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一
《《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读后感》

《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读后感

“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就是指工作心无旁骛,心里始终装有工作,时时刻刻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做一名有心、懂得用心、如何用心的员工。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时会听到同事的抱怨,工作太累,待遇不高,简单重复,枯燥无味等等。 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可仔细想想,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用心了吗?我们真正为自己的工作用心付出了吗?我们想没想岗位来之不易吗?从现实中来看,工作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锻炼我们如何懂得用心工作,如何知道我们的工作岗位来之不易。

为什么要用心工作?一个不能把心思用到工作上的人,永远只是平庸的人;一个用力去做工作的人,只能说他还称职;而只有用心工作的人,才能达到优秀才能成功。成功的机会就在我们工作中,虽然这些工作绝大部分都是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令人乏味。但是我们要知道,无论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也无论层次高低,任何工作都能让我们学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怎么用心工作?用心工作与用手工作不一样,只有用心工作才能获得好的质量和效果。用心工作就是成功的前提,本职工作才是最大的实际。该做的都做不好,也就没有理由,没有资格来挑剔工作岗位。有句话说得好,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只有脚踏实地,努力适应环境,有心去做,才能有收获的回报,每做好一项工作,就会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用心多了,成功的机会自然就多了。

你把工作放在心上,工作自然也会回报你,眷顾你。如果你不把工作放在心上,应付工作、糊弄工作,或掉以轻心,或漫不经心,或无所用心,其工作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事业也不可能有多大成就。

为工作负责就是为自己负责,为工作岗位负责,对自己的工作应该积极主动地负责起来,把心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消极等待别人来告诉做什么,凡事主动,积极负责。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后,大胆去做,不要事事等安排,这是非常危险的。没有永远的岗位,也没有永远的待遇,单位是不会养闲人,懒人的,为单位效益多想办法,多出主意,用心工作,你就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找到自己准确的工作定位,主动去做该做的,你就是岗位的主人,把该做的做好,做细,做扎实,做到位,你就是一个用心工作的人。

怎么才算是用心工作?完成工作任务好,这是用心工作的结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这是用心的目的和结果;

专心工作,遵守纪律,不做工作之外的事情,这是用心工作的表现;用心做好每件事,做每件事情都要用心,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认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这都是用心工作。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二
《读后感》

人生相知交谈始

——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有感

近日,有朋友向我推荐一本数周蝉联畅销排行榜冠军的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作者正是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作家蔡康永。对蔡康永的了解始于台湾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两位核心人物当属主持人蔡康永和小S。有人爱小S的麻辣犀利,有人喜欢蔡康永的知性有礼。而我,却更钦佩蔡康永的进退有度。小S曾经说过,“跟康永哥聊天绝对不会被刺伤,还会被他附带的一两句小夸奖逗的心花怒放,但又感觉真诚不滑头,让人不爱都难!”确实在节目中,我们能够发现,蔡康永之一言一行,均进可攻、退可守,确是一位善用语言的行家。于是,当我听到该书时,便立马兴冲冲的去书店买了回来,可以在茶余饭后从文字上去领会名人的魅力和语言的艺术。

通读本书,发现这本书一大特点,就是非常的幽默、平实、流畅,短短两个小时就可全部看完。不像大陆很多作品,大多冗长拖沓,晦涩难懂,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源头。他的一些温暖的短小话语总能直达我内心深处,激起感动涟涟。再细读这本书,便会欣喜地发现,这本书并不像其他书本一样照本宣科、说教分明。蔡康永用他独有的文笔,简单亲切、轻松愉快地通过40多个虚构却又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来生动的分析着他的说话之道,让人明白,与他人交谈,并不需要你假装深度、亦不需要你多么能说会道,你只需懂得倾听,懂得理解,懂得欣赏,与人交流,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生死之交,而只是推心置腹的感觉。

“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多么简单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懂得说话,不是虚伪谄媚之术,而是说话之道。看完这本书,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因无知和害怕而固守的高姿态是多么的没必要,生活并不是一意孤行,学会抽丝剥茧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确实,语言的最美之处,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彼此交流,可以感受彼此的需要,可以确认彼此的存在;而这一切,只需把对方放在心里。而现在总还是无可避免的滋生一些交际潜规则,尤其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把朋友和同事、客户区分的很开,谈吐间总会有别于自己定义的在生活圈子里的朋友。殊不知,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品,它的艺术意义就在于通过倾听与感受它,去了解他人、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种作用力是相互的,一旦“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就会发现,其实交流并不辛苦,共同点总是有的。我们该认真去做的,应是真诚的去面对每一个自己接触的人,无论何民族、何职位,视如朋友,主动关心、诚心聆听、耐心交流、虚心请教;切忌将自己的观点强凌驾于他人思想上;寻找思想交点、不做思维的同化,“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做人、学习说话„„。而学习说话可谓是最方便、最不设门槛的一门学问,我们可以随时锻炼自己,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说怎样的话。由此,我不禁开始反思,在平常的生活中,我是怎么样子的呢?我会不会也犯了跟书里例举的类似的错误,在该大事化的时候,反倒画蛇添足;在该简洁说话的时候,会不会过于罗嗦;在不该继续话题的时候,却不知变通。都说说话是一门技术,懂得说话的人,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办事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而我却觉得说话,它更是一门艺术,说话就像你心灵的一面镜子,“You are what you say”,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

