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因果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稻盛和夫 因果篇一
《商业因果(新)》

稻盛和夫 因果篇二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

稻盛和夫 因果篇三
《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稻盛和夫的成功》

稻盛和夫 因果篇四
《稻盛和夫-活法》

稻盛和夫 因果篇五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

稻盛和夫 因果篇六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

2011-7-12 14:21| 查看数: 9877| 评论数: 0|原作者: 曹岫云

摘要: 如果把能力与努力之积比做巨轮的发动机,那么人格就是巨轮之舵。巨轮是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还是偏离航道,冲向冰山暗礁,关键全在控制方向的人格之舵。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总结出一个“人生和工作结果的方程式”,也称“成功方程式”。我认为这不但是经营学、而且是哲学领域中的重大发明,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同许多自然科学方程式一样,它应该成为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成功方程式

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能力×热情

或者表达为:

成功=人格·理念(-100~100)×能力(0~100)×努力(0~100) 我们且把“人格·理念”、“能力”、“努力”称做成功三要素。

这个方程式中的“能力”,按稻盛先生的解释,主要指先天的智力和体力,包括健康、运动神经等,属天赋条件,自己无法决定。这种“能力”有个体差异,用0~100分来表示。

“努力”(或称热情)也因人而异。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懒汉到忘我工作的模范,也用0~100分来表示。“努力”与“能力”不同,不是先天的,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

稻盛先生举例说,一个天资聪明又很健康的人,“能力”可打90分。但他自恃聪明不思进取,“努力”只能得30分。那么两者之积为:90×30=2700(分)。另一个人天赋差些,“能力”只评60分,但他笨鸟先飞,特别勤奋,“努力”可打90分。这样他的乘积为:60×90=5400(分)。就是说,天资一般而拼命努力的人,可以比天资优良而不肯努力的人,取得大得多的成就。我们周围很多人就是这样。 三者中最重要的是“人格 ·理念” , 它是矢量,有方向性,从-100分到100分。一个人能力越强,热情越高,但如果他一味以自我为中心,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或者哲学反动,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很大的负数,并可能给他人给社会造成很大损害。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稻盛说,“能力”和“努力”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令人遗憾,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人格 ·理念”,即哲学,几乎所有人都不太明白。其实,几乎所有人也不求甚解。

看着社会上腐败不断出现,看着那些才智过人却并无出息或者昙花一现的人物,就晓得稻盛先生说得多么正确,多么深刻,多么一针见血。

几点阐释

对上述方程式有几点还须加以说明。

(1)“人格 ·理念”的含义

日文叫“考方”,直译为思考方式,可分为两个侧面。

一个是人格的侧面。正面的比如:公正、诚实、开朗、勇敢、谦虚、善良、克己、

利他等,负面的比如:不正、伪善、卑怯、傲慢、任性、浮躁、妒嫉以及自我中心等。

另一个是科学的侧面, 就是“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之循环。由五官从外界收集各种信息,用头脑加以分折,从复杂现象中导出事情的本质,据此制定计划,然后实行。在实行过程中继续收集信息,再分析,并对照计划,作必要修正,然后再实行这样一个循环。简单讲就叫“实事求是”。

人格侧面和科学侧面相辅相成。稻盛说:“充满利己的心目中,只呈现复杂的事像,利己的动机,势必模糊问题的焦点。”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事情本身很简单,但因为当事人有私心,又要掩饰,掩饰私心,掩饰真相,事情就复杂化,人际关系也因此复杂起来,变得棘手,难以处理。一个人格高尚、心地纯洁的人,不受私心蒙蔽,就容易看清事实真相,看出事物规律,并勇于按事实、按规律办事。就是说,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始终实事求是。反过来,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保持或提升自己的人格。

(2)成功三要素之间为什么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这里有一个“相乘效果”的概念。就拿稻盛为例,天资极高,给100分未尝不可,但若考虑健康和体力的因素,“能力”姑且打95分;他自始至终有燃烧般的工作热情,“努力”该打满分,即100分。他是优秀的企业家兼哲学家,但考虑到哲学还要发展,“思维方式”也打95分。如果三者关系是相加,总分不过

95+100+95=290(分),不能突出高于我辈常人的程度。如果是相

乘,95×100×95=902500(分)。这样的结果符合客观现实,稻盛的成就与常人比有天壤之别。他的企业集团去年的销售额超过4兆日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是天文数字。

