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种出有机蔬菜,,,,,致富经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 猪粪种出有机蔬菜,,,,,致富经
张浩用猪粪种蔬菜,一亩地收入四十万

  工人:听清楚了。

  张浩:理解了么?

【猪粪种出有机蔬菜,,,,,致富经】

  工人:理解了。

  眼前这个在地里大喊大叫的人就是张浩,虽然他已经是村民眼里成功的致富名人,但是地里的工人干的活他还是不放心,每天都要过来指挥坐阵。

  张浩:我今于过来进行现场做业的检查,原来他可能就是自家独门独户,或者说自已一个人,今天想干一件小事,明天想干两个小事,该怎么弄,他随意性比较大。

  张浩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被分到大连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做高级工程师。一次日本学习的时候,他无意中受到强烈震撼,回国后就决定自己创业。

  可他却干出了一系列让家人颜面扫地的事情,甚至和村民爆发的强烈的冲突。张浩的家人想尽各种办法要赶他离开家乡。可是,张浩真的实现了当初回村时夸下的海口,一亩地要收入40万元。

  张浩为什么要一亩地实现40万的收入呢?他在日本受到强烈震撼的事情是什么呢?

  张浩:安排我们到千叶县一个农场去参观动智动控制的温棚,那个农场有十个联动智能温棚,我们进去,不得了,黄瓜长得十几二十米深,辣椒树,茄子树,那真叫树,两米多高伸手够不着顶。

【猪粪种出有机蔬菜,,,,,致富经】

  1995年,张浩看到日本农场的设施高效农业非常惊讶,其中一亩地的产值更是让他感到震撼。

  张浩:一亩地我们问了,合到四十万块钱一亩的产值。

  在日本,一亩地的产值是40万元,可是在湖南老家,一亩地的收入超过1000元钱都不容易。张浩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不仅大开眼界,而且让他有了自己创业的冲动。

  张浩:我们本来是学那个,那看到这个把工业技术转嫁接与农业生产中间实现这种高效益的农业非常开眼界。

  张浩从日本回来后,辞去高薪工作,不顾领导的强烈挽留,回到湖南老家,承包20亩荒地种菜。张浩回来包地种菜,颠覆了他在村民中的印象。更让村民不敢相信的是,张浩说他一亩地要年收入四十万。

  于芳:我不信。你一亩地它只有那么大的地方,你可以生产出多少东西是吧?所以我不会相信。除非你种的是金子,然后产出的也是金子那也可能会。

篇二 猪粪种出有机蔬菜,,,,,致富经
女博士石嫣办有机蔬菜种植农场的故事



  2010年8月2日,记者跟随石嫣回了一趟她河北保定的老家,石嫣父母都是当地普通的职工,石嫣从小特别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石嫣的母亲耿素芬:从小学到大学到博士,都没让家里费过心,每年都能拿奖学金。

  2006年,石嫣从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被学校直接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就在她快上博士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到美国留学的机会,在老师的推荐下石嫣顺利到美国留学。半年后,当她从美国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要到农村种菜,这个决定像一颗定时炸弹在家里和同学圈中炸开。

  石嫣的母亲耿素芬:上学上那么高学历以后,还跟当农民一样,我觉得没什么价值似的。

  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程存旺:博士接受这么多年高等教育,去做农业当农民,这个方向真的很另类。

  石嫣家虽然不富裕,但也不贫穷,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石嫣一直被父母当作掌上明珠,完全没有必要靠种菜来完成学业。父母更希望石嫣博士毕业后能在城里找份稳定的工作,出国前,石嫣也从没想过要当农民,为什么去了半年美国,石嫣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半年的美国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为什么要一边上学一边种菜呢?

  2009年初,在石嫣读博士的第一年,她不顾家人反对,在北京北六环的郊区租了一块地,利用课余时间,每天挤公交坐地铁到这里来种菜,她要在这里办一个农场,专门种植各种有机蔬菜。

  一个在校博士生要种菜这反常的举动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不少观众看到石嫣一边上学一边种菜的报道后,主动提出要通过银行账户打钱给她种菜时,却都被她拒绝了。

  石嫣:当时有的人说是不是直接把钱给我送到农场,或者是有的人说是不是能直接给他一个卡号,把这个钱直接打过来,但是当时我都拒绝了。

  一个博士为何要种菜?别人为何要打钱给她?她为何却又不要?石嫣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美国半年的留学经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让她做出一连串反常的举动?而她之后又是怎么一边上学一边靠种菜创造100多万元年销售额的呢?