什么样的人。在平日,我们可能因为说话比较谨慎,而成为一个谨慎的人;或者因为注意说话的品位,而成为有品位的人;或者,因为训练自己好好倾听,而终于变成一个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情的人。我想,我们都需要学习,学习如何掌握说话的艺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其实说话是语言沟通的一种形式,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一个职业人士所需要的三个最基本的技能依次是:沟通的技巧、管理的技巧和团队合作的技巧。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公司都把这三点当作员工最基本的三个技巧,而沟通技巧是必备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们从出生到成长,无时无刻不在和别人进行着沟通。在蔡康永先生的书里其实也通过说话之道告诉我们很多沟通方面的原理和技巧。比如,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是信息还包括着更加重要的思想和情感,而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沟通意识的培育是第一位的,沟通技巧是第二位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其根源还是在于沟通意识的不足。在沟通中我们要克服“向上沟通无胆、向下沟通无心、同事沟通无肺”的习惯性错误。在沟通中学习沟通,从而不断提高沟通技巧。再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沟通是双向性的,邻里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沟通,要把工作做好,沟通必须是顺畅有效的。我们平时在工作中做的最小、最不起眼的工作,是最基本、最原始的,要做好这些具体的工作,就要做好与群众、同事、领导之间合适的沟通,没有沟通,工作就不可能协调好、也不能做好。沟通是双方面的,必须是真心、真诚的,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相互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工作就会无法开展。只有学会沟通,与群众、与领导、与同事、与客户的关系才会融洽,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仔细阅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书,感觉受益非浅。在公共服务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作为我们普通的职员沟通是核心要素。做好沟通工作,无疑是生活、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怎样利用沟通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沟通的障碍怎样解决?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考虑,就要认真学习说话的艺术,懂得与人相知,懂得与人沟通,从小节做起,多角度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三
《用心工作读后感》

《把工作放在心上 把心放在工作上》读后感

有人一直在埋怨于老天的不公,让自己没有一份既轻松,收入又高的工作,而是每天忙忙碌碌永不停休,却也从未做出成绩。终其原因,就是没有端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会有乐趣,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但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完成,考虑到方方面面。工作体现的就是熟能生巧。每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都可能会由懈怠期。为什么我要重复的做着千篇一律的事情?!为什么每天总有忙不完的活?!为什么我的工资总在原地踏步?!其实,这都是对工作的不上心,没有把工作真正的当做事业来经营。如果我们总是提前把事情安排好,每天都按照轻重缓急把工作做得有条不紊,不仅仅是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完,而是思考如何把它做到更好,那么以后的工作就会越来越顺,就像我们财务科,如果我们只是把自己负责的账目捋顺,工作就会像是田字格,每摊工作都是各自为营,那么所有账目的内部勾兑关系就无从查起,不知道哪里有披露。而我们所需要的却是融会贯通的数据,一分钱都不能有错。所以我们从来都是环环相扣,相互制约。这就需要大家把工作放在心上,不是自己的事情做完了就叫完了,而是想着怎么做,才更能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不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要想着怎么才能给别人也带来便利。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也就是说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入手。即便所做的事情大都大同小异,但是每件事都会有极细微的差距。就在这种极细极小的差距中,我们才能逐步丰富自己的经验与常识,加以日常的不断学习提高,在处理工作时才可以运筹帷幄。

同时,我们也要将工作做到前面,不要总是等到最后才姗姗开始。有些时候机遇摆在面前,但自己却没做好准备,后悔晚矣。所以不管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规划,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高效有序。在我们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桌子前悬挂着的小纸条,上面记录着今天或者最近几天必须要完成的事项;并且在最紧急的事项前面还有一个小对勾。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小纸条就可以非常直观的提示我们什么做了,还有那些需要做。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漏掉一些琐碎细小但却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1.01与0.99法则?

看似不起眼的这一点小小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耀眼。每天比别人多进步一点点,积累下来的财富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花一些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不足,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并提高效率带动工作情绪,会让你的工作不再枯燥乏味,取而代之的则是愉悦而积极,那么工作的结果也会大有不同。

用心的去工作吧,你将得到你想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喜悦与收获。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四
《把工作放在心上》

《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读后感

现代企业里,只有‚用心‛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但是,什么样的员工才是‚用心‛的员工呢?读完《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后,我有了一些了解,‚把工作放在心上‛要求员工心无旁骛,心里始终有工作;‚把心放在工作上‛要求员工时刻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工作上,做一名真正懂得用心、如何用心的员工。一个员工也只有真正做到了‚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才能从平凡到优秀,并最终成就卓越。

在现代公司里,昔日那种‚听命行事‛的员工,不再是‚最优秀员工‛,时下老板需要的,是那种心里时刻想着工作,凡事不必老板交代就能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并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的人。而那些只在被动工作的、应付工作的同时,却又幻想着获得升职或加薪的员工,无异于白日做梦,异想天开。

然而,在现代公司里,很多员工没有把工作放在心上,对待自己的工作采取敷衍、草率的工作态度,他们只想过一天混一天,而不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在应付工作的同时,却又幻想着获得升职或加薪。这样的员工,即使老板没有炒他的鱿鱼,总有一天,他在升迁或加薪无望时,也会自动离职的。洛克菲勒曾说过:‚有些人显然不够聪明,他们有野心,却对工作过分挑剔,一直在寻找‘完美的’雇主或工作。事实是,雇主需要准时工作、诚实而努力的雇员,他只将加薪与升迁机会留给那些格外努力、格外忠心、格外热心、花更多的时间做事的

