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成语有哪些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一
《佛教成语》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不念僧面念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长斋礼佛 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长斋绣佛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成佛作祖 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佛口蛇心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佛头加秽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佛头著粪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佛头着粪 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佛心蛇口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佛性禅心 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佛眼佛心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佛眼相看 用佛的眼光去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诃佛诋巫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诃佛骂祖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呵佛骂祖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急来报佛脚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拣佛烧香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见性成佛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借花献佛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立地成佛 佛家语,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此为劝善之语。临时抱佛脚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纶音佛语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泥多佛大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青灯古佛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蛇心佛口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

极狠毒。送佛送到西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天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万家生佛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无佛处称尊 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一佛出世 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盘。指死去活来。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盘”。指死去活来。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赞同1| 评论 2011-12-1 21:50 A_key_c3 | 一级 自作自受——佛家的因果关系 赞同0| 评论 2011-12-2 09:13 尼麦东珠 | 二级 轮回六道的正是这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十二因缘是轮回的机制,让轮回不断进行。透过念金刚上师咒的十二个字母,十二因缘就被净化,你就可以完全驱除和净化烦恼,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赞同0| 评论 2011-12-2 09:52 名牌懒猫 | 五级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赞同1| 评论 2011-12-3 17:08 wuhan729 | 三级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1.半路出家2.大彻大悟3.混世魔王4.群魔乱舞5.妖魔鬼怪6.顶礼膜拜 7.善男信女8.沿门托钵9.无事不登三宝殿10.不看僧面看佛面11.五蕴皆空12.邪魔外道13.聚沙成塔14.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15.象牙之塔第二部分 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有关的成语 16.生老病死 17.愁眉苦脸 18.指点迷津 19.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21.一尘不染 22.勇猛精进 23.香象渡河 2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8.香火因缘29.无明业火30.一面之缘31.痴心妄想32.一生一世33.三生有幸34.两世为人35.生生世世36.恍如隔世37.万劫不复38.三灾八难39.在劫难逃40.生关死劫41.劫后余生42.拔舌地狱43.人间地狱44.牛头马面45.牛鬼蛇神46.笑面夜叉47.刀山剑对48.刀山火海49.报应不爽50.因果报应5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52.前因后果53.如影随形5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55.自作自受 附 加“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痴心妄想”来源于佛教,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贪、嗔、痴。痴又作无明讲,指心性迷暗,愚昧

无知。佛教认为,正因为有痴心、妄心、贪心,所以众生才会有痛苦产生。现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不离不即”出自《圆觉经》,“不离不即,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指若合若离,即不接近也不疏远,也做若即若离。“当头棒喝”源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临济的喝,德山的棒,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答复,或者使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看其反应能力,断定学生悟解能力。现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形容没有一丝牵挂,心地清净无染着。现形容人赤身裸体。“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欲念,保持心地纯净。现形容环境的清洁,或比喻人品的纯洁。“天花乱坠”源于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撒下。现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或过分的夸张。“单刀直入”佛教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现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降龙卧虎”源于佛教故事。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现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万劫不复”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世间。每个大劫,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个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小劫是指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现指永远不可能恢复。“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经言:“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现今,“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

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十八层地狱”是地狱名称。“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现比喻悲惨的报应。“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现比喻人神通广大,本领出众。“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像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道行”。魔,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现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铁树开花”典出《五灯会元·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逮夜书偈,辞众曰: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示寂。”现今比喻事情罕见或极难办成。“水涨船高”出自《景德传灯录·芭蕉清禅师法嗣》:“眼中无翳,空里无光;水涨船高,泥多佛大。”现比喻事物随其所凭藉之物而相应提高。“鹦鹉学舌”典出《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话语,自话不得,由无智慧故。”现比喻人云亦云,别无新意。“女大十八变”亦出自《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现泛指女性从小到大

