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种植在玉米地也高产

  [科技苑]长在玉米田里的竹荪(20120112)

  南方的竹荪搬到了东北,在玉米地里安家会不会水土不服?甘蔗和玉米看似相仿,其实大不同,玉米地里种植竹荪,是不是还能夺高产?

  相关新闻:

  江安县底蓬镇李湾村农民罗晓枢今年成功在玉米地里种植了竹荪。8月3日上午,罗晓枢在他的玉米地里向笔者介绍说:“种植竹荪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潮湿和阴凉,我的柑桔林中虽然潮湿阴凉,但仅有半亩地。我想,我拿一亩地种玉米,每年可收入400元,但如果在这亩地里再种上竹荪,情况可能大有改变。”

  今年春季,他购买了3000瓶竹荪菌种,在玉米地里挖出一条条宽约25公分、深约15公分的地沟,在沟里种下了竹荪菌种,将竹叶、竹渣盖在地沟上。罗晓枢笑呵呵地说:“我种的是‘托吉竹荪’,这种竹荪产量高,一年可收5季,目前已收了两季,得到干竹荪260多斤,五季能收干竹荪400斤,按目前市场均价每斤60元计算,400斤干竹荪可卖24000元。”

  他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购买3000瓶菌种支出2300元,竹渣等原材料支出1300元,支付工人工资1300元,肥料农药700元,共计支出成本5600元,我今年能有纯收入18400元。”

  致富故事:

  1、水富县向家坝电站移民朱华容在该县科技局的指导下试验示范种植20亩竹荪获得成功,产鲜竹荪1000公斤/亩,收入可达10000元/亩。

  去年11月中旬,向家坝镇马脑村红旗村民小组移民朱华容利用荒坡,从四川购来原生态的竹粉和竹荪菌种,投资10余万元试验示范种植竹荪20亩。该县科技局多次深入地块指导,并将此项目列入县级科技试验示范项目,给予了资金扶持。今年6月初,试种的20亩竹荪开始采收,以采摘竹荪蛋为主,每天能采摘鲜竹荪蛋75公斤,采收期可到10月上中旬,共4个多月。根据目前市场价格,收入可达10000元/亩。

  2、骑马乡是青川有名的竹荪专业乡。地震中该乡产业严重受损,为实现震后竹荪产业的恢复和发展目标,该乡引进业主,培植大户,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全乡竹荪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据了解,该乡凡长裙竹荪栽培规模达到2亩及以上,每亩按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短裙竹荪栽培规模达到1亩及以上,每亩按1200元标准进行补助,袋料香菇生产规模达到3000袋及以上,每袋按0.5元标准进行补助,农户建设标准化烘干设备,从而给予产业发展技改资金支持300元;2012年底前骑马到永康市参展的企业及个人,免费提供参展摊位、并为客商来返差旅费进行补贴。 

  “在该乡的产业帮扶中,永康市援建指挥部帮我们建起了100亩标准化竹荪示范基地,提供了种植技术支持,带动2000多户农户种植竹荪1500亩,预计今年整个竹荪产业收入将达2000多万元,这就为全乡农民增收找到了路子。”该乡竹荪协会会长唐树钢说。

篇二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篇三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的种植技术

竹荪的种植技术

一、原料处理

栽培竹荪的原料来源广泛,各种竹、木、枝桠、碎屑,农作物秸籽,谷壳,山上苇芦等 野草,均可利用。生料栽培的原料不需蒸煮杀菌,只要把竹、木原料切碎,晒干,置于水池 中浸泡,并加入 0.3%-0.5%的石灰,浸泡时间 24-48 小时后,捞起沥于含水量 60%-70%,就 可用于生产。采用蔗渣、棉籽壳、玉米芯、野草、黄豆秆、谷壳、花生秆、油莱秆等秸杆类 栽培,可按上述比例的石灰水泼进料中,闷 10 一 24 小时后即可使用。

