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从品质层面浅谈英德红茶产业国际化发展之路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第一篇

从品质层面浅谈英德红茶产业国际化发展之路

英德市怡品茗茶叶有限公司

邓秋月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早在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告诉我们茶叶是可食用、解百毒的植物,饮茶文化在中国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茶业发展至今愈见成熟,国家对茶叶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逐步提升,近年不少商业巨头转向茶叶行业,给这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今天百花齐放的茶叶行业里,不少专家、企业家也纷纷对英德红茶的发展做出了预测,然而在这么多的预测里,是否能真正找到一条合适英德红茶发展的道路呢,我认为:树立英德红茶品牌,必须以质量为保障。

纵览行业内、外的成功品牌,品质是树立品牌的基石。 以铁观音茶叶为例,1999年,安溪县铁观音茶园面积约8.5万亩,总产约4500吨,到2010年,全年茶叶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到2013年全年涉茶总产值更增长为115亿元。

回顾铁观音品牌发展的历史,其质量的转变在品牌树立过程中功不可没。传统铁观音以中发酵为主,其制茶方法和其他乌龙茶无异。采制分为四个阶段,即采摘、做青、炒青和揉烘,工艺简单,成品粗糙。1999年在政府的重视下,正式发布、实施省地方标准《安溪铁观音》。此后,各种茶王争霸赛在国内及港台地区举行,给予“茶王”无上殊荣,为铁观音精湛独特的采制技术的研制提供刺激机制;另一方面,港台商进驻,大量引进先进设备,为安溪铁观音品质的形成创造了必备的技术条件。最终,铁观音形成了严格的采制工序:鲜叶→晒青→凉青→摇(凉)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等十一道工序。优良的品种,精湛的技艺,使铁观音的品质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让铁观音的发展蒸蒸日上,不但风靡国内,出口也颇有成绩。2009年,安溪县茶园面积已为30万亩,年产茶1.9万吨,产值10亿元,销售收入30亿元;出口1.2万吨,创汇3000多万美元。然而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质量的苛求决定了品牌的发展道路的方向。2012年成了铁观音的一个转折点,清香型铁观音遇到贮藏条件苛刻,开封容易变味的问题,及由于农残事件及安铁上市数据造假事件的影响,铁观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参照行业外成功案例,则波尔多葡萄酒最值得一提。波尔多葡萄酒享誉世界,以口感柔顺细致,风情万种闻名世界,更有“法国葡萄酒皇后”的美称,当然波尔多也早已成为世界公认最大的葡萄酒产地。1855年,法国拿破仑提出波尔多红酒分级制度,这种分级标定了葡萄酒的质量及价格。消费者可以通过酒瓶上标定的产地、酒庄便可以大致知道酒的价值。时过境迁,许多法国波尔多庄园的风貌已面目全新,庄园主已数次变更,酿造方法也与先前有了不同,但分级法原则至今仍被人们遵循,并推广到法国乃至世界。

参看铁观音茶叶及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历程,仍然证明了品质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及保证。那是否可以说明,英德红茶的发展也该遵行这样的原则呢?

在2013广州春季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由英德市怡品茗茶叶有限公司主办了

“原生态红茶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怡品茗新品发布会”。会议中业内专家首次提出:抛弃化肥农药,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牧、渔、林等多种循环互补式生产,通过茶树与其他生物间互补共生的原理和循环使用、变废为宝的机制开展茶叶生产,能给人们提供最优质的自然产品。

从此,一阵有机茶的春风吹遍英德,习惯喷洒农药的农民不喷药了,而“不喷药,只下有机肥的茶青更值钱”的信息也广为流传,显然英德茶农意识到,继续施化肥、打农药的产品将卖不出去。

或许我们也会质疑:有机茶贵吗?然而我们也可以用历史来答复:1979年冰箱贵吗?1999年手机贵吗?2012年苹果手机贵吗?显然我们已经有了答案。

影响价格的不是产品成本,而是观念本身。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当农民都如此自律时,还需要抽检吗?大量的检测费用、人员和机构都可以省去,而微信上广为传播的“中国农产品都是有毒的”的链接也将成为历史的笑柄。节省检测监督成本,检查成本,获得社会认可继而提高销量最终摊薄各项费用,英德红茶就可以达到低成本,高品质、高收益的双赢局面。率先走出自己的路,则拥有卓越品质的英德红茶一定能再创辉煌。

