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 初中作文 |

【www.guakaob.com--初中作文】

篇一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陆兆友:残疾人从穷小子种植金银花变千万富翁

  今年43岁的陆兆友,是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沙庄村人,他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致使双腿二级残疾,从此双拐不离身。20多年间,他不向命运低头,从一个穷小子变成身价千万的富翁,用双手谱写了一曲创业赞歌。

  身残志坚的“顶梁柱”

   陆兆友勤奋好学,上小学、初中时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上高一时,他看到同学们蹦蹦跳跳,自卑感油然而生,加上家庭贫困,无奈泪别校园,辍学挣钱养家。

   农村的孩子,又是残疾人,能干什么呢?初回到家的日子里,陆兆友对前途茫然无措。

   残疾人学一门手艺保证以后有饭吃,这是当时农村人的共识。在家人的帮助下,陆兆友选择学习当时比较热门的裁缝手艺。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他买回布料加工成成衣,然后再到集市上去卖,一年下来能挣三四千元钱,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好日子不长,父亲患病,弟弟疯癫,家境每况愈下,收不抵支。

   再次面临抉择,刚20岁的陆兆友懂事了,责任感更强了。他决定继承家族世代相传的中医,当一名医生。陆家原来是中医世家,后来因历史原因中断了这个行当,陆兆友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加上老辈人指点,有了一些中医基础。

   陆兆友通过函授,参加齐鲁大学中医班学习,1992年取得资格证书,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月收入1000多元。有了一门当家技艺,家里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但后来父亲患食道癌花了很多钱,1995年去世时,家中负债3万多元。

   重担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陆兆友身上,他日思夜想发财的路子。1996年初,他离开新婚燕尔的妻子,到河南郑州从医挣钱,3年省吃俭用还清了债务。

  十年风雨创业路

   陆兆友经过在外多年的磨砺,眼界宽了,经济意识强了,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投身运输行业,1998年,借款5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运输车。

   拖着双拐跑运输,在常人看来,是何等艰难呵!再难也要干,陆兆友克服腿脚不灵便的困难,学会了驾驶。为了多挣钱,他和雇用的司机替换开车,人歇车不歇,常常是24小时连轴转。由于他诚信经营,货源渐渐多起来,第三年又添置了第二辆运输车。

   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陆兆友在河南南阳被车撞飞20多米,整整昏迷了5天5夜,身上绑满了钢板,幸运的是,他与死神擦肩而过,活了下来。

   养伤5个月后,他又购买了第三辆运输车,次年,第四辆车也加入他的运输车队,这样,他一年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2008年,陆兆友毅然处理掉所有的车辆,开始种植中药材。他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体力逐年下降,运输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而中药材行业是自家的老本行,几年来,自己利用跑运输之便,一直关注这个行业。平邑是金银花之乡,全国60%的金银花产于这里,近几年金银花价格行情一直看好,中药材行业潜力巨大。

   陆兆友拿出多年的积累500万元,注册成立了山东振兴药业公司,他抓住金银花价格有高有低的市场行情,适时购进卖出,第二年就赚了500多万元。

   经营过程中,陆兆友意识到,质量是中药材生产企业的命脉,近年来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指标成分不明等问题频出,应当建立自己的药材基地,生产质量稳定可控、绿色无污染、安全有效的优质药材。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中药材“少了是宝,多了是草”,价格暴涨暴跌一直是这个行业难以避免的现象。如何保持自己的产品价格稳定,保证企业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呢?陆兆友调研市场,找准位置,减少中药材生产的盲目性。2009年,他牵头成立了联邦中药材种植协会,吸纳400多户药农入会,以“公司+基地”的模式建设绿色、有机中药材基地,从源头上把住中药材质量关。同时,他和外地客商合作,由他提供技术、种苗,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建立金银花种植基地,面积达近万亩。

   为提高科技含量,陆兆友先后同青海科技大学、南京中药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中药产品,提高附加值。2010年,陆兆友经营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

   如今,陆兆友投资1000多万元的厂房在当地工业园建成,厂区占地2万多平方米,加工车间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通过引进现代化先进设备搞金银花深加工,陆兆友经营的药材生产已从传统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当地集中药材种植、育苗、购销、深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富而思源踏新程

