相互联系,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又满足了城镇投资者的心理。尤其受到“传给二字最好的东西就是土地,地是活的家产,钱是会用光的,可地是用不完的”这种观念的影响,更让农村劳动力固定在了土地上。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种制度和观念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紧巴,地分得越来越小,生产力始终得不到提高。由此延伸出来的结果是,农民家庭的观念为家人有难必帮,这种帮不是从本质上的帮助,而是缺钱送钱,缺物送物,以至于农村淳朴现象背后实质上是机械性的思想。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村里人一得不到满足,报复社会的心理就会特别明显,整个人变得鲁莽、僵化、不讲理。

由上可知,土地制度是需要改革的。但费老却又一番这样独特的见解:“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P188)这与当时中共主张有点差别,但从今天看来,费老说这番话是结合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这不仅对解决劳动力、解放思想产生积极作用,更为解放农村资本做好舆论准备。由此可见,费老当时的思想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先进性、远瞻性的。

还有一个本书中的平衡点没说,那就是蚕丝业。以上已经说过妇女是不参与土地劳动的蚕丝业便是她们主要从事的工作。这不仅平衡了男女地位,更让农村经济以副业方面发展。尽管在发展蚕丝业中遇到种种困难,但费老仍认为坚持改革便能解决农村问题。

整本书结合的马哲思想气味浓厚,这不仅与费老本身素养有着直接关系,更与他中西结合的知识有着深远的意义。从今天看来,他对农村的建议在今天实施得似乎是水到渠成,但当时未必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这不仅给我们从实践出发、到实践中去的启迪,更让我们的思想解放在当前,运用科学来思辨未来。

最后,感激费老对中国农村的鞠躬尽瘁,我必定不断学习,自觉向他靠拢。

《经村经济》是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一本书,是根据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这个村庄

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说明的是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

题。

尽管这是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但是反映的却是中国农村普遍的生活状况和一系列由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有些问题知道今天都还没有确定的

有效的方针对其进行解决。

农村劳动力过剩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在当时只是处于萌芽的趋势,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这也正好说明了费教授的先见之

明。

在本书中的第十章有关农业提到:“前两年村里有两台抽水泵……然而这种机器尚未被普遍的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注意了,这这两台抽水泵在村里已经存在了两年,根据当地的地域宽广来说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得以推广的了,但是它偏偏就是没有被普遍的采用,而其根本原因也已经明确了。也就是说在当时来说,当地的农民们就一家就已经害怕劳动力过剩了,相当于吃闲饭吧,害怕失业。也就是说至少从那时开始村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而在本书当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可以说是强调每个家庭都不敢要过多的孩子,怕养不起,就算养大了也还是个问题,因为财产

的再分配问题,也即是人均占地量又将减少。

造成劳动力过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量过快,二是农业机

械化。

人口增长虽然在当地来说是受到压制,但是人口还是得增长的,人均占地量也是快速的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又来了更大的挑战,农业机械化接着来了,如果机械化得到普遍的应用的话,那又将有大批的农民沦为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即使农业人口不再增加,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也将迅速增长。尽管当时人们没有普遍的采用机械化,但是这是一个趋势来的,这是历史的潮流,是社会的进步,谁也挡不住的。这个从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生活的年代可以看得到的,从七八十年代农业机械化在全国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所以说这是一个趋势,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改变这个趋势也不是去阻止它,我们要从机械化的应用之仲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行的,但是村民们不知道改怎样的去找啊,叫他们去城里打工争得过受过高等教育的吗?不行,这就导致了劳

动力过剩的必然的产生。

农田中的劳动力剩余,如果没有其他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渠道,农村中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就会多起来。比如聚众赌博、酗酒、各种迷信、热衷于红白喜丧事、滋事生非、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等等乡村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农村基层政府管理社会的工作量日益加大,成本越来越高。一个国家,如果大量的劳 动者有工作可干,大家都忙忙碌碌,一天八小时工作,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折腾别的事情;而一个国家,有很多的劳动力没有事情可干,就会闲而生非,无端生出许多社会

矛盾和问题来。所以,劳动力过剩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急待解决的。 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过程是不可抗拒的,其进程必然要有很多的农业劳动力剩余出来,正确的战略选择是要加速这种现代化过程,使农业产业劳动生率提高,能支付农业产业分工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而与农业关联的产业得到足够的支