相反的例子,希特勒也是天才,他的演说曾倾倒德国人民,“能力”可以打100分;他有他的使命感,有燃烧般的热情,“努力”达到狂热,也可打100分,他的法西斯思想算-100分,若三者相加,仍可得正100分。完全不能解释他对世界空前规模的破坏。若三者相乘,-1000000分,那就差不多,与历史相符。“小人无过世之才,不足以乱国”。世界上没有比心灵扭曲的天才所造成的后果更为可怕。 另外,如果是相加,智力一般而加倍努力的人,往往始终超不过聪明但懒惰的人。换言之,“富贵在天”,努力的作用不大。这不符合事实。若真如此,兔子和乌龟赛跑的寓言就失去了教育意义。如果是相乘,三要素中只要某一要素分数增加,结果将以倍数增加,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正是这种情况。

(3)三要素中哪个最重要

“能力”和“努力”的重要性,连小学生也懂。但“人格 ·理念”的决定性作用却常受忽略。因它有正负之分,对结果而言最为重要。稻盛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作过说明。

稻盛大学毕业找工作,到处受挫。当时的日本,没后台,没后门,有证书也难就职。屡屡碰壁之余,不免自暴自弃。他想既然这个社会如此不公,穷人得不到照应,没有出路,不如干脆投身黑社会,或当个“义贼”算了(中国叫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他说:“如果当时我真的参加了黑社会,或许就成了略有名声的黑帮头目。因为我有不亚于他人的热情,也并不缺少能力。但这想法是反社会的,若真跨出那一步,我的人生必将呈现很大的负值。”

一个才能出众而又不懈努力的人,可以积聚很大的能量。但这能量如果没有人格来管住,可能制造灾难。如果把能力与努力之积比做巨轮的发动机,那么人格就是

巨轮之舵。巨轮是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还是偏离航向,冲向冰山暗礁,关键全在控制发动机方向的人格之舵。

(4)“人格·理念”是变数

它既能变好也能变坏,既能提升也能下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要指受人影响,“人格·理念”快速提升。我们看到,许多高官比如成克杰、胡长清,他们能走上高位,并非一开始就是坏人坏思想。这类人有能力,肯努力,会办事,贡献比常人大,因此很容易脱颖而出,地位上升,权力大了,威信高了。所有这些既可拿来作更大贡献的资本,在制约缺失时,又可用来为非作歹。此时他就来到常人不遇的风口浪尖。如果人格动摇,一念之差,就会一落千丈,从功臣变罪人。因此,一个有本事的人,尤其有了权威,春风得意时,特别需要继续保持谦虚精神、感激心态、知足意识。这些都是理念的提升。

(5)怎样提升“人格·理念”

我们晓得了“人格·理念”的重要性,但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理念呢? 稻盛先生说,学习先贤们有关做人的道理,比如佛教、基督哲学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等,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多少拥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把圣贤们的教诲仅仅作为知识来理解和记忆,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必须用它来戒勉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 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反反复复才能见效。运动员必须天天锻炼才能保持和提高体能。通过学习提升理念一事,更是如此,稍稍懈怠,立即降归原处。

要坚持反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违为人之道,如果有错,马上纠正。正如人的面孔会沾上灰尘需要天天洗脸一样,人的心灵也会蒙上污垢, 需要天天反省予以净化。人是血肉之躯,一不小心,就会屈服于本能的欲望,屈服于周围的环境,脱离正道。

学以致用,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这中间需要一个能动的飞跃。这种能动性本来是人类特有的潜质,但是如果不发挥,一切无从谈起;如果不持续发挥,一切都会半途而废。

稻盛先生说:“回顾自己人生的每一天,其实就是通过经营实践,不间断地提升理念的每一日。”

总之,“实践+学习+反思”才能有所领悟,才有可能进入哲学的境界。

强调高尚人格,强调提升理念,并把这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乍看似乎近于迂腐,但其实这才是我们摆脱烦恼,将人生和事业的危机防患于未然的最好的、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良计妙策呢?