   多年来,陆兆友坚持做事先做人,踏实做事,诚信经营,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他深刻认识到,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失败没有退路,每一步都要考虑缜密、走好走稳。他总结了自己的做事法则: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的事情计划做

   中药材市场瞬息万变,有的人或企业因药材价格暴涨而一夜暴富,也有的会赔掉家底。陆兆友坚信自己采取药材选种育苗、种植、购销、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化经营模式能抵御市场风险,可以在这个行业中长久占有一席之地。

   事业有成的陆兆友说,我作为一名残疾人,深深地体会到这个群体生活的艰辛,有时对残疾人帮助并不需要很多的钱,需要的是一份爱心和一份关怀,给他们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希望。他说,我不能止步,因为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需要帮助,解决一个残疾人就业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

   在陆兆友的公司,金银花采摘、除草、收购、挑材,以及中药材的切片、加工等工序,劳动量不大,很适合残疾人去干,陆兆友把这些岗位优先提供给残疾人。对一些偏远地方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陆兆友无偿提供苗木、技术,优先回收他们的中药材,想办法增加他们的收入。

   陆兆友的做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他创办的公司被列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邑县委宣传部 邮编:273300)

篇二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陈世华:残疾人创业办养殖场年赚60万

  陈世华在他的养殖场前

  他的右手在一次创业中致残,只剩下一半手掌、一个指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追逐致富梦;在两次创业血本无归后,他挺起脊梁继续创业,利用村组闲置的山地水库开办养殖场,混养鸭、羊、猪和鱼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创办的这个养殖场年可获利60万元,他就是阳新世华养殖场董事长陈世华。

  学徒三年练就优秀品质

  1980年,刚满16岁的陈世华初中毕业,在父亲的要求下,他跟着远房一个表叔,当起了为期三年的木工学徒。

  学木工最难的除掌握技术外就是读懂图纸。勤奋又聪明的陈世华很快掌握了木工技术,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就是不能独立对照图纸做好木工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读不懂英文符号,看不懂图样结构,需要别人解释才能做。如何才能使自己尽快读懂图纸?陈世华就此多次问师父,得到的总是一个回答:熟能生巧。

  于是,白天,陈世华就拿着图纸慢慢做,虚心向师兄弟们请教;晚上,他就拿不同图纸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异同点。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管什么字母,不管什么图纸,陈世华都能读出来,读得懂。在师父眼中,陈世华在学徒期间已有很多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他所有徒弟中的“唯一”。

  两次创业伤身又蚀财

  1999年,细心的陈世华发现,农村很多山场被人承包,木材加工将是不错的行业。于是,2000年,他说服家人,毅然放弃用了20年的斧头,拿出全部积蓄购置了电锯等设备,专门为加工户提供裁锯服务。

  随后十年的忙碌生意和丰厚收入,证明了陈世华当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计划扩大规模准备大展宏图时,2010年6月的一次工作中,他右手四指被电锯无情夺去,手掌也被削去一半。

  躺在病床上的陈世华,一想到自己的大好事业就要终止,不由得长长哀叹,黯然神伤;一想到作为家里的顶梁柱[

  伤口愈合后,陈世华和家人商议决定,利用水田种养莲子。2011年,陈世华在家乡承包40亩水田,种植了莲子。在陈世华悉心的培植下,莲子产量丰收,但因市场价格不稳定,莲子由原15元/斤的价格跌至7元/斤。结果,他不但血本无归,而且还多出3万元的债务。

  永不服输终于创业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面对多次创业的失败,陈世华没有灰心气馁,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并计划总投资30万元,利用村组闲置的山地水库混养鸭、羊、猪和鱼等。但养殖场地和启动资金是第一道难题。

  2012年12月,当地政府得知陈世华的情况后,主动组织镇村干部多次与当地群众协商,征求多方意见,最终把泉口村丁垅水库地带计200亩山地水域面积租赁给他,为他找到了合适的养殖场地;阳新县人社局了解陈世华主动上门为他办理了5万元的小额担保免息贷款,为他解决了资金难题,还让他参加免费的养殖技能培训,减轻他养殖的技术风险。

  这样,陈世华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迎来了属于自己创业的“春天”:2013年底,该养殖场年纯收入60多万元。“目前养殖场正处发展阶段,规模还需扩大。下一步,我计划投资20万元,建立可养殖万羽鸡的养鸡圈,充分利用水库的生态资源,逐步扩大鸭、猪、羊、鱼、鸡等复合式养殖基地,争取到年底纯收入突破百万大关!”谈起养殖场的前景,陈世华信心百倍。

