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机卡粒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 玉米播机卡粒
玉米粒收机和粒收玉米品种,让你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

  [科技苑]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20151209)

  12月9日(周三)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

  你见过玉米铺成的黄金大道吗?你知道到了收玉米的时候农民有多累多忙吗?为啥以前收玉米只能掰棒子?为啥现在却能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科技苑》为您讲述。

  【主持人】:在河南,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无论是国道还是乡镇马路,总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只要是有路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片金色的玉米,人们把这样的玉米铺路称之为黄金大道,可这条黄金大道却是个大麻烦。

  【采访】司机:肯定不愿意啊,你看原来是两个车道现在都成一个车道了,非常拥挤,万一刮着车或者撞着人咋弄。

  【解说】:金色玉米铺成的黄金大道,成了交通的麻烦。

  【采访】当地市民:原来就前面那个路口,去年还是前年就肇事了。

  【解说】:非机动车道被玉米铺满,自行车只能去汽车道上走,把开车的司机弄得是心惊胆战。

  有的路甚至多一半都被玉米霸占,来往的汽车只能在一条道上挤着,走走停停,堵车更是常事。开车的司机难受,其实那些拿玉米铺路的农民也不舒服。

  【采访】

  种植户:不乐意。

  记者:一过车危险么,你们怕车把玉米轧坏吗?

  种植户:轧坏也没办法,那你不能不叫人家轧,没法,没办法。

  【解说】:有的车没办法,只能在玉米上轧着走,玉米就会被碾碎,所以农民还得在路边看着,时不时的,还得给玉米挪挪地儿。

  不光怕车,镇子里的农民还要在路边搭个棚子,直接住那,防着有人偷玉米。

  除了怕车,防偷,把玉米晾在路上,农民还得担心老天爷的心情。

  【采访】:

  种植户:害怕一个是变天一个是下雨,一下雨就害怕,一下雨淋坏了。

  记者:是不是下雨得赶紧把玉米收起来?

  种植户:是。

  【解说】:可既然这一条条的黄金大道,让开车的司机和农民都难受,为啥还要把玉米铺到马路上呢。

  【采访】种植户:玉米没地方放,家里堆老高,到处都堆满了。

  【解说】:说起这事,农民们也是一肚子苦水,刚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大,必须晒一晒,否则捂得时间长了就会发霉,甚至卖不出去。可晒玉米总得有个地方吧,进村里一看,好嘛,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堆的都是玉米,就连房顶上都摊满了玉米棒子。

  农民们忙的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刚收完的玉米要晒,还得有人看着,地里呢还有没收完的玉米急等着收。

  可在郑州市通许县的长智镇,有一个农民,家里玉米不比别人种的少,可这个时候他却在家里悠闲的下着象棋。

  【采访】:

  记者:大爷,外面都着急晒玉米呢,你这咋还不着急下象棋呢?

  河南省郑州市通许县长智镇种植户袁长林:不着急,我下完这一盘,领着你上地里。你别看我现在在家玩呢,一会带你到地里,我那几亩地一下就收完了。

  记者:好那咱们去看看去。

  袁长林:好,走吧。

  【解说】:袁长林之所以不忙,不像别人收玉米需要很多天,是因为他收玉米很省事,而且不用晾晒。

  【采访】:

  记者:大爷,为什么您这个收地就快呢?

  袁长林:我先不跟你说我给你卖个关子。

  记者:还卖个关子

  袁长林:对,一会你就知道了。你看我这几亩玉米地,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收完,

  【解说】:说话间,远远就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一来,二话不说直接进了玉米地,等机器收了一轮后,记者发现袁长林家的玉米像收小麦一样,直接收成了玉米粒,这种收法还真是少见。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一直以来收玉米和收小麦完全不一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大面积的小麦就基本上实现了机器收割,所以收小麦直接脱粒收这没啥稀奇的。

  可直到现在,有的地方收玉米还得靠人力,都说掰棒子,掰棒子,说的就是收玉米。

  【采访】种植户:累,那手工干一天,歇几天都歇不过来。一天也就干几分地,

  7、8分地,6、7分地。

  【解说】:还有的地方收玉米倒是用上了联合收割机,机器一过,玉米棒子直接被收到后面的机舱里,可这样的机器,只能收玉米棒子,收完以后农民还是得给玉米脱粒,把玉米铺到马路上晒,剩下的活还很多。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少昆:那么目前我们采用的人工收获也好,机械摘穗收获也好,最大的问题就是费工成本高,并且在收获、拉运、储存、脱粒,这个过程中损耗很大。