(6)成功和命运

有人提出成功三要素中没有提及命运。是不是不够完整,是不是命运和成功毫无关系?中国有句成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这东西终究不能完全否定。其实成功三要素中,先天的“能力”也包含部分命运的成分。稻盛先生说人生由命运(经纱)和因果法则(纬纱)交织而成。所谓因果法则,就是说在正确理念指引下努力奋斗,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乃至根本上改变命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助者天助”。提高三要素的乘积,成功概率就大大提高。但我认为,过分强调命运的作用,不是积极有效的思维方式。

(7)三要素之相互关系

在成功三要素中,稻盛先生把“能力”定义为先天因素为主,这是有道理的,也便于解释,便于同“努力”是后天的人为因素这一概念相对应。但我们实际上讲的能力,比如语言能力、作文能力、经营能力等,可以经过训练,或者说后天的努力来提高的。就是说在人的“能力”中,有即使努力也提高不了的、先天的部分,和经过努力可以提高的、后天的部分。

还有“潜在能力”的说法。就以学开汽车为例,我50岁才学会驾驶汽车。如果说20岁可合法学开车,那么这30年间,我虽然没有开车的实际能力,但在我身上一直存在着开车的潜在能力。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这种潜在能力就变成了实际能力,或者说“显在能力”。如果我不努力,或怕出事故,或认为有驾驶员,大可不必亲自开车,那么我就不会主动去学,开车这种潜在能力最终将同我的身体一起埋葬。学游泳,学外语,甚至经营企业等,也一样。人有许多可以开发的潜质,几乎人人具备,并不要求特别的天分。话说回来,要当赛车手,特别要当赛车冠军,那只是少数或个别人的天资,我的潜质中缺乏这种天赋。不过我能自己开车上下班,星期天不麻烦驾驶员,有时还可提高办事效率,达到这些目的就足够了。就是说“潜在能力”要变成“显在能力”这件事,同“努力”和“思维方式有关”。

“理念”正确,就能保持旺盛的“热情”,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心性。总之,“人格 ·理念”,“能力”,“努力”这三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结语

对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的阐述到此告一段落。全文归结到一点,无非想说明“人格 ·理念”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总是忽略这个真理,社会上很多乱象因此而生。

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先生一个伟大创造,而稻盛先生本人就是实践这个方程式的典范。在日本没听说过“丰田塾”、“索尼塾”,却有个“盛和塾”,有弟子三千,都是经营者,下面员工有几十万人。历史上孔夫子也不过弟子三千。“盛和塾”还扩展到美国、巴西、中国,由此可见稻盛先生之人格魅力,可见稻盛哲学之引人入胜。

在通过光明大道到达巨大成功的实践中产生的稻盛哲学,包括这个方程式,不仅是经营者的无价之宝,而且不失为医治中国社会现代浮躁病的一服良药,希望社会各界都有人来研究它。 (编辑:可潇wqz3217@163.com)

稻盛和夫 因果篇七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书笔记 发表于 2012-4-13 18:54:48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经营的要诀和经营的原理都一样,不会因为国家地区不同而不同。经营十二条,立足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最基本的观点之上,所以我认为它超越国境、超越民族、超越语言差别,普遍适用”。这是稻盛先生在2010年10月在青岛国际论坛上的一段话。稻盛先生在几十年的经营中不断思考、总结、再实践中,归纳形成了经营十二条,即:

一、明确事业的目的——树立光明正大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事业目的;

二、设立具体的目标——所设目标随时与员工共有;

三、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里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具体工作;

五、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利润无需追求,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

六、定价即经营——定价是领导者的职责。价格应定在客户乐意接受、公司又盈利的交汇点上;

七、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经营需要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

八、燃烧的斗魂——经营需要强烈的斗争心,其程度不亚于任何格斗;

九、临事有勇——不能有卑怯的举止;

十、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断琢磨,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十一、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买卖是双方的,生意各方都得利,皆大欢喜;

十二、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抱着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世。

稻盛先生说,经营成败取决于经营者的行动。如果经营者认真学习、果断落实十二条, 经营者就会变得判若两人。经营者变,公司的干部就会跟着变, 公司的员工再跟着变。这样只要一年,你的公司就会变成一个高收益、快增长的、了不起的优秀企业

经营者必备的三种力量——一种自力,两种他力。自力即经营者自身具备的能力或力量,一种他力是经营者的得力助手,另一种他力是宇宙、自然的力量。

作为经营者若能够忠实地遵循和实践“经营十二条”就具备了作为经营者所必需的素质。 作为搭档伙伴,一定是心心相印的有共同价值观的信赖关系,企业经营必须是“以心为本”,身体力行,真诚沟通,感化干部,引发共鸣。