篇三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典型事迹

残疾人创业典型事迹

一是多鼓励,壮胆子。其实,很多残疾人都有创业梦想。残疾人创业的火苗也许还在沉睡,也许还在艰难的燃烧。他们需要社会和家庭去呵护、去激发、去壮大,需要大家给他们多鼓励,壮胆子,这样他们才会燃起熊熊的自强创业之火。特别是家庭的精神抚慰、亲情的牵绊是残疾人创业的最大动力。要大力弘扬家庭传统美德,使家庭和睦、相互扶助、理解宽容、无私付出等美德得到发扬光大。让残疾人感觉到无论有多大困难,无论有多艰辛,家庭始终是他们温馨的港湾。用刘多益的话来说,没有家庭对他的全力支持,他是坚持不了这么多年的,也干不成这么多事的。

二是多引导,出点子。残疾人自强创业的路子怎么走、如何实施、如何转化危机一直困扰着他们,特别是很多残疾人难以突破心理关。因此,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创业意愿,选择适合残疾人创业的路子,提供创业的孵化器,让他们能正确认识创业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创业时能遇到什么问题,科学选择创业项目。当前,重点应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残疾人参与的创业引导和抉择机制,让残疾人的创业意愿转为创业行动。可建立残疾人创业服务基地,搭建残疾人创业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创业孵化和实习的机会,提高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特别是鼓励那些立志创业的残疾人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激励那些在创业路上举棋不定或稍显迷茫的残疾人坚持走下去。

三是多自强,拍膛子。残疾人自身要自立自强,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敢于拍膛子说自己行。重要的是激活与培育他们的创业动机,每个残疾人有每个残疾人的创业动机,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口气。良好的创业动机能激发残疾人创业的能量,使他们能一如既往地为自己的目标坚强打拼。刘多益当村官的创业动机是因为很多人讥笑他“衣裳裤儿都捞不稳,怎么当得下来村干部”,为了这句话,他立下壮志“就是牺牲自己的所有一切也要把这个村官当好,也要把村民们带富”。为此,刘多益付出了全部努力,改变了家乡落后面貌。同时,要敢于走出第一步,克服最大静摩擦,走出第一步。

四是多探索,找路子。针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需求的残疾人,按照“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制定创业服务方案,能养猪的就养猪,能养羊的就养羊,适合开网店的就开网店,为他们找适合发展的路子。同时,做好跟踪反馈,进行评估总结。

五是多帮扶,给票子。政府应大力开展挂包帮等直接联系帮扶残疾人活动,提供创业扶持资金,银行给予无抵押担保贷款,鼓励社会慈善帮扶残疾人创业,允许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各界助残创业,从而有效建立社会帮扶残疾人机制。特别是大力宣传,肯定扶残助残行为,弘扬助残美德,对助残行为及时肯定和和鼓励,激发和带动更多的人支持残疾人创业。对助残的好人给予保护,不要让助残的人有后顾之忧。还要对造谣、中伤助残创业行为的人依法给予打击。对社会捐助、支助残疾人创业的资金、物资的使用应公开透明,给助残创业的人一个明白,特别是让真正助残创业的人有好报,扶残创业的企业有更优惠的政策支持。

人们对腌菜钟爱有加。主要有以下原因:1 腌菜味道爽口,由于烹制方法大多凉拌,因此很好地保留了其营养成份。2 腌菜取料广、种类丰富、味型多样、价廉物美,可以这样说没有人不喜欢腌菜,尤其是那些爱好杯中之物的老少爷们儿,离了腌菜几乎就没法生活 3 它快捷方便,可在店里卖,也可外卖,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开办一家残疾人特色腌菜店不需要残疾人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工作也不是很艰难,利润可观。对于客人来说,既吃到了可口的腌菜,又帮助解决了残疾人的生活难问题,不失为一个双赢的好主意!在开店中面对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买什么原材料?资金不足?在哪里开店?我们会尽全力从各个方面给残疾人最充分的帮助,政府也会给残疾人提供最大的政策优惠。如果一切顺利,所得的收入基本足够残疾人自己和家人生计所用。综上所述,这个点子可行性较高,能够达到帮助残疾人养家糊口的最根本的目的!