雇员,因为他在经营生意,而不是在做慈善事业,他需要的是那些更有价值的人。‛

不要抱怨低微的职位和薪水,不要因为老板的忽视而丧失向上的勇气,不要习惯地将工作看成是领导安排的,而非自己主动要求完成的。只要勤奋肯干,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你就一定可以寻找到工作中的快乐,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和自豪,并得到同事的尊重、老板的信任。要得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努力工作不抱怨。抱怨就像是传染病毒,不仅使抱怨者自己丧失斗志,而且使同事消极懈怠。我们在埋怨中可能获得了一时的快感,可是养成埋怨的习惯,会使我们丧失责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长,从而使自己成长的道路越走越窄。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工作中不抱有负面情绪,多一分宽容理解,少一些抱怨责难,就像书中所说,‚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才是工作的正道。积极工作不怠慢。在实际工作中不乏挑肥拣瘦、推卸责任之人,以‚不会做‛、‚做不好‛、‚不属于自己任务范围‛、‚没时间‛等理由推脱,或者遇上问题总是找客观原因、找别人的原因,不找自己原因、不找主观原因,导致工作中不良的文化氛围形成。 初到工作岗位时,整日埋头于琐碎单调的事务工作,打字、复印等,我常常感到迷惘不知所措,一天工作下来,仔细回想,我很难从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消极懈怠的情绪也随之在平淡无奇的工作中慢慢滋生。但是,在读到书中很多名人志士成功背后的艰辛时,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深感自己内心的渺小,也看到了自己工作和思想上

的狭隘。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细微之处见精神‛,工作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做大事,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就是做了最好的贡献。

做正确的事,并正确地做事、不找借口,只找方法把小事做到位,将细节做到极致、遇事不推、不拖、不敷衍善于思考,做‚有心的勤快人‛、敢于创新,跳出惯性的思维圈常省己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会把你放在心上,工作也会回报你把心放在工作上,你才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并最终成就卓越。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五
《心得体会》

吴德华:进村入户体验式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4月25至29日,省委党校第四十期中青班第一小组的8名学员,在班主任潘一丹老师的率领下,来到了双峰县梓门桥镇东湾村,开始了为期5天的进村入户体验式培训。作为双峰县县长和中青班学员双重身份的我,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几天的体验,感触很深,收获颇多,回味无穷。

一味:心之净

东湾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这里就成立了地下党支部,是我们党在湖南成立的最早的农村地下党支部之一。一大批革命志士在黑暗中举起火炬,寻求光明,他们宣传革命思想,领导农民运动,进行武装斗争,不少同志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在东湾村地下党支部陈列室,我们瞻仰了革命的历史,探寻着先辈的足迹,细细品味着那一段艰苦而光辉的历史。

当年的地下党员随着年岁增高已相继离世,86岁的王善浦是仅存的几位老人之

一。我们簇拥在他的跟前,听他断断续续讲述当年革命的一些场景,更多是他的老伴帮助回忆。王老抗战时期入党,至今已有68年党龄,当年曾跟从省特工委书记周里搞过革命,当过交通员送过信,参加过武装起义,经受过严刑拷打,老伴结婚8年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地下党员。解放后他一直在家务农,家境十分不好,三个儿子都不同程度的身患疾病和身体残疾,仍然生活在破旧不堪的土砖房内,政府每月生活补助只有230元,和他出生入死的同志很多走上了领导岗位,安享幸福的晚年,但王老没有半句怨言,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如今他已是耄耋之年,神智还算清醒,目光有些呆滞,双腿风湿严重浮肿,难以站立,每天端坐在门口,伴随日升日落,看着云卷云舒,守望着这一片生他养他,他又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

在建党90周年前夕,选择东湾村进行生活体验,意义十分特别。在这里,我的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精神得到洗涤,心灵得以净化。地下党人的心境是崇高

的,他们浴血奋斗,前赴后继,舍生取义;地下党人的心境又是宽广的,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站在东湾的桥头,静听潺潺的流水,远离尘世的喧嚣,抛开心中的杂念,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当追思、铭记。

二味:情之切

进入东湾的当天已是傍晚,村部下车以后,在镇村干部的引导下,我们打着手电,投家入户。老乡们早早等候在家门口,家里灯火通明,他们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打扫得比往常任何一次都干净,像亲人一样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以前因为工作关系,我也曾两次到过东湾村,但以普通学员身份下去,连续几天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接触,感情还是很不一样。和他们一起散步,拉拉家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嘘寒问暖,和他们一起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他们一齐想办法,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素不相识的人们,一句“老乡好”,就能拉近所有的距离。通过几天的朝夕相处,老乡们对我们更加亲切,掏心的话都与我们说,还拿我们与革命年代、土改时期的干部进行比较,他们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当成了东湾村的一员,给予我们荣誉村民的称谓。

我们走访了6户困难群众,并送去了慰问金,我仍然记得乡亲们拉着我们的手,久久没有放下,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其实我们做得很少,但他们流露的那份真情令人感动。

离开东湾是在一个清晨,在村部的前坪,男人拎着行李,妇女抱着小孩,许多村民不约而同赶来送行。车前人头攒动,车内人声鼎沸,仿佛又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送别亲人时的千叮万嘱;回到了上山下乡年代,挽留知青时的殷切寄语。村民们自发拿出鸡蛋、茶叶等土特产要送给我们。