二、菌种选择

竹荪菌种有棘托长裙竹荪、红托短裙竹荪等。适于生料栽培的应选用棘托长裙竹荪 棘托长裙竹荪,其棘托长裙竹荪抗逆力强,菌丝分泌的胞外酶,可以分解吸收生料的养分。出菇快,接种后 2 个月可采收, 每平方米可产出竹荪干品 250-350 克,高产的达 500 克,比红托短裙竹荪单产提高 3 倍。菌株 以 D-古优 1 号最理想。

三、免棚开放式栽培技术

棘托长裙竹荪,属于高温型,其子实体生产发育期为每年夏季 6-9 月间。此时正值各种 农诈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瓜类等茎叶茂盛期;夏季果园、林场的林果树木郁蔽,遮阴条 件良好;而且上述农作物及林果树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气,对竹荪子实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这些天然的环境为免棚栽培竹荪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有机结合形成生物链。 下面介绍几种 开放式栽培管理技术。

l、竹荪畦旁套种农作物

(1)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 气温不超过 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 2-3 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 10℃, 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作物,通常为春播,\"惊蛰\"开始堆料播种, \"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2)场地整理。菇床先开好排水沟,床宽 1 米,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 10 一 15 米 为好。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 20 一 30 厘米,床面\"龟背形\",距离畦沟 25-35 厘米, 防止积水。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3)播种方法。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平方米培养料10公斤,菌种5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 3 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 雨水淋浸。

(5)套种作物。在竹荪床旁边套种黄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和黄瓜等高秆或蔓 藤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 15 一 20 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按间隔 50-60 厘米套种一棵。

(6)田间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培育 25-33 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盖膜揭开,用 芒箕或茅草等扦插在畦床上遮阳,有利于小菇蕾形成。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 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转为菇蕾,并破口抽柄形成子 实体。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 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 85%为好。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膨大逐渐出现 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 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 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 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 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2、林果间套种竹荪。 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油柰、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林地的树木空间地, 均可套 种竹荪,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技术:

(1)园地整畦;选择平地或缓地坡的果林,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近水源的果园。在 播种前 7-10 天清理场地杂物及野草,最 好要翻土晒白。果树头可喷波尔多液防病害虫。一 般果树每间距 3 米 x3 米,其中间空地作为竹荪畦床。可顺果树开沟作畦,人行道间距 30 厘米,畦宽 60-80 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 40-50 厘米作业道。

(2)堆料播种;播种前把培养料预湿好,含水量 60%左右。选择晴天将畦面土层扒开 3 厘米, 向畦两侧推, 留作覆土用;然后培养料堆在畦床上, 竹荪菌种点播料上, 再铺料一层, 最后覆土。如果树枝叶不密,可在覆土上面铺盖一层稻草和茅草,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盖 好薄膜,防止雨淋。畦沟和场地四周,撒石灰或其它农药杀虫。

(3)发菌管理:播种后 15-20 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 30 分钟左右,后 期增加通风次数,培养料保持含水量 60%-70%。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 30 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 23-26℃。

(4)出菇管理;播种后 25-40 天菌丝长满培养料,再经 10-15 天菌丝体形成菌索爬上 覆土,在正常温度 20℃以上培育 10-20 天即可长出菇蕾,此时保持湿度 80%-90%。再经过 培育 20 一 28 天,菌蕾发育成熟,破蕾、抽 柄、撒裙时,即可采收。