三:项目实行具体措施

1:进行残疾人调查,抽选一些适合于此计划的对象,比如:腿稍微残废者,哑巴,轻微残废但双手和正常人一样轻快灵活的残疾人朋友们,对这份项目热爱者,能够吃苦耐劳;

2:和残疾人多沟通了解,拿出我们的计划给他们看,详细告诉他们关于开店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愿意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支持,获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了解他们的需要。

3:在专门负责联系供货商的志愿者组里面派两个志愿者到相关市场联系货源,确保用最优惠的价格买到质量过硬的产品。以及与有关部门联系,获得开店批准;

4:联系附近有经验的腌菜卖家,我们已经联系到了愿意的卖家,并且答应免费培训。对残疾人朋友们进行腌菜制作培训,每天一次,每次一个小时。直至熟练为止,具体培训时间以腌菜卖家有空闲时再定时间,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派志愿者提前通知好残疾人朋友们参加培训;

篇四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一个无腿残疾人艰难的创业成功故事

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

一、问题与研究方法

中国乡村村民自治建设已进行了近20年,最近几年有关乡村自治的法律、政策规定越来越详细、具体和规范,但是村民自治建设究竟有多大的社会效果?是否实现了乡村民主?这些问题迄今为止还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村民自治建设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是,村民自治实践与此相距甚远,最明显的是农民仍没有能力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有人寄希望于通过村民自治建设解决农村面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可是这几年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比如:强征土地、干预农民生产、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引发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地方甚至演化为暴力冲突,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由此,我们势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村民自治建设究竟为了什么?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乡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村民自治建设又是怎样的关系?等等。

对这些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释。1、民主不是万能的,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同样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2、民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村民自治不能等同于乡村民主,目前根本没有实现乡村民主,是一种假民主;3、村民自治是一种不完整、不完善的民主,因此,也就影响了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4、民主是将社会矛盾公开化,并在公开化中实现矛盾的解决,因为村民自治激发了村民的民主参政议政意识和维权意识,因此,乡村矛盾和冲突的增加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对这些解释做出判断之前,我们需要对当前中国乡村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作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和透视。

近几年,中国农村社会频繁发生的征地纠纷、村集体资产流失、村务财务不公开、贪污腐败、环境生态污染等问题及其引发的矛盾,都是有关利益关系和基本权益的问题。在这些矛盾中,干部、商人是一方,村民则是另一方,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干群关系。比如,村干部与乡镇干部(甚至县干部)不征求农民意见,采用强制手段征用农民的耕地,而仅给予很低的补偿。某些地方的政府领导为了确保GDP 的增长速度,对企业给农田、河流、空气造成的污染放任不管,严重损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村务资产和财务混乱问题非常严重,往往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期间得到集中爆发,成为中国乡村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充分暴露了广大村民缺乏最基本的权力保障,他们没有土地所有权、生产自主权、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督权、环境生态保护权,等等。在不少农村,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公开漠视农民基本权益的标语,比如:“谁穷谁丢人”、“火车撞死牛,不赔还犯法”、“毁树一行先死他娘”、“小孩放火,父亲坐监”,等等。固然,村民的基本权益并不是仅由村民自治所能确保的,有些权益的侵犯者来自村庄之外,但是这也说明村民自治建设并没有为村民的基本权益筑成一道坚固的制度性保护屏障。尽管村民自治建设开始由“四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向“四民主”转变,有关村民自治程序的制度性规定也越来越系统和规范,但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在实践上仍有巨大的落差。一个客观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村民根本没法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决策和监督,因此,村委会委员和主任尽管经由村民选举产生,但他们仍然我行我素,不征求村民意见,或者仍然无法对村庄重大事务做出独立的决定。结果,村庄的公共事务、资源分配仍然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广大村民没有发言权,其结果是严重忽视了村民的基本权益,由此引发出更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由此可见,村民自治虽然较之以前给了村民一些自主权,特别是选举权,村民对村民委员会领导的选拔有了一定的民主权力,但是,这并不等于村民自治建设已经解决了乡村民主问题,更没有能力解决农村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所以,村民自治还不是一种完整或完善的民主。为了完善乡村民主,让村民真正拥有基本权利,加大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措施的落实力度,至少与落实“民主选举”的做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公共利益的不断增加,也是导致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因素或背景。近1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许多村庄的公共收益增多,比如:土地农转非收益、土地租金收益等与以前相比增幅非常之大。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也大幅增加,从而引发公共投入的支配和使用问题。如何使用和分配公共收益,如何实现公共投入,已经变成许多村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抓紧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在中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有可能会促进村民基本权利的落实,有可能会促进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建设,或者说将会扩大村民自治内涵,完善乡村民主。