作为英德红茶产业界的后起之秀,怡品茗正是用“品质保证品牌”的观念走到了业界前端,获得了今天的成绩与殊荣。怡品茗大湾原生态茶园地处英德大湾镇,始建与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茶园地理环境异常优美,种茶条件十分优越,群山环抱,奇峰林立,溪流清澈,林木葱茏,鸟语花香,可谓“入目皆美景,处处尽芬菲”。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茶叶,品质自然更佳。怡品茗茶园经过几年原生态茶园管理的实践操作,即使不洒一滴农药,害虫也越来越少了。怡品名专业技术团队也已经开始研发一些用于防治茶叶害虫的中药制剂,相信不久的将来,有机茶园,生态茶叶不仅可以实现更能大规模的发展扩大。

英德红茶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其口感勿需置疑,而在众多培育品种中精选出的优良品种——英红九号的香气和口感则更上一层,1963年成为英国女皇宴会专用茶至今,赞扬不断。如何通过种植、加工条件的提高,将优质的英德红茶品质继续发扬;如何规避破坏品质的投机行为,是政府需要重视及我们茶企应追求的方向;如何率先做到有机茶创新,迎合国内外食品的要求,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之一。英德红茶的发展离不开品牌,而品牌的树立则以质量为基石,树立品牌意识---质量先行,下一个中国强势区域品牌——英红九号便将得以成功。我们相信,有一天,英德茶业的辉煌将开启中国茶叶的新篇章。

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第二篇

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中国红茶之乡——英德红茶正宗原产地英红镇,公司源于1951年的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1959年,茶场创制出第一批英德红茶,蜚声海外,风行英伦。作为英德红茶的缔造者和历史最悠久、最大的英德红茶制造商,历时60余载潜心前行,其主要产品金侨·英红九号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

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托老英红华侨茶场的历史积淀及新团队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市场运营开拓能力,通过资源、资本、管理和人才的有效整合,打造一家基于茶产业链运作的茶业龙头企业,成为集茶叶技术研究、名优茶种植、茶叶精加工、茶品牌文化、市场营销于一体的英德红茶产业第一品牌,擦亮“中国红茶名镇——英红镇”金字招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携同产业上下游共同良性发展,构建安全高效的茶产业运营平台,惠农、惠企,实现“藏富于名”、“幸福侨农”的产业理想,开创英德红茶新的未来!

金侨品牌:金代表尊贵,与“金侨”贵族礼茶的核心价值“尊贵”相吻合;金代表财富,寓意金侨将引领一万多名以种茶为生的侨农以及多姿多彩、魅力四射的侨茶文化。

企业使命:通过成功的茶产业链运作及茶品牌和文化建设,擦亮“中国红茶名镇”金字招牌,复兴英德红茶产业。

企业愿景:中国的红茶 世界的英红

价值观:恒守正念、开放包容、担当奉献、协同共赢

产品: 金侨.英红九号由广东英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誉出品,产自英红之乡英红镇正宗原产地,传承古法,融入现代制茶技艺,形、色、

香、味俱佳,是追求高品位饮茶体验人士的首选,被誉为“贵族礼茶”。金侨.英红九号是当之无愧的英红典范之作,续写英红“世界级礼赞”的传奇。

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第三篇

英德红茶

一、概况

英德红茶创建于1959年,产于广东,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英德红茶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经适宜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直接利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研制获得成功,1964年工艺基本定型,并通过中央四部(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鉴定。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

