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威特·华莱士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 德威特·华莱士
《读者文摘》创刊人德威特.华莱士

德威特.华莱士

  简介:德威特.华莱士(1889年11月12日-1981年3月30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的创刊人,与妻子莱拉·贝尔·艾奇逊于1922年2月创立了第一期《读者文摘》。《时代》帝国的亨利·鲁斯(Henry Luce)盛赞他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编辑”。

  论及杂志,人们自然会想起美国的德威特.华莱士。因为正是这位当年做过推销员的牧师之子,在20世纪开始不久,当种种信息日益增多,各类书籍、报刊空前增加之际,针对社会需求,办起了一家文摘类的刊物,它问世后,很快赢得了众多的读者,不仅成为美国最畅销的期刊,而且还是迄今为止全球销量最高的杂志。

  试办袖珍型杂志德威特.华莱士于1898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其父詹姆斯.华莱士为基督教长老会牧师,曾任长老会麦卡拉斯特学院院长,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德威特.华莱士在1909年前后相继就读于麦卡拉斯特学院和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毕业后,华莱士在圣保罗一家出版农业杂志和教科书的威伯出版公司工作,并曾为从事日历和广告业务的大印刷商当推销员。年轻时的华莱士不仅喜爱运动(80岁时还在他的庄园里抡大锤锻炼身体),而且还受他父亲的影响,酷爱阅读。当他在威伯出版公司服务时,华莱士就想创办一种文摘式的刊物。他觉得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但书报、期刊浩如烟海,普通读者既无精力也无财力去遍读它们,如果能将一些有长久价值、广泛兴趣的文章,经过筛选、摘录,汇编成册,便于携带和保存,定受读者欢迎。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墨兹.阿尔贡战役负伤住院期间,开始了实验。他将一些报纸杂志中的文章剪下,在不损原意的情形下予以压缩删节,形成了一部分稿件。回到圣保罗故乡后,他在图书馆里继续从事抄写和删节文章的工作。很快他又搜集、压缩了不少文章,然后将两次加工的文章,合在一起,缩成了一本袖珍型杂志,发行200册,分寄给纽约的发行人和可能的支持者。不料,寄出的样本受到冷遇,出版商们认为华莱士选录的材料过于严肃,不合市场胃口。

  创办《读者文摘》

  袖珍杂志发行受挫并未使华莱士灰心丧气。他在1921年索性辞去西屋电气公司的工作,全力以赴地为筹备文摘式的新杂志而奔走。他的计划还得到了未婚妻莱拉.艾奇逊的热情支持。他从朋友那里借得5000美元做资本,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租了一家非法酒店的地下室,成立了《读者文摘》公司,并且着手剪辑、删节文章,然后油印出来。1921年发出征订单。

  不久,他们蜜月归来时,收到了1500份同意订阅的回执。

  1922年2月,第一期《读者文摘》正式出版。

  新问世的《读者文摘》是一种书籍式的月刊,外观小巧别致。华莱士夫妇本想使《读者文摘》成为一份女性杂志,但很快就改变了他们的主意,把男性读者也作为其对象。在谈到该刊的编辑方针时,华莱士称其选稿有三项标准:第一是“适用性”,即每篇文章要与读者有关;第二是“持久的兴趣”,即这些文章在一年后读者仍觉得有一读的价值,并感到有兴味;第三是“建设性”,即它提倡乐观和进取精神。《读者文摘》在创刊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由华莱士夫人初选文稿,而华莱士本人除掌握编辑部全面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删节任务。

  1929年时,《读者文摘》有了21.6万个订户,收入超过60万美元。随着发行量上升,该刊工作人员逐渐增加,但1936年前其职员多为业余者,而且其中只有两名曾在杂志界服务过。

  第一位加入《读者文摘》的职业编辑是曾在《北美评论》编辑部工作过的肯尼思.W.佩恩。另一名是曾任《大众科学》发行人的艾伯特.L.缅科尔,他在办刊上给了华莱士许多宝贵意见,并于1939年出任了《读者文摘》的总经理。华莱士定期考核工作人员,成绩优良者受奖励,不称职者常被解雇。华莱士主持下的《读者文摘》不允许职工的亲属在该刊工作。

  华莱士从创办时起,对《读者文摘》的文字质量方面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的稿件内容可取,但文字低劣[来源:

  华莱士的《读者文摘》稿源丰富。该刊编辑人员经常浏览的期刊在500种以上,每年至少还要阅览包括原稿在内的1000多部著作,以便从中物色到可供选用的文稿。为了吸引读者投稿,《读者文摘》设立了诸如《个人一瞥》、《生活在美国》等专栏,为它撰稿的读者遍及于社会各阶层。此外,还有20名社会名流、教授、专家担任《读者文摘》的巡回编辑,为它到世界各地采访、撰写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调查报告。随着该刊销量增长,华莱士支付的稿酬也较一般报刊为丰厚。最初,他为刊登一篇文章约付100美元稿费;到他逝世前一年,即1980年,为《读者文摘》撰写的文章,最低每篇为2600美元,被转载的稿件,原作者及原载该文的杂志,每页(32开)至少各获450美元。

  影响不断扩大华莱士的《读者文摘》的销量不断增加。1933年,其销量为100万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刊销量由400万册增至900万册;1980年更猛增至2800万册。

  1938年,《读者文摘》在英国发行第一个海外版,此后它的国外版不断出现,80年代时每月以16种语言和40个版本,在163个国家和地区同1亿以上读者见面。在亚洲《读者文摘》发行5个版本,即亚洲英文版、中文版、韩国版及印度英文版。亚洲英文版发行33万册,是亚洲最畅销的英文杂志。

  中文版创刊于1965年,发行约25万册,主要发行于港、台及南洋华侨居住地。

  华莱士夫妇初创《读者文摘》时,决定了刊物不登载广告的原则,此后30年中也一直坚持这项规定。1954年,该刊出现了50万美元赤字,并预测次年将亏损更多。在此情况下,华莱士在《读者文摘》上提出两种方案,征询读者意见:一、杂志不提价而刊登广告;二、不登广告而提高售价。结果80%左右读者同意刊登广告而维持原订价(0.35美元)。于是该刊决定从1955年起接受广告,消息传出后,广告社和广告户蜂拥而至,不到半个月,收到了要求刊出1107页的广告申请单,相当于它原订第一年刊出广告数的3倍。头10年(1955~1984年)共获广告费3.51亿美元。从1979年起,他又打破了不刊登酒类广告的惯例。

  华莱士后来将《读者文摘》编辑部迁至纽约以北20公里的普莱桑特维尔。总部的电子计算机,储存着数千万个读者的情况,它们是该刊与世界各地读者保持联系和推销出版物的宝贵资料。为了保证其准确性,他们每周对读者名单进行两次核对与补充。

  自1950年起,华莱士又在《读者文摘》之外,出版了《读者文摘书摘本》,每年出5卷,在国内外全年总销量也超过1000万册。

  华莱士于1981年3月去世,享年91岁。这时,他创建的《读者文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企业。

  它及其所属机构,每年总收入已达8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使其名列于美国500家大企业的中间地位。

篇二 德威特·华莱士
史蒂芬·贝其特:他的建筑公司无所不能

  只有一心想着宏伟计划的人,才能够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技术工程。

  在二战早期,德国潜艇击沉盟国商船的速度,是船厂造船速度的2倍。此时美国海军部迫切地寻找一家制造商,来生产急需的60艘商用船只。他们传话给贝其特制造公司,希望它能生产30只船。史蒂芬.贝其特,这家家族公司的首领,没有任何造船经验,但他坚持要得到生产全部60只货船的订单。他说:“如果你能想象多大的生产规模,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多大的收获。只要认识到这点,你就会撇开每个小数点。”

  规模宏大是贝其特的长处。在30年代最大的工程胡佛大坝建造时,贝其特作为该工程主管,就学到了这一点。二战期间,贝其特的造船厂在1941~1945年共生产了560艘潜艇,同时每月生产20艘货船。这一产量即使在“大生产”

  时代也是一个奇迹。

  贝其特在他近7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幻想着建造规模宏大的工程,而且,要看起来越不可能则越好。他经常重复的一句话是:我们可以为任何人建造任何东西,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规模有多大。他和他的公司在加拿大洛基山脉的无人区、在阿拉伯沙漠上、在南美的雨林里和令人恐惧的许多地方,如中央干线所在的波士顿郊区修建输油管和发电厂。他的工程甚至还包括建设整个城市(如沙特阿拉伯的迪拜市)。贝其特的足迹遍布六大洲140个国家,可以说贝其特公司的工程师比其他人更多地改变了整个地球的轮廓。