那么,协商民主在中国农村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做些行动上的尝试。协商民主可以在中国进行试点的信心和依据来自于在一些中国农村已经开始的类似活动,最典型的是村庄民主恳谈会。一个新做法是否可行取决于两点:一是是否有采用新做法的动力或足够大的压力;二是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协商民主的动力来自中国农村公共利益的增多以及村民对公共利益的强烈关注,村民希望有更多的影响和参与公共利益分配的机会。协商民主的压力来自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建设、制度改革和创新以及地区之间的领导竞争机制。至于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民主恳谈会已经为村民参与协商民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随着中国不断地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进入,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及其出国考察和学习的经历等等,也提高了干部特别是地方党政领导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接受能力。没有一个开放的时代是难以想象会有新的尝试和做法的。鉴此,我们的研究意图是借助于一些农村已经实行的民主恳谈会,利用时代提供的条件,来检验在中国农村施行协商民主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

我们采用的是参与式研究方法,也就是结合村庄的民主恳谈会,为他们设计更具体和细密的程序、民意测验办法,并提供许多建议。我们基于这样一些原则提出有关程序设计、代

表资格规定等,一是尊重、公开、平等和代表性原则,这个原则是协商民主的基本要求,根据原则,对恳谈会程序、参与过程以及代表资格做出规定。二是嵌入原则,即针对村庄的社会、经济乃至文化传统来落实协商民主的做法。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参加他们的恳谈和协商,但是由于我们为他们设计程序、民意问卷,并对民主恳谈结果的落实提出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作为观察员参与观察,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民主恳谈。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参与式的研究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参与,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恳谈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民主恳谈朝着协商民主的要求和原则去运行和发展,以期为中国乡村民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路径和方案。这是一个试验性的研究。

我们对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村庄民主恳谈会有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那里的民主恳谈会在中国颇有名气,引起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泽国镇的民主恳谈会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我们作为长期观察和研究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学者正满足了这一需求:一方面是基于我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当地情况的熟悉;另一方面是基于我们的中立身份,使我们赢得当地干部和村民的信任与尊重。因此,当我们提出按协商民主的要求和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恳谈会的时候,得到当地干部和村民无条件的支持。这就是我们在当地推进协商民主进程的最重要前提。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二、个案村庄的基本情况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扁屿村是一个行政村。扁屿离泽国镇很近,属于近郊村。近10多年,温岭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非常快,带动了扁屿村的变化和发展。扁屿村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扁屿村设厂,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迄今为止人口已达3000多人,超过了本村户籍人口;另一方面大部分耕地非农化,绝大部分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大量企业设厂的结果是,出租土地成了扁屿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该村总收入173.5万元,其中房、地租金收入为160万元,占92.2%.大量外来人口存在也为村民提供了一笔房租收入,平均占每户村民收入的10%左右。200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高达9800元,不仅远远超过全国农村居民人均3200多元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浙江农村居民人均5600多元的平均水平。在这个9800元的平均收入中,废旧金属回收加工的收入占20%,外出经商收入占20%,在本村从事服务业的收入占30%,从事建筑业和务工的收入占10%,房租收入占10%,其他收入占6%.显见该村的非农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村民的职业分化也相当明显,不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

工业化、非农化速度加快会带来许多问题。就扁屿村而言,伴随外来人口而来的是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水平跟不上,从而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问题、卫生问题、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等等;而大量企业投产带来的则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垃圾处理、河流污染等问题已经困扰着扁屿村,影响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这些问题成为扁屿村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公共问题,不但考验着村干部甚至是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业绩,也引起广大村民甚至外来人口、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关注。

与周围不少村庄不同的是,扁屿村是个杂姓村,有钟、朱、陈、李、周、范等姓,其中钟姓是最大的姓,朱、陈和周三个姓相对小一些。过去曾是钟姓掌握村庄实权,后来几个小姓联合起来,终于执掌了村庄大权。不管大姓还是小姓执政,都面临着如何平衡村庄不同姓氏之间利益关系的挑战。在当前村庄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不同姓氏和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扁屿村的治理更具挑战性。