英德是广东最大的红茶产区。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德集结全省的茶叶技术力量,利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研制成红茶。英德红茶色泽油润,细嫩匀整,香气浓郁,滋味甜润,茶色红艳,较之滇红、祁红别具风格。鼎盛时期,英德红茶年产销4000吨,飘香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各皇室。其中,英国皇室特别推崇英德红茶,经常用其招待贵宾。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和质量已经达到国际高级红茶标准。2007年,英德红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当时省内为数不多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英德种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 (公元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韶州植茶包括英德、曲江等。又据中国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主编的《世界茶业100年》中研究论证;“唐朝、五代韶州的曲江、仁化、英德等县均已产茶”,“明代以前英德便成为当时广东省11个产茶县之一;明代时是广东省70个产茶县之一;鸦片战争后是广东84个产茶县之一。”可见英德植茶和产茶历史悠久。

二、产地环境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的英德市,是英德特产之一。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大小茶场即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不足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PH值4.5~5之间。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

三、品质特点

英德红茶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

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实现茶园良种化,为“英红”香高味浓的品质奠定优良基础。英德红茶产品分为叶、碎、片、末4个花色,各花色中文包含了不同等级的多个茶号。咖俳碱4.12%、氨基酸1.8%、茶多酚21%、茶黄素0.8~1.2%、茶红素8~12%、水浸出物38.16%,达到国际高级红茶质量水平。

在90年代以前,“英德红茶”全供出口,由于英德红茶品质优异,堪与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媲美,受到国内外茶叶界人士的赞赏和推崇,英德红茶每年为国家提供4—5万多担红茶出口,年创汇400—500万美元,曾出口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红茶中“根正苗红”。

之后,国家取消红茶统购统销,英德红茶转产红条茶,凭着“色泽乌润、条形紧直、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醇、甘美怡神、即可清饮又可调饮”等鲜明特点广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近10年来,在生产传统红条茶的基础上,采用英红九号单一茶树品种开发高档英红九号红茶,以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润显毫,汤色红浓明亮,甜香馥郁悠长,滋味鲜爽醇厚,叶底红软均匀明亮”的品质特点,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和推崇,已成为高端红茶。在英红九号红茶的带动下,英德红茶迅速回升;近年来,又采用小叶黄旦、金萱、鸿雁十二号等中小叶种茶树品种加工成花果香型红茶,开拓新型市场。

四、产品功效

英德红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英德红茶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抗菌 研究显示,英德红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英德红茶具备整肠的功能。

英德红茶降血脂 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英德红茶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瘦身减脂 英德红茶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防龋齿、清口臭 英德红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英德红茶防癌 英德红茶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英德红茶美白及防紫外线 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英德红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英德红茶改善消化不良 的研究报告显示,英德红茶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英德红茶减轻病况。

英德红茶保健 英德红茶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五、茶叶文化

英德红茶创制以来以其极佳的形、色、香、味博得世界人民的喜爱,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是世界红茶销售中心,也是红茶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世界各国著名红茶纷纷拥入,英德红茶进入英国市场后,很快受到英国人的青睐。据1969年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电文称: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电文获悉:“英国皇室喜爱英德红茶,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英红”是与“祁红”、“滇红”等并列的中国五大红茶之一,它因外形成条、色泽乌润、内质鲜甘、汤色红艳、香气浓郁、入口醇厚而深受品茶人士赞赏,获奖无数。

据传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十分爱喝英德红茶。“英红”出名归根到底是因英德茶叶的质地好,又据1996年9月19日,香港《东方日报》以“英德红茶香滑不苦提神醒脑”为题称赞“英国皇室所享用的靓红茶都是中国货,如福建的正山小种和英德红茶。英德红茶原汁香味足而苦涩味薄。懂冲泡之法香味足又滑而不苦涩。有时泡英德红茶便知红茶极品,又香又特别提神醒脑呢。”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写道„„“英德也是中国几大产茶区之一,英德红茶是英国皇室所认定的靓茶。”该茶已销往德国、英国、美国、波兰、苏丹、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和地区。

六、地理标志简介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英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2月31日起对英德红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七、英德红茶保护范围

英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划定英德红茶产地范围的函》(英府函[2006]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英德市英东、英中、英西北、英西南四大茶区,东经112°45′至113°55′,北纬23°50′至24°33′