农民养育了我们,他们对我们,有着兄弟姐妹一样的情怀,他们最讲感情。老区的人民更加淳朴,更重情义,与党始终心连着心。

三味:农之艰

东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全村14个村民小组、282户、936人,有水田681亩,

没有交通区位优势,人平纯收入仅仅3000余元。年轻的村民早早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尽管如此,每天天刚亮,老乡们就要开始干活了。我的房东王顺南天天早出晚归,赶十几里路到邻村石膏矿打工,还经常上夜班,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了沧桑的印痕,40多岁的人看得上60来岁。

在东湾村,学员们集体参加了植树和插秧劳动。冒着烈日,大家上山栽树,下田插秧,这种透彻的劳累、体验和感受,是任何体育锻炼都无法相比的。农事的艰辛,作为农家子弟的我是最清楚的。年少的我很早就参与农活,参加工作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以后,逐渐有些远离。而农民,不管身体如何,不管刮风下雨,一年四季都得辛苦劳作。

在农村,懒惰的人是很少的,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低保户王新乔,78岁,年老多病,终日卧床,老伴视力又很不好,难于照料。老俩口住着风雨飘摇的老土砖房,让我们平添了不少感慨。贫困户罗中初,丈夫早逝,大儿子由于意外事故死亡,因小儿子患脑膜炎严重智力障碍,80岁的娘还要照顾50岁的崽,幸得她身体还算健朗,但这种日子还能维系多久?还有留守儿童胡海霞、王佳敏,父母都在广东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这种隔代教养始终是农村的一大问题,天真无邪的她们同样渴望父母疼爱。

当然,近年来农村的发展还是很快的,东湾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新房子建了许多,村部也很宽敞明亮,村民也开始富裕起来,甚至也有人拥有私车。但我能亲身体验到农事之艰辛,切实感受到农民之艰苦,农村和城市仍然是两个世界,这里更需要党和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和倾力扶持。

四味:悟之透

东湾的夜晚是寂静的,这里的星空特别明亮。我不由得想起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一直以来,我就在思索一个问题,尽管当前是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群众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可为什么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某些方面,党群干群关系

会那样的紧张,矛盾会那样的尖锐,工作会那样的难做?作为基层的主要负责人,在紧迫的发展压力和艰巨的民生任务面前,如何来面对这种现实?有时比较困惑,想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走在东湾的田间地头,扎堆一张张质朴的面孔,我感觉到自己从未有过的踏实和舒畅,思想也豁然开朗。在这里,我真正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我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行政官员,我发现自己就是这群人当中的普通一员。我找到了支撑点,找到了归宿点,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在这几天,这种感觉最为强烈。老王家的屋子偏僻又破旧想建新房,我要想办法帮他找一个交通条件方便的地方;老张家和邻居有矛盾,我要去问个究竟尽量劝解;老李家的生活困难,我要通过一些渠道予以救济„„几天以来,我都有这种要努力工作、回报乡亲的冲动和干劲。

由此,我深刻认识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我们全部工作的生命基石,基层干部尤其要将群众路线奉为工作法宝,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中依靠群众。只有保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我们的执政基础才会巩固。只有你把别人放在心上,别人才会把你放在台上。 五味:责之重

在离开东湾之前,我们来到了附近的白山村进行调研。白山村是双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全省首届新农村建设十大明星村,也是我的农村工作挂钩联系点。在这里,呈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景象,但我却倍感责任重大:白山这样的村在双峰太少,东湾反映的更贴近双峰农村的实际。

对比白山,东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在村上的座谈会上就得到很好的印证:村会计王书南提出村里1973年建的湾桥年久失修、安全隐患较大,还有6个村民小组的公路没有硬化,村级集体经济负债5万多元;村民小组长王达冬提出村上30多口骨干山塘和大部分水渠没有硬化,今年早稻缺水严重;年轻党员胡惠良反映自己承包池塘养泥鳅,最需要信息和技术;老支书王如柏更关心困难群体的生活

和村级组织的建设;妇女主任曾小平要求为村上配置一定的文化娱乐设施;退休教师王建宜建议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尽管东湾村还不富裕,但大家的精神状态很好,发言踊跃,信心很足。村支书王卫荣还雄心满怀地谈了他对今年村级工作的一系列计划和想法。

面对东湾村的发展问题,我也竭力想办法帮助解决。我提出,要拓宽致富门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红色旅游和休闲旅游;要改善村民基础设施条件,村级公路、桥梁建设、水利建设三个项目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实施到位,同时要结合全县开展的整洁行动着手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要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扶助,农民地下党员每个月加发230元的困难生活补助。村上的各个具体问题,县镇相关部门要予以大力支持,县级财政专项安排资金15万元支持村上的建设。