付后,也能正常地分工发展,从农业种养业中吸收过剩出来的劳动力就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分工和产业分化则会大量地增加就业。当然啦,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由农村内部产业的分工和分化吸收就业。一是农村的一些产业要向城镇集中,二是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要向城镇转移。这样,农村的农业就可以家庭农场式经营,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为期不远了。

但这不是个顺利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艰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个问题来的,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是不怎么公平的,跟人家竞争的起点就不一样了,成功的可能不大。我认为这个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国家这个强力的后盾无论是什么问题解决起来都不难。这就要看国家的政策到底是怎么实施的了,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有多好的政策实施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

江村经济篇八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 关于农村的隐性自闭

作者信息: 2010010131 陈伟 内容摘要:

本文是在阅读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之后所感。费老并未在书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通过自己的深入调查将现象展示出来。该书详细的勾画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详细的描述了社会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问题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农民的心理贫困造成,或说一种隐性的自闭症,这种隐性自闭症通过影响农民的行为目的,行为偏好和生产行为模式而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累积。因此,本文在通过分析费老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描述的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来说明农民内心潜藏的排外、自闭对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读后感、隐性自闭、经济生活、社会生活。

首先申明,这篇文章是我在看了《江村经济》和查阅其他文献之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本人在这方面并无太深入的研究,知识较为匮乏,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老师指正。

在现阶段,对农村经济的研究多把重点集中在其表面问题,如农村问题被很多学者粗略的分为了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人口问题等等,然后在这些问题中分别提出一些措施。尤其在现代,农村经济有了稳步发展的趋势,很多学者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认为农村经济已经不再需要担心,或者即使认识到了其弊端,却简单的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会对农村的不重视”。本文并不否认在客观上农村经济受到了如资源环境、产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次序等的制约,相反,的确工业革命后,由于受资源环境的限制,农村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费老书中的开弦弓村,其蚕丝业曾繁荣过一段时期,工业革命后,这类手工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出口量和价格均开始下降,之后再也无法摆脱这种不景气的状况。因此农村经济要想发展,不仅仅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今,改变产业结构都是很必要的,在这里大家也知道,本文不否认客观原因的影响,但是主要集中在隐藏在客观原因中的主观性,及农村或说农民的局限性,这里我把它称为隐性的自闭,或可以理解为一种排外和自我保护心理,但是在如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点。本文接下来会从不同方面对农村中体现的这种特性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费老书中的一个例子开始我的阐述。在费老《江村经济》

第二章第五节——村里的人——中,开弦弓村的外来户统计了的共10家,虽然从法律上讲,在这个地区生活了三年以上,他就成为了当地地区的一名成员,但是在当地人看来,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本村人。居住时间的长短并不会改变其外来人的身份,甚至在本地生下

来的孩子长大后还是不能真正的被当地人认为是本村人。尤其是当这些外来人保留有自己的生活语言习惯是,更加会被区别对待。费老认为“对本村人和外来户做出区别是颇有意义的,因为这种区别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的确,据我所了解,一般外来人在村庄内都是从事特殊的职业,如纺织工,理发匠等,而并没有权利拥有土地。这其中其实隐藏着农村的自闭性,即村里人在潜意识里面认为外面来的人会对其生活经济造成影响,会对他们对土地的拥有权造成威胁。因此表现出这种排外自保的本能。也正是这样,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即便还没有达到动摇农村基本产业结构的地步。

也许读者会说,费老的书中描述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情况,在现阶段已经有点过时。本人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小村庄,我要说的是在这方面至少我的家乡那边也是有着很大的排外自闭性,山上的树,田地等的所有权仍然仅限于本地人,外来人口依旧只能从事特殊的行业,甚至在这个村子,外来人口很难生存下去。有从外地嫁过来的女人平时的称呼也会被冠上其家乡的名字。外面的世界飞速发展,但仍然有很多乡村,即使在政治上不断改进,经济生活却仍然按照其原有的轨迹慢慢进行,自闭性可见一斑。

其次我想提到一点就是宗族势力,在费老的书中,血缘关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父系那一方,领养孩子基本上是为了养老,而且领养的孩子在最后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这也是一种极端的自闭心理。由于受人控制和扭曲的唯血缘关系的观念,宗族势力在农村成长迅速,