  【解说】:再看看袁长林家的玉米,机器一过,玉米粒就像小麦一样收了下来。

  【采访】种植户:这就跟收小麦一样,他们把玉米收起来,直接就可以拉走卖了,一会再收一茬,倒满了就去卖了。

  【解说】:这可真是个新鲜事,袁长林的玉米不仅直接收成玉米粒,而且还不用晾晒,装上车就能直接卖。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少昆:今天我请大伙吃饭啊。

  【解说】:为啥能直接卖呢,因为袁长林收的玉米含水量少,所以被送到烘干塔后,粮商经过简单烘干就可以直接卖出去了。

  为啥袁长林收玉米就这么轻松呢?这是因为啊,他种的玉米品种和别人家的不一样。

  【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少昆:我种的品种好,这是适合粒收的品种,常见品种用这个机器不行。

  【解说】:2015年8月,农业部出台了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其中玉米等农作物是推进重点。

  【采访】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如果能够把玉米籽粒收获这关实现的话,那整个玉米从种到收的过程,就实现了真正的全称机械化。

  【解说】但是对于玉米收获来说,机械化已经不是问题,前提则是要有适合机器粒收的玉米品种。

  【采访】中国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立秋:我们过去讲是农机和农艺配合,今后看来这个事要反过来,我们的农艺,我们的品种,要和农业机械化配合,才能有前途。

  【解说】:而袁长林之所以能这么轻松的收玉米卖玉米,正是因为在有了粒收机器的同时,他种的也是适合机械粒收的玉米品种。

  他叫王义波,袁长林种的玉米就是他培育出来的。可要说起来,这适合粒收的玉米,看颜色,看外形,和常见玉米也没啥差别,为啥别人家的玉米就不适合粒收呢?

  记者跟随王义波来到试验田,通过不同玉米品种的对照,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这最明显的就是前天刮了一场阵风大概有七级以上,看里面那些已经自己都被吹翻了。

  【解说】:王义波首先带记者看的,是经历了一场大风的常见玉米品种。 【玉米播机卡粒】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对,这个常见品种这一类的品种目前在市场上比例还比较大,一旦遇到超过七级以上的阵风的时候,很多会出现这种倒折啊,或者倒伏或者倾斜。

  【解说】:常见品种的玉米一旦遇到6级以上的风,很容易倒伏,虽然可以人工收获,但机器粒收就做不了了。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这个子粒收获的时候就遇到很大的障碍。因为它穗子都已经歪到一边了,机收的时候很难把它收起来,果穗进不了机舱就脱粒不掉。就必须再用人工重新再来收获。

  【解说】:而另一边同样经历了大风的粒收玉米品种,都笔直的挺立着,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最重要的粒收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必须自己能站得住。

  【解说】:站得住,大风刮不倒,正是粒收玉米和常见玉米品种的第一个差别,那如何才能站得住呢?这个就得看玉米茎秆的了。我们拿两类玉米品种的茎秆做个测试,对照一下它们的抗弯折强度。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这是常见品种。(字幕:常见品种抗弯折力219.2N)这是适合粒收的品种。(字幕:适合粒收品种抗弯折力465.3N)

  【解说】:数字越大,说明茎秆的承受力越强,适合粒收品种的抗弯折性,足足是常见玉米品种的两倍(分屏,上抗压力字幕),而玉米茎秆的抗弯折性则是由茎秆内的壁厚组织决定的。

  【采访】徐博士:适合犁收的品种它的秸秆比较坚硬,它的厚壁组织这一层深色的它就比较厚,这不适合粒收的过去的老品种它的秸秆的壁就很薄。

  【解说】:粒收品种的玉米,茎秆更结实,这样就能抗住7级的大风,而且因为茎秆内含有更多的纤维组织,还更有弹性,弹性好也是玉米适合粒收的标志。

  因为粒收玉米的机器割头很大,一进到玉米地里,会不断撞击玉米杆,

  【采访】徐博士:才能够这个机器进地以后,不管哪一部分碰到了,它自己能够很顺利的弹回去,这个棒子才能很顺利的进入机舱。如果一碰你都歪到一边去了,就没办法把它收回来。

  【解说】:所以要想粒收时能让玉米棒子顺利进仓,玉米茎秆的弹性就得非常好。

  【采访】:

  记者:王老师这个就是咱们适合粒收的品种。

  王义波:对,你看我们过去实际上是做过很多实验的,都把玉米穗贴到地上,你看自己就回去了。

  记者:一下子就弹回去了。

  王义波:对,你拉拉试试。

  记者:能弯这么多,这个弹性就非常好了。

  王义波:是。

  【解说】:可再看看常见玉米品种,用同样的力,同样是把玉米穗拉倒地面上,结果,大部分的玉米茎秆一下就折断了。

  所以只有玉米茎秆弹性更好,机器收割的时候才不会把它撞倒,玉米棒子也能顺利进到机仓里了。

  可要想让玉米成粒收,不光要让玉米棒子顺利入仓,进仓以后还得能顺利脱粒。

  怎么才能顺利脱粒呢?您看这个玉米棒子,从里到外,粒收玉米和常见品种的玉米都不一样,咋不一样呢?咱们先说说这棒子最里面的穗轴。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原来绝大部分的品种都是软轴的,或者空心轴的。

  【解说】:常见品种的玉米,有的穗轴内部,柔软的像海绵,有的是空心状,所以这两种穗轴都容易储存水分,水分含量高,就会让穗轴和轴上的籽粒连的很紧,不适合粒收。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这个它脱粒的时候容易被打碎了以后和籽粒不完全脱离,有一部分粘在一起。

  【解说】:而粒收品种玉米的穗轴不但比常见品种的细,轴里面干物质占的比重也大,含水量少,粒收时也不会把玉米粒连到上面。除了穗轴,这轴上的玉米粒也不一样,差别在哪呢?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就是老品种一般的子粒含水量到成熟的时候在30%,到了30以后,它基本上就不动了,就是它水就很难脱了但适合粒收的品种,一般都在28左右才开始这个成熟,在成熟以后,这个适合粒收的品种还继续往下脱水,

  【解说】:这说明,同样到了成熟期,常见品种的玉米粒,至少有30%的含水量,而适合粒收的玉米里最多也就含有28%的水分。

  含水量多的话,可不是啥好事。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含水量高的时候,脱粒的时候就容易破碎。

  【解说】:常见品种的玉米含水量高,玉米粒软,粒收时承受不住机器内部的冲击,很多都会被打碎。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如果你不把水分降到28以下,子粒破碎率会能达到10%以上,也就是产量损失超到10%以上。

  【解说】:而28%的含水量,则是玉米适合粒收的临界点,可别小看这百分之几的差距,正因为少了这些含水量,玉米粒就刚好能最大限度的,承受粒收机器的冲击。才不会给玉米粒收造成损失。

  为了顺利让玉米脱粒,不光怕破碎,怕玉米粒连着穗轴,还怕收出来的玉米粒被玉米包叶给染了色。

  早在2008年,在我国的玉米主产区黑龙江和新疆,就已经引进了粒收玉米的机器进行试验。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当时农民当然是非常的高兴,想着能够粒收了。

  【解说】:可等粒收下来一看,农民的高兴劲就没了。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玉米一流出来的时候,农民就感觉到很失望。大量的玉米叶片的颜色都被染到子粒上,看到灰不啦叽的,稍微一晾晒就像发霉一样的感觉。

  【解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传统玉米和粒收玉米品种相比,叶片的脱水性完全不同。

  常见的玉米品种,包叶脱水慢,因为包叶是从外往里成熟,外面的包叶看着成了金黄色,可里面的包叶有时候还是绿色,湿乎乎的。所以用常见品种做粒收,玉米粒经常被染上绿色,也不好卖了。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整个玉米就降几个档,一下降了好几分钱。

  【解说】:而适合粒收的品种则正好相反,最外层的叶片看着还是绿的,可剥开一看,最里面的叶片都已经成熟发黄了,这是因为粒收玉米的叶片从里向外成熟,也就是从里向外逐渐变黄的。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这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脱水快,脱水快你看里面的包叶都已经开始发黄了,开始失水了,但是外部的叶片还有绿色,这就是适合粒收的一个典型的标准。

  【解说】:因为里面的叶片先成熟,这样玉米的包叶就会慢慢炸开,叶片间会出现一个个小缝隙,水分也就顺着缝隙跑出去了。再用机器粒收也不会把玉米粒给染色了。

  从茎秆到玉米棒子,只有满足机器粒收的条件,玉米才能像收小麦一样成粒收。王义波搞了半辈子的玉米育种,之所以要培育适合粒收的玉米品种,他最初的动机是源于一次国外考察。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我们1999年到美国去访问的时候,看到美国生产上的大面积的品种都是在犁收。