八、技术要求

1、品种

云南大叶、凤凰水仙、英红九号、英红一号、五岭红、秀红及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适制英德红茶的大叶红茶品种。

2、 鲜叶采摘。

(1) 红条茶鲜叶: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

对夹叶。

(2) 红碎茶鲜叶: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

3、 红条茶加工: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发酵:发酵时间为3h至5h,干燥后毛茶含水量≤6.5%

4、红碎茶加工:

加工工序:鲜叶→萎凋→揉切→发酵→干燥。

头次揉切、复揉切茶尾,发酵:发酵时间为30min至50min,干燥后毛茶含水量:≤6.0% 。

九、英德红茶冲泡方法

要素:茶具的选择、水的选择、投茶量、水量、水温、注水方式、出汤时间

1、茶具的选择: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冲泡红茶,我们一般选用瓷器,乳白色的最好。盖碗、茶壶、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口感顺滑。

2、 水的选择:泡红茶的水要用含钙镁低的“软水”。泉水最佳(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纯净水次之。

3、投茶量:(本次选用的是英德八百秀才茶业公司3000亩生态有机茶园种植出来的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需要根据容器(盖碗)的大小,不同茶的特点、客人的人数、客人的喜好来控制。一般到容器的三分之一,不能超过一半,茶质嫩的相对茶质老的,同样的客人,多投一点。投茶量要适中,切勿过量,一来口感不好,二来浪费;过少,滋味不足,如若发现自己投茶量少了,茶味淡了,要相对注水少一点,保持茶的口感,但水还是要盖过茶叶。

4、水量:注水一定要盖过茶叶,茶量多了,注水相对要多,茶量少了,注水相对减少,避免过浓或者有水味。【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5、水温:红茶可以用100℃来冲泡,但是为了口感更好,红茶一般采用85℃——95℃来冲泡。冲泡茶叶的水一定要煮沸腾了,在等它冷却到所需要的温度。刚烧开的水,等水泡全都沉了,打开盖再等一小会,一般可降到95℃——97℃,注水入茶器里,水温会降低1℃——3℃,同时需要结合季节,夏季天气炎热,冷却的时间需要久些,此时可借助倒入公道杯中冷却,冬季天气寒冷,冷却时间不宜太久。水温的控制要结合茶叶的种类、客人想要的口感来掌握。一般茶质嫩的,水温不宜太高,茶质偏老,水温可相对高些。

6、注水方法:

①水流大小:柔和细水流注入、稳重中水流注入、阳刚较大水流注入;

②注水方式:定点注入、沿杯壁转圈注入,直接淋茶叶注入;

③水温较低的、茶质嫩的、想追求鲜甜口感、追求偏淡口感的,可采用柔和细水注入,然后快出汤;

④水温较高、茶质较老、想追求茶味重的口感、想茶色浓的,可采用稳重中水注入、阳刚较大水流注入;注水方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水温高的,不能直接淋在茶叶上,更不能往茶叶中部注水,这样会破坏茶叶冲泡出来的口感。一般采用定点注入、沿杯壁转圈注入。

7、出汤时间:红茶一般要求快出汤,一般保持1-5秒。如果想口感强烈一点,可浸泡时间长一点。具体还是要看喝茶人的喜好。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第四篇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

人们一提起英德,就会想到飘香的英德红茶。

“岭南明珠”——英德,地处粤北山区,北江流域中游,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气候怡人、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驰名中外的“英德红茶”,被誉为红茶中的后起之秀、“中国红茶的一支新花”。英德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建立了全省最大的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基地,2005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是广东省著名茶乡。2006年底,英德红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50年持续不断的工艺改进使英德红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日,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受国家农业部的委托组成课题组,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并首度发布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英德红茶的品牌价值达6.62亿元人民币,名列33位。

英茶生产始于唐朝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

植茶之地。又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研究认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朝,是韶州(今广东韶关市)三个产茶县之一。【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德茶叶曾在19世纪前半叶兴盛一时,以后因战事不断,出口受阻而逐步萎缩。建国前夕,英德茶叶生产已到了似有若无的境地,据有关资料记载,1950年英德境内茶园面积仅30公顷,茶叶产量约3吨。这些茶叶也都是产自零星残存的茶,而且大多数为品质低下的“土青茶”,既无规模,也不成市场,有茶者仅在墟日摆摊或权当以物易物交换而已。

