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种植视频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 薏米种植视频
畅销的紫山药种植效益高

  [每日农经]全国农产品展销行-福建:俏销的紫山药(20111229)

  近几年,一些紫色食物悄然走上我们的餐桌,这些“红得发紫”的食物可不是徒有漂亮的外表,营养专家眼里,这类食物含有超强的抗衰老成分。但是黄皮白肉的山药咱们常见,这紫色的山药,您见过吗?

  志鹏:是啊,别说您了,就连我天天走基层,跑农村,也都没见过这个紫山药。

  配音:那怎么办?

  志鹏:怎么办,办法就一个 ,咱找啊。

  云霄县的马铺乡是紫山药种植的专业乡,山药的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小孙一路打听到这儿,会如愿找到紫色山药吗?

  志鹏:老乡您好。

  种植户:您好。

【薏米种植视频】

  志鹏:您种的是山药吧?

  种植户:是啊。

  志鹏:您看,还真没错,让我找着了,那这种植的是紫山药吗?

  种植户:白山药。

  志鹏:我看,长的倒是不错,您知道这附近哪有紫山药吗?

  种植户:有,底下。

  志鹏:那边啊。

  志鹏:这个就是刚刚挖出来的紫薯,不是紫薯啊,是紫山药,您看这个外形是有点像紫薯吧,但是紫薯可没有这么多的须子,您看这个我把它切下点,里面也是紫颜色的,最关键,您用手摸它的断面这上面有粘液,紫薯可不是这样的效果。

  云霄县农业局 高级农艺师 陈天佑:这个品种是从台湾引进来的,属于薯蓣科薯蓣属,红皮红肉的一个品系,它在台湾叫做红薯,我们本地人把它称为紫山药。

  紫山药的块茎肥大,单个块茎重500克左右,最大可以达到3000多克,可以说是山药家族中的大块头了。这紫山药和白山药的块茎差别着实不小

  种植户:紫山药种植的叶片比较大,还有它会自然生长出一点红色的。

  志鹏:您看在叶柄,靠近叶片的位置,有一块红颜色的,而普通的白山药,叶柄就是绿色的,而且叶片的大小也不一样。

【薏米种植视频】

  志鹏:从生长的情况,能估算出底下的产量怎么样吗?

  种植户:123根,这个肯定有3~5斤。

  志鹏:那咱挖开看看,验证一下,看这个说法对不对。

  种植户:行啊,马上挖。

  志鹏:您看,这何师傅说得还真是没错,我掂量一下,重量大概在三四斤左右。

  山药成熟后,往外挖是一项技术活,尤其白山药,一般要挖半米深的土,才能收获到山药,掌握不好很容易断开。而紫山药,挖起来就简单多了,不用深挖,就可以收获一个完整的紫山药。

  志鹏:咱们这个紫山药种植的产量高不高啊。

  种植户:高啊,一亩地有4000多斤,产量比白山药一亩地增加1000斤左右。

  虽然紫山药是五短身材,产量和白山药比却毫不逊色,自然受到紫山药种植户的欢迎。

  种植户:紫山药成本低,管理上是一样的,亩收入有1万多元,都不舍得卖,准备明年再种多一点。

【薏米种植视频】

  种植户:颜色好顾客比较欢迎,所以销量好,明年想多种一些。

  云霄县马铺乡政府 副乡长 吴建宗:紫山药种植效益比白山药的效益好一倍,今年的种植面积大概有100亩,我们明年打算把它扩大到500亩以上。

  志鹏:别说这一箱子的紫山药还挺沉,这刚出地里挖出来上面都是土,看的不是很清楚,就像出土文物似的。

  农户:别着急,等一下让你看清楚。

【薏米种植视频】

篇二 薏米种植视频
无刺芡实种植技术(苏芡、鸡头米、鸡头莲)

  芡实是睡莲科芡属多年生浮水型水生草本植物,别名芡、鸡头米、鸡头莲等。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俄罗斯、朝鲜、日本及印度也有分布,生于池塘、湖泊中。芡实品种分为南芡和北芡。北芡称刺芡,南芡称苏芡,也叫无刺芡实,有白色花和紫色花两个品种,比北芡叶大。形态特征为:须状根,长达1米以上。短缩茎粗壮。叶环茎而生,初生叶为沉水叶,初线状,后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厘米,两面具刺。后生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5厘米,盾状,全缘,最大直径可达1.5米,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集有密锐刺,叶柄及花梗粗状,长100厘米以上,皆有硬刺。萼片4片,宿存,生在花托边缘,披针形,长1~2厘米,内面紫红色,外面密生稍弯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紫红色,成数轮排列,向内渐变成雄蕊,花丝条形,花药矩圆形,无花柱,柱头红色,成凹入柱头盘。浆果球形,直径3~6厘米,海绵质,紫红色,外密生硬刺,种子圆形,黑色。花期5~9月,果期7~10月。其嫩叶柄、花茎和果实均可食用,但食用价值最高的是种子,种仁称之为鸡头米,可食用也可药用。