到双峰任职两年多来,一直认为自己工作尽职尽责,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说是达到了最大值,人民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但通过东湾这几天的生活体验,我更能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不足,特别是深入乡村农户不够,与农民朋友的感情融洽和期盼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双峰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有80万农业人口,还有15万农民的基本生活没有可靠的保障,在帮助农民群众致富的艰难历程中,作为县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这次体验将是一份永存心底的记忆,更是一份终身受益的财富,它将激励我扎实地干好工作,鞠躬尽瘁,报效乡亲。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六
《说话之道读后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又是寒假时节,对我而言,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书了,特别是专业以外的书。最近网络上比较推荐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的一本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下了电子版,闲暇时慢慢浏览,虽然暂时没有学到多少,但里面的观点的确值得借鉴,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有时间的话,相信我会慢慢品位的。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说话”方面尚不够成熟,需要慢慢修炼。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道歉、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比如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当一个人成为别人愿意沟通交谈的对象,说明这个人很受别人喜欢和尊重,还有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他的说话和倾听的能力肯定不一般。这种“会说话” 的能力会帮到我们很多,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也是精髓。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是需要用心的,本人以前也看过一本书-《态度决定一切》,从本质来讲,和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确实,语言最美的时候,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彼此交流,可以感受彼此的需要,可以确认彼此的存在,而这一切,只需把对方放在心里,所谓心与心的交流!欣喜发现这本“实用书”并没有照本宣科的语言,没有说教分明的模式,简单亲切,轻松愉快地通过一个个虚构却又贴近生

活的小故事让我明白不用能说会道,不用假装深度;只需懂得倾听,懂得欣赏,已经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美德;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好友,也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人为朋友,如此有利的投资,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本书为你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从他身上汲取源源不竭的能量,不仅是知识方面,更是如何做人!

或许乡间老农—句话,常常比庙堂之上大人物一百分钟的演讲动人,因为老农那—句话里面的“生命含量”很高,倾注了他毕生的感情,更容易打动我们。我相信,人和人之间的沟通需要用心去看待,需要用心去交流,需要用心去体会。

当别人已经礼貌回绝你话题的时候,就请你考虑打住;

别人已经表现得不想继续的时候,就请你立刻打住;

别人已经表现出各种怒火的时候,就请你为此道歉;

与其说这本书是“说话之道”,更不如说是“生活之道”。我相信,话“说”好了,生活会更加美好!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七
《读后感》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用了两个下午,读完了《许三观卖血记》,没有流泪,只觉得有几次心口沉沉的,像堵了块石头,就像许三观所说:“想来想去,只得去卖血了”。

余华的文字,自然而不求精致,乍看上去不像是文学,可是远观,却是种朴素的壮观,有埋在尘土里,灌在江河中的爱和无奈和辛酸,这是他1995年的作品,序中说,这本书表达了作家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恰恰,在这绳子的拉扯中,竟也拉出了一个民族的记忆碎片,那段深刻历史,那些人。

小说从许三观20岁左右开始一直写到他的儿子们差不多30岁亦即许三观本人50多岁快60岁为止,前后大概一共40年。

1958年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第十八章,惯用“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一句式,把这一历史概括的淋漓尽致。许三观对许玉兰说:“我爷爷,我四叔彵们村里的田地都被收回去了,从今往后谁也没有自己的田地了,田地都归国家了„„我们丝厂也炼上钢铁了,我现在不是丝厂的送茧工许三观,我现在是丝厂的炼钢工许三观,他们都叫我许炼钢„„” 许三观对许玉兰说:“我今天到街上去走了走,看到很多戴红袖章的人挨家挨户地进进出出,把锅收了,把碗收了,把米收了,把油盐酱醋都收了去,说是从今往后谁家都不可以

自己做饭了,要吃饭要去大食堂„„”许三观对许玉兰说:“前天我带你们去丝厂大食堂吃了饭,昨天我带你们去天宁寺大食堂吃了饭,今天我带你们去戏院大食堂吃了饭。明天我带你们去市政府的大食堂吃饭,那里的饭菜是全城最好吃的,我是听方铁匠说的,彵说那里的大师傅全是胜利饭店过去的厨师,胜利饭店的厨师做出来的菜,肯定是全城最好的,你知道他们最拿手的菜是什么?就是爆炒肝„„”这样一连串的排比和铺陈,把曾经的伤痛用诙谐和荒诞一一化解,那么轻松简单,甚至给我们一种错觉,许三观唠唠叨叨道出的是幸福。 而接下来一两年的天灾人祸导致了全国性饥荒。一家人每日喝越来越稀的粥,饿得没力气就长时间躺在床上以减少体力消耗。许三观生日那天,他们喝到放了糖的玉米糊,孩子们却吃不出甜味,许三观说“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完?小崽子们苦得忘记什么是甜,吃了甜的都想不起来这就是糖。” 这样一句感慨举重若轻地道出了极度饥饿年代的人们,物质生活匮乏到忘记了甜的滋味。那天,许三观给一乐,二乐,三乐“做”了红烧肉,给许玉兰“做”了清炖鲫鱼,给自己“做”了炒猪肝。那天,对于这一家来说,像是一场梦,一场渴望的梦,而对于读者来说,又恰恰有种莫名的冲动,像回到了那个时代,变成了许家的一员,在这种故事的高潮中开始忘了自己,不管他在批判些什么,从许家的生活中走来,从许三观的话语中出来,一切那么真实。 文化大革命。城市青年去农村上山下乡。 “工厂停工了、商店关门了、学校不上课、许玉兰也用不着去炸油条了。有人被吊在了树上、