1956年,第一批现代化新式茶园(单行条列式)在省属英德茶场诞生,该茶场首次引种云南大叶种成功。接着第二批、第三批„„连续发展。在国营茶场植茶成功的推动和支持下,一个个集体联办茶场也应运而生,群众性植茶运动蓬勃兴起。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英德地区掀起三次种茶高潮,其气势之磅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第一次植茶高潮(1964—1967年)共发展新式茶园2500多公顷;第二次植茶高潮(1973—1975年,发展新茶园800公顷;第三次植茶高潮(1987—1990年),发展双行密植茶园2200多公顷。这三次种茶高潮共发展新式茶园5500多顷,茶叶产量达4375吨,成为全国重点茶叶生产基于之一。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第一批英德红茶于1959年问世。1960年中茶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祝贺电称:“1959年茶叶产品,经

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水平,为祖国传统出口商品提高声誉。”六十年代大批量投向国内外市场以后,英德红茶以其独特的鲜爽风格和浓强的优良品质堪与印、斯红茶媲美而蜚声海内外。1965年当代中国四大茶学专家之一庄晚芳教授在英德茶场作报告时说:“你们在1962年做的分级红茶(指红碎茶),为我国外销上开了第一炮,在市场上影响很大,外国人还不相信,怀疑是锡兰茶(即斯里兰卡)。”其实,据香港市场反映:“英德红茶的外形和内质与斯里兰卡销到香港的红茶相似,它的色泽乌黑而润红,久存不易变色,比斯里兰卡的好。”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称赞和推崇。正因为如此,英德红茶每年生产4000余吨远销到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闻名中外,饮誉世界,并成为中国大叶红碎茶第二套样出口的重要支柱。由此,英德红茶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红茶中的一朵新花、一枝奇苑。英德县被誉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之乡”。

创新工艺英德红茶先后37次获奖

随后,由于茶叶生产经营体制的转变与外贸经营机制的改革,茶园被下放给村或承包给私人生产经营,而外贸茶叶收购计划被取消,一向以集约规模经营的茶场改变为分散生产经营,一向以生产出口红碎茶为主渠道的英德茶区只得转产绿茶和其它茶类。这一时期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

生产经营效益下降,特别是国营茶(农)场亏损严重,茶叶生产经营积极性严重挫,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连年下降,至1995年底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至3875.73公颂和3599吨。

为扭转下滑的被动局面,英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九五”期间以改造老茶园与发展高香型新茶园为重点,采用嫁接与改植换种相结合的农艺技术措施,发展高香型茶树良种,促进茶园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名牌闯市场,以科技创效益,以产业化为保证,达到英德茶叶的高产、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经营目的。

期间,英德的茶叶加工迅速发展,建成红星、红卫、红光、红桥及红旗等五座年产红茶500吨以上、初精制合一的大型机械化红茶厂,以及40座小型半机械化青、绿茶厂。其中红旗又是五家大型茶厂中最富盛名的一个。2009年7月,英德市“我和你食品有限公司”接手旧红旗茶厂,并积极引进了ISO90体系进行红旗茶厂生产改造,在保证“修旧如旧”的同时,引进最先进的质量和品控体系;11月,整改后的红旗茶厂生产出第一批英德红茶,并正式进入市场;12月,英德红茶在首届华南农博会上,与另外15种产品一道被评为“广东人民最喜爱的土特产”;今年5月,“我和你”牌红茶在上海世博会的茶博会上一举夺得金牌和银牌,英德红茶再度享誉世界。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英德目前已培育出英州一号、英红九号以及高山云雾茶等多个优良品种,初步形成以红茶为主,绿