  贝其特从小就在崎岖的工地上成长。他的父亲沃伦开创了公司,并在加利福尼亚丛林中铺设铁轨,修建高速公路。史蒂芬.贝其特在1989年去世时,离89岁生日只有6个月,他生前喜欢在工地上转悠,但其言行举止并不像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50年代,在他的鼎盛时期,他经常衣着整洁、得体,以推销员式的讨好态度,操着相对柔和的声音出现在工地上。

  贝其特是个有远见的人。在20年代,他预见到能源增长,遂在公司业务中增加了管道铺设一项。在此之后,他还大力推行现在称为“交钥匙”的建筑工程合同。即:贝其特接手一个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竣工后将它交给对方,而只收取固定的费用。1959年,贝其特考虑在英吉利海峡修建海底隧道,并最终在这一个十年得以完工。

  1931年“大萧条”时,贝其特拿到了大峡谷的图纸,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工程。贝斯特的父亲联合六个大公司组成联盟,来完成胡佛大坝工程。联盟以4900万美元中标,并最终赚取了大量利润。

  在胡佛大坝工程建造的五年期间,工人们挖掘了370万立方码(1立方码≈0.76立方米)的石头,浇铸了440万立方码的混凝土,大坝的主拱有70层楼那么高。整个工程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贝其特最初负责整个工程的交通、工程和管理工作,1933年他父亲去世后,他成为整个工程计划的执行人。这个工程改变了整个美国西部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改变了贝其特公司。

  大坝建成后,贝其特更加坚信,他和他的建筑公司无所不能。他开始努力证明这一点。在胡佛大坝建设期间,他就动工修建从圣弗朗西斯科到奥克兰湾全长8.2公里的大桥。二战期间,贝其特除了船厂外还有其他修建基地[来源:

  但他决不会长时间休养,贝其特又开始积极工作了。每年花6个月时间到全球各地游说,说服各地的国王、总统和商业巨头们给他工程。大约在1947年,他接受了一项大工程:修筑当时全球最长的横贯沙特阿拉伯的输油管道(全长1068英里)。这个工程是他迈向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第一步,也使他与沙特国王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据说,贝其特在沙特境内作了一次旅行,他在旅行时发现油井采掘时有大量的天然气浪费了。于是,他想将这种浪费的能源加以利用。1973年,他向老伙伴费萨尔国王提议:在当时的小渔村迪拜修建一个新城市,用天然气发电,并建设一座钢铁厂、一座化工厂和化肥厂,全面使用充足的天然气资源。现在的迪拜市人口已达七万,并仍在不断增长。

  贝其特建立的公司并未让所有的人接受。二战时,贝其特造船厂的合伙人约翰.麦可思是一家钢铁厂经理,后来成了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他曾为贝其特公司和联邦政府工作,这导致两方面的不良影响:在公司内部,谁管谁并不是很清楚;在公司外部,喜欢保密的名声使公司声誉不佳。1976年,司法部起诉贝其特来讨好对付以色列的阿拉伯伙伴,贝其特签名发誓:他决没有加入任何以色列的反阿拉伯组织。

  所有这一切都不能阻止贝其特公司的发展。现在公司已传到贝其特的孙子雷利.贝其特手上。当年史蒂芬.贝其特接手公司时,公司收入不足2000万美元。1/4世纪过后,在他正式退休时,公司销售额已达4.63亿美元。今天,贝其特公司仍由贝其特家族控制,它的经营范围包括从雅典的运输系统到中国的半导体制造厂。所有这一切都是史蒂芬.贝其特的超前思想的成果。

篇三 德威特·华莱士
STMUN2015第一轮通告(完整版)

第三届汕头模拟联合国大会·2015 Swatow Model United Nations 2015

2015年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Swatow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015·第一轮通告

第三届汕头模拟联合国大会·2015 Swatow Model United Nations 2015

目录

邀请函------------------------------------------------------------03

会议基本信息---------------------------------------------------04

大会会议设置---------------------------------------------------06

1990年海湾联动 1.海湾紧急会议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3.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4.国家代表团 5.大会主新闻中心

会议报名方式---------------------------------------------------16

大会重要时间点------------------------------------------------17

第三届汕头模拟联合国大会·2015 Swatow Model United Nations 2015

邀请函【德威特·华莱士】

尊敬的各校模联人及指导老师:

展信佳!