大部分的宗族势力往往以狭隘的本族利益为依靠,而且正如刚才所说,具有封建自闭性。宗族势力的存在激化了农村的社会矛盾,宗族势力容易利用宗族感情挑起械斗出于对本族经济利益的维护或者仅仅是因为异姓族个别人的个人矛盾宗族势力就可以引发有组织的械斗,破坏当地的 社会安定;再次,宗族势力具有较强的排外性,影响了外地资本进入农村地区或者在农村本地内进行合理配置。这种农民的自闭性给农村经济带来很多阻碍与限制。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势力对农村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但是对于家族仍然存在很强的影响力,我家每年必须到隔壁县的组祠中去拜老祖,即使在现在的社会中,农民仍然有很强的宗族意识,其局限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尽管联系越来越弱。

而关于农村政治上的自闭性就尤为突出了,首先如费老书中的保甲制度,即使在同一个村中不同保之间也是泾渭分明,甚至在同一个甲中,不同的人之间也相互有提防。在现阶段,很多腐败问题曝光,然而很少出现说农村的腐败干部被曝光。在农村,以家族为纽带的关系网正在成为腐败的温床,一张关系网甚至可以垄断地方经济甚至成为地方一霸。农民饱受着这些腐败干部的压迫,然而即使这样,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农民选择容忍,这也是中国农民的特点之一。地方政治的腐败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这些腐败的干部希望自己对这个地区的“统治”能够长久,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的自闭性,而类似水利工程、治疗水土流失等利民工程他们自然也不会投入资金,如此经济自然停步不前。

同时,农村的自闭性在其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体现,安于简朴的生活是农村人早年教育的一部分。农村的消费水平很难提高,更不用说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费老的《江村经济》中,农民除了日常生存所必须的消费外,最大的花费应该就是礼仪上的开支了,然而我个人认为这种礼仪上的开支对于农村经济却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些开始基本上没有流入市场,而是直接以物或者钱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流通,甚至连交易都算不上。举个例子,在嫁娶的过程中,男方付下聘礼之后,不论是物还是钱,女方在嫁过来的时候随带一份差不多的嫁妆,在二者的进行中并没有涉及到市场。因为农民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能通过自家获得,交易的必要性并不大。内需不足已经渐渐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我的家乡,除了每逢农历1、4、7(包括尾数带着三个数字的日子)有到集镇上去进行大型交易,我们那边称之为逢圩,在村子内部的交易应该就是俩个小卖部了,主要卖烟酒以及孩童的糖果等等。本村人基本上很少会到外村去买,甚至在这两个小卖部中,因为二者分别属于俩个不同的区域,自然也是不同的家族聚集处,任何一个家族聚集处的人都很少跑到另外一个家族聚集处的小卖部去买东西,自闭性可见一斑,也正是这种交易的匮乏,让农村的经济很难走向多元化,很难有新的进步。

最后,说到产业结构,在费老那个年代,农村的经济主体基本上是农业和乡村手工业,到现在,大部分的村庄依然如此。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产业结构的弊病,也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我国的农业需要养活十三亿人口,可是这也并不需要使用九亿农民去支撑,因

江村经济篇九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还有《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重建》、《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Chinese Village Close-up》、《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小城镇四记》等诸多著作。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我在读张冠生先生所著的《青山踏遍》时发现,费孝通两个世界的形成,恰恰是在其生命力最为旺盛的39岁。 《大学的改造》于1950年5月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以后,费孝通便开始把自己真实的世界隐藏在他隐秘的内心了。

二、书籍简介

《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老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后者将此书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虽然费孝通先生只对研究对象——太湖南岸的开弦弓村做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但本书无愧于老马的盛誉,它开创了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的一个先河,并通过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内在理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出发,去探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转化的可行道路。这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传统的

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着原创性的意义。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将开弦弓取名为江村。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时沿用原书扉页上的《江村经济》一名。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另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该书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际人类学家 、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出版后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它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公认的农村社会经济及其制度调查研究

的代表作及成名作:《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二文。可供社会学工作者和教学者参政。 费孝通在1938年为本书作序时写到“本书并不是一本消逝了的历史记录,而是将以百万人民的鲜血写成的世界历史新篇章的序言”。本书是对中国社会微小样本的细微观察和客观分析。