  【解说】:也正是在那一年,美国农民收获玉米的场面深深的触动了王义波。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感觉到美国的农民太舒服了,中国农民那简直就是没法比了。

  【解说】:当时王义波不是没想过,在国内也尝试玉米粒收,可要想实现却困难重重。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因为我们的机械和我们的品种都不具备犁收的条件。所以就那么一想就飘过去了。

  【解说】:直到2008年,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粒收机已经被引进了中国,但由于当时粒收,用的是常见玉米品种,所以结果十分不理想。

  从那时候起王义波就发现,要想真正实现国内玉米的粒收,就必须改变我国已经种了几十年的玉米品种。

  可是,把美国的粒收品种直接引进过来却不行。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美国的材料拿到中国来以后,我们通俗的说法叫水土不符,就是你看不明白是因为啥就自己死掉了。甚至子粒都不一定成功发芽就死掉了

  【解说】:所以要想得到适合粒收的玉米,就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培育出新的玉米品种。

  【采访】北京某玉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义波:就拿我们中国自己的资源来和美国的这个材料杂交,我们每年种植的品种数量就进入筛选实验的大概是23000个左右。

  【解说】:经历了近7年的研究探索,王义波才算是培育出了适合粒收的玉米品种,如今王义波培育的粒收玉米品种已经通过了国家审定,并推向了市场,新品种不但适合粒收,解放了劳动力,而且产量也上了一个台阶。

  【主持人】:有了玉米的粒收机,再种上适合粒收的玉米品种,就能实现玉米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玉米种植户也能像收小麦一样的收玉米,实现坐地数钱的愿望了。

篇二 玉米播机卡粒
孙丰忠:当“玉米粮王”得益于人勤地不懒

   “感觉能夺得今年的‘玉米粮王’,主要得益于自己的精耕细作……” 

  10月25日,见到今年德州市的“玉米粮王”、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的孙丰忠时,他正在地里给小麦查苗、补苗,与乡亲们交流玉米丰收的经验。 

  早在2010年11月12日,“金满田杯”2010山东粮王大赛决赛结果揭晓,临邑县翟家镇四合社区孙汉服村村民孙丰忠以玉米亩产2059.2斤的成绩成为“山东粮王”,夺得第一名,获奖一辆价值近10万元的桑塔纳轿车。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是怎么成长为“粮王”的呢?

  孙丰忠,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的老把式,最信奉的一句话是老人们常说的“人勤地不懒”。经四年蛰伏摸索,他深刻地认识到,有科技专家的细心指导,有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种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熟,粮食产量再想突破就得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在下种前期,孙丰忠都要比别人多做两件事:一是犁地时将按比例混合的锌硫磷和棉饼撒入地里,这样做可有效消灭针金虫、蝼蛄等害虫;二是在播种前一定要施一遍土家肥,给土地增加营养,增强土地肥力。 

  播种时,孙丰忠采用“大小垄”的排列方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即靠边的玉米行间距小,越往地中心玉米间行距越大,保证每一棵庄稼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这样结出的玉米质地优良、颗粒饱满。现在种地科技化、机械化都有了很大提高,耕地面积限制了所能种植的玉米株数,只有在每株玉米个体产量上求“质”的突破,注重细节管理。比如说,在玉米拔节到抽穗期,加重氮肥比例,能防倒伏、防旺长,增加成穗、增加粒重,然而大部分人都在育苗时期就给玉米追施了氮肥,玉米无法吸收营养成长,白白耽搁功夫,是很大的浪费。 

  玉米出苗后,孙丰忠更是把这片土地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中晚必到地里转一圈,看土壤湿度、看秧苗长势,像个老道的中医,准确地为这片土地号脉,适时浇水、施肥、防病虫害。孙丰忠说:“突出一个‘细’字,把所有工作做在前头,为庄稼尽可能地创造最好的环境。”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偏少,截至到10月份,降水不到50毫米。到了玉米抽穗期,孙丰忠便全天守在地头,从地头打的机井里抽水浇地,每隔两周浇一遍水,保证土壤湿度,每浇一遍水便根据庄稼长势施一遍肥,从二胺到尿素、到复合肥,玉米抽穗期间根据不同时节掺入少量的药剂防治虫害,这些工作都为夺得玉米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把粮食高产创建、培植‘粮王’和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做,尽管它不富财政,不显政绩,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临邑县县委书记景文新告诉笔者,几年来,临邑县相继涌出了几位省、市粮王。他说:“现在粮食产量高、粮价涨、国家补贴多,同样是种地,以前是为了交公粮、填饱肚子,现在种地是为了多挣票子、提高生活质量。农业是临邑的亮点,也是发展的根基,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的目标是擦亮现代农业、省市‘粮王’这张闪亮的名片,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去发大财,让更多的农民开着轿车去种地!” 