面对公共问题和集体收益处理问题,不同村庄选择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但是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迄今为止,绝大多数村庄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扁屿村来说,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过去的民主恳谈会经验以及我们的进入,为扁屿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方法,即协商民主解决办法。

三、对一个村庄的民主恳谈与协商过程和内容的分析

基于扁屿村以前曾有过民主恳谈会,我们将协商民主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法嵌入进去,以促进民主恳谈会向协商民主的方向发展。我们在扁屿村的试验分三个阶段,即设计、实施和评估。

(一)设计

虽然扁屿村村民参加过一些民主恳谈会,但是与协商民主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程序、代表性、平等性、独立性以及讨论技巧和能力上都存在不少局限,为此,我们首先在程序和内容设计上下功夫。

民主恳谈会的内容由村民和村干部提出,扁屿村面临着许多急切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和集体收益使用问题。如果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就会使问题的解决顺利进行,不会带来连环套式的问题,即一个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使问题数量减少,反而引发新的问题。村民和村干部提出通过恳谈会要解决的问题有:外来人口管理问题、村庄三年规划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和村庄绿化问题。这四个问题通过一次恳谈会是不可能都得到解决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想设计六次恳谈会,每周开一次,但是村干部和村民普遍反映说,如此短时间内密集地召开恳谈会,到后来会降低村民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改为四次。

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恳谈会的程序进行精心设计。在程序设计上我们着重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恳谈会参加人员的代表性,这个代表性不仅表现在本村户籍人口中具有不同社会地位人群的分布,而且还要体现生活在本村的外来人口以及其他人员的分布问题,也就是说参加人员中不仅有本村不同群体的代表,还要有外来人口的代表。为了体现公正和公平,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根据分类按人口比例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各类人群的样本数以及抽取方式。村里制作了抽样工具,即0-9号号码球3套、十进位制(百、十、个)玻璃箱3只。从而抽出了85位参加人员,具体分布见表1、表2.参加人员基本覆盖了扁屿村的不同人群和阶层,且不仅仅限于村民代表。之所以在村民代表之外还选择其他人员,是因为村民代表大多是各村民小组的组长或副组长,在代表性上会有问题,特别是许多弱势人员的声音需要在民主恳谈会上得到反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该村把外来人口称为“新民”,不称他们为“外来人口”,以示对他们的平等,至于事实上他们是否得到平等对待,后面将会有更详细的分析。

其次是尽可能确保恳谈会的参加人员都有同等的发言机会且发言不受干扰。我们设计了主持人制度、平等讨论制度和信息充分披露制度。针对主持人制度我们提出以下要求和条件:一是主持人聘自村外,而不是从生活在本村的人中选拔;二是主持人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现场讨论掌控能力;三是应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四是对主持人进行一定的培训;五是主持人的职责是全面掌控讨论过程,引导讨论方向并现场记录讨论内容。对主持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和条件,一方面可以使现场讨论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则可确保主持人在讨论中没有任何偏好倾向,使得每个参加人员都有机会发表看法,并得到同样的尊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实现发言和讨论平等进行,不受权力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平等讨论制度:要求村干部不参

篇五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我们的名字叫'自强'德安县残疾人创业故事

我们的名字叫“自强”

——德安县残疾人创业故事

叶百金:无腿走出生活路

15年前的一天,18岁的小木匠叶百金在德安县城建筑工地打工。一天,正装着模子版时,一块一吨多重的水泥预制板跌落,朝他砸了下来。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双腿没了。那一天成了他永远无法治愈的痛。

黑暗从此降临。父亲早逝,母亲六七十岁了,两人相依为命,一日三餐全靠母亲送到床前。一天,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和颤巍巍的身影,叶百金开始问自己了:你就这样天天长吁短叹?你就这样夜夜垂泪?你不是还有双手吗?你不是还有一颗不算笨的大脑吗?你不是听过不少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故事吗?叶百金冷静地考虑着自己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这个大问题了。

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该干些什么才能养活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成为一个负担呢?叶百金想,自己所在的丰林镇昌河新村,离县城有10多里远,100多户村民的油盐酱醋,都要到县城去购买。我办个商店吧。