  2008年5月,学校要派一个学生到美国学习,当时农学专业正硕博连读的石嫣被选中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美国农业政策与贸易研究所,他们需要一个学习有机农业的一位博士生,回来以后我就推荐石嫣过去。

  在老师的推荐下,石嫣顺利到美国留学,说是留学,其实说白了就是到农场干农活,当洋插队,正是这种另类的留学方式,竟然改变了石嫣的整个人生规划。

  原来在美国期间,她除了掌握了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还接触了一种新型的名叫CSA的农业模式。

  石嫣:它的英文全称是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强调的是社区和农业的这种互动关系。

  CSA直译成中文就是“社区支持农业”,这种农业模式起源于瑞士,一些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就提前支付资金给农场,然后由农场配送新鲜的有机蔬菜,而风险由双方共担。这种模式逐渐在欧美国家流行,石嫣觉得这种模式将来在北京发展前景也会很大,因此她回国后马上就有了种菜的想法。

  石嫣:它可以很好地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所以当时就觉得这个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2009年初,石嫣借用学校一块面积130多亩的产学研基地搞起农场,就在农场成立没多久,一个博士要种菜的消息立刻吸引了各大媒体的关注。

  当时国内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量增大,加上都市不少人因为工作压力大,都喜欢玩一种开心农场的种菜游戏,而石嫣的农场不仅提供配菜,还提供种菜服务,这让很多市民很感兴趣,都主动和石嫣联系。

  北京市民钟声:我们对食品这一块也比较关心,所以她这个想法我们觉得也很好。

  北京市民高易荣:农场不仅能提供工具、种子、有机肥料,而且它还给你做一些技术指导,所以这个确实吸引了我。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54户家庭报名,正当这些家庭准备通过银行账号给石嫣交钱时,却都被石嫣一一拒绝了。

  石嫣作为一个学生,并没有多少本钱,家里也不富裕,当时办农场正是非常需要钱的时候,但她为何要拒绝别人给她账户里打钱呢?其实石嫣并不是不想要这些钱,只是她不接受汇款或者转账的形式,而是要自己上门去收款,就是这种奇怪的方式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还惹怒一个会员。

  2009年3月21号,石嫣照例不接受转账,并提出要到会员家里去收钱。

  为了不影响会员上班,石嫣都是选择晚上到对方家里,因为农场地处偏僻,到最近的公交车站需要骑自行车15分钟后,才能坐上公交车。

  石嫣:从330总站然后坐公交车到温泉,然后再倒一辆公交车到地铁,然后乘地铁再经常到不同的,北京不同的地区。

  因为路途遥远加上路上拥堵,当石嫣走出地铁站时,发现比预约的时间晚了半小时。

  石嫣:我们也意识到晚了,然后就给他发了一个短信说我们到了,可以打车尽快过去,但是他当时也给我们就立马回了一个短信就说,说你们不要来了,我今年就不定了。

  对方对石嫣迟到很不满意,而更让对方生气的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还要亲自跑一趟,浪费双方时间。

  石嫣:就是收一下钱吗,你们何必要跑上门来去收钱,干脆直接网上汇个款不就完了,现在这种电子银行都这么方便。

  面对对方的指责,石嫣耐心地解释道歉,并声称定不定菜无所谓,最终对方勉强同意和石嫣见面,就是这次见面,让原本不愉快的局面朝戏剧性方向发展。

  当石嫣找到对方后,并没有提收钱这事,而是向对方推广自己的有机观念。记者在石嫣的带领下找到当时这位客户。

  冯葭:主要交流的是办农场的一些经过,然后一些心得,包括我的一些疑问,就如说蔬菜只能供应四个月,那到冬天怎么办,像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她都很详细来解答。

  石嫣告诉对方,钱虽然可以通过银行转账,但这样就失去了见面交流的机会,见面的目的是要推广有机理念,同时也能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这样才能对要购买的蔬菜放心,这让冯葭很感动。

  冯葭:我觉得第一是说路途这么远,其实我们现在都很难想象,我就是为了这样的一件事要跑两个小时,面对面交流,我觉得她还是很珍惜每次机会,我觉得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而剩下的五十多位会员,石嫣都是拒绝银行汇款,坚持一个个上门收款,从农场到客户家里一个来回就要三四个小时//更多文章到创业第一步网

  2009年,54个会员中除了37户是配送份额,还有17户是劳动份额,劳动份额就是石嫣提供土地收取一定的租金,免费提供种子、有机肥和农具让市民自己来种。

  市民:每周来一次,出一身臭汗,心情放松,洒地下的汗水最后有了收获,这种收获的感觉非常高兴、非常愉快。

  市民刘群:能收获自己种的东西,多快乐。

  随着第一年的成功,到了2010年,会员一下子增加到320户,可石嫣万万没想到,就在会员迅速增长的背后,危机和隐患也随之而来,险些让她背负巨额债务。石嫣又是怎么化险为夷,靠种菜实现财富梦想的呢?

  2010年,随着老会员的稳定,前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4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