3、竹头无料仿生栽培竹荪

选择砍伐 2 年以上的毛竹,在竹头旁边上坡方向,挖一个穴位,大小 5 一 6 厘米,

深 20-25 厘米,穴位填腐竹叶厚 5 厘米。播一层竹荪菌种后,填一层腐竹叶 10 厘米厚,再播 种一层菌种,照此填播 2-3 层,最后用腐竹叶和挖出来的土壤覆盖 2-3 厘米厚,轻轻踩实。 若土壤干燥,要浇水增湿,覆盖杂草、枝叶遮阳挡风,保湿保温。菌种下播时,注意下层少 播, 上层多播, 使菌丝恢复后更好的走向死竹鞭。 也可以采取在竹林里从高向低, 每隔 25-30 厘米挖一条小沟,深 7 一 10 厘米,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然后盖土。每 667 米 2 毛竹有旧竹头 180-200 个,挖蔸花工费钱,留作又难腐烂,就地利用栽培竹荪,可以进 行竹头分解,两全其美。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1.栽培料种类:栽培竹荪用原料主要有腐干竹、废竹块、竹圆下处于腐解或半腐解 状态下的竹叶、莱圆土;木屑、蔗渣、麦皮;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玉米秆、麦秆、泊莱秆等 农副秸秆与竹料混合使用。撵树、青树可作为段木栽培之用。

2.栽培料处理:栽培前将原料在阳光下摊晒 3-4 天,劈成长 ll 一 22cm(室外林间栽 培可砍成 lm 以下的竹块均可)宽 1-2cm 竹块。然后用 1-3%的石灰水浸泡 5-6 天,捞起用清 水冲洗,稍凉干待用。竹叶和土壤翻晒 3-4 天后,用 l-1.5%的福尔马林、0.3-0.5%的敌 敌畏混合液消毒。每立方米的竹叶或土壤用混合消毒液 27-30 升,边喷药边搅拌。使药料充 分混合均匀,盖上薄膜,土壤 4-5 天,竹叶 1-3 天后揭膜,摊张,让药物挥发 l 一 2 天,使 可使用。林间栽培的覆盖土壤可不作消毒处理。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 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 0.5%敌百虫液加 O.1%多菌灵或 0.5%漂白粉 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 5%石灰水或 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 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 0.5 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 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 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 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 4-5 月份。 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 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 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 5% 石灰水或 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 )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 每块用种约 12 瓶。 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 l 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 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 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 15-20 天,

菌丝体重 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 l 一 2cm 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 5 一 10 天, 菌丝布满叶层 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 2-4cm 厚。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 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 温度 80%,气温 16-20℃,光照 3-105Lux 条件下,约 1-2 个月(最早的 24 天左右),后张始 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 20 一 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 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 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 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 85-90%否则,空 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 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 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 2-3 次,每次通风换气 10-20 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 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和鬼伞类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 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 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 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 菇房要安装纱窗、 纱门, 以防老鼠进入菇房, 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 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 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 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 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 20 公斤, 用种 3-4 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 待菌种块复活生长, 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 及时覆盖土壤, 覆土层厚度 2-4cm。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

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 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 2-3cm 厚的小卵石,卵石上 铺 2cm 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 15×31× 14 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 4 公斤确,用种 2 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 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 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 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 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 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 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 好是每 0.5 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 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 范围。用栽培种 2-6 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 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 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 3-4 层,一般铺料厚 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 层厚 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

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 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 厢内挖坑,坑深 10-15cm,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 180-200 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上最好在腐 竹头边,挖 15-20cm 深,长×宽为 50×35cm 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 1-1.5 公斤,每亩投 干料 200-300 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 2-3 层,再盖竹 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 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 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

篇四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如何人工栽培竹荪的经验措施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篇五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第十八章 竹荪栽培技术

第十八章 竹荪栽培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述

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松”、“竹萼”、“竹笋菌“等,是我国名贵山珍,形态怡丽,清香袭人,在我国贵州、云南、福建、江苏、浙江、台湾、湖南、河南、河北都有分布,但以我国西南各省出产的最为名贵。除我国以外,在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也有发现。

早在公元544年我国就有关于竹荪的文字记载,我国人民对竹荪的认识,至少要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二、食用价值