三、读后感 《经村经济》是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一本书,是根据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说明的是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尽管这是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但是反映的却是中国农村普遍的生活状况和一系列由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有些问题知道今天都还没有确定的有效的方针对其进行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在当时只是处于萌芽的趋势,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这也正好说明了费教授的先见之明。

造成劳动力过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量过快,二是农业机械化。 人口增长虽然在当地来说是受到压制,但是人口还是得增长的,人均占地量也是快速的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又来了更大的挑战,农业机械化接着来了,如果机械化得到普遍的应用的话,那又将有大批的农民沦为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即使农业人口不再增加,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也将迅速增长。尽管当时人们没有普遍的采用机械化,但是这是一个趋势来的,这是历史的潮流,是社会的进步,谁也挡不住的。这个从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生活的年代可以看得到的,从七八十年代农业机械化在全国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所以说这是一个趋势,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改变这个趋势也不是去阻止它,我们要从机械化的应用之仲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行的,但是村民们不知道改怎样的去找啊,叫他们去城里打工争得过受过高等教育的吗?不行,这就导致了劳动力过剩的必然的产生。

农田中的劳动力剩余,如果没有其他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渠道,农村中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就会多起来。比如聚众赌博、酗酒、各种迷信、热衷于红白喜丧事、滋事生非、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等等乡村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农村基层政府管理社会的工作量日益加大,成本越来越高。一个国家,如果大量的劳 动者有工作可干,大家都忙忙碌碌,一天八小时工作,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折腾别的事情;而一个国家,有很多的劳动力没有事情可干,就会闲而生非,无端生出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来。所以,劳动力过剩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急待解决的。

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过程是不可抗拒的,其进程必然要有很多的农业劳动力剩余出来,正确的战略选择是要加速这种现代化过程,使农业产业劳动生率提高,能支付农业产业分工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而与农业关联的产业得到足够的支付后,也能正常地分工发展,从农业种养业中吸收过剩出来的劳动力就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分工和产业分化则会大量地增加就业。当然啦,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由农村内部产业的分工和分化吸收就业。一是农村的一些产业要向城镇集中,二是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要向城镇转移。这样,农村的农业就可以家庭农场式经营,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为期不远了。

但这不是个顺利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艰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个问题来的,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是不怎么公平的,跟人家竞争的起点就不一样了,成功的可能不大。我认为这个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国家这个强力的后盾无论是什么问题解决起来都不难。这就要看国家的政策到底是怎么实施的了,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有多

好的政策实施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

我想单靠现在的分散的小农经济是难以解决农业的现代化问题的,它达不到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所以说用农业机械化在这里难以得到发展。

农村劳动力过剩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国家应该要出台什么有效点的方案来解决了吧,希望不要让我们人民等太久了。

书中开弦弓村的和尚在村里人死亡后,负责将他作为每家的祖先记录在案。这种记录以父系系统作为家族系统的区分,以便于后人的祭祀。这种记录属于和尚的私人财产,甚至可以在和尚间买卖,以便使付钱的一方拥有这个家谱所属于的家庭的香火祭祀关系。可见这种家谱记载方式在江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方式。

这种记录模式的产生,首先是因为识字的、有能力记录的人不多,大概只有和尚和私塾先生,相比之下和尚有弟子,即使没有也会有别的“香火”(庙祝,负责管理寺院的非宗教人士)来主持这间庙宇,有稳定的传承关系,能保证家谱传承。但即使私塾先生或是大户人家也不会自己记录家谱,所以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家谱的记录并不是为后世追根溯源而进行的,他主要是为了保证子孙的祭祀,那么将家谱存放在外人手里,以及“和尚”这一宗教职务本身就是对子孙行为的一种约束力——如果哪家不祭祀祖先,这份家谱就是控诉他不孝的证据。由负责祭祀的和尚掌握家谱,也是对和尚权威的提高,这在没有强制宗教信仰的中国社会非常重要,因为有时候和尚的权威并不能来自人们没有十分皈依的佛祖。

开弦弓村有1400多人,20个原有姓氏和9个外来姓氏,并不是一个全村同姓的家族式的村庄,但在费先生平实的语言中,那些关于祖父母辈、父母辈、兄弟姐妹辈、兄弟姐妹的孩子辈以及姻亲关系中的一些亲属关系的叙述还是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他们相互间的许多称谓是从未听说过的,另一些是我听说过却从未理解过的,在描述他们彼此的亲属关系时,我也很难从这些句子中梳理出具体关系来。