第二种他力,宇宙自然之力,按因果法则办事,种善因结善果。

我理解这三种力量就是我国的天时、地利、人和,若此三要素尽皆在手,无论做人做事何愁不成功。

稻盛和夫语录:

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定价即经营。定价就是定生死。

经营者必须为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殚精竭虑,倾尽全力,必须超脱私心,让企业拥有大义名分。这种光明正大的事业目的,最能激发与员工内心的共鸣,获取他们对企业长时间、全方位的协助。

经营者即使受到威胁,受到中伤和诽谤,即使面临损失或灾难,都必须毫不退缩,坦然面对,坚决做出对公司有利的判断。

我不是经营者,但是工作者,我尝试换了一下主语,把经营的十二条,换成工作的十二条,即:

一、明确工作的目的。工作不光是谋生挣薪金,而是应该趁着年轻些做点什么,以免退休时再回首无可圈可点之处,没有留下些许值得回忆的事情。

二、设立具体的工作目标。在新修订考核办法中明确规定每部室每人拟定年度计划,分季度考核实施进度。目标装在脑子里,若完不成则考核会上述职时无法交代,会掉分的。

三、有愿望。无论领导要求还是自我需求,自己工作肯定要奔着公司的整体目标完成,朝着积极的正向的方向去自我完善、成长。

四、工作要努力。我想我们作为从业者无论是从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沟通交

流、改善和创新,都应该走在团队前面,至少要能跟随整这个团队的步伐节奏。

五六七八略、觉得工作就应该做好且持之以恒,要经常保持一颗上进心,不可懈怠,松散、推脱。

九、临时有勇。有自信没错,但我又觉得“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更适合于我。

十、创造性工作。对创新的需求和渴望是每个管理者的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大都缺乏创新的源泉和能力,今后还需加强学习和思考。

十一十二、关爱、诚实、乐观较容易些做到。

稻盛和夫 因果篇八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分享》

稻盛和夫 因果篇九
《商业因果课程学习笔记》

沈阳盛和塾第三期“商业因果课程”

稻盛哲学落地系列课程

流程记录:1、最高品质:静悄悄 2、拜孔子礼、拜稻盛 、唱国歌

缘起 中国圣贤+(美)麦克尔 罗奇博士(他在中国机构传承老师),有受益就回馈 古圣先贤

想学习因果用心奔向更加远大的未来

企业的问题说到底是企业家心性的问题,企业家有什么样的心性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大家组织一天,表现在学与不学 差别在于:种地:1、我要学 2、我不学(付出投机心)3、没有追求

没有去掉不劳而获的心,证明是否是愿意付出的人

少年多年成长阅历在当下的反应

看别人成长:学习相(给自己看相)

1、看状态 记笔记 凭理性学习,不看兴趣

2、看课后分享 内在容量 常生惭愧心 是智慧不足的表现

3、三个月后谁还能执行 水平最好的闻道:上士勤而行之 中士若存若亡 下士不接受(业障大 话不能入 最后只能留一滴 所有烦恼困惑皆因智慧不足)

相散乱——心散乱——命散乱

对于学习的态度恰恰是一个人心性的明显体现

不喜学习者,不可与之共谋大事(心性显现差别大)

寻找信仰 我觉得这是中国最大的命题,有信仰就会有

中国传统信仰是八个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八个字是根基——白岩松

在过去十年,德鲁克武装了我们的头脑;

在未来十年,稻盛和夫将充实我们灵魂。——在过去十年,德鲁克武装了我们的头脑;在未来十年,稻盛和夫将充实我们灵魂。

怎样学好“稻盛哲学”

深明因果 深信因果——会成为有智慧的人——(征兆)看烦恼多少

保持正知,减少烦恼,懂得因果报应法则,就能改变命运(好命其实就是一个大果)

没有用的事:1、羡慕2、抱怨——都因为不明因果——知道我该做什么——今天我该做什么——美好的活法

第一章 正确认识因果规律

因果不是宿命论——因果是一种很理性,很客观的规律,它和宗教神秘主义没有关系 人心受万物所牵,而不知当下做什么,不该看的先看了,人家得2个,你得1个; 今天的你我是否还愿意重复昨天的错误