据分析:竹荪干品中,粗蛋白含量达18.49%,纯蛋白达13.82%,矿物质元素含量全面,其硫元素含量之高,几乎是其它菌类的7-15倍,还含有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将竹荪作大补品列入上等宴席,川菜中的“竹荪烩鸡片“、闽菜中的“竹荪响螺汤”、萼菜中的“竹荪鸡掌”、桂菜中的“玻璃鸡片竹荪”、黔菜中的“竹荪银耳”、滇菜中的“竹荪汽锅鸡”、京菜中的“氽竹荪云片”等都是盛名于世的佳肴。在隆重的国宴上款待美国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等都用了竹荪名菜。

三、药用价值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能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病,把竹荪和糯米一起煮水饮服,有止咳、补气、止痛的功效,动物实验证明,每公斤体重投300毫克竹荪热水提取液对肉瘤180的抑制率可达60%,对艾氏瘤的抑制率可达70%,用于治疗白血病也有一定效果。贵州平坝县用红托竹荪治疗细菌性肠炎,收到较

好疗效。另外,云南傣族常将竹荪与肉同煮,将竹荪汤汁淋在鲜肉上或在吃剩的汤菜里放一支竹荪,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能保持3-4天不腐,还保持肉的鲜味,竹荪的防腐作用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四、栽培历史

长期以来,竹荪只依靠天然采集,贷源紧缺,竹荪售价非常昂贵。据报到近年来全世界竹荪 的年产量都只在一吨左右,竹荪的生存已危在旦夕。1973年,国内开始了人工栽培竹荪的研究,八十年代人工栽培竹荪获得突破性进展,贵州在八十年代未竹荪人工栽培进入了大面积推广阶段,真菌皇后——竹荪由原来的山间野外,翠竹林中来到了栽培者的前庭后院,栽培室中。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地位

竹荪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科、竹荪属。这个属已发现的有11种,目前供人工栽培的主要有四种即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和棘托竹荪。

二、形态特征

长裙竹荪子实体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高12——20cm,菌托白色或淡紫,直径约3-3.5cm。菌盖钟形,高、宽各3-5cm, 有显著网格,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网眼多角形,宽5——10mm。柄白色,中空,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壁海绵状,孢子椭园形。

短裙竹荪子实体高12——18cm,菌托粉红色,直径4——5cm,菌盖钟形,高、宽各3.5——5cm,具显著网格,内含绿褐色臭而粘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3-6cm。网眼圆形,直径1-4mm,有时部分呈膜状,柄白色或乌白色,中空、仿锤形至圆筒形,中部粗约3cm,向上渐细,壁海绵状。孢子平滑,无色,椭圆形。

红托竹荪子实体高20~33cm, 菌托红色,菌盖钟形或钝圆锥形,高5~6cm, 宽4~5cm, 具显著网格,产孢组织暗褐色,端平,有孔口,具微臭。菌裙白色,从菌盖下垂7厘米,网眼多角形或棱角圆形,网孔1—1.5厘米。柄白色,圆柱形,中空,长11—12厘米,宽3.5——5厘米,孢子卵形至长卵形,壁光滑,透明。

棘托竹荪子实体高8-15cm, 菌形瘦小,肉薄。菌托粗糙有突起物,菌盖薄而脆,长裙、白色、有奇香,孢子无色透明,呈椭圆形,孢子群呈深黑色。

三、生活史

在适宜的生活条件下,竹荪的孢子萌发出菌丝,菌丝体由无数管状细胞交织而成,菌丝体呈蛛网状,开始萌发出来的菌丝是单核菌丝,纤细质本后形成双核菌丝,粗状。双核菌丝进一步发育便成了组织化了的索状菌丝,即三次菌丝,竹荪菌丝初期白色,经过较长时间培养以后,便具有不同程度的粉红色,淡紫色或黄褐色,这些色素受到变温,光照,机械刺激或干燥脱水后更为明显,色素也是鉴别竹荪菌种的主要依据。