不要说五服关系,哪怕是非常近的亲属关系我们这一代都已经很不完整了。因为我的表和堂的兄弟姐妹中没有一个是有亲兄妹的,我就很少去思考,如果我和我的表姐都有各自的亲姐妹,那么扩展了的姐妹的孩子之间应该如何称谓。也不会遇到庞大家庭带来的系列问题,包括难以应付的家庭问题和亲情帮助。我们这一代有多少家族的称谓已经消失?我们的下一代还有表弟、堂姐吗?我们下一代的下一代还有家的概念吗?如果说家族是中国人的宗教,随着每个家族越来越少的人口,这一宗教也将消失。最终社会单元变为各自

为阵。

但是随着对于乡土中国来说最为重要的庞大家族的消瘦和安土重迁的世代邻里的消失,这个透着独特文化和有着特殊影响的社会格局终将消失,并最终变为像西方社会那样的社团式的。这个变化过程正深刻的体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正如书中前言所说,该书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通过对一个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的开弦弓村这样的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可以以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微观到宏观,来观察、分析、探讨中国——尤其是乡土中国的经济、文化的结构以及这种乡土结构在新的国际力量下的转变或“社会迁移”和“社会重组”。费老认为,社会科学的功能即在于“正确地了解当前存在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情况,将有助于引导这种变迁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因此,在对中国的变迁研究中,尤其是文化和制度变迁的研究中,社会科学的事实描述和阐述,应该是起重要作用的。“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以可靠的情况为依据的判断。” 在本书中的第十章有关农业提到:“前两年村里有两台抽水泵……然而这种机器尚未被普遍的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注意了,这这两台抽水泵在村里已经存在了两年,根据当地的地域宽广来说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得以推广的了,但是它偏偏就是没有被普遍的采用,而其根本原因也已经明确了。也就是说在当时来说,当地的农民们就一家就已经害怕劳动力过剩了,相当于吃闲饭吧,害怕失业。也就是说至少从那时开始村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而在本书当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可以说是强调每个家庭都不敢要过多的孩子,怕养不起,就算养大了也还是个问题,因为财产的再分配问题,也即是人均占地量又将减少。

读了这本书,最初的收获是发现自己日常的生活、理所当然的思维惯式在费先生以开弦弓村为缩影的传统生活格局下找到了来源。

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但是骨子里仍深深浸润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更令我感兴趣的是当时的开弦弓村正经历着由传统经济格局向合作、集体作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格局变迁,由此而产生的生丝价格下降、佃户地租负担沉重的经济波动时期,并由此呈现出从经济领域延展出的其他领域的变迁,如妇女地位、礼节性支出、结婚等方面的微妙变化,下面就我在书中所阅读到的这些典型特征,在整理的基础上,谈一些看法。

江村经济篇十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读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地

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

“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村庄里,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本人的专业是法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书中与法律有些许牵连的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书的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费老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村落中人们对财产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决非是法律学者们按照逻辑严密的物权法体系进行的分类),以及财产的传递和这种传递过程中对继承和赡养义务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时已经生效的

(中华民国)新民法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新法规定了女子的继承权,改变了单系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费老认为虽然新法律已颁布7年,但就江村而言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即民间所遵循的继承原则仍然是传统的“父系传嗣单系继承”。这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即:法律自上而下的构建出了一套体制,但该体制所适用的领域却实际遵循着另一套“规范”,即表现出了一种“二元化”的态势,而这种“二元化”(有时是一种“多元化”)往往又表现为民间自发的“规范”得到实际贯彻,国家公权力制订的规范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经济生活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 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的农耕和副业各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惊叹于这些农业行为的技术性和精确性。这个系统的每套程序,都需要一个惊人的协调。以农耕灌溉为例,由于水域在田地的外围,必须修建渠道,外层的田地灌溉一定量之后,必须自觉地关闭出水口,以满足下一块田地的灌溉,为了满足均匀灌溉,同一田埂内的田地必须高度相同,如果有一家的田地为私自储水而降低地块高度,便会遭到谴责。即使干旱时节,这个规矩个人也不敢轻易去破。这个规矩不是任何行政部门强制执行的,而是自律的结果,自律是这个地区自治的条件之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