2015年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兹定于2015年2月9日~11日在汕头聿怀中学(大洋校区)召开。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本次会议。

犹记2014年汕头模联,在各位模联人和衷共济下、在翁子飞先生和聿怀中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长期以来,我们坚守自主组织和严谨务实,以努力挖掘青年人的人生潜力,培养公民意识,开拓国际视野为宗旨,努力为潮汕地区及省内外与会代表提供良好的参会体验,思考并发扬模联对青年人思维方式、国际视野、执行能力以及人生与价值观念的培养作用。犹记1954日内瓦会场中各位代表为印支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所付出的努力:为法国撤军问题而争锋相对;为柬埔寨王国、老挝王国的统一倾尽心血;为南北越分界线的划定各执己见;为不明真假的消息弄得焦头烂额;为不满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而走上联合对抗超级大国的道路......犹记北极理事会会场中各位代表就北极资源的开发各抒己见;为保障和获取国家利益争锋相对,毫不退让;为北极环境的保护问题与原住民开展诚挚的合作......从会前到会后,从金山之巅到木棉树下,每一名与会者的热忱参与,每一份关注和支持的目光,我们将永记心中!

承蒙厚爱,2014年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并收获不俗口碑。2015年,第三届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正蓄势待发!我们将以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在2014年汕头模联的办会理念与经验之基础上,致力于提高大会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参会者提供更好的参会体验。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对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关注与支持!愿我们云集金凤树下,和衷共济,在繁杂的世界中,共同打开未来的大门!

2015年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定会因各位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2015年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组委会

第三届汕头模拟联合国大会·2015 Swatow Model United Nations 2015

一、会议名称

第三届汕头模拟联合国大会·2015 Swatow Model United Nations 2015 STMUN 2015

二、会议简介

大会基本信息

2015年汕头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是由聿怀中学模拟联合国社、汕头金山中学精英俱乐部、汕头澄海中学模拟联合国社共同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会议旨在带动潮汕地区的模联发展,增强与各省市模联人沟通交流、学术共进。如今,新的一届大会即将拉开序幕。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坚持结合精尖化和普及化两个方向,致力于提高大会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参会者提供更好的参会体验。

三、会议时间

大会兹定于2015年2月9日~11日召开。【德威特·华莱士】

四、会议地点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35号 聿怀中学(大洋校区)

五、参会费用

参会代表费用(含餐费、会议材料费):100元/人 观察员费用(含餐费、会议材料费):80元/人 住宿费自理,具体信息将在后续通告中补充。

第三届汕头模拟联合国大会·2015 Swatow Model United Nations 2015

六、住宿

会议期间代表、观察员及主席团住宿将由大会组委会统一安排至附近酒店,请各参会学校在第二轮通告发布后于指定日期前确定最终参会人数并告知组委会,我们将统一预定房间。同时,我们也将会积极与酒店协商,为各位提供最优惠的价格。

酒店住宿费将由各校及个人自行与酒店结算。

七、交通

聿怀中学(大洋校区)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毗邻汕头内海湾,交通便捷,我们将在后续通告提供相关地图及交通方式。

篇四 德威特·华莱士
哈佛家训:从来没有成熟的时机

《哈佛家训》

从来没有成熟的时机 1921年6月2日,电报诞生整整25周年。美国《纽约时报》对这一历史性的发明,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评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现在人们每年接收的信息是25年前的25倍。

对这一消息,当时在美国至少有16个人做出了敏锐的反应,那就是─ ─创办一份文摘性刊物。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这16位有先见之明的人士,不约而同地到银行存了500美元的法定资本金,并领取了执照。然而, 当他们到邮政部门办理有关发行手续时,却被告知,该类刊物的征订和发行暂时不能代理。如需代理,至少要等到第二年的中期选举以后。

得到这一答复,其中的15人为了免交执业税,向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递交了暂缓执业的申请。只有一位名叫德威特·华莱士的年轻人没有理睬这一套。他回到暂住地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储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个信封,装上征订单寄了出去。

在世界邮政史上,这2000件信函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然而,对世界出版史而言,一个奇迹却诞生了。到上个世纪末,这两位年轻人创办的这份文摘刊物──《读者文摘》,已拥有19种文字48个版本,发行范围达到 127个国家和地区,订户1亿1千万,年收入5亿美元。在美国百强期刊排行榜中,几十年来一直位居第一。德威特·华莱士夫妇也由原来的一文不名,成为美国著名的富豪和慈善家。

哈佛博士点评: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而成功者却很少。很多聪明人在已经具备了可以成功的基本条件时,仍在等待更多的条件,从而失去了机会。

他们中的成功者却不是这样。他们不等待万事俱备,而是竭力抓住每一次机遇,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每一点优势,立即投身进去,从而成长起来。

