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供大家参考!

  1、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时间:1895年春 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

  (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2、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

  (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重要知识点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二)国际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2.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二、戊戌变法的经过

  (一)序幕:“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3.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

  4.上书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5.结果:由于封建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上书到光绪帝手中。

  6.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展开: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三)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2.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四个方面(见书) 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

  3.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革命为“戊戌变法”。

  (四)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五)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势力远远大于维新派。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光绪帝。

  (六)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七)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或者说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2.戊戌变法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

  3.戊戌变法还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戊戌变法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了(  )

  A.保国会

  B.强学会

  C.南学会

  D.蜀学会

  2.被光绪帝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的是(  )

  A.梁启超 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

  B.康有为

  C.康广仁

  D.谭嗣同

  3.支持变法的巡抚陈宝箴所在省是(  )

  A.直隶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河北省

  4.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是在(  )

  A.1898年6月11日

  B.1898年4月11日?

  C.1898年9月21日

  D.1898年4月21日

  5.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的是(  )

  A.荣禄

  B.李鸿章

  C.袁世凯

  D.

  6.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已发到“瓜分豆剖”“揭竿斩木”地步的是(  )

  A.陈宝箴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7.戊戌变法开始的特点是(  )

  A.公车上书

  B.康、梁组织保国会?

  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D.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8.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要求是(  )

  A.要求兴“西学”,废科学

  B.要求“自强”“求富”?

  C.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D.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9.下列官员,支持和赞助变法的是(  )

  ①文廷式 ②翁同龢 ③李鸿章 ④ ⑤陈宝箴?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0.下图是光绪帝被宣扬变法的言词感动,而召见了(  )

  A.刘光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林旭

  11.戊戌变法中颁布的文化方面的新法不包括(  )

  A.设立中小学

  B.设立京师大学堂?

  C.设立同文馆

  D.设立译书局

  12.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A.知识分子与政客军阀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斗争?

  C.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13.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

  B.顽固派势力强大?

  C.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14.下图是在戊戌变法中不愿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的是(  )

  A.康广仁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梁启超

  15.下列内容对颁布变法诏书不正确的评价是(  )

  A.有利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B.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二、连线题?

  16.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愁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回答:?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

  (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种受到人们欢迎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四、问答题?

  18.结合戊戌变法内容,谈谈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3179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