儒家: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

道家: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道德经》圣人不为自己积攒什么: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给了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外物是用来养护生命的,不应过份耗费生命去追求外物。执着于名利之爱的,必然刻意求之,为此而投机钻营、殚精竭力,必然会有大的耗费。

基督教:

黄金法则:“黄金法则”: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今天的结果是昨天造成的,今天又为明天种下了因——苏格拉底(孔子同时代)

有几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一、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二、不劳而获的财富;三、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四、不道德的生意;五、没有人性的科学;六、没有牺娃的崇拜。

中国文化学习快速方法:信

能破掉自我的东西

文化发展到今天不容易,能传承1000年的书在那么多人的拷问下经得住,我们就要相信,因为多次评价后仍有价值。

不信的人是短暂的我,在圣人面前,一般的我

历史是漫长的,而我是短暂的

圣贤是智慧的,而我的肤浅的

所以我不能高估自己,不能拿命运来开玩笑

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个我是个什么样的我

你的命运是必须面对时 根本规律 开水烫手

正确的评估自己,信是客观思,不是盲目的信,要知道怎样信,要学会信,还要知道什么不信

什么在误导我们@

袁世凯@

中国文化缘分深的人是真正关注自己命运的人

对圣贤之言没感觉的人是业障重的人

把握自己的命运,从关心自己开始,怎么知道,看你找不找,在意不在意,关注不关注自己的状态,人生不是要坚强,而是必须坚强!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惧,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

用什么心读经典,希望定自己的命运越读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习因果

学习因果可以帮自己趋 吉 避 凶

懂得因果报应法则,就能改变命运

人类因为不明因果而犯错,因为犯错而遭受痛苦

没有无缘无故的苦,只有不明不白的人

君子有造命之学,命有我立,福自己求,福祸无门,唯人自招——老子

人类因为不明白因果而犯错,因为犯错而招受痛苦。

因果第一是常识 文化是给爱自己的人学的

佛教是人类的真相,通科学而非科学

关系世界

佛教与科学,有关系但不能代替

佛教既不是宗教的迷信,也不是哲学的思想,更不是科学的囿于现实的有限知识——南怀瑾 万事万物的无限可能事物无法离开任何外在的观察者而定义自己。所谓“杯子”是我们特定的标签,而这样的标签有无限潜在的可能,主语是我看到。

下列: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

购置一套新房注册一家公司结婚签订一份合同遇到了金融危机失业等等

我 现在看到他是一件好事,而事情本身是中性的

我们确实认为某些事物是好的,也确实认为某些事物是坏的,如果好与坏的感受并非来自事物本身,那么它从何而来?如果我们能够解开这一谜团,或许我们就能够“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境由心造,我们看到事与物的感受其实源自我们的心,我们心中有什么,我们就会看到什么。

稻盛和夫 因果篇十
《稻盛和夫演讲——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而活着——稻盛和夫在滋贺的讲演

这么炎热的时候有这么多人赶来听讲,让我很感动,同时向组织这次公开讲座的《滋贺盛和塾》表示由衷的感谢。

今天讲的题目是“人为什么而活着”。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有幸福生活的义务,不是权利,而是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没有做出应有的努力,没有为幸福而努力奋斗。

我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能耐,但就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能够创建两家企业,而且让它们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下面向大家介绍我自己经历过的人生轨迹,希望对诸位今后的人生有所启示或参考。

1 少年时代不幸多

我出身在九州的鹿儿岛,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老二。上学前我是一个任性又内向的孩子,做什么都离不开母亲,老是抓住母亲的裙子跟东跟西,以至母亲不耐烦地说:“这孩子怎么到那儿都要跟着我……

……

2 想法改变,人生转机

只剩我一个人,已经走投无路。既然只好留在这个公司,牢骚满腹又有何用,倒不如沉下心来,专注于新型陶瓷的研究,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想法……