世界似乎存在着这么一条公理:成功者决不等待时机成熟。

篇五 德威特·华莱士
《读者文摘》破产源于转型慢(副)

《读者文摘》,破产在于转型慢

如果在全世界选一本既浅显易懂,又影响力巨大,同时还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杂志,恐怕非美国的《读者文摘》莫属。它被许多读者视为“心灵鸡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畅销60多个国家,直到今天也没有第二本文摘类杂志能与之比肩。然而,在不断的科技创新与强大的新媒体冲击下,这本拥有94年历史的传统杂志没能突破经营局限,深陷债务泥潭。2013年2月17日,债务高达12亿美元(1美元约合6.22元人民币)的《读者文摘》出版商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向美国法庭提出了对该公司美国业务的破产保护申请,这已经是它继2009年后第二次面临破产,杂志的前途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创始人一手缔造的辉煌

《读者文摘》的创办者德威特·华莱士1889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父亲是一位很有生意头脑的大学教授。年轻时的华莱士各科成绩都很优秀,但对死读书本知识兴趣不大,而是喜欢阅读各种杂志。他曾利用暑假在一家银行当出纳,养成了把各种想法记录在本子上的习惯,并第一次在小册子上写下了“想创办一本杂志”的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华莱士自愿入伍,并被派往法国前线。在一次战斗中,他被弹片击中,回到后方的医院治疗。养伤期间,看书成了他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他发现,每本杂志都有一两篇吸引读者的文章,但人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大量的杂志。于是,他有了把各个杂志的精华内容浓缩到一本杂志上的想法。回到美国后,他把自己精心编辑的《读者文摘》样本发给许多出版商看,但无一例外地遭到拒绝。华莱士干脆和妻子一道,自己在家当起了出版商。

1922年,第一期《读者文摘》面世,印数只有区区5000本,定价也不过25美分。但凭借多年阅读各种杂志积累下来的经验,华莱士总能很准确地把握读者心理,推出读者最想看的文章。而且,除了单纯的文摘之外,杂志也开始刊登一些原创性文章。一次,华莱士在

旅行时目睹了一场严重车祸,被眼前景象震惊的他突然想起,好像还没有哪个杂志专门刊登过详细介绍交通事故严重后果的文章。在和编辑们沟通后,他原创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推出后反响非常好。正是这样一些题材独特的文章,让《读者文摘》迅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影响力大增。1935年,杂志发行量已达100万册。1938年,第一份海外版《读者文摘》在英国售卖。1962年创刊40周年时,它已经成为有40种海外版本,被译为13种语言出版的国际性期刊。

从创刊之日起,华莱士亲自担任发行人长达51年,《读者文摘》从当初无人问津的小杂志成长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杂志之一。1981年,92岁高龄的华莱士在纽约安详去世。 固守传统,转型缓慢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读者文摘》已经成为一本商业运作相当成熟的刊物。华莱士去世后的十几年中,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仍维持了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1990年,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其前景相当被人看好。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由此催生了以电子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新媒体凭借其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形式灵活等优势,迅速对纸媒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读者文摘》家大业大,其衰落趋势一开始并不明显,它仍按照传统方式经营和扩张,把纸质出版物作为业务的核心。2004年,它在美国的发行量还超过了1000万。

不过,根据《读者文摘》自己的报告,公司从2005年以来就一直在亏损。除了新媒体的冲击以外,杂志在自身经营和内容上也存在问题。一直以来,杂志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一本适合一个家庭里所有人阅读的读物。在社会生活相对简单的年代里,这很好地抓住了中产家庭这一大市场,成为了他们的“心灵鸡汤”。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的多元化,《读者文摘》的内容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繁杂,使杂志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一直坚持的“启迪人心”的原则。一位专门研究杂志产业的学者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在过去十几年里,该杂志越来

越像一本妇女健康杂志,刊登的具有不朽价值和趣味的文章越来越少。这和杂志创办者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