  相关资料:

  从亩产160斤到1400斤

  孙丰忠今年57岁,他所在的孙汉服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人均一亩八分地,农民把土地当做自己的“命根子”。“1970年,初中毕业后我便随父母侍弄起了土地。那时,实行集体生产、记工分,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小麦亩产才60多斤,玉米不过100来斤。结婚后,相继有了四个孩子,一家人食不果腹,我因此倒过煤、逃过荒,几天吃不了一顿饱饭……”谈起过去的经历,孙丰忠倍感忧伤。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孙丰忠种粮的积极性。人们种地虽然很上心,但产量一直上不去。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孙丰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不信土地里刨不出金蛋蛋,精耕细作,用心管理,但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开始时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耕地、种植、管理、收获几乎完全靠双手去完成,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了种好自己的10来亩地,我和妻子及孩子不分白天黑夜没命地干,产量逐步提高,总算解决了温饱问题。1985年,我与村民孙景文合伙买了一头耕牛和一个拉车,后来又合伙买了拖拉机,一家人才稍微轻松了点。”孙丰忠介绍说,“那时候农民不知道也不相信良种这一说,种小麦、玉米的种子都是自己留的。直到1990年,从报纸广播上得知,良种能提高产量,我才试着买种子,精耕细作、用心管理,结果第二年小麦亩产达600来斤,玉米达到了800多斤!后来,我购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机械,比如收割机(只把麦子割倒)、三铧犁、播种机等,劳动负担大大减轻了!”

  从亩产1400斤到“吨半粮”

  “自1991年开始,我自己再也不留种子了,买的都是经过反复挑选的优良品种!”孙丰忠高兴地说,“并且我明白了一个理,粮食产量提高不快的根本原因就是群众总是守着那些大水大肥、多下种多产粮的‘老皇历’,不注重科学种田,要知道‘多种未必多收,优生更要优育’,科学种植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法宝。我从书籍上学、广播上听、电视上看,逐渐了解了良种良法、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

  2004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发放粮食补贴,孙丰忠看到了种地的商机,承包了一些外出打工群众的30多亩地,加上自己家的16亩,近50亩。“我淘汰了原来的旧机械,购买了先进的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宽幅精播机等设备,进行规模种植,这50亩地根本不用孩子管,我老两口就能忙活得了。为了种好这些地,我先后5次来到山东农业大学向著名小麦专家董庆裕教授求教,最长的一次,在泰安呆了一个多月。”孙丰忠谈起他的“科学种植经”,头头是道,“我在全村第一个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小麦实行‘一喷三防’,玉米实行‘一增四改’,并且统一品种、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播量、统一浇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播种技术,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年纯收入达5万元。2006年,我办起了‘农业科技推广站’,在全村推广良种良法、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全村860亩地都采用了我改良后的‘八统一’方法。2007年,我被评为全国种粮标兵。今年我的小麦平均亩产1320斤,玉米1580斤,实现了‘吨半粮’!”这时,孙丰忠提高了嗓门,兴奋地继续说,“10月4日,省农业厅专家组来临邑,对我的3.5亩玉米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实打验收,经丈量土地、清理收割机、收割过磅、去杂去水……,我以平均2059.2斤的成绩,在鲁西北72户参赛选手中夺得桂冠。11月12日,‘金满田杯’2010山东粮王大赛决赛结果揭晓,我荣膺桂冠,夺得第一名,成为山东‘粮王’,被奖励了一辆价值近10万元的桑塔纳轿车!”

  因为种粮种出了名堂,在孙汉服村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很多村民劝孙丰忠对“八统一”管理方法和良种良法、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新技术严格保密,不能轻易传出去。但孙丰忠打定主意,不搞封锁,搞传播。麦秋、三秋过程中,他逐村传播种植经验,有时一天要跑10多个村,等回到家里,常常是累得双腿拖不动,倒在床上起不来。老伴心疼他,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总劝他不要那么拼命。可孙丰忠总是说:“乡亲们种好地不容易,搞砸了,一家人可就一年没收成了!”