容貌、性情等变化很大。“只重衣衫不重人”出自《五灯会元·黄龙心禅师法嗣》:“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现形容眼光势利者只重外表,不看人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出自《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悔不慎当初。”谓今天看到不良后果,追悔往昔的失误,有悔恨已晚之意。“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的宗旨。现在,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称为“口头禅”。“作茧自缚”出自《楞伽经》: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随心所欲”出自《无量寿经》: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导师””一词源于《法华经》: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平等”、“圆满”《华严经》云: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尊重”《无量寿经》云: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方便”、“演说”《法华经》言: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烦恼”《楞严经》云: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胜利”《药师经》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利益”《华严经》云: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其他如水到渠成、拖泥带水、将错就错、七手八脚、半斤八两、千奇百怪、粉身碎骨、胆战心惊、感天动地、雪上加霜、剑树刀山、灰头土脸、斩钉截铁、众口难调、心猿意马、头头是道、安身立命、一心一意、心猿意马、去伪存真、人间地狱、借花献佛、天龙八部以及大开方便之门、解铃还需系铃人等等。此外,有不少词语虽然源於佛教经典,其来源却鲜为人知。比如赞叹、究竟、浮屠、绝对、实际、缘分、随缘、有缘、妄想、障碍、昙花一现、五体投地、水中捞月、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在佛经中频频出现,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二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哪些词语》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哪些词语?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了汉语的哲学词汇、文学词汇、民俗和日常用语,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 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下面这些词语也是!

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

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一心不乱, 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

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

11. 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

《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

《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

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痴心妄想”来源于佛教,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贪、嗔、痴。痴又作无明讲,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佛教认为,正因为有痴心、妄心、贪心,所以众生才会有痛苦产生。现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

“不离不即”出自《圆觉经》,“不离不即,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指若合若离,即不接近也不疏远,也做若即若离。

“当头棒喝”源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临济的喝,德山的棒,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答复,或者使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看其反应能力,断定学生悟解能力。现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形容没有一丝牵挂,心地清净无染着。现形容人赤身裸体。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欲念,保持心地纯净。现形容环境的清洁,或比喻人品的纯洁。

“天花乱坠”源于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撒下。现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或过分的夸张。

“单刀直入”佛教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现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

“降龙卧虎”源于佛教故事。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现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万劫不复”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世间。每个大劫,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个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小劫是指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现指永远不可能恢复。 “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经言:“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现今,“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十八层地狱”是地狱名称。“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现比喻悲惨的报应。

“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

跨山蹋海,把日擎云”。现比喻人神通广大,本领出众。

“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像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道行”。魔,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现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 “铁树开花”典出《五灯会元·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逮夜书偈,辞众曰: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示寂。”现今比喻事情罕见或极难办成。

“水涨船高”出自《景德传灯录·芭蕉清禅师法嗣》:“眼中无翳,空里无光;水涨船高,泥多佛大。”现比喻事物随其所凭藉之物而相应提高。

“鹦鹉学舌”典出《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话语,自话不得,由无智慧故。”现比喻人云亦云,别无新意。

“女大十八变”亦出自《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现泛指女性从小到大容貌、性情等变化很大。

“只重衣衫不重人”出自《五灯会元·黄龙心禅师法嗣》:“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现形容眼光势利者只重外表,不看人品。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出自《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悔不慎当初。”谓今天看到不良后果,追悔往昔的失误,有悔恨已晚之意。

“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的宗旨。现在,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称为“口头禅”。

“作茧自缚”出自《楞伽经》: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

“随心所欲”出自《无量寿经》: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 “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导师”一词源于《法华经》: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平等”、“圆满”《华严经》云: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尊重”《无量寿经》云: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

“方便”、“演说”《法华经》言: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

“烦恼”《楞严经》云: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

“胜利《药师经》”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 “利益《”华严经》云: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其他如:水到渠成、拖泥带水、将错就错、七手八脚、半斤八两、千奇百怪、粉身碎骨、胆战心惊、感天动地、雪上加霜、剑树刀山、灰头土脸、斩钉截铁、众口难调、心猿意马、头头是道、安身立命、一心一意、心猿意马、去伪存真、人间地狱、借花献佛、天龙八部以及大开方便之门、解铃还需系铃人等等。 此外,有不少词语虽然源於佛教经典,其来源却鲜为人知。比如:赞叹、究竟、浮屠、绝对、实际、缘分、随缘、有缘、妄想、障碍、昙花一现、五体投地、水中捞月、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在佛经中频频出现,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用的词汇,数量之多,难以尽述。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如果彻底掘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在长期的语言演变中,相当多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记,在汉语成语的百花园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佛教的传入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佛教甚至成了一种后起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

这一类音译词还有“菩萨“”魔“”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等。

(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意为印度古代国王继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贺。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由国师用水或醍醐灌顶。这类词还有“心”“空“”色“”过去“”现在“”未来“”如来“”法宝”等。

(三)半音半意译词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音译,一半意译。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魔鬼,梵语为Mara,初时被译为“磨罗”,简称为“磨”,后来改从石为从鬼,即为“魔”,并与中国原有的词“鬼”连用,于是就有了“魔鬼”一词。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昙花“”佛典“”寺院”等。

