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巨匠光辉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巨匠光辉

  ——大众网小记者团走进故居采访纪实

  普集路小学:封俊羽

  在今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青岛大众网小记者团将要去往在黄县路的骆驼祥子博物馆和在金口一路的康有为故居参观采访。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感受百年前的文学和新革命运动的两位巨匠的思想光芒吧!

  虽然是初秋,风中有着一丝凉意,但是当我们一行人来到黄县路,看到的却是绿意盎然的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很多对的新人正在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前拍婚纱照。不知不觉的我们来到了骆驼祥子博物馆。来到大门口,左手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刻着“老舍,老舍”我喃喃自语道:“这两个‘老舍’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两次呢?”讲解员义工单爷爷就在跟前,于是我便询问道:“爷爷,请问您知道这‘老舍’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出现了两次呢?”单爷爷回答道:“这两个词字面一样,但是这两个词含义却不同。第一个老舍读:老舍,这个是老舍的笔名,他的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是一位北京人。第二个老舍读:老舍,意思是故居。”我赞叹道:“爷爷,你懂得真多。”“嘿嘿,这算什么。”单爷爷说:“跟我来!”走进大门,穿过走廊,来到一个大厅里。单爷爷讲着许多关于老舍的故事。我知道了许多的知识。《骆驼祥子》是老舍在青岛采访,在青岛创作,用了三箱稿纸写成的。这也成了老舍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所以青岛老舍博物馆起名叫:骆驼祥子博物馆。这也是中国唯一的用文学作品命名的博物馆。当然老舍先生还在青岛创作过其他的文学作品,《我这一辈子》就是老舍先生在青岛创作的小说的压轴之作,写于1937年抗战前夕。小说以一个卑微巡警为中心,演绎了一个小人物的大悲剧。

  通过博物馆图片文字的介绍,我知道老舍先生在1924年至1929年在英国生活了五年,至今英国还有老舍先生的铜牌。

  走出老舍故居,已经是三点多了,暖暖的阳光拉长了我们的身影,我们排成两队慢慢的顺着笔直的马路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金口路的康有为故居。很大很漂亮的一个院落,郁郁葱葱的植物,院子里有棵一个人抱不过来的大银杏树,这棵树是94年前康有为先生亲手所植,看今天中国沧桑巨变繁荣富强,康先生也该含笑九泉了。

  然后我们进入康先生故居,看着图片展览,耳中听着单爷爷的讲解,我们知道康先生生于1858年,卒于1927年。康有为先生是一位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字被称为:康体。1874年康先生16岁那年在家研读魏源编著的《海图国志》,然后他跟徐继畲编著了《瀛环志略》,精心绘制地图,他的世界视野得以扩展。在1883年康先生25岁时就与区鄂良在家乡发起成立:不缠足会。发出了反对封建的第一声。康有为先生为此撰写了《戒缠足文》,风风火火的开展反封建运动。为康先生以后发起戊戌变法奠定了基础。戊戌变法也为中国近现代的中国革命运动的奠定了基础,唤醒了四万万中华民众的反帝反封建的觉悟,为中国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播下了火种,为今天的中国梦的真正实现开了好头。

  不知不觉中,夕阳余晖已经洒在院中的青绿花草上,仿佛给所有的绿叶镶上了一圈圈的金边,我们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康居,结束了今天的采访之行。

  老舍故居和康居我还会再来,再来细细的体会伟人的品德和光芒。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8694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