茶为辅以及青、黄、白、黑等六大茶类齐全的结构,是全国少有此类结构的几个茶区之一。其中,主打产品英红9号是从云南引进的大叶种树培育而成,不仅具有天然奶香,且冲泡十遍仍不变色;而“英州一号”则清香持久、醇和爽口,1996年在省名优评比中获“乌龙茶类优质茶”称号。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英德红茶在国内、国际茶叶评比中屡屡夺冠,先后获奖37次,其中国际级金奖4次,国家级奖6次,部级奖10次,省级奖17次。

2008年10月,英德市委、市政府出台《扶持奖励农业产业化发展暂行办法》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将茶叶列为农业重点扶持产业,扶持英红九号、英州一号、黄金桂等优质茶发展资金共达100万元,平均每亩良种茶园可获1000元补助,并对茶叶加工企业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改造升级茶叶加工设备的,也给予资金补助。该办法实施以来,英德各地茶农和茶企业发展种植高香型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至今年4月,英德全市茶园面积约2万亩,其中英红九号为800亩,主要分布于英红、东华、大湾、白沙、石灰铺、石牯塘及横石塘等7个乡镇,年产值连续多年超过1亿元,且以每年10﹪的幅度递增。

茶产业孕育独特茶文化

英德红茶五十年的光辉业绩史,造就了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既有简朴如客来敬茶的茶礼,也有寓情于茶的茶人、茶事和

生机勃勃香飘世界——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第五篇

生机勃勃香飘世界

——英德红茶

拥有优越自然环境的英德,古称英州,

原属韶关,清远划出韶关后属清远的一个县级

市,是一座沉淀了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茶区

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

【英德红茶创始品牌】

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大小茶场即

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属南亚热带季

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不足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PH值4。5~5之间。她拥有“中国水泥之都”、“中国英石之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等多项荣誉。好山好水出好茶,英德红茶作为中国红茶的“后起之秀”重新崛起再现辉煌,成为近年广东茶界的一大明星。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英德县志》中记载:“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说明唐代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曾在英德西华山植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另外,唐代英德县城南郊南山已建有“煮茗台”,也可证明那时英德已盛行饮茶之风。陆羽《茶经》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又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研究认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朝,是韶州(今天广东韶关市)三个产茶县之一,是宋元时期广东11个产茶县之一,是明代广东27个产茶县之一,是清代鸦片战争前广东70个产茶县之一,是清代鸦片战争后广东84个产茶县之一。”清朝康熙年间的《重修英德县志》记载有贡茶数量:“叶茶七十斤七两,国朝,芽茶一十四斤五两,进贡朝廷。”由此观之,从唐代至清代,英德茶叶产饮兴盛,还出贡茶。

英德明朝以来至解放以前,盛行手工炒制绿茶,茶类产品单一,如:大湾蓝山茶、大镇九良茶、石牯圹联山茶、横石圹石文台茶、鱼湾乌泥坑茶、盘龙曲茶、石灰铺亚婆障茶、沙口滑水山茶等就是当时著名的地方名茶。

英德的现代茶业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直至解放初期的1956年,在广东省农业厅的帮助支持下,广东省地方国营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率先引入云南大叶种茶籽试种成功,并于1959年成功研发了英德红茶。同年,在华南农学院、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协助下,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英德红碎茶。

1960年开始英德红茶以其优异的品质扬名中

外,中茶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祝贺电文中称:

“1959年茶叶产品,经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

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水平,为祖国传统出口商品提高

了声誉。”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60)

茶研字第064号函件称:“英德红茶品质具有外形

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厚甜润,具有祁红(祁门红茶)鲜甜回味,香气纯正,叶底鲜艳,较之滇红(云南红茶)别具风格。”1963年中国驻英国商务参赞张石诚从伦敦电传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电文称:“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花橙黄白毫)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1962年,英德茶园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亩。同时,还先后在美村、仙桥、龙头影等分场建起了四座茶叶加工厂。茶叶产量逐年增长,农