二、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宇宙本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涅槃经》卷三:“如来善修,如是平等。”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悲观“”自觉“”因果“”唯心“”世界”等,都是哲学词汇中的重要成员,表示一些基本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

不少佛教词语甚至还成为文学理论术语。例如:造境,佛教认为万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识有创造功能。文学家将其引申指心识有创造诗境的功能。唐朝吕温《吕衡州集》卷三有言:“研情比象,造境皆会。”

(三)民俗与日常用语

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在佛经里表达佛家礼仪节日的词,自然而然地走进民间,并在相关联的意义上又派生出新词。例如:

1.围绕因果轮回鬼妖地狱、丧葬礼俗的词:阴司、阎王、超度、火葬、火化等。

2.围绕烧香拜佛、吃素食斋、问询施礼等礼俗的词语:拜佛、诵经、还愿等。

3.围绕僧人云游行乞、积聚功德等生活礼俗的词语:化斋、施食、行善、济人等。

日常用语中,时时有“佛语”出现,其中最多的是时间词。例如: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在佛经中都有定量。“刹那”是梵语Ksana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三
《佛教成语汇编》

佛教成语汇编

文 / 慧伯

《佛教成语汇编》序言

“世界上没有始终孤立自生、一成不变的文化。任何社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但它在与外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也受到了外域文化的渗入。汉魏至隋唐期间佛教文化的渗入,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是本土文化,释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自然要对中国的语言和语汇产生深远的影响。

佛教,它本属于完全不同质素的语言文化系统,历经两千年漫长岁月,经过探索、依附、冲撞、改造、适应、融合的种种阶段,深深地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语言、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宗教。佛教的正式输入,当在汉末桓灵之际。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传播佛教经典和教法的先驱、西域人安世高和支娄迦纤xiān)来华,他们在洛阳译出了《阿含部》和《般若部》教典,同时传播禅定法。魏晋以后,佛教的广泛流传,直接渗透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学术领域。从此,鸠摩罗什、佛驮跋跎罗、昙无纤等的东来,法显、玄奘、义净等的西去,在中印文化史上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成语是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和普遍流传的固定的语言形式。它具有音节整齐、结构严密、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等特点,是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汉语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之一,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随着佛教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汉语中的成语也极大地丰富起来。这些成语,有的来自汉译佛经,有的来自我国佛学家著述的禅宗典籍。佛教的流传,佛语、佛典、佛偈的大量渗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成语也让人目不暇接。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大量佛教词语进入汉语,形成了汉语发展史上吸收外来词语的****。汉语有自己的成语,但也有不少成语来自佛教文化,这样,使汉语的成语更加丰富,更加五彩斑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口语中,几乎每天都会从我们的嘴里或者笔下蹦出几个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一般来说,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它是用来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几乎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佛教对汉语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虽然我们张嘴说出的可能就是一个佛教成语,但是我们几乎忽略了它的佛教特点。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就是指代表佛法僧三宝的寺院殿堂,它原来的意思是说,人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才想起到寺院去寻求帮助。后来比喻成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某人求情的时候,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在《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写到:“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而有些我们常用的成语,我们几乎忘了它原本是佛教最先使用的,比如:生老病死、指点迷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痴心妄想、三生有幸、两世为人等等,这些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但是如今已经被人所忽略了。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在《法华经》中这样说:“生老病死,四苦也。”而在《百喻经?治秃喻》中写道:“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当释迦牟尼佛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在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有诗云:“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也写道:“只是在家受不得那爱欲牵缠,生老病死,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在今天,生老病死被人们用来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当一个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说他痴心妄想。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是指贪嗔痴。痴是用来指人的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物。因为痴迷,所以有妄念、妄想产生。这个妄就是指:荒唐,胡乱,不切实际。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因为有痴心和妄念,所以众生有痛苦产生。

鲁迅曾经研读佛经,并捐款印刷《百喻经》,他称赞释迦牟尼是大哲,他从前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佛教得到了解决。在鲁迅的著作里,常常使用佛教的语汇,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

鲁迅《准风月谈》归厚:“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点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令人办事有点为难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涅盘经》梵行品。北宋《续传灯录》:“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汉,扬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般人以此语最早见于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鲁迅在这里利用成语的固定格式,根据前后文需要作部分变动,成语活用,风趣而又辛辣地揭露了谣言学家的行径,达到了特殊的表达效果。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比喻最高的佛法。“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仪式。唐善无畏《大日经疏》:“以赶路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后多比喻智慧,使人彻底醒悟。引文形容沙僧听到孙悟空救他来了,心中大喜,有如渴得甘露,醍醐灌顶,那种愉悦之情无法言喻。