有人被关进了牛棚、有人被活活打死。毛主席一说话,就有人把他的话编成了歌,就有人把他的话刷到了墙上、刷到了地上、刷到了汽车上和轮船上、床单上和枕巾上、杯子上和锅上,连厕所的墙上和痰盂上都有。那个时候,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共有三十个字,这些都要一口气念下来,中间不能换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文化大革命来了。”这样的一番阐释从许三观口中说出来,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层次,许三观的逻辑和认识水平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但他是身处其中的人物。许三观是真的,那个被批判成妓女的徐玉兰也是真的。我们就不知不觉觉得,那就是一场灾难,人类的灾难,确确实实的发生过。

“后来,毛主席说话了。毛主席每天都在说话,他说:‘要文斗,不要武斗。’于是人们放下了手里的刀,手里的棍子;毛主席接着说:‘要复课闹革命。’于是一乐、二乐、三乐背上去学校了,学校重新开始上课。又过去了一些日子,毛主席来到天安门城楼上,他举起右手向西一挥,对千百万的学生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毛主席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就能让许玉兰们免于皮肉之苦;毛主席的一个小指示,就能让孩子们回到校园;毛主席的再一个突发奇想,全国的城市青年就背井离乡去了农村。这样离奇荒诞的事情都真实地发生过了,历史怎么会、还会不会进入这种状态呢?余华给我们的问题藏在他的轻描淡写之中。

最世俗的生活,最庸常的故事,最深刻的历史,同时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温情的故事,因为他写出了一个家庭最最寻常却又最最伟大的爱。

在饥荒年份许三观为了能让孩子和老婆吃上一碗阳春面,就去卖了血,但是那种狭隘的爱又让他不舍得用卖血钱买一碗阳春面给一乐(一乐是许玉兰与别人生的)吃,三观觉得卖血钱给别人的孩子吃心疼得慌,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心理。但是当一乐离家出走,深夜不归,他那朴实的爱又让他去寻找一乐并用自己卖血的钱给他买了阳春面。

书中的线索除了卖血还有一条就是许三观对一乐爱的转变。面对这个别人的孩子,许三观一度不想要这个孩子,他觉得自己做了乌龟,这是人之常情。但当一乐怎么也不肯给何小勇喊魂且只认自己为爹时,他心中再也无法不把一乐当成自己的孩子了,爱在一步步升华。对于儿子的爱是余华用笔墨最多的地方,在当年下乡的大潮中许三观的儿子们都来到了乡下,一乐因为得了肝炎(当然没去医院之前大家是不知道的),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许三观见儿子这样就去医院用血换了三十元,自己一分不留,甚至连一盘炒二两肝两黄酒都没有吃,此时的父爱已经超越了那种狭隘的血缘之亲。

文革到来,许玉兰被当成妓女批斗,读者在许玉兰身上看到的是“不很把批斗放在心上”,她不能很深的理解这种批斗的意义,只是把批斗的形式学会了,比如低着头,一动不动的挂着牌子,文化大革命来

的时候,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文革是怎么回事,连批斗的执行者们都不理解,因此他们经常把这个挨批斗的“妓女”给忘得一干二净。虽然许三观曾因为许玉兰和别人睡了觉生了一乐,使得自己做了乌龟很生气,但许玉兰被批斗时,他依然天天去给他送饭,还很细心的将肉放在米饭的下面。许三观的这种淳朴的爱让我感动,他不记前嫌。 可以说小说结尾是戏剧性的,有矛盾的,这一家的情况总算好转,总算看见了阳光,可是老许的精神竟垮了,得知自己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了,他想,以后家里遇见什么事可怎么办,不能卖血了,这血都老了,只有油漆匠会要。而他单单想的只是这个吗?不是。他是想,自己的存在没有什么意义了,已经不需要他来卖血维持生计了,他自然尝不出那爆炒猪肝,半两黄酒的美味了。这无疑是个悲剧,可是悲剧背后,发人深省,那苦难的年代,苦难成了惯性,我们不禁想到,也许不止只会有一个许三观,是无数个,这是社会的某些阴暗面,老许和许多像他这样的人总是从中找出一个支点试图解脱,吃苦的日子过的有味,都忘记了什么是幸福,一辈子发过无数次狠,最后只被自己打到,倔强的有时候不像是人,却总是在温情背后低头。

反观现在,我们距离那个年代太遥远了,我们甚至想象不出那是个什么样的境遇,那个境遇下有什么样的人,那些人有什么样的心理,生活又有多么不堪,而这些也没必要让我们想象,因为那些已经沉为历史。我们只需要面对我们的优渥,享受我们的富足,但是谁又说,我们应该忘记历史呢?文学作品给我们的记忆是永恒的,空间是无限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八
《读后感》

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有感读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此书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很强的说服力,阐明了责任有无直接决定事物的成败,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科尔顿说:“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是人性的升华。责任的起源定义:责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责任没有对错,没有被迫,只有选择。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说:这是个负责任的年代,我们不是逃避责任,而是要拥抱责任。任何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在理所当然的想法中,逃避推脱责任。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负责任的人。2009年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最迫切的是就业的压力。企业存在危机的症结就是在于责任缺失,而责任缺失的根源是趋利避害的人性未能得到合理引导。人们并不是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是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下逃避责任。责任是一种约束,责任是一种负担,责任是一种羁绊,责任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承担责任,企业也就选择了你。如夫妻吵架往往是丈夫胜,但却失去了良好的生活服务质量。而当你用温柔的话语承认错误时,对方就会从心理上改变自己,长此以往,自己无所变化,但对方却变化良多,生活也就会充满快乐。一个人无法改变外界的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万物改变,由我开始。确实认识自己,随时提醒自己,切实检讨自己,绝对发挥自己,笃实把握自己。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早就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才有成就。接着又讲到了许三多精神。许三多精神,就是一种负责精神,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就是自己与自己较量。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对手,战胜一切困难。强者或弱者不是用单一的外表来衡量的。许三多的傻,是一种大智若愚,是对己、对人、对企业负责的精神,对许三多而言,当兵就要有格兵样子,这是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同。大智若愚的傻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每一个能够成功发展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可以说