场也初具规模。

1964年3月14

日,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

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在取道英德赶赴阳山考察途中,发现英德茶叶长势很好,这让陶铸同志(1908-1969)很感兴趣,他立即取消阳山之行,改道坑口嘴。看到眼前一片蓬勃生机时,他非常高兴。陶铸同志还提出了“英德第一步种茶10万亩(国营、集体各5万亩)”的发展规划,他亲自给云南省委打电话,请求茶种和技术支持,还与同行的副书记李一清同志商量,决定成立“中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前身是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兴办“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并将“广东省地方国营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更名为“广东省英德茶场”,给了公司10万元的资金支持,陶铸同志还即席挥毫写了“广东省英德茶场”七个大字(可惜的是这些题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掉了),从此英德茶场之名远播(参见《回顾》P179页)。从60年代中期开始,英德逐渐形成了一个“英德茶区”,茶园面积超过6000公顷,茶叶产量突破4375吨,成为我国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和全国茶叶出口商品基地。发源于英德农场的英德红茶闻名中外,远销到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铸同志为英德茶叶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德人民为纪念他的贡献,在省茶科内设有造像供后人参观。

1970年,英德茶科所和英德茶场组成试验小组,最早在红旗茶厂开展研究试验工作。1973年,红碎茶转子式揉切法工艺取得初步成功,接着向省内及滇、湘部分茶厂推荐应用。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主编《中国名茶》一书(1979年出版)中高度评价了英德红茶。

英德这个地方茶文化博大精深。英德市区有两条街道命名为茶园路,专营和兼营茶店200间之多。由英德市茶叶局和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编的《英德茶叶》一书在1996年已出版;1998年开发建设了游客参与采茶、制茶、品茶等茶事活动的专项茶叶生态旅游景点“茶趣园”,率先在全国发展推广茶叶旅游项目;2000年,由省农科院茶科所创办的“茶叶世界”旅游景点,茶叶作为英德的特产,让英德人无论探亲访友,出外办事,联系业务或赴港澳或出国门,无一不带茶馈赠。

在上世纪90年代前,英德是红碎茶第二套标准样制

订地,英德红茶远近闻名,英德红茶成为顶尖红茶的代名

词。英德红茶本身具深厚的茶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具

有独特和优秀的品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英德红茶都

是我们中国乃至国际茶叶的佼佼者。英德是中国红茶之

乡。现全市有茶园面积3万多亩,各种茶叶年产量达3000

多吨,茶叶产业收入达3亿多元。并有英红、英华、黄陂、

红星、含光五大专业茶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设在英德。现已形成了以红茶为主,绿茶、大叶青、乌龙茶、普洱茶以及白茶、苦丁茶为辅的多种茶类结构,各种深加工茶和其它花色品种齐全。

2010年经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严格审查核实,理事会会议研究表决通过,英德市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是英德继获“中国红茶之乡”、“英德红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英德红茶广东人民最喜爱的土特产”等荣誉之后的又一个殊荣。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受国家农业部的委托组成课题组,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并首度发布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英德红茶的品牌价值达6。62亿元人民币,名列33位。英德红茶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香飘世界。

英德红茶的品种香----花毫香

据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栋介绍,突出英德红茶香气特色是“花毫香”,芳樟醇和水杨酸甲酯分别呈“花毫香”和“芳香气味”,斯里兰卡红茶中,水杨酸甲酯占香气绝大部份;英德红茶芳樟醇占80%以上,在越南、坦桑尼亚的红茶中,这两种香气成分的含量相对较少。所以

英德红茶香气清鲜纯正有毫香,花毫香明显,香高持久,滋味浓厚甜润,味浓厚清爽,色香

味俱全(佳),较之滇红、祁红别具风格。花毫香明显是英德红茶的品种香,是英德红茶的标准,这是让英德红茶成为人品人爱的根本原因。

英德茶类加工技术及品质特点

1.英德红茶:

英德茶区盛产红茶,约占总产70~75%,以出口红碎茶为主,部分工夫红茶内销。有转子机、CTC、洛托凡三种生产机型,以转子机生产较为普遍。

品质特点:品质以浓、强、鲜明显而著称,秋季生产含有自然花香。外形棕褐油润,颗粒重实,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金圈明亮,有