“不即不离”出自《圆觉经》:“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百千万亿阿僧恒河沙劫诸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泛指若合若分,即不接近也不疏远,引文即是此意。 由佛组成的就有借花献佛、佛眼相看、吃斋念佛、烧香拜佛、立地成佛等。再如“一尘不染”,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而佛教徒在修行时能摈除一切杂念就叫“一尘不染”。“五体投地”是佛教敬礼的姿势,指双膝、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又如“当头一棒”,源自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的一种拜师方式。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时向师傅请教佛理,问了三次挨了三次打,于是大为醒悟,以后相沿成法,对初习禅法者,常常给当头

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的理解程度。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都是劝人改邪归正的佛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是佛教基本思想之一“因果报应”的体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源于佛门“放生”“护生”的观念,而“和尚在钵盂在”则体现了和尚四方游历化缘的佛教行为。 其他被普遍使用的成语有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天女散花、一丝不挂、镜花水月、百尺竿头等。

综合以上所得,印度传入的佛教为汉语注入了大量新词汇,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它所形成的语汇已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并已在各个领域中紧密地融合到本土汉语之中,以致于我们现在使用时还不知出自佛教。

另外像“盲人摸象”“井中捞月”“认贼为子”“不即不离”“自作自受”“自欺欺人”“无恶不作”“金口难开”“不二法门”“泥船渡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唯我独尊”“放下屠刀”等等,都是直接取自佛教经典。这些词语在使用中都或多或少偏离了佛经的本意,但究其语源,仍可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痕迹。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例如: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徒用以比喻人没有一点牵挂。现形容人赤身****。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摒除欲念,保持心地洁净。后来多用来形容环境环境非常清洁。现在也比喻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天花乱坠:佛教神话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花纷纷撒了下来。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过分夸张或不切实际)。

单刀直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前进。后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降龙伏虎:佛教故事说,一些高僧能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来用以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梦幻泡影: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像梦境、幻觉、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来用以比喻空虚不实在存在的东西或不能实现的妄想。

以上这些成语的意义,透过对它们语源的探讨,加深了我们对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语史上所起作用的认识。这些通俗、生动的语言,都蕴含着幽默、深刻的喻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

曾有学者统计,我们常用的佛教成语有500-600个之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华文明起到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佛教对我国成语的影响是深刻的。正像宋代僧人大慧禅师所说的:“梵语唐言打成一块”(《五灯会元》卷第二十)。佛教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文献浩如烟海,相当数量的成语与佛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我国的成语,就不能不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

一千多年,佛教深入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与儒道互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主流。过去,由于“左”的影响,人们不认识佛教,把它与民间迷信混为一谈,使真珠埋于泥土中,佛教的智慧之光长期被淹没。对于这种反常现象,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经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

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笔者出家多年,并且从事佛教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多年。经过多方搜罗、整理和归类和释要,想从这些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成语中窥见佛教成语的演变轨迹,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天闲暇之余,细读几则佛教成语,您或可领悟佛教修持心要、回味古大德参禅机趣、了解佛教净化人心的教理等等,对人我身心定有所利益。

第一部分:与释迦牟尼前世修行及出家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佛教的发祥地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汉代的史籍中,印度被称为“身毒”或“天竺”。“印度”这个译名,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首先提出来的:“详史天竺之称,异议纠纷„„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不过,直至宋代以后,“印度”之称才被普遍使用。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它与亚洲的其它部分隔离开来,使它在地理上自成单位。古代印度人民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的一支游牧民,从中亚地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开柏山口,来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区。经过激烈的战争,雅利安人用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在这里安居下来。雅利安人入侵以后,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恒河流域的大多数部落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国家的过渡。这个时代,北印度有大大小小30多个国家。佛教就是在这个时代创立的。 输皮全蚁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其眼视人或所吐毒气,能令人死。此龙受戒出家,入林静思,疲懈而睡。时有一猎人见龙身绚丽多采,欲取皮献王,以杖按龙头,用刀割取龙皮。****痛醒,自忖以其力倾覆此国,虽易如反掌,然为持戒,当不计自身,乃闭目止息,忍受剧痛,任猎人取其皮。皮剥光后,****酷热难忍,欲趋水饮之,这时又有许多虫蚁竞相噬食龙肉。****忍耐不动,自念以身施虫,后成佛时,当以法施利益其心。****肉尽而亡,因持戒舍身的功德,得转生于忉利天上。见《大智度论》卷十四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坚誓狮子念袈裟舍身

