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光荣与梦想》这部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作者美国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中国建交等大事件。读后感受很多,主要有:

  一、 美国的强大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空想,而是依靠宽广的胸怀和理念,依靠实干精神和化解危机的能力,一步一步走向繁荣昌盛的。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也遭遇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经历了饥饿贫穷、失业战争带来的伤害、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席卷全国,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罗斯福的带领下,由迷茫徘徊走向蓬勃向上,一步一步的走出困境,重见光明。随后在二战中由最初的中立孤立者政策,逐步认识到孤立主义不能独善其身,最后以盟国的领袖者身份带领盟国打败法西斯而成为世界的救世主。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他们不慌张,而是通过合理的方案,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机智合理巧妙地化解了危机。1972年与中国成功的建交,使的美国战略从干预世界转向了国家利益,也促使了中国也将国家战略从世界革命转向了国家利益。种种情况说明,美国的强大,不是靠着宪法和法律,也不是靠着军事和技术,而是先进的理念,开阔的视野,更靠的踏实的苦干精神和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在当下对我国也有很多启发意义。经济下行、贫富悬殊、矛盾增多、信仰危机、社会动荡、南海危机等等,这些矛盾一触即发,只有趁着应对,各个击破,才能平稳过渡,才能在化解危机中强大自我。其实个人也是一样,只有在克服种种困难中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二、制度既能造就永雄也能造就魔鬼。罗斯福和希特勒是同时代的人,都是通过民选成为总统的。他们都擅长引导民意利用民意,也深悉权力斗争的技巧,都是使用阴谋的高手,也懂得妥协和牺牲的重要性,也都具备一切独裁者、野心家所需要的能力。之所以两人的命运结果大相径庭,其实除了主观上想要达到的目的和人性中虚妄的缺陷外,很重要的区别在于制度的约束,尤其是对总统权利的约束。在集权国家中,国家首领的权利可以说无限之大,一个首领可以改变国家的走向,可以使国家和人民走向战争和和平,可以使国家和人民是民不聊生还是国泰民安。尤其是现在,我们更不能为了什么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借口,发动战争。在国内搞什么运动和群众斗争,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 理性的选择和决策很困难也很痛苦,因为要为你选择和决策的后果负责任。古巴导弹危机有六种选择,其中有一种选择就是像日本偷袭珍珠港那种,但最后杜鲁门总统还是选择了依靠国际组织和联合国的影响,通过政治手段化解危机,如果采用偷袭轰炸古巴导弹发射基地,就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选择投放日本原子弹的决策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路的。以日本人对战争的态度,如果不投放原子弹,十年之内不能结束战争,并且死亡人员必定更多。同时,投放的城市也是经过了认真评估选择的,不投放东京而是选择广岛和长椅,是避免更大的人员财产伤害。发动越南战争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但是结束越南战争却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样,美国与中国建交都是基于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促成的。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无时不在选择和决策,也都为在选择和决策所负责任。你可以选择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但相应的就要承担竞争激烈、压力加大的责任。你选择了过体面地生活,你就承担通往过上体面生活的付出和努力的代价。正因为人有不同的活法,才有不同的选择。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决策,不要以自己的选择来衡量别人,更不能嘲笑别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活法都不相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857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