  现在我们介绍芡实种植技术。【薏米种植视频】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芡实营养丰富,味道香甜,据测定,每100克干芡米含蛋白质9.8克,脂肪0.5克,维生素C15.56毫克,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质元素。

  芡实性温、味甘、涩。具有健脾强身、补中益气、收敛镇静的功效。可治疗慢性脾虚泄泻、小便过频、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膝软等症。还易于消化吸收,是身体虚弱者病后初愈的理想滋补食品。

  (二)食用方法 【薏米种植视频】

  芡实的嫩花茎、叶柄和果皮均可炒食。茎含淀粉,煮食如芋。种仁烧煮后,甜腻糯粘,香气浓郁。全株可做饲料或绿肥。

  芡实熬粥吃是最佳食用方法。推荐山药薏米芡实粥,具有健脾固肾的功能。主要治疗小便不尽、久泻不止,湿痹症状。虽然山药薏米芡实粥有助于健脾,但是味道苦涩,不利于消化,所以若是食用过多很容易伤害胃,婴儿的胃就更容易被伤害。还要注意,若是大小便不通畅,那就不要食用。

  (三)生物学特性

  芡实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怕干旱,水深以80~120厘米为宜。生长适温20℃~30℃,低于10℃则生长停止,能耐5℃低温,喜富含有机质的轻质黏土。

  (四)无刺芡实的栽培技术

  芡实有南芡和北芡之分。南芡称苏芡,也叫无刺芡实,有白色花和紫色花两个品种,比北芡叶大。北芡称刺芡,花紫红色,主产江苏洪泽湖一带,适应性强。这里以苏芡为列介绍其栽培技术。

  1.水面选择

  一般选择浅水湖泊边缘地带或沼泽水面种植,要求水位比较稳定,枯水期20~30厘米,洪水期100~150厘米,水下淤土层较深厚,达20厘米以上,土壤含有机质达1.5%以上。

  2.播种育苗

  苏芡不宜直播,必须育苗移栽,才可获得优质高产。由于育苗可以利用苗池的温暖小气候条件,提前播种,延长生育期,同时,在较好的苗池环境中,可以顺利出苗和茁壮生长,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育苗时播种密度较大,必须及时移苗假植,才能培育壮苗。移苗池应选能灌较深水层的低洼水田,面积应比播种育苗池扩大50倍左右,四周筑好田埂,整地与播种池相同,一般不施基肥,如田土较瘦,适当施入基肥。播种后30~40天,当幼苗有2~3张箭形叶时,即可移苗假植。移苗时,将幼苗连同种子逐一捧起,就是轻轻洗去附在根上泥土,理好根系,逐株迭放木盆中,覆盖遮荫,运至移苗池,然后按行、株距50厘米见方栽入移苗池中。移栽不宜过深,只需将种子、根系和发芽茎栽插入土即可,切忌埋没心叶。移苗池开始保持15厘米水深,以后随着幼苗的长大,水位逐渐加深,到定植前可加深到40~50厘米,使芡苗新生叶片的叶柄逐张加长,以利于今后适应于深水环境。

  3.定植水面的准备和定植

  定植的水面一般都选浅水湖泊边缘或沼泽。要求定植时水深40~50厘米,汛期最大水位短期内也不超过200~250厘米,风浪较小,水下淤土层达2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水土均无工业污染。

  定植一般在6月中、下旬,当苗新开展的叶片直径达25~30厘米时进行为宜。定植前按行、株距定点开穴,以行距230厘米、株距200厘米左右为宜。其中早熟品种偏密,晚熟品种偏稀。根据芡实根系生长分布较广的特点,采用广穴浅栽法,可促进芡苗早发棵、早开花结实。即在栽植水面按行、株距先插芦秆或茭草定点,然后以点为中心开锅底状穴,口径110~130厘米,中央深17~20厘米,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后定植。如土壤较贫瘠,应于开穴时施入腐熟的粪肥,并与河泥充分混合,防止流失。栽前起苗应连根挖起,不伤植株,随即轻轻洗去根上附泥,手握须根,叶面向下,将根盘放在叶背上,并逐株依次排放木盆或小船内,其上覆盖遮荫,防止日晒萎蔫,立即运至栽植地点,栽时将根顺势展放穴中,上覆肥泥,深度以刚埋没根和短缩茎外围为度,心叶顶端必须露在土外。一般定植后7~10天即可成活。

  4.栽植水面管理

  (1)查苗补缺定植后一周开始查苗补缺,及时补栽。对生长不良的芡苗要检查其心叶是否被淤泥掩没,如有,要予以清除。

  (2)水层管理定植时水深30厘米左右为宜,成活后逐渐加深到40~50厘米,及至旺盛生长后期和开花结果初期,水位可再逐渐加深到80~100厘米,短期涨水不宜超过120厘米,及至开花结果后期,水位又宜逐渐落浅到50~70厘米。总之,水层管理应与植株的逐步旺盛生长和逐步衰落同步进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4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