佛本生故事。谓佛昔为坚誓狮子,常礼一辟支佛,亲近闻经。猎师见其身毛金色,欲剥其皮以奉国王,乃披袈裟入山坐,狮子见而礼舔其足,猎师以毒箭射之,狮子哮吼欲搏杀之,忽念此人披袈裟为三世诸佛贤圣标帜,不可起恶心,即说偈言:“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已命终。见《报恩经》卷

七、《贤愚经》卷十三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香城破骨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萨陀波仑,居于香城,家境贫寒,思卖身供养昙无竭菩萨。天帝释为试其诚意,化为婆罗门,告之言:“我今欲祀天,当须人心、人血、人髓,汝能卖与我不?”萨陀波仑应诺,以右手执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复欲破骨出髓。帝释知其虔诚,以实相告之,萨陀波仑身即平复。有长者女见之感动,布施了许多珍宝,与萨陀波仑共往香城,供养昙无竭菩萨。见《大般若经?萨陀波仑品》。(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皮纸骨笔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谓其前生曾为最胜仙人,生于无佛之世,时有天魔化为婆罗门,向仙人诡称他有佛所说一偈,若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为说偈。仙人闻言,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请说佛偈。天魔见状,隐身逃遁。仙人恳切大呼:我今为法不惜身命,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时东方普无垢国净名王佛鉴其精诚,放大光明照耀仙人,仙人痛苦即除,身体平复。佛为之说经,仙人闻法豁悟,获无碍辩才,广为众生宣讲妙法。见《集一切福德三昧经》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雪山大士为半偈舍身

释迦本生故事。谓其前世曾在雪山修行,称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终日食果坐禅。天帝释为试其道心,化作罗刹,诵过去诸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之欢喜,求说余半偈,罗刹言:“我今饥逼,实不能说。”大士问其以何为食,罗刹答言唯食人之暖肉热血。大士闻言,断然宣布:“但能具足说是偈竟,我当以身奉施供养!”即脱鹿皮衣为罗刹敷座,罗刹于是宣说下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士深思其义,书偈于石壁、树上,然后登树,投身于地,其时罗刹还复为帝释身,接住大士,安置平地,忏悔顶礼而去。大士因此为半偈舍身因缘,超十二劫成佛。见《涅盘经?圣行品》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慈力王血施

载《贤愚经》卷二。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慈力王,以十善教民,民皆持戒,鬼神无食,有五夜叉来见王,王以身血施之令饱,发愿将来成佛时令五夜叉等得法食,先行度脱,夜叉后身即释迦先度之五比丘。

六牙白象

据《因果经》等载,释迦牟尼从兜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异部宗轮论》谓“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普贤观经》等说乘六牙白象王,若观念忏悔,菩萨即乘白象为其现身。并谓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或谓六牙表六通。(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诞生偈

据称释迦牟尼诞生后,即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说偈,称诞生偈。其偈上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诸经所载皆同。下句多用“三界皆苦,我当安之。”亦有作“要度众生,生老病死”(《长阿含经》卷一)。或“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西域记》)。

四门游观

又作四门出游,或简称四门。即释迦牟尼未出家时,从迦毗罗城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无常,而决意出家之事缘。据《修行本起经》等所载,太子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一日,在侍卫扈从下出游。出东门,见一身色衰老可哀之老翁,乃觉知世间的老苦。出南门,见一人病苦缠身、百节痛毒,乃感受到病苦可厌。出西门,见族类扶舆死人,并随车步行啼哭,遂感到死苦之可厌。即转辔出北门,见一着法服持钵的沙门步行安详,乃决心舍宫踰城、出家修行。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四
《佛教与成语》

佛教与成语

朱瑞玫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至今已经延续了2500多年。它曾经广泛地辗转流传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蔚为大观。近代以来,又流传到欧洲和美洲。佛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

约在公元1世纪(我国的两汉交替时期),佛教由古印度经过西域传入我国内地,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要早500多年。佛教的传入,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广泛地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对我国的文化,诸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佛教作为一种曾经几乎成为我国全民宗教信仰的文化,传播时间纵达两千多个春夏秋冬,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