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人活在这个社会上,即使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他也会和各种团队、组织和人员发生往来,在这个过程中,责任感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你缺乏责任,组织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搭档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抛弃。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是有才华又有责任的人却不多。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事业发展最需要的。 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为企业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诚于企业,在捍卫企业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荣誉。自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谷宝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读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此书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阐明了责任有无直接决定事物的成败,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之一:使命呼唤责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开宗明义地指出:“一个缺乏责任的人是不可靠的人”、“一个缺乏责任的组织是注定失败的组织”。它告诉我们“责任”二字的含义和份量。所谓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所谓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对他人、集体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人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的好坏和成败。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即使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成绩来。体会之二:责任成就伟业首先,工作意味着责任。因为每一份岗位所规定的任务就是一种责任。“‘责任’从来不会被赋予具体的人,但责任却是自由具体岗位或职务上的人来承担的”。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关键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责任体现在普通的工作中、体现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放弃了工作中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在工作中更好的生存的机会。不负责任

的过程就是制造麻烦的过程,你要想干好工作,那你就的认真负责任。其次, “承担责任,是对自身价值的证明。你承担的责任越大,表明你的价值越大”。敢负责,方能放开手脚,奋发有为;有担当,方能挑起重担,大有作为。再次,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和发展。责尽心安,苦中孕乐,这是一种深刻而朴实人生人体验。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功,源于他能有多大的责任心”对于一个人来说,责任是一种精神支柱和崇高追求。体会之三:责任使人成功责任胜于能力,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因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许可以让你胜任工作,但是责任却可以让人创造奇迹。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没有什么惊天大事,有的只是具体的小事,但如果想把平凡的、具体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追求卓越,就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把心思真正用到工作上来,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责任胜于能力,不是说能力不重要,是因为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严重。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个烟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次决策失误可能给国家带来百万千万的损失。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好我们的下一代,就是国家的罪人,人民的罪人!正如一位伟人所说:这是个要负责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逃避责任,而是要拥抱责任!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能够让社会平安、稳健地发展。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庭充满爱。我们的教育需要责任的,因为责任能使我们的事业后续有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胡学泉 2009-08-14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读过之后,感触很深,悟出了很多道理,对责任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层。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不仅是书名也是本书的首要观点,该书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企业案例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负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核心。书中讲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说,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主要看你对工作、对事情,有没有责任心,敢不敢负责任,如果你的能力再大,很能办事,但由于你骄傲自满,不负责任,很容易办的事情,也会办不好,这就说明,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了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

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所以讲,这责任是一种俱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的出色完成。   责任不是停留在口头,而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然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感到万分遗憾的是,责任经常被人们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用能力来衡量人、评价人。此书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业绩。我通过阅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思想受到了很大触动,对责任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层。  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的世界。责任是一个人的工作宣言。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树立对事业追求的标杆,用自己的特长和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不管你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只要你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要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培养工作热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才能作到“精业、兢业、敬业、乐业”,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

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光有知识或能力,而没有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没有团结、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只会是原地踏步,就谈不上敬业。为此,对工作的热情、创新意识、团结、协作、配合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讲来自于责任,有了责任,才能有工作热情和工作创新,才能有团结、协作、配合意识,才能有廉洁奉公意识。当然,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并不是对能力和知识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心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真正的责任心,是行动而不是语言,是要用业绩来证明的,而不是口头上的谈论,而业绩又是要靠能力去创造和完成的,缺了责任心谁也看不上你的才华,所以责任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救助事业所承担的责任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我作为一名救助职工,要勇敢的承担起责任,点燃工作的激情,积极、自觉、主动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海上人命救助任务。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此书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和寓言故事,有很强的说服力。阐明了责任的有无将直接决定一个人做事或成或败的道理,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既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对于一个人而言,“责任”从大道理来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工作的如何,当然与其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着很直接的关系,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有没有“责任心”,是否认真的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责任。否则,即便是能力再强,水平在高,而对工作不能尽职尽责,他的工作也是做不好的,也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现实工作中,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甚至是做好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责任的问题。简单的讲,我们是从事项目施工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作为项目上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我们为什么还要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呢?很简单,就是我们还有的管理人员不能够自觉的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对安全工作自己的那份责任不放在心上。我们项目上时有这样或那样事故的发生,无一例外的都是我们的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所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进一步的对这种“责任”进行约束和强化。我们只有人人都对安全生产这项工作负起责任来,我们在施工过程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九
《说话之道读后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又是读书月活动,对我而言,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书了,特别是专业以外的书。最近网络上比较推荐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的一本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下了电子版,闲暇时慢慢浏览,虽然暂时没有学到多少,但里面的观点的确值得借鉴,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实用之书,有时间的话,相信我会慢慢品位的。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说话”方面尚不够成熟,需要慢慢修炼。在书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针见血: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报告、开会、道歉、演讲、倾听诉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知不知道听你讲话的人想听到什么。卖了这样的一个关子,确实能把人吸引住,引发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全书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末了就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比如一群朋友聚会,如何炒热气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时话题卡住了,又该怎么解决呢?„„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完全会碰到的事情,因此学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从我们嘴巴说出去的话,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自己的印象、怎样定位我们在他人的心中该占的比重。当一个人成为别人愿意沟通交谈的对象,说明这个人很受别人喜欢和尊重,还有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他的说话和倾听的能力肯定不一般。这种“会说话” 的能力会帮到我们很多,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也是精髓。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是需要用心的,本人以前也看过一本书-《态度决定一切》,从本质来讲,和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确实,语言最美的时候,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彼此交流,可以感受彼此的需要,可以确认彼此的存在,而这一切,只需把对方放在心里,所谓心与心的交流!欣喜发现这本“实用书”并没有照本宣科的