在适宜的条件下,伸长到地表面的索状菌丝的类端逐步膨大成白色小球,这就是竹荪子实体原基,经过40—60天,这些原基中的少数处于生长优势的部分便继续长大成熟成鸡蛋或鸭蛋大的卵形菌蕾,破土分化成子实体。

竹荪的子实体分化形成,可分为六个时期:

1.原基分化期

是位于菌索先端的瘤状小白球,内部结构很简单,仅有园顶形中心柱。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2.球形期

幼原基逐渐膨大成球状体,开始露出地面,内部器官已分化完善,顶端表面出现细小裂纹,外菌膜见光后开始产生色素。在外菌膜与内菌膜之间充满透明的胶质体。【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3.卵形期

位于菌蕾中部的菌柄,逐渐向上生长,使顶端隆起形成卵形,裂纹增多,其余部分变得松软,菌蕾表面出现皱褶。

4.破口期

菌蕾达到生理成熟后,如果湿度合适,菌蕾吸足水分,从傍晚开始,经过一个夜晚的吸水膨胀,外菌膜首先出现裂口,露出粘稠状胶体,透过胶质物可见白色内菌膜,然后由菌膜撑破,露出孔口。

5.菌柄伸长期

菌蕾破裂后,菌迅速伸长,从裂缝中首先露出的是菌盖顶部的孔口,接着出现菌盖,菌盖上附着在菌盖外层表面的是黄绿色或暗绿色的子实层,当菌柄伸长到6——7厘米时,在菌盖内面的网状菌裙开始向下露出,菌柄继续伸长,菌裙向下撒开,遗留下来的膜质菌托,包括外菌膜、胶质体、内菌膜和托盘。

6.成熟自溶期

菌柄停止生长,菌裙已达最大限度,子实体完全成熟,随即萎缩。孢子液自溶。通常是在清晨5—6时破口,9—10时停止生长,子实体完全成熟,午后子实体即开始萎缩。

竹荪的整个生活史就是这样由孢子→菌丝→菌索→子实体→孢子,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一代又一代的繁衍。

四、生活条件

竹荪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主要包括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酸碱度和生物因素等七个方面:

1.营养

竹荪属腐生真菌,对营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可广泛利用多种有机质作为养料。野生竹荪发生的主要场所有:楠竹、平竹、苦竹、慈竹、孟宗竹、绿竹、麻竹、刚竹、金竹等竹林;也常发生在青杠栎,甜槠等阔叶树混交林内,在农作物秸杆堆上甚至草屋顶上也能采集到竹荪,据试验除了用竹子及其加工废料,还可大量利用阔叶树木段及基废料和农作物秸杆作栽培竹荪的培养料,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对碳素营养的需要。

培养基中的含氮量以0.5-1%为宜,氮素过高反而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在氮素含量不足的培养基中,可以用蛋白胨或尿素来补充。

除了碳和氮外,竹荪还需要磷、钾、镁、硫等矿物质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也需要微量的维生素,不过这些元素和维生素在一般 培养基和水中的含量就已基本满足竹荪生长发育需要了,一般不必另外添加。

2.温度

自然生长的竹荪发生时间是4-7月和9-11月,据研究表明,竹荪是典型的中温性菌类,其菌丝生长范围在5-30℃之间,16-18℃时生长显著加快,以23℃为最佳。超过26℃生长速度又明显下降。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范围在16-27℃之间,生长最适温度为22℃。不同的竹荪品种对温度适应范围差异较大,如棘托荪对夏季的高温就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子实体适温范围在28-33℃之间。

3.湿度

自然生长的竹荪一般是雨后2—3天内大量发生,可见湿度对竹荪 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的含水量要求控制在60——70%之间;菌蕾处于球形和卵形期空气相对温度以80%左右为宜;破口期应提高到85%左右,菌柄伸长期以90%为佳;菌裙开张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4%以上。【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4.空气