有些成语来源于佛教的教义理论。例如:原始佛教基本教义中“四谛”之一的“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苦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等种种说法。其中,四苦指的是出生之苦、衰老之苦、疾病之苦、死亡之苦。佛教传入我国后,宣扬“四苦”之说的“生老病死”就成了一条常见的成语。

有些成语来源于佛教的修持实践。例如:“禅定”,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端坐闭目,控制身心的各种活动,久之而能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禅宗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了“老僧入定”、“面壁功深”等成语。

另有一些成语出自佛教的故事、传说。例如:南北朝时有一个著名僧人叫道生,晚年是在苏州城外虎丘山上度过的。据《莲社高贤传》记载,道生和尚在虎丘山上住时曾对着山上的石头讲解《泥洹经》,讲得十分生动。有时讲到得意之处,便不禁发问道:“你们说,对不对?我的阐释是否符合佛经的原意?”山上的石头竟然被感动地纷纷点起头来,似乎在说:“对呀,对呀!你讲得太好了!太好了!”于是就产生了成语“顽石点头”。

而有些成语则出自佛教的仪式、礼节。例如:印度佛教的最后一个时期是“密教”时期。“密教”有这样一个规定——接收新佛徒入佛门时要由师父把清水浇洒到他的头顶上。这种仪式叫做“灌顶”。高僧嗣位时也有这种仪式。由此便产生了成语“醍醐灌顶”。

还有一些成语直接从佛经中来。例如:“梦幻泡影”、“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想入非非”、“味同嚼蜡”出自《楞严经》。

也有不少成语来自我国的各种佛书。例如:“对牛弹琴”出自我国最早的佛教著作《理惑论》;“逢场作戏”出自叙述佛教禅宗师徒相承机缘的《景德传灯录》。

总之,佛教对我国成语的影响是深刻的。正像宋代僧人大慧禅师所说的:“梵语唐言打成一块”(《五灯会元》卷第二十)。佛教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文献浩如烟海,相当数量的成语与佛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我国的成语,就不能不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五
《包含-”佛”-字的成语》

1▲不看僧面看佛面 △典故: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例子:

你~,我恁说着,你就不依依儿。(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2

▲长斋礼佛 △典故: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出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例子:有位姓尹的妈妈,年纪已在五十以上。一人孤居,~。(郭沫若《牧羊哀话》) 3▲长斋绣佛 △chángzhāixiùfï △典故: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xiàtúdāo,lìdìchãngfï △典故: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

很快变成好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例子: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第二十一回)

5▲佛口蛇心 △fïkǒushãxīn △典故: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

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例子: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6▲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fïshìjīnzhuāng,rãnshìyīzhuāng △典故: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例子:~,房子要招徕顾客,据说非要一番粉饰不可。(陈若曦《求田问舍》) 7▲佛头加秽 △fïtïujiāhuì △典故: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

‘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

不向鹞子头上放?’” △例子:我每日簿书案牍,荒于笔墨,怎敢~。(清·李绿园《歧

路灯》第七十一回)

8▲佛头着粪 △fïtïuzhuïfân △典故: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

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

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

‘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例子: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9▲佛眼相看 △fïyǎnxiāngkàn △典故: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你若和我好意,佛眼相看;若不好时,带累一

城百姓受苦,都死于非命。” 10▲呵佛骂祖 △hēfïmàzǔ △典故: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例子:若得一把茅盖头,必能为公~。(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八) 11▲急来报佛脚 △jíláibàofïjiǎo

△典故: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例子: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应付考试,那是不巩固的。 12▲拣佛烧香 △jiǎnfïshāoxiāng △典故: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出处:唐·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13▲见性成佛 △jiànxìngchãngfï △典故: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因问:‘禅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 14▲借花献佛 △jiâhuāxiànfï △典故: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过去现在因果经》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 △例子:今儿有人送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我就~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六回)

15▲立地成佛 △lìdìchãngfï △典故:佛家语,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此为劝善之语。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昭觉勤禅师法嗣》:“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飏下屠

刀,立地成佛。” △例子:既然“~”有了保证,屠刀便不妨随时拿起,随时放下,随时放下,随时拿起。(闻

一多《画展》)

16▲临时抱佛脚 △línshíbàofïjiǎo △典故: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

罗为“临时抱佛脚”。 △出处:唐·孟郊《读经》诗:“垂

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17▲纶音佛语 △lúnyīnfïyǔ △典故: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18▲泥多佛大 △níduōfïdà △典故: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十五日已前,水涨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正当十五日,东海鲤鱼。” 19▲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píngshíbùshāoxiāng,jíláibàofïjiǎo △典故: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