  在孙丰忠等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临邑县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粮食生产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今年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该县10亩玉米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1029.6公斤,百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858.9公斤,千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762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76.2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谁说种粮无作为?你看老孙靠推广科技种粮,几年间就成为了‘粮王’,并帮助群众发了家、致了富,功不可没啊!”10月12日,“中国杂交玉米之父”、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到临邑县考察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情况时,对孙丰忠大加赞赏。

篇三 玉米播机卡粒
玉米单粒机播技术

篇四 玉米播机卡粒
小型人工玉米脱粒机标准件明细表

表一: 小型人工玉米脱粒机标准件明细表

篇五 玉米播机卡粒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者:杨珍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4期

摘 要:我国种子企业纷纷上马粒装种子,大力推广单粒播种技术,使我国玉米采用单粒播种技术的面积逐年提高,据调查部分地区已占当地玉米播种总面积的80%以上。因此,单粒包装种子质量新标准的尽快制定和颁布实施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了玉米种子单粒播种田间出苗表现差的原因,选取中科四、先玉335、郑单958种子,通过不同发芽率水平种植实验验证得出:只有在土壤情况允许,品种种植适宜密度在4000株/667m2以上,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时采用单粒播种,田间产量不受或受影响较小,即节约成本又省工省力。

关键词:玉米;单粒;播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国外先进种子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我国玉米种子加工精选技术的推广普及,玉米种子的净度和发芽率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就给玉米单粒播种创造了可行的技术条件,播种机械的改良及普遍应用又为单粒播种提供了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支撑。因此,我国种子企业纷纷上马粒装种子,大力推广单粒播种技术。使我国玉米采用单粒播种技术的面积逐年提高,据调查部分地区已占当地玉米播种总面积的80%以上。

玉米采用单粒播种技术以其省种、省工、省力、省肥、省钱等显著优势而被广大种植户很快接受,但由于部分种子生产商不从提高种子质量上下功夫,不考虑自身种子特征特性,盲目跟进单粒包装,误导种植户,致使种子质量纠纷案件激增,因此,单粒包装种子质量新标准的尽快制定和颁布实施已显得尤为重要。

现行的种子质量标准GB4404.1-2008规定玉米杂交种发芽率不低于85%,但即使实验室发芽率达到85%的种子,在大田种植中受土壤墒情、播种技术、种子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实际出苗率多在80%以下,若采取单粒播种就一定会出现缺苗断垅现象。虽然种子本身发芽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标示标签标注符合要求,但因为采用粒装,误导了消费者,使种植户因选用单粒播种技术造成缺苗断垅,从而给生产带来损失,引发种子质量纠纷。

1 造成玉米种子单粒播种田间出苗表现差的原因

1.1 种子自身发芽率较低:

种子自身发芽率不高,仅仅维持在合格范围内,在大田生产中若采用单粒播种,极易出现缺苗断垅现象,影响产量。特别是部分乡村经销商和农户经销使用陈种子,而据试验,贮存

篇六 玉米播机卡粒
玉米单粒播种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玉米播机卡粒】

玉米单粒播种栽培技术

作者:李玉东 于晓峰 佟立辉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11期【玉米播机卡粒】

摘 要:玉米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传统的玉米种植法是采用1穴多粒的方式,在1个穴里播种2~3粒种子,根据种子的出苗情况再通过间苗保留1株。近年来随着种子价格的提高,劳动力的紧缺,玉米单粒播种正悄然兴起。玉米单粒播种法是指玉米种子1穴播1粒,由株距行距确定密度玉米单粒播种技术是应用玉米精量播种机,按照玉米田间要求的留苗密度及行距、株距,准确播种,1穴1粒,确保“1粒种子1棵苗”的玉米播种技术。

关键词:玉米单粒播种栽培技术;优点;增产原因;要求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玉米播机卡粒】

1 玉米单粒播种栽培技术优点

1.1 节省种子与用工,降低生产成本

【玉米播机卡粒】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具有增产、节本、增收的效果。一般每667m2均增产10%左右,节约成本80~100元/667m2,总增收节支可达200~260元/667m2。其优点:

1.1.1 省种

传统播种技术一般每667m2用种量2.5~3.5kg。单粒播种每667m2约为1.5kg,每667m2节省种子1kg以上。

1.1.2 省工

传统播种技术需要进行间苗、定苗,人工费为40~50元/667m2。单粒播种减少了间苗、定苗环节,节省了所需的人工成本。

1.1.3 提高除草剂药效

由于单粒播种省去了间苗、定苗环节,不会因人工进地操作破坏地表除草剂所形成的药膜,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

1.2 养分、水分利用最大化

传统播种技术每穴2~3粒,出苗后一穴多苗,会出现苗欺苗和间掉的苗浪费养分、水分现象,且定苗时人力对苗的根部会造成损伤,因伤根易出现三类苗,影响正常生长。单粒播种

篇七 玉米播机卡粒
新型玉米种子脱粒机的原理和结构

新型玉米种子脱粒机的原理和结构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添加:wzl 文章阅读数:2322 发布时间:2013-1-5 14:17:44

1 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

在玉米制种过程中,脱粒是影响种子质量和成本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种子不同于粮食,必须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其活力,如果脱粒不当,会造成种子受伤甚至破碎,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和发芽生长。玉米脱粒机用于对晾干后的玉米果穗进行脱粒。

我国种子加工工艺流程与国外存在差异,国外大田玉米果穗收获后水分一般为35%,在经过烘干室果穗烘干后,使果穗水分达到12. 5%,然后进行脱粒。而国内种子公司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足够的资金建立果穗烘干室,基本上没有果穗烘干工艺过程。国内种子公司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玉米果穗场上晾干后,使水分降至18%,然后进行脱粒,再使用烘干塔对玉米籽粒烘干,使玉米籽粒水分降到13%。由于国内玉米果穗脱粒时水分较高,籽粒与芯轴联结强度大,致使脱粒质量下降,脱粒损失提高。结合我国的国情,研制出能满足我国脱粒市场需要的高脱净率、低破碎率玉米脱粒机,是我国种子加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1.1 工艺流程

脱粒机结构如图1所示。该型号种子脱粒机内置种子真空数粒仪,能够保证脱离出来的玉米种子保持一定的净度和粒数,玉米果穗进入进料箱,皮带轮带动板齿滚筒转动,板齿滚筒对应进料箱的一段为一对短螺旋片,螺旋片转动将果穗送入脱粒区;在脱粒区内,果穗沿凹板做螺旋滚动与滑动至排芯区,在此过程中果穗之间、果穗与栅格凹板之间进行充分挤搓,籽粒被挤搓下来。脱掉的籽粒穿过栅格凹板排出主机。脱掉籽粒的玉米芯被推送到排芯区,排芯区充满后在拨轮的作用下将排芯口压板顶开,玉米芯排出机外,即完成整个脱粒过程。

图1 挤搓式玉米种子脱粒机

1.2 工作原理

该脱粒工艺模仿人工用手搓玉米的动作。在脱粒区内,板齿滚筒拨动果穗沿栅格凹板作圆周运动,由于板齿沿板齿滚筒轴线成螺旋排列,所以同时也将果穗向排芯口推动,实际上玉米果穗的运动轨迹是螺旋线。如图2所示,板齿滚筒由焊接在主轴上的变螺距螺旋线分布的螺旋冠状齿和螺旋平板齿组成,工作时带动板齿运动从而推动玉米果穗沿凹板转动和沿滚筒轴线从进料口向排芯口移动。螺旋冠状板齿设计成顶部带冠形状,其作用如同人工用竹签子先将玉米果穗上的局部籽粒挤掉,以便后面挤搓顺利。

由于排芯口压板的作用,正常工作时物料始终充满机器内部,所以板齿拨动果穗时具有一定的推力,即果穗是在受到推挤的情况下与栅格凹板接触,与栅格凹板做相对运动,并且既滚动又滑动、以达到挤搓脱粒的效果。果穗相互之间也同样是在受到一定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充分挤搓,并且机内所有果穗的任何部位都有充分的挤搓的机会,从而达到脱掉全部籽粒的目的。