语言,没有说教分明的模式,简单亲切,轻松愉快地通过一个个虚构却又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让我明白不用能说会道,不用假装深度;只需懂得倾听,懂得欣赏,已经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美德;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好友,也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人为朋友,如此有利的投资,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本书为你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从他身上汲取源源不竭的能量,不仅是知识方面,更是如何做人!

或许乡间老农—句话,常常比庙堂之上大人物一百分钟的演讲动人,因为老农那—句话里面的“生命含量”很高,倾注了他毕生的感情,更容易打动我们。我相信,人和人之间的沟通需要用心去看待,需要用心去交流,需要用心去体会。

当别人已经礼貌回绝你话题的时候,就请你考虑打住;

别人已经表现得不想继续的时候,就请你立刻打住;

别人已经表现出各种怒火的时候,就请你为此道歉;

与其说这本书是“说话之道”,更不如说是“生活之道”。我相信,话“说”好了,生活会更加美好!

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读后感篇十
《《用心去工作》读后感

读《用心去工作》有感 前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用心去工作》这本书,收获颇丰,感触颇多。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我想只有一心一意做工作,全心全意干事业,方能对得起自己,进而有益于家庭,有助于单位。 作为一名维修工,每天所面临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重复、平淡的,有不少的员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工作激情就会被慢慢地消磨掉,工作积极性就会一天天地降低,主动性会逐渐下降。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如何用心去工作?如何才能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勤勉敬业精神。勤勉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勤勉敬业之心,那只能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或者只是为了领一份薪水而工作,这样即使能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也是被动的、消极的,工作也不会有大的突破。而有着强烈勤勉敬业心的人,就会把每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当成是自己成长的一部分,时刻满怀激情,精益求精,“舍不得”马虎每一件小事。我在日常的工作中,会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能做好每项工作。爱行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表现为对事业的责任心。一个具有勤勉敬业的员工,他会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投入到工作中去,仔细电检,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一切问题终将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仰望着他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是要有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我们无论要哪一个岗位,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通过阅读《用心去工作》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大的困难不是工作,而是自己的心态。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可怕的不是这些所谓的困难,而是自己的心态。如果我们这时候气馁了、畏惧了,那么我们就会被困难打败。而真正有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的人,是不会被这些吓倒的,因为强烈的恪尽职守的心激励着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满怀信心的去与困难作斗争,努力用心去工作,不断改进方法,把看似是平凡而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做到完美,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即使是一时失败了,也会当作是人生的一次考验,笑对每一次失败,

吸取教训,查找原因,用更加强大的自己去战胜困难。 三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我们而言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什么样工作岗位上都要高度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愉快接受和完美执行我们唯一选择,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责任更不能讲任何借口,成功属于那些不找借口的人!

在这本书中列举了许多的典型人物,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就是因为他们把工作看做是与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的事,将身心彻底融入其中。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经过努力都能做到的事。责任的标准就是能在规定的前一天完成任务,普通小事处理得当,超乎想象的事情做到恰到好处。责任的标准就是能把别人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责任能让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都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就是培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轻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认真做好小事,就是在成就大事。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颗颗土粒垒成高山。这一理念一直伴随着我,融入我的工作和生活。有一种理念可以永垂不朽。这就是今天我们一直在说的:工作,是要用强烈的责任心去做的事。用强烈的责任心去完成我们的工作,就是全力以赴,就是用尽心思,就是承担责任,就是一丝不苟,就是不讲任何代价,不讲任何付出,任何回报,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而不仅仅是把工作做为获得一份薪水的职业。 四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一名员工只有心中时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才能长久的保持工作热情,激发强烈的责任心,真正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才能积极主动、满怀信心的工作,勇挑重担,敢于打硬仗,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把看似平凡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完美。通过阅读《用心去工作》这本书,感觉平时工作中一些经常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心中豁然开朗。就像这本书所说的,我们对工作的心态决定了工作对我们的回报。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期望自己的人生过的充实而有意义,但只有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才有了把这种美好愿望转变为现实的强大动力。 用心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敷衍工作,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自己。工作是人生在世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尽职尽职,尽善尽美,用心做好目前的工作,才能获得价值的提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满载着“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专注心、感恩心、宽容心、公正心和平常心”,用实际行动为人生更精彩的注脚。现在淮钢为我们每一个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作为一名员工,时刻都应该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满怀责任和信心,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奋斗!

吉安荣

2012

年8月30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