2006年11月,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不堪债务重负,被以利普尔伍德资产公司为首的私募投资集团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时利普尔伍德公司的老板说:“能够完成收购,我非常激动,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非常棒。”但事实上,利普尔伍德自身就有着巨大的债务,还把自己旗下一些经营不善的出版公司并入了《读者文摘》,导致杂志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而且,由于债务的增多,标准普尔和穆迪等测评机构都下调了对读者文摘公司的债务评级。2007年,《读者文摘》的广告收入下跌了7.2%,美国的发行量从968万下降至831万,跌幅为14%,而美国发行量前十的杂志同期平均仅下降1%。2008年,《读者文摘》的发行量从800万减至550万,发行期数从一年12期减少至10期,远低于20世纪70年代1700万的峰值,对广告主的发行量承诺也从800万下调到550万。但这些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颓势,2009年8月,杂志社最终宣布,由于无力承担高达22亿美元的债务,向美国政府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根据美国目前沿用的1979年破产法典第十一章规定,申请破产保护的负债公司可继续经营和拥有全部资产,但同时要拿出重组方案,以提供股票等形式向债权人还清债务。《读者文摘》的破产保护申请即按此法规进行。为了生存,公司当时不惜放弃部分股权以抵掉部分债务,得到了大多数公司债券持有人的同意。最终,利普尔伍德退让部分经营权给债权贷款方,公司75%的债务得到了减免,杂志还获得了5.75亿美元的融资。第一次破产危机告一段落。

期待新生

眼看《读者文摘》走出破产危机,很多人都松了口气。客观上讲,即使在公司财务状况不佳时,《读者文摘》的内容和水平仍然得到认可。当时担任杂志总编的诺斯罗普还获得了“2009年美国国家杂志优秀期刊奖”,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会因为经营不景气而改变

杂志的内容和形式,她承认《读者文摘》在发展网站等平台时存在理念上的错误,并称将努力寻求改变。

此后,《读者文摘》也确实开始注重发展新媒体业务,并更多地制作音像制品。但其转型总是放不下传统,步子走得很慢。其网站上的文章也大多是从杂志上摘下来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经营人员也在想办法,2011年,公司花大价钱聘请了不少金融顾问;2012年,又先后出售了公司旗下的一家网站和一本杂志,后者甚至卖给了主要的竞争对手,但仍然无济于事。买杂志的人越来越少,收益率连年下降,欧洲和亚洲这两个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业绩下滑,在本轮破产危机中,《读者文摘》打算放弃部分海外市场,力保北美市场,也从侧面说明了其部分海外市场的经营不善。

勉强维持了3年半后,2013年2月17日,读者文摘协会有限公司不得不再次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在申请中,公司列出了11亿美元的资产以及12亿美元的债务。CEO古斯承认,上一次破产危机后,虽然公司债务大为减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负债经营的状况。这一次,古斯明确强调转型的重要:“我们会在电子数码领域展现自己的活力,这是杂志转型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正在努力地朝着数字传媒转型,去年12月,公司数字出版物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纸质出版物。”现在,人们不知道这家曾经辉煌一时的杂志能否再次挺过难关,也不知道今后美国人再读起这本“枕边书”时,手里拿的是纸质的杂志还是手机或平板电脑。

篇六 德威特·华莱士
成功篇

【德威特·华莱士】

2010年中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方案精编辑录:成功篇

写作思路

失败是成功之母

【德威特·华莱士】

成功者不会等待万事俱备,而是善于抓住机遇

自立自信是成功之门的钥匙

做喜欢做的事等于成功了一半

成功者善于做出选择

成功者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人人都有机会成功

【德威特·华莱士】

细节决定成功

在成功面前要保持理智

成功需要大胆尝试

成功需要勤奋刻苦地努力

写作名言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

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拿破仑

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

成功常会成为下一个失败的原因,反之,任何失败也都可能因智慧和努力而成为下一次更大成功的原因。——松下幸之助

千万人的失败,失败在于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 ——莎士比亚

不干,固然遇不到失败,也绝对遇不到成功。——邹韬奋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成功等于艰苦劳动加正确方法加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成功孕育着成功,这个道理完全正确。一次小的成功可以成为巨大成功的基石。 ——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列子

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冯梦龙

取得成功应靠自己的行动,而不是靠他人的恩宠。——普拉图斯

努力是成功之母。——塞万提斯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如果你要获得成功,就应当以恒心为友,以经验为顾问,以耐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守护者。

——爱默生

只有执著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成功之道,在于你为获得成功所做出的积极努力,而不在于预先就衡量这种成功的价值。 ——赫兹利特

成功的秘诀是锲而不舍。——迪斯累里

写作储备

第一份文摘的诞生

(成功者从不等待万事俱备)

1921年6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现在人们每年接受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50倍。

对这一消息,当时在美国至少有16人做出了反应。那就是,创办一份文摘性刊物,让人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尽快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都认为这类刊物必定有广阔的市场。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到银行存了500美元的法定资本金,并领取了执照。然而,当他们到了邮电部门办理有关发行手续时,却被告知,该类刊物的征订和发行暂时不能代理,如须代理至少要等到明年中期选举过后。