图2 板齿滚筒

2 主要部件设计

2.1 板齿滚筒

2.1.1 滚筒转速

滚筒转速由滚筒外缘(板齿顶部)线速度决定,滚筒外缘线速度是以保证不伤害玉米籽粒为前提条件,试验数据表明,籽粒含水率为13%时,滚筒外缘(板齿顶部)线速度<4 m/s,脱粒时不会伤害玉米籽粒。但滚筒外缘线速度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生产率。一般线速度值在3. 2~3. 9m/s之间。在脱粒过程中,籽粒会产生可视的机械损伤与隐形机械损伤(内部裂纹),考虑到脱粒对象为玉米种子,选取线速度值为3. 0m/s。

2.1.2 滚筒直径

滚筒直径由凹板直径决定,并且应比凹板直径小90~100 mm。

2.1.3 滚筒板齿

采用螺旋冠状板齿和平板齿按照变节距排列安装到滚筒轴上,从主轴前段到后段,冠状齿排列节距增大,平板齿排列节距减小。脱粒开始阶段尽量多增加螺旋冠状齿与玉米果穗的脱粒接触,从完整的玉米棒子上剥掉玉米籽粒,脱粒后期阶段尽量多增加螺旋平板齿与玉米果穗的脱粒接触,保证低的玉米籽粒破碎率。推动玉米穗向排芯口方向移动。板齿宽度:板齿应设计的比较宽,根据机器大小一般范围为60~120 mm,目的是工作时与玉米穗接触面较大,避免接触点太小,产生对玉米穗的局部压力集中,损伤玉米籽粒。板齿高度:板齿高度

=(滚筒直径-滚筒轴径)。

图3 带筛网的复合式凹板

2.2 凹 板

2.2.1 凹板直径

凹板直径(工作截面积参数)是决定生产率的主要参数,在限制滚筒转速的情况下,凹板直径是决定生产率的唯一参数,凹板直径与生产率成正比,但不是一次线性关系。经参考国内外机型确定10t/h玉米种子脱粒机凹板直径为300mm。

2.2.2 凹板结构

为减少玉米碎芯夹带,降低对预清机的风选、筛选系统压力,设计带有筛网的U型复合式凹板,如图3所示。【玉米播机卡粒】

2.2.3 栅格间隙

栅格圆钢之间的缝隙大小直接影响脱粒效果。缝隙较大,籽粒通过性好,夹带损失小,但碎玉米芯漏过的也多,影响籽粒净度;缝隙较小,则夹带损失大。经试验确定,栅格间隙选为13. 5mm。

2.3 排芯口压板装置

排芯口压板装置的作用在于控制脱净率。排芯口变刚度压板装置如图

4所示,玉米芯充满排芯区后,在拨轮的推动下压板被顶开,使玉米脱粒机排出芯棒后,变刚度压板装置快速关闭排芯口,提高指标检测结果未脱净率弹簧拉力控制种子玉米的脱净率,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含水率的种子玉米果穗,调整变刚度弹簧在压板杆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压板杆的转矩大小。当种子玉米果穗较难脱粒时,移动弹簧在弹簧变位装置和压板杆上的位置,加大压板杆的转矩,增加了玉米果穗在脱粒区的脱粒时间,从而提高脱净率。若种子玉米果穗较易脱粒时,可通过减小压板杆的转矩,脱净的玉米芯能快速排出。

3 5TYJ-10A玉米脱粒机技术性能指标

新型低破碎玉米脱粒机已由甘肃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其中生产率为10 t/h的机型脱粒金穗四号玉米,在玉米含水率为15.

6%时,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5TJYJ-10t/h玉米脱粒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 结 论

(1)新型螺旋板齿脱粒装置采用变节距排列的螺旋冠状板齿和平板齿,在脱粒工作时使玉米果穗轴线沿脱粒主轴轴线接近一致,使玉米芯碎率降低。根据整体玉米果穗难脱粒的特点,在主轴上排布变节距螺旋线分布的螺旋平板齿、冠状齿。新型螺旋板齿脱粒装置保证了玉米果穗的脱净率,降低了玉米破碎率和玉米芯轴碎芯率。

(2)排芯口变刚度压板装置使脱粒机排出芯棒后,能快速的关闭排芯口,提高了脱净率。调整变刚度弹簧预紧力,从而调节压板杆的转矩大小,以适应不同品种、不同含水率的玉米果穗的脱粒。

(3)新型低破碎玉米种子脱粒机具有脱净率高、破碎率低、玉米碎芯少等特点,适应玉米籽粒含水率在13% ~20%范围内,既适合普通玉米脱粒、也适合种子玉米脱粒。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34692.html

    上一篇:淘宝店刷信誉

    下一篇:迅雷,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