付。 20▲送佛送到西天 △sîngfïsîngdàoxītiān △典故: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21▲万家生佛 △wànjiāshēngfï △典故: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出处: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22▲无佛处称尊 △wúfïchùchēngzūn △典故: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出处: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23▲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yīfïchūshì,ârfïniâpán △典故: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

鲜血淋漓。”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六
《佛教与成语的联系》

佛教与成语的联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口语中,几乎每天都会从我们的嘴里或者笔下蹦出几个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几乎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佛教对汉语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虽然我们张嘴说出的可能就是一个佛教成语,但是我们几乎忽略了它的佛教特点。

当一个人放弃本来的职业转行去做另外一个职业时,我们会说:他是半路出家。半路出家就是佛教成语,它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人们用它来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就是指代表佛法僧三宝的寺院殿堂,它原来的意思是说,人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才想起到寺院去寻求帮助。后来比喻成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某人求情的时候,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

而有些我们常用的成语,我们几乎忘了它原本是佛教最先使用的,比如:生老病死、指点迷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痴心妄想、

三生有幸、两世为人等等,这些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但是如今已经被人所忽略了。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在今天,生老病死被人们用来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指点迷津中的迷津是佛教用语,是指迷妄的境界,而指点迷津的意思就是针对事物的困难处,提供解决的方向、办法或途径。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比喻轮回犹如苦海,因为众生颠倒迷离,以假为真,执着虚幻,因此在轮回的苦海中颠沛流离,无有出期。只有通过佛法的学习,才能明白人生实相,才能到达智慧的彼岸。现在我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当一个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说他痴心妄想。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是指贪嗔痴。痴是用来指人的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物。因为痴迷,所以有妄念、妄想产生。这个妄就是指:荒唐,胡乱,不切实际。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因为有痴心和妄念,所以众生有痛苦产生。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一句客套话是三生有幸,三生是指前生、今生、来生,佛家有三世因果说,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来生果。现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闲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

曾有学者统计,我们常用的佛教成语有500-600个之多,这是非

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华文明起到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各位老师,你知道多少佛教成语呢?呵呵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七
《佛经中的成语》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句民间谚语,比喻不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据说,北宋宰相王安石,一次和人闲聊时,说到佛事,随口吟道:“投老要依僧”。一位客人紧接着补了句:“急则抱佛脚”。王安石说:“我这„投老要依僧'是句古诗”。客人说:“我这„急则抱佛脚'是句古谚,你的一句去了„头'(投),我的一句去了„脚',不正好成妙对吗?”

唐代高僧法眼禅师,是禅宗五宗之一法眼宗的创始人,住在金陵(南京)清凉寺。一天,法眼禅师说法时问众僧:“猛虎颈项上系着一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众人没有一个能回答。这时,泰钦禅师法灯恰巧从外面回来,法眼就用这个问题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回答:“系者解得(系铃的人能解下来)。成语“解铃还得系铃人”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比喻谁搞出的问题,谁就有办法去解决。

“痴人说梦”这句成语出自宋朝和尚惠洪所撰《冷斋夜话》卷九: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外国和尚来到中国,语言行动比较奇特。一次,有人问这位和尚:“何姓”?他答:“何姓”。又问他:“何国人”?他回答:“何国人。”这位和尚圆寂后,李邕给他写墓碑时,信以为真地写道:“大师何性,何国人”。惠洪法师就批评说:“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后人就从惠洪这句话引申出“痴人说梦”的成语,比喻讲的话荒诞无稽。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俗语佛源》这本书里收这样的词汇最全,很容易找到。

再说几个:相由心生,心安理得,无明火起,不二法门,唯我独尊,在劫难逃,大千世界,心心相印,自作自受,当头一棒,头头是道,十恶不赦,现身说法、心花怒放、天花乱坠、皆大欢喜、一门深入等。

昙花一现

原来是佛经中比喻事物难得出现,《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中有“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后来用以比喻事物一出现又很快消失之意。

盲人摸象

《大般涅盘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

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梦幻泡影”、“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想入非非”、“味同嚼蜡”出自《楞严经》。 “对牛弹琴”出自我国最早的佛教著作《理惑论》;“逢场作戏”出自叙述佛教禅宗师徒相承机缘的《景德传灯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应该也是吧。

作鸽救饥

释迦本生故事之一。谓其前世曾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见一人迷路,为饥寒所迫,命在须臾,鸽乃求取火种,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见《大智度论》卷十一等。