竹荪是好气性真菌,其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均需要足够的氧气,在含水量偏高和土壤通透性差的情况下菌丝生长不良甚至窒息死亡。子实体生长阶段如缺氧则子实体原基很难形成。空气对竹荪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影响极大。

5.光照

竹荪属于异养作物,不需要直射阳光,对光照不太敏感,菌丝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生长良好,在强光下生长缓慢、产生色素,容易衰老,在直射阳光下还会死亡。菌蕾的分化和发育也不需要光刺激。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允许有微弱散射光照。

6.酸碱度

自然界里,竹荪生长的土壤PH值多在6.5以下,长过竹荪的基质PH都在5以下,证明竹荪菌丝生长的培养料PH在5.5—6为好,而生长过程中基质的酸化,子实体生长时PH达4.6——5为好。

篇六 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48

2015年第9期

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曾应林

(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农业服务中心365300)

要:总结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选择、栽培季节和栽培场所选择、培养料配堆制、田间放料及播种、覆土与搭遮阳网棚架、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玉米地竹荪栽培技术】

关键词:田间;竹荪;高产;栽培技术DOI:10.13651/j.cnki.fjnykj.2015.09.020

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forDictyophoraindusiatainfield

ZENGYing-lin

(SongxiTown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ofQingliuCounty,FujianProvince365300)

Abstract: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ologyforDictyophoraindusiatainfieldweresummarize,whichincludedthestrainse-lection,cultivationseasonandfieldselection,culturemediumpreparationandcomposting,fieldinoculation,soilcoveringandputtingupofshadingnet,fieldmanagement,pestsanddiseasescontrol,harvest,etc.Keywords:Field;Dictyophoraindusiata;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有“草八珍”的美誉,又有“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之称。近年来,工厂化栽培已成为我国食用菌的重要栽培方式,金针菇、平菇、木耳等品种较适合工厂化生产,大田栽培逐渐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而竹荪因其独特特性,不适合工厂化栽培。现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将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湿润且易排水的砂壤土为佳。实践证明,选择新开荒地比水稻田增产10%左右,向阳场所比山垄田产量高。为防止因污染造成竹荪减产,竹荪栽培地禁止连作,一般5年后方可再栽培竹荪。因此,要特别注意不宜选用前5年栽培过竹荪的地块。

4培养料配制

原材料要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无结块、

2

无虫蛀,这是竹荪栽培获得高产的基础。每667m栽培料用木屑3500kg、竹屑1500kg、尿素25kg、石灰25kg,木屑以粗颗粒为主,规格为0.5cm×1.0cm,粗颗粒应达到60%以上。

栽培料堆制:把木屑和竹屑堆放于栽培场所,把尿素和石灰一同拌入料中,喷水,培养料水分控制在65%左右(若含水量低于50%,则菌丝生长受阻;低于30%,则休眠或死亡;如果含水量过高,则通气性差,会抑制菌丝生长,甚至会造成窒息死亡),然后搅拌均匀,用薄膜盖好,堆放20d或更长时间。

1菌种选择

栽培竹荪菌种是关键,在生产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菌株。选择菌丝浓密、生长旺盛、没有污染且菌丝长满袋后5~10d的栽培种。

2栽培季节选择

由于竹荪菌丝体生长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闽西北一般在12月开始备料,翌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下地栽培。

3栽培场所选择

栽培场所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干净、土壤肥沃

收稿日期:2015-07-01

作者简介:曾应林,男,1978年生,农艺师。

5田间放料及播种

栽培前1周,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锌硫磷700倍液对栽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把堆制好的培养料在田里做成畦,料畦高20~25cm、宽30~

2015年第9期曾应林: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49

40cm,堆成馒头形,畦间距0.9~1.1m。在堆好的培养料中间开沟,深度10~12cm,把菌种掰成鸟蛋大小放入料沟中,均匀放置,密排成直线,每667m2接种700袋左右。接种完后,用培养料盖好菌种,使菌种处在培养料的中间。接种应选择阴天或没有阳光直射的天气进行。

