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于的名人]姓孟的名人

| 高考作文 |

【www.guakaob.com--高考作文】

【www.yymcc.com--姓名学知识】

  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那么你知道姓孟的名人有哪些?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姓孟的名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姓孟的名人

  孟 轲(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孟子)

  孟姓最着名的人物是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知书达礼,聪明贤惠,“孟毋三迁”,“断机教子”说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长大后,十分仰慕孔子,他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日夜勤奋,深研儒学之道。中年学成后,周游列国,讲道德、说仁义,传布儒学以拯救时弊,一度担任过齐国卿相。

  但当时列国争雄,各国皆尚功利,纷纷以强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无敌”的主张,显得十分迂阔而不合时宜,因此不被采用。晚年,孟子离开齐国,辞官回乡,效法孔子,专致教育,同他的徒弟万章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而作《孟子》七篇。

  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生活的时代,秦国任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任用吴起,接连打胜仗削弱了敌人;齐威王、宣王用孙膑、田忌这些人,致使其他诸侯国入朝纳贡。可见,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崇尚武力,发动兼并战争,这使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尖锐。

  孟子面对这样的现实,忧心忡忡,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兴衰的历史考察,他认为对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统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关键,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使百姓心悦诚服,以达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

  孟子“仁政”主张的基础,是他基于“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也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告诫统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否则,失去了民心就会自取灭亡。孟子的这种仁政爱民的思想,可谓远见卓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性善论”是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和出发点。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爱其亲”。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犹如人的四肢一样,在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由于人性向善,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均“可以为尧舜”。同时,孟子还认为,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人们就有了善、恶的不同表现。这如同同样的麦种,条件不同,收获就有差别。因此,孟子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虽然带有较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合理内核是值得肯定的。

  战国时还有墨家巨子孟胜,以及传说能够生拔牛角的勇士孟赍。西汉有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孟喜。东汉是有对丈夫举案齐眉的孟光。

  三国时,吴国有事母至孝、哭竹生笋的孟宗,蜀汉有彝族首领孟获。

  隋唐时期,孟姓涌现出几位勇于反抗封建统治之士,如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孟让、孟海公,唐末有英勇善战的黄巢起义军将领孟楷。

  唐代有着名诗人孟浩然、孟云卿、孟郊,其诗歌脍炙人口。还有水利学家孟简。

  南宋有名将孟珙。

  元末有襄阳红巾军将领孟海马。

  明末清初有戏曲作家孟称舜。

  近现代,有明清史学者孟森、教育家孟宪承、药学家孟目的、中国矫形外科奠基人之一的孟继懋、全国劳动模范孟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孟宪民、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孟少农等。

本文来源:http://www.yymcc.com/baobaoquming/xingmingxuezhishi/161004.html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93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