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1] [2] 下一页
[农广天地]泥螺的捕捞与加工技术(20110920)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吃泥螺的习惯,尤其是江、浙、沪、闽沿海一带的民众,都把它作为海味珍品。经腌渍加工的醉泥螺,味道鲜美,清香脆嫩。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泥螺体内所含有的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成分,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成为宾馆宴席 “八珍冷盘”中必不可少的一道海味佳肴。本片期节目介绍泥螺的捕捞方法和加工技术。
泥螺,俗称“麦螺”、“梅螺”、“黄泥螺”、“吐铁”等,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阿地螺科,为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产的习见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泥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消费者喜食的贝类。浙江沿海养民有滩涂养殖泥螺的传统,至2000年底,全省养殖面积已达17万亩。
泥螺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种类,成熟年龄为近一年,成熟性腺为淡绿到淡黄色。泥螺的繁殖季节为4月初至11月底,5~6月和9~10月为两个明显的繁殖高峰期。选择海区无污染、涂面平坦、水流缓慢、饵料丰富和各项理化条件符合泥螺幼虫存活生长的软滩涂或池塘,使用生石灰消毒,消毒后换水,投入人工培养的角毛藻、小硅藻和扁藻等藻种,并投入氮磷钾肥料。将没有损伤、健康的泥螺放入土池内,让其进行交配,交配过程中注意拣出死螺。卵群出现后直至孵化前,均可适当施肥,进、排水及晒涂。卵群孵化后,应及时停止进、排水,培育浮游幼虫,直至匍匐幼虫出现。幼虫进入匍匐期之后,要及时进行换水和施肥,保证幼虫的生活环境。
如何捕捞和加工泥螺:
泥螺苗经2-3个月养殖,一般在5月份收捕。6月份放养的泥螺苗至8-9月陆续起捕,俗称桂花泥螺,此时的泥螺品味稍差,产量也低。起捕常用手工捉捕,捕大留小。端午节后,尤其在炎热天气,白天泥螺极少爬到滩面上,可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捕捉泥螺。
捕捉后的泥螺可撒播在土池中吐泥沙,土池每平方米可投放4-6kg泥螺,撒播前应在土池内注满水,撒播后活水流动,12小时内换水量达200%,以消除泥螺体表粘液,并保持海水中有充足的溶氧,使泥螺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在水温25℃-39℃,盐度15.67‰-28.80‰条件下,经过2-3天的暂养即可吐尽泥沙。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67358.html
上一篇:贵州从江县香猪养殖场
下一篇:房屋托管空置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