得到这一答复,其中的15人为了免缴执业税,向管理部门递交了暂缓执业的申请。只有一位叫德威特·华莱士的年轻人没有理睬这一套,他回到他的暂住地——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储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个信封,装上征订单运到邮局寄了出去。

从此世界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就诞生了。到2002年6月,他们创办的这份文摘类刊物——《读者文摘》,已拥有19种文字、48个版本、发行范围达127个国家和地区,订户1亿人,年收入5亿美元。

为什么世界上聪明人很多,而成功者很少?是不是因为很多聪明人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成功的条件时,仍在苛求更多的捷径,从而失去了机会?而成功者不会等待万事俱备。

自信成功的数学家

(肯定自己,终会成功)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不过,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所以,小学并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是拿到一张修业证书。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数学课还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所以,同学们都讥笑他,叫他“废物”。同学们的嘲讽并没有让华罗庚灰心,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数学。而且,他也一直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信心树立起来了,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他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聪明,就用“勤能补拙”的办法:别人学习一个小时,他就学习两个小时。最后,他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德威特·华莱士】

现代社会,是一个既公平而又极具竞争性的社会。一方面,它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同等的成功机会,同时,它又毫不客气地要求每个人必须为其成功而付出代价。

一个缺乏自信、无法肯定自己的人,又何谈成功呢?相反,自信的人,由于他肯定自己的存在,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敢于向失败挑战,自然也就比缺乏自信的人多了一份成功的希望和可能。

艾柯卡反败为胜

(战胜挫折才能取得成功)

取得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之后,艾柯卡进入福特汽车公司,1960年,任福特汽车公司事务部门总经理;1964年他推出风靡一时的“野马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1970年,他登上了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宝座。就在业务日新月异取得成功时,他受到公司董事长福特二世的猜忌,惨遭革除,一夜间跌入深渊。然而,艾柯卡并不一蹶不振,他接受了另一场挑战。1978年,受濒临倒闭、负债累累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邀出任总裁,不久又兼任董事长。

在公司生死存亡关头,艾柯卡大力整顿,革故鼎新,并自愿将他在福特公司近百万美元的年薪,降为象征性的一美元。这一惊人之举,使克莱斯勒士气大振。艾柯卡又一次向汽车市场进攻,推出敞篷车与迷你货车,克莱斯勒终于起死回生,反败为胜。到1984年,该公司的盈余记录,超过了从成立到1983年底的盈余总额,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艾柯卡也成了美国企业的英雄。

巴斯德不满足

(不要在已经成功的事业上停留)

巴斯德对微生物的研究,促进了法国的酿酒业的发展,他发明的蚕种检验法,解决了养蚕业的一大难题;他发明的强毒菌液,挽救了大量的羊、马、牛、猪和鸡。这被人们称为“惊

人的成功”。法国政府决定授予巴斯德最高荣誉勋章。巴斯德并未满足,他又开始了攻克“狂犬病”的工作,最后同样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不要在已成功的事业上逗留着”正是巴斯德的生动写照。

卡罗·道恩斯的勇气

(勇气铺平成功之路)

卡罗·道恩斯原来在一家银行工作,但他认为待在银行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便来到了杜兰特公司——也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通用汽车公司。

在新的工作环境干了6个月后,道恩斯想了解一下杜兰特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他便给杜兰特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能否在更重要的职位从事更重要的工作?”杜兰特作了批示:“现在任命你负责新厂机器的安装,但不保证升迁或加薪。”道恩斯接受了。但他手里只有杜兰特给的一张施工图纸,而他从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任何训练。面对那么多完全陌生的困难,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道恩斯心里清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如果就此退缩,可能就再也没有机遇会垂青他了。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真地投入钻研图纸,找相关人员分析协商,终于提前一星期完成了公司交给他的任务。

当道恩斯去向杜兰特汇报时,吃惊地发现紧邻杜兰特办公室的门上竟赫然写着:“卡罗·道恩斯总经理”。杜兰特对他说,他现在就是公司的总经理了,而且年薪在原来的年薪后面加了个“0”。杜兰特说:“给你那些图纸时,我知道你是看不懂的,但是我要看你如何处理。结果我发现,你是个领导人才。你敢于直接向我要求更高的薪水和职位,这是很不容易的,我尤其欣赏你这一点,因为机会总是眷顾那些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的人。”