……

3 《京都陶瓷》公司的产生

那时还是真空管时代,既没有晶体管,更没有IC……

……

4 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

创业之初,公司的定位是:以稻盛和夫的技术问世。就是说,前面那家公司的技术部长贬低你的技术,现在《京都陶瓷》是我们自己的公司了,我们自己当家作主了……

……

5 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设立稻盛财团

刚才已经谈到,当初我在企业经营方面既没有经验,又没有知识,也不懂怎样才能搞好经营。员工们不断提出问题要我决断,什么要做、可做,什么不要做、不可做,我必须做出判断。但是事实上,究竟怎么做才好,怎样做才正确,我自己也不知道……

……

6动机至善、私心全无—-第二电电的创业

另一件事就是“日本第二电信电话公司”(现叫“KDDI”)的创立……

……

7 利人利世的价值观导致成功

“京瓷”初始的资本金只有300万日元,经过43年的运行,销售额达到1兆日元。商社或流

通行业销售额超过1兆日元不算希奇,但制造业,特别是以零部件生产为主的制造企业,销售额超过1兆日元的,日本大概没有第二家……

8 度过美好人生的秘诀……“六波罗蜜”

今年我已经70岁了,回顾自己的人生,有如下深刻的感受。

释迦讲,人要开悟需要六项修行,称作“六波罗蜜”。所谓“开悟”,就是完善人性、提升人格,也就是纯化心灵、净化心灵。磨练心志、美化心灵就可以达到悟的境界,同时人生道路也会顺畅。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作为修行方法,我向大家介绍释迦的教导。

“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项十二个字。致力于这六项修炼,心志得以磨练、人性得以完善,人生就会顺利。释迦说,再进一步开悟,人死后就能进入极乐净土。

这六项中“精进”特别值得注意,意思就是要拼命工作。“拼命工作”其实就是磨练心志、净化灵魂最有效的方法。

拿我来说,为了各位出钱出力而设立的“京瓷”公司不致破产倒闭,为了不使员工们流落街头,当时的我虽然还不晓得“精进”这个词,但我从早到晚、日以继夜拼命工作。这种努力,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公司、为了员工,拼命工作同时也磨练了我自己的心志。

日语中有“情不为人”这种说法(意思是你对他人有情,他人必会对你有意,结果对你也有利。所谓好心好报,行得春风有夏雨。--译者)。一心一意为员工而努力奋斗,结果也成全了我自己。为他人结果也是为自己,完善了自己的人性、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我想事情就是这样。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之中,为什么要那样的辛苦、那样的拼命工作?许多人都这么想。“拼命工作”不仅是为了突破目前的困境,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心性,这后一点特别重要。

“持戒”也很重要。所谓“持戒”就是遵守戒律。这不可为,那不能做,释迦所讲的事情,其实并不难,比如讲不可贪欲,不可偷盗,不可损人利己,人都能做到。释迦讲的就是这些。

因为我对经营一无所知,就以父母讲的什么是作为人应做的好事,什么是不可做的坏事,就以这么单纯的教导作为经营判断的基准。这实际上就是释迦讲的“持戒”,一点都不难,也不复杂。按照“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单纯的教导做下去,就是释迦所说的“持戒”。

所谓“布施”就是为他人效力,就是说不只是为自己,也要为世人、为社会尽心尽力。

实际上,我这样随处可遇的乡下青年,在生存的奋斗中,不知不觉地实践了释迦所说的“精进”、“持戒”、“布施”这三项修炼,即拼命地工作,不做坏事,为世人、为社会尽力。就这样我创建了二家公司,并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

“六波罗蜜”中还有“忍辱”。“忍辱”就是要忍耐、坚忍不拔。按释迦的说法,我们在人生过程中遭遇的各种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今天幸运,明天就可能倒霉。我们眼前发生的现象是变

幻不定的,所谓人生就是“诸行无常”。“波澜万丈”,这就是人生。“既然诸行无常,人生就是苦难。”这是释迦的话,忍受这苦难的人生就是“忍辱”。

在座各位我想都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但各位的家庭中或许有病人,或许经营不太顺利,或者在公司里工作得不开心。总之会面临许多问题和烦恼,或叫做“苦难”,拼命忍住这类“苦难”,不被“苦难”压垮,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这类“苦难”,忍住“苦难”,就是为今后创造幸福。

“京瓷”和“KDDI” 发展至今,道路绝不平坦,在这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难对人言的困难。但不管什么苦难我都忍受。“忍辱”这一条,在不知不觉之中,我或许也已经实践了 。