流水救鱼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见《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谓释迦前世曾为长者子,名流水。时国内疾疫流行,流水向其父求得医方,外出治病。一日至一空泽,池水干涸,池中十千鱼在烈日曝晒下,宛转将死。流水先取树叶遮荫,向国王借了二十头大象,至上流驮水,泻入池中,并施以食物,为鱼说十二因缘等法。十千鱼命终后,均得生天。

虫恋故尸

见《贤愚经》。谓昔舍卫城中有一美妇人,整日揽镜自照,娇慢自爱。一日渡海,遇到风浪,船破没水而死,转生为飞虫,恋其故身,从尸体口鼻眼中出入,恋着不去

一尘不染

根据“四谛”理论,佛教要求修行者做到“一尘不染”。

“尘”,是一个佛教名词,有“质点”、“因素”的意思,因为能污染清净之心,所以叫做“尘”。正如《净心诫观》下里面所说的:“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里面也说:“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清净,故通名为尘也。”

佛教把“色”、“香”、“味”、“声”、“触”、“法”统称为“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使人迷妄,所以又叫做“六妄”;能够使善心衰灭,所以又叫做“六衰”;能够“劫持一切善法”,所以又叫做“六贼”;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所以又叫做“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叫做“一尘不染”。

作为一条成语,“一尘不染”用来形容环境或物品十分洁净;也用来形容人品清高、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这条成语又作“纤尘不染”。

香象渡河

为了说明“正精进”的道理,佛教使用了“香象渡河”的比喻。

佛教常以象、马、兔这三种动物渡河的情况来比喻人们悟道的不同程度。例如,《涅槃经》里面说:“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优婆塞戒经》里面说:“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至底。”汉地佛书《景德传灯录》里面也说:“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彻底截流。”意思是:悟道肤浅,就好像兔子渡河一样,只是漂浮在水面上;悟道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就好像马渡河一样,只能达到水深的一半;只有悟道精深,才如同大象渡河一样,能够彻底截断水流。

安身立命,不二法门,当头棒喝,深得此中三昧,醍醐灌顶,顽石点头,昙花一现、五体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惟我独尊、现身说法,天花乱坠,六根清静,极乐世界,梦幻泡影,盲人摸象,唾面自干,十恶不赦,百丈竿头,六道轮回,前因后果,清规戒律,三生有幸,一针见血,借花献佛、泥牛入海,现身说法,天女散花,一丝不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心猿意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兆载永劫,大千世界,函盖乾坤,功德圆满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八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1.半路出家

2.大彻大悟 当头棒喝

3.混世魔王

4.群魔乱舞

5.妖魔鬼怪

6.顶礼膜拜

7.善男信女

8.沿门托钵

9.无事不登三宝殿 四大皆空

10.不看僧面看佛面

11.五蕴皆空

12.邪魔外道

13.聚沙成塔

14.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5.象牙之塔

16.六根清净 六神无主

第二部分 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有关的成语

16.生老病死

17.愁眉苦脸 八风吹不动

18.指点迷津 醍醐灌顶

19.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1.一尘不染 一知半解

22.勇猛精进 水泄不通

23.香象渡河 顽石点头

24.道高一尺,魔高一

2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8.香火因缘 牛头马面

29.无明业火 天花乱坠

30.一面之缘 不即不离 不可思议

31.痴心妄想 心心相印

32.一生一世

33.三生有幸 三教九流

34.两世为人 七颠八倒 七手八脚

35.生生世世

36.恍如隔世

37.万劫不复

38.三灾八难

39.在劫难逃

40.生关死劫

41.劫后余生

42.拔舌地狱

43.人间地狱

44.牛头马面

45.牛鬼蛇神

46.笑面夜叉

47.刀山剑对

48.刀山火海

49.报应不爽

50.因果报应

5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2.前因后果

53.如影随形

5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5.自作自受

56.一丝不挂

57.想入非非

58.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59.头头是道

60.杀人不眨眼

61.上天无路 入地无门

62.忍俊不禁 6

63.安身立命

64.拖泥带水

65.看风使舵

66.伸手不见五指

67.有口皆碑

68.称心如意

69.五体投地

70.顶礼膜拜

佛的成语有哪些篇九
《成语的佛教因缘解读-年》

解读一些出自佛教的有趣成语

梦幻般的美景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不看僧面看佛面。

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意思是务请高

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

生老病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6935.html

    上一篇:四个字对子

    下一篇:什么囊什么成语

    【佛的成语有哪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