有些事情,很多人之所以不愿去做,只是因为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很困难。其实,更多的困难只是盘踞在人们的想像之中,只要你能拿出勇气主动去试一试,也许你很快就能排除想像中的障碍,铺平走向成功的道路。

曾巩成败不惊

(成功需要刻苦勤奋)

曾巩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上。有一天,曾巩和兄弟们正在读书,忽然外面有人递进一张纸条。说是从外墙上边揭下来的。曾巩一看轻轻一笑,交给了大弟弟曾晔。纸条上原来是一首诗:“一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原来是嘲笑曾巩和曾晔多次应考不中的事情。曾巩在地上来回地踱着,思绪万千。他冷静地告诉弟弟:“这张纸条是鞭策我们的鞭子。”从此,弟兄两个每天雄鸡一叫便起床读书,两年里不出家门,孜孜不倦地攻读。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兄弟二人全部考中。不

久参加省城考试又全部考中,成了科举史上少有的佳话。

安徒生的动力

(挫折是成功的前奏曲)

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丹麦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童年丧父,生活贫困,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务。然而他酷爱文学,他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观察生活,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童话。

不过,安徒生事业、爱情的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处女作刚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就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在爱情上,安徒生也颇受波折,他一生谈过好几次恋爱,但是最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结果,他一直孑然一身。安徒生在事业、爱情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生活对他是残酷的,然而,他却没有气馁,他从挫折中奋起,为童话而奋斗,潜心写作,从不停笔。他一生写的一百六十多篇童话中,其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经久不衰。

达尔文的理想

(做喜欢做的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达尔文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当一名医生,可是达尔文无心学医,进入医科大学后,他成天去收集动植物标本,父亲对他无可奈何,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名牧师。然而,达尔文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达尔文有他自己的理想,他9岁的时候就对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为此,达尔文一直在积极准备。

为了有利于自己观察和收集动植物标本,达尔文放弃了事务清闲、报酬丰厚的牧师职务,告别了阔绰的家庭生活,毅然踏上了“贝格尔号”军舰,自费环球旅行。达尔文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回国后又做了近二十年的试验,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惊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的适应性也做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一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曾经说过:“就我可能回忆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间对我后来发生好影响的,就是我有多样的强烈的兴趣,非常热爱使我感兴趣的东西。”从达尔文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某项事情有了强烈的兴趣,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海因斯的启示

(成功的门是虚掩着的)

篇七 德威特·华莱士
世界杂志排行TOP (1-100)

  世界杂志排行TOP (1-100) 这里说的是全球杂志势力TOP100的杂志英雄们,它们改写了“杂志”的定义,创造性地记载了历史,成为了全人类不可或缺的读品。   1.TIME时代   美国1923年创刊 n.com   在如今崇尚短小文体的时代,罕有仍然坚持长篇描述报道传统的杂志,今年更凭借记者加里·史密斯的《伏击》获取“人物写作奖”。除却其在扎实文风上的贡献外,《体育画报》每年度引领泳装风尚的“泳装特刊”更是每年夏季的一件盛事。   35.Cosmopolitan 大都会   美国1886年创刊   自1996年创办,集合销售、推广、展销、时尚秀的“Cosmopolitan show”在时尚界已有“最佳市场及销售活动”美誉。作为哈斯特集团的旗舰杂志,以大胆、风趣的美国风格出道的COSMO在全球已经凭借一种“成功而时尚的女性”的共同语言打开市场通道。   36.Reader's Digest 读者文摘   美国1922年创刊   在经营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杂志王国,缔造者德威特·华莱士的个人能力也非常值得后人敬仰。更重要的是,由于速效年代的不断深入,《读者文摘》式的“一针见血而精简的文章主义”仍然会行而有效,当然读图时代及娱乐心态是其最大的敌人。   37.MAXIM 箴言   英国1997年创刊   英伦杂志在美国受落的又一代表,Dennis出版公司荣誉贡献。这本诞生于1997年4月1日的“愚人”杂志如今已是独一无二的男性文化时尚类杂志,大胆的作风深受年轻男性的欢迎,在美国销量达250万份更令其他美国本土同类杂志汗颜。   38.OK!   英国1993年创刊   在先后夺得贝克汉姆夫妇与道格拉斯夫妇这两个世纪婚礼的独家拍摄报道权后(后者还在去年引起官司,《OK!》更乘机告倒在婚礼报道上侵权的《HELLO》),这本英国八卦报纸俨然成为顶级名流豪门的最佳指定合作媒体,只有他们能这样不惜一切。   39.U.S.News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美国1948年创刊   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7005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