他做点小本生意的想法得到了母亲和兄长的赞成,便民商店的牌子挂了起来。开始,是靠母亲和兄长时不时地到县城去打货,不想生意像滚雪球似的,慢慢做旺了,附近村子里的人,也到他这里来买东西。他便花了5000元,买了一辆残疾人专用车,用于跑县城进货。碰到邻村的人忙,托个口信给他,他就驾着车子,把人家需要的东西送上门去。

起初只是卖些日杂、副食、小百货。一次,看到本村人从县城剁肉回来,叶百金灵机一动:我何不把商店做大一点,也卖鱼、肉、蔬菜呢?他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

坐在椅子上,他熟练地拿着剁肉刀,问来买菜的人:你要哪块肉?带不带排骨?乍一看,还真像菜市场里的卖肉师傅。 叶百金说,虽然没有了双脚,但生活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

戴荣华:快乐在没有影像的世界

荣华是个盲人,戴荣华在南昌盲校学到一手精湛的按摩针灸技艺,戴荣华在县城开了一家按摩中心。

每天中心一开门,就有患颈椎病的、患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跨进门来,连一名韩国客商也屡次前来求医,着实给这个小小的诊所带来了名声。

9岁那年,戴荣华突然双目失明,从此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永远在那双幼稚清纯的瞳孔里定格。他还是个充满梦想的孩子啊!命运无情的打击给他和家人带来的痛苦,是永远都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啊。

在命运面前,是顺从,还是抗争?戴荣华不想低头,不想成为父母的累赘。他被家里安排到南昌盲校学习。8年一晃就过去,他勤学苦练,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艺,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开张了,戴荣华感到自己没有影像的世界丰富起来,生活变得有意义了。当人们解除了病痛,离开诊所前夸着他手上工夫好时,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从小就经历了那么一场磨难,使戴荣华内心充满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来救治的是残疾人或家境困难的人,他就主动减免治疗费用。从前年5月开张到现在,已为困难患者减免

治疗费10000多元。

一天,一个被骨质增生困扰多年的农村盲人来到诊所。戴荣华一听到对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怜悯,热情地拉着他坐下,为他治病。一星期后,患者病痛消失了,戴荣华把他送出门,分文未收。去年,有个叫杨洋的小孩子,只有半岁,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颈,四处治疗没有效果,戴荣华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疗,先天性斜颈竟神奇地痊愈了。

现在,为了带动残疾人就业,戴荣华正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按摩技术教给别人,陈玉英、李宗春、王德华等6名盲人从他这里学到技术后,纷纷开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问:你把技术传给了别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戴荣华说:有饭大家一起吃。我一个盲人,还能给社会作点贡献,活得真有意义,太使人高兴了!

何耀湖:创业何惧颠簸多

残疾人何耀湖投资260万元创办的占地36亩、10万羽规模的蛋鸡养殖场,出现在聂桥镇望夫山脚下,这是赣北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

44岁的何耀湖,1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 父母盼着男孩成家立业,撑起何家一方天!农村的孩子吃的苦多,懂事早。每一次看着父母悲戚的眼神,他心里就颤动一次:不能让父母为我伤心痛苦一辈子,我要做一个争气的孩子,我要给父母一个奇迹。

凭着顽强的毅力,何耀湖克服困难,刻苦读书。日子一天天过去,何耀湖一天天长大。他能吃苦,又好学,在村里受到男女老少的尊重。高中毕业后,他曾经代过一段时间的课。后来,自学钟表维修技术,摆摊设点,生活也算过得去。

虽然行走不便,何耀湖却是个不甘于现状的人。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在维修钟表的同时,他悉心钻研养殖和鸡病防治技术,开始养殖蛋鸡。起初小打小闹,只圈养了三四百羽。后来逐渐扩大规模,赚了一些钱。

然而市场变幻莫测。1988年,何耀湖一下子亏掉一二十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惨重失败,从小就知道生活的道路充满着颠簸的何耀湖毫不气馁。苦心筹备了两年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在朋友们的援助下,历经坎坷的汉子又开始重新创业了。

新世纪的夏季,他办起德安敷阳综合养殖场,没有借贷一分钱,所有的资金都是自己多年的艰辛积累。养殖场以蛋鸡养殖为主体,并附有饲料加工厂和微肥厂。去年他养鸡8万羽,产值400万元,利润40万元,今年养鸡10万羽。