冷后浑;叶底红匀明亮。工夫红茶条索肥壮、紧结显

毫,味鲜香浓厚,内销市场很受欢迎。

2.英德绿茶:

以大叶种绿茶为主。近年因外贸体制改革,红茶

出口减少,为适应市场,“红”改“绿”,机械化生

产绿茶逐渐上升为第二大茶类。90年代后约占现总产

的70%以上。

品质特点:条索较肥壮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甘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绿黄。

3.英德青茶(乌龙茶):

英德茶区从1959年以来,已引入乌龙茶树品种13个,近年来重点推广高香型品系。主要有岭头单枞、八仙茶、黄棪、台茶等品种。大力发展高香型乌龙茶,已逐步成为英德发展“三高”茶业的重要茶类之一。

品质特点:乌龙茶依季节不同品质有异,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暑茶较差。不同品类品质各具特色。单枞茶条索肥壮,自然花香浓郁(岭头单枞蜜香为主),汤色金圈明亮;滋味浓郁醇甘;叶底绿叶红镶边,耐冲泡。色种乌龙茶花香高浓飘逸,滋味醇爽,但耐泡性稍差。铁观音乌龙茶色泽砂绿翠润,香气清高馥郁高雅,滋味醇厚甜鲜显参味,“音韵”明显,耐冲泡。乌龙茶条索细紧秀匀,色泽润,香清高而隽永,滋味醇爽。

4。 英德黄茶:

属后发酵茶,以大叶种一芽二、三叶及同时嫩度对夹叶为原料制成,又称广东大叶青茶。制法与大叶种绿茶相似,因沤堆时的后发酵作用,滋味更显醇和。以侨销为主,部分内销。近年用大叶种一芽一至二叶初展制成仿碧螺春,也很畅销。

品质特点:外形条索肥壮,紧卷,身骨重实显毫,色泽青润带黄或青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醇和回甘;汤色深黄或橙黄明亮;叶底淡黄色。

5。英德黑茶(普洱茶、果合茶、茯砖茶等):

(1)英德黑茶 ---- 普洱茶

英德茶区自1956年引进云南大叶种后,也有相当批量的黑茶生产,主要供外贸出口及广州、香港等市场。

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黑润;内质滋味醇厚爽滑,有独特的陈香味;汤色红浓;叶底楮红。保健功能好,价值高,老少皆宜,但以成人及老年人饮用较多。

(2)英德黑茶 :广东省英西农家手工柚皮茶“果合茶”

柚子茶,清远当地叫果合茶,选用当地野生茶叶放入土柚子里面,在室外经五年以上存

放及自然发酵,茶味跟普饵相近、多了一份柚子的清香,还有化

痰、止咳、清热等功效。

柚又名“文旦”。柚子的果皮外层部分制成药材名“化杨红”,味辛甘

苦,性温,能化痰消食、下气、快膈。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

食滞、咳喘、疝气等症。《四川中药志》说它还能“

解酒毒,治肾

脏水肿”。

(3)英德黑茶 ---- 茯砖茶

60年代至80年代广东英德亦有大量生产英德茯砖。广东省英德红星茶场(云岭龙头影)

6。英德白茶:

白茶原产福建,有寿眉、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等品类。白茶具有清凉解毒,消暑等药理功能,品质风格独特。英德白茶以寿眉产量较多,内外销很受欢迎,主销香港和东南亚地区。 品质特点:外形色泽灰绿,毫色银白,叶张完好重卷,芽叶连枝肥壮;内质汤色黄毫(或杏黄)明净,显毫香或清花香,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匀。

7。英德苦丁茶:

英德苦丁茶,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

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主要分布在

石灰铺、波罗等镇,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

健饮料佳品。英德苦丁茶与我国其它地区的苦丁

茶相比较为正宗。1994年获广东省名优茶评比苦丁茶类冠军,苦丁茶冲剂和苦丁茶含片获1994年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袋装与盒装苦丁茶获1995年上海国际文化节“中华茶”展评最佳推荐产品。

英德茶叶多种多样,品类丰富,生机勃勃,其美名满誉世界,值得海内外茶友共同品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9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