灰覆盖,外加薄膜覆盖,做好消毒工作。如果在出菇时出现杂菌,且竹荪未展裙时,可适当喷洒金霉素水溶液,严重时还可喷洒0.1%多菌灵。竹荪害虫主要有白蚁、螨类、蛞蝓。防治白蚁可用灭蚁灵、辛硫磷700倍液,25%菊乐合脂2000倍液喷杀或用明矾粉调糖水洒在白蚁喜食的木桩和干杂草上,也可用火烧过的骨头诱杀;防治螨类可用70%克螨特200倍液或2.5%天王星2000倍液进行喷杀;防治蛞蝓可用5%煤酚皂溶液或50%食盐水滴杀。在防治病害方面,应注意防范高温高湿,喷水时应选择在早、晚进行。在竹荪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有黏菌和烟灰菌。黏菌常在畦面裸露土和覆盖的稻草上出现,表现为黏糊状,会变形且会运动,使竹荪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并消亡,严重时不再长竹荪。烟灰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较容易发生,会使菌丝断裂,影响竹荪产量。烟灰菌早期表现为白色绒毛状,此时为最佳治疗期,可用3%石碳酸或2%甲醛直接在发病的地方喷洒,严重时直接挖除培养料,并撒新鲜石灰,用塑料膜盖住病患处,防止其扩散。

6覆土与搭遮阳网棚架

接种完后把畦与畦之间的土打碎,留部分成块,直接盖到培养料上,厚约4cm。盖完土后再在土面上盖1层厚1.5~2.0cm的稻草,避免在搭遮阳网棚架前阳光直射或雨水直接淋到土面上,以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适宜的湿度。覆土后出菇前将遮阳网棚架搭好,棚高1.5~2.0m,以方便操作。

7田间管理

竹荪属好气性真菌,无论是菌丝生长还是竹荪

球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如果基质或土壤中氧气充足,菌丝生长或子实体形成都较快;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竹荪则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菌丝生长缓慢甚至会死亡,长出的子实体容易产生畸形。在菌丝生长阶段要做好保温保湿工作,竹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4℃,高于33℃或低于12℃菌丝则停止生长。温度是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处的环境温度,即培养基所处5~20cm深和子实体分化的地下1~30cm深的温度。因为同一时间地表和地下温度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温度,越深温度越低。当干旱时,要适当灌水、喷水,管理过程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为宜。菇蕾阶段要避免阳光直射,应做好保温保湿和防虫防病工作,子实体阶段温度要求在17~25℃之间,低于8℃或高于30℃时容易出现死菇。

9采收

竹荪一般在10:00前破蕾开裙,所以也应在此前采收完毕,采摘时最好做到随开随采,从凌晨3:00持续到10:00。采栽时切不可把竹荪的裙弄破弄断,也可将开裙一半的子实体或成熟的菌蛋采收回家等待其开裙。采收方法:用小刀从菌托的底部切断菌索,去掉菌帽,然后再将菌托去掉,留下菌柄和菌裙。

10烘烤

采收的竹荪应及时烘干,可用低温进行烘烤,注意调控烘烤的温度和时间:先用40℃温度烘烤,0.5h翻动1次;以后温度逐渐升高到55℃,最高不超过65℃,烘烤时间控制在4h;为把菌柄的头及菇脚进一步烤干,将温度下降到40℃再烘烤2h;烘干后取出,摊凉0.5h;待竹荪变软后分级包装,包装好后应立刻放入5~10℃的保鲜库存放,防止变黄。

(责任编辑:林德梓)

8病虫害防治

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一般禁止使用药剂防治。因此,病虫害防治应从做好环境卫生着手,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在菌丝管理过程中要清除畦面的杂菌、污物,发现不同顏色杂菌,应立即用碳酸氢铵或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48295.html

    上一篇:龙脑樟树视频下载

    下一篇:养泥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