何耀湖自强不息创大业的事迹,为残疾人树立了榜样。同时,还解决了20多名残疾人和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何耀湖不会忘记给了他关心和帮助的村民们。他把自己掌握的养殖知识,耐心地传授给村民们,谁的鸡栏一有什么事,他随叫随到;谁来家里来咨询,他总是热情接待。在他的带动下,周边10多户农民通过养鸡走上了致富路。

他说,我是一个残疾人,看到村里人这么需要我,我就感到高兴,我就把自卑抛到了九霄云外。

篇六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独臂撑起养猪场——残疾人李家稳创业故事

系列报道《身残志坚 创业致富》(一)

独臂撑起养猪场——残疾人李家稳创业故事

“虽然我少了一只胳膊,但我有坚强的意志,别人能干好的事我也要做好”,家住城关镇河镇村的李家稳就是这样一位不愿向命运屈服的人,这几年他把养猪场经营得红红火火。(口播)

今年49岁李家稳年轻时就非常能干,早年在外务工积攒了一些钱,2007年他回到老家开了间拉丝厂,信心十足准备干一番事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4月27日,李家稳在生产中不慎把一只胳膊搅进了机器,从此就成了残疾人。

(同期声:李家稳“打击很大,当时一年时间在家里几乎都不下楼,最后想想没办法还是要干事,我岁数也不是太大,不干在家歇着也不是事情)

李家稳先后参加了市县有关部门组织的残疾人技术职业培训,经过一番考察,李佳稳决定开始养猪, 2009年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他投资10多万元办起了养猪场。想做事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养猪没多久,李家稳就遇到了麻烦。

(同期声:李家稳:当时是2010年的时候,我的二百多头猪大约都在二百斤重了,全都得上病口蹄疫,到猪场听不到一头猪叫,那时基本上心灰意冷,亲戚们都劝我不干了,我想投入这么多钱不能放弃)

因为不放弃,他和妻子全身心投入了猪业,李家稳熬过了最困难的日子, 只有一只胳膊的李家稳,喂猪、打扫猪圈都很艰难,刚开始干一点力气也使不上,几年磨练下来,现在猪场的活他基本上都能熟练完成了,他所经营的养猪场每年要出栏200多头猪。

(同期声:李家稳:干还是想干下去,肯定想干下去,最起码我自己这样没丧失信心,作为一个残疾人一年也能挣些钱,干点事,最大的想法,门口还有几个残疾人,能带动他们一起干,大家不都好了吗。)

篇七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五个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五个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五个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1、杨佩——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2、高志鹏——暗黑中捕捉闪亮音符

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己的鼓乐班。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志鹏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助下,他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

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费和生活费;上课时间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希望。

盲校毕业他留校工作,2000年在中残联的关怀下,他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盲人进修大学生。在正规化、高节奏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赶上学习的进度,他几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据盲文和课堂的录音资料一点一点地摸索着指法。进修是拿不到学历的,2002年高志鹏便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一名正规大学生。经过顽强拼搏,高志鹏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他创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曲《黄土情怀》,还分别荣获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大赛金奖、银奖。更令同学们啧啧称奇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拜北京盲校李红伟为师,靠着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时间学会了一般得用三年时间才能掌握的钢琴调律技能!

如今,高志鹏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间,走访全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3、黄宇——赢得美好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4、郑龙华——无手着名摄影家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

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5、李智华——“足艺”大学生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08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

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课堂。

1998年夏天,小智华如愿以偿考取了旗重点中学——鲁北一中,也就是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却加重了,于是小智华产生了一个想法:牺牲学业,照顾妈妈。鲁北一中的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03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许许多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关爱着她的学习生活。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资助,李智华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回报社会。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头市学习,姐妹俩每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当得知同学申怀宝面临失学时,她们每月向申家寄20元钱;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哥哥给李智华邮寄来300元卖牛粪的钱,可李智华却把这笔钱给同学们购买成防护用品;2004年,她被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同年,她又在陕西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中一举夺冠;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2006年7月,大专毕业的李智华被一家单位聘用,单位发给她1000元的月工资。在得知13岁少女马依曼患白血病时,李智华将自己首月工资,全部打入医院账户,作为马依曼的治疗费用。多年来,李智华还一直给农民工子女做书画辅导。《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对人生,靠驾驭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3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