还有“禅定”。我们生活在现实中,常常会生气、发怒,这时心态就会变得粗糙、粗野。处于这种心态就谈不上提高和完善人性。这种情况下,为了把心镇静下来,释迦教我们坐禅。但现代人可能没有时间坐禅,即使不去坐禅,把心镇住,腾出片刻功夫,静静地思考今天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这应该做得到,我想能这样就行。

释迦说,如果能致力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项修炼,就会产生“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掌管整个宇宙的“智慧”,就是支配宇宙的原理原则。到达“智慧”的境界,人就不再会有慌乱和不安。“六波罗蜜”说的就是这些道理。

9 人生的目的在于磨练灵魂(磨魂)

五年前,我开始考虑:人的一生,从出生后起的二十年,是为踏进社会做准备的时期。从二十岁到六十岁这四十年是在公司里拼命工作的时期。如果活到八十岁,那么六十岁后的二十年就是为迎接死亡做准备的时期。

那么“死”又是什么呢?我相信人有肉体和灵魂。因此,所谓“死”,可以设想为:肉体留在现世,而灵魂朝另一个世界开始新的旅程。就是说肉体消灭了,而“我”却以“灵魂”的形式永存。

如果把“死”看作灵魂开始新的征程,那么应该怎样来迎接死亡呢?在死亡到来之际,你今生创造的一切东西都必须留在现世。名誉、地位、财产,一切都只能放弃,只剩灵魂,灵魂开始新的旅行。这就是说,人从生到死这期间,怎样把灵魂变得纯洁,这才是人生的目的。

没有一个人因为主动要求降生现世、享受人生,才来到这世上。当我们意识到物、心的存在时,我们已经在父母的膝下享受了一段人生。灵魂降生人世,在“波澜万丈”的严酷的现世中经历磨练,迎接死亡,然后新的灵魂又开始启程。

人生有成功,有失败,有幸运,有灾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人生的风浪磨练人的灵魂,在迎接死亡之际,重要的不是此生是否有过显赫的事业和名声,而是作为人父、作为人母,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否有一个纯洁而美好的灵魂,能够以这样的心、这样的灵魂去面对死亡,我以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就是磨练灵魂。

我讲这些话,并不是激励大家去追求成功,创办出色的公司,争取优秀的业绩,研究高深的学问,我的意思是,在现世去构建自己纯洁而美好的心灵,这才是人生的目的。为了构建

美好的心灵,就必须磨练心志,为了磨练心志就必须拼命工作。

你或许会想,为什么就自己该忍受苦劳、拼命工作?你要懂得,这种苦劳,这种工作,是为了磨练你的心志,磨练你的灵魂,上苍特地给予你的礼物。

10 思善行善就能改变命运

四百多年前是中国的明代,在日本是丰臣秀吉活跃的年代,有一个叫袁了凡的人写了一本叫《阴骘录》的书。借助这书的故事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作者袁了凡,小时候叫袁学海,祖上世代行医。学海幼年丧父,和母亲一起生活。

一天傍晚,少年学海正在游玩,有一个自称“南国修易”的白发老人与他搭话。易就是易经,是中国很热门的关于命运的学问,就是占卜、算命。

人类从古代起就不断思考一个问题:“我究竟会度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呢,人生来就有命运存在吧。”如果人真的有命运,那么人们就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就会进行研究,中国的易学是其中之一,同样在印度、在欧洲,占星术也很发达。

老人对学海说道:“我奉天命来找少年袁学海,向学海少年传授易经真髓。今天请让我在你家借宿一晚,我要与你母亲好好谈一谈。”

那晚老人就对学海的母亲讲述了学海的命运:“妈妈你想叫儿子学医,但这孩子不会当医生,他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官吏。”当时的中国,要做官,必须接受“科举”考试,考试分几个阶段,先是县,然后是府、道、省,经选拔后进入中央级的考试。

“这个孩子几岁参加县里考试,成绩在多少人中排第几位,然后是府里考试,又排第几,道里考试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考上了,在多少人中排第几。” 老人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学海,继续说道:“最后这个孩子通过了京城的考试,很年轻就当上了地方上的长官,后来结婚,可惜命中无子,天寿53岁。这就是他的命运。”

这以后少年学海果然如老人所言,哪一年参加哪种考试、在多少人中排名第几。与老人的预言分毫不差。当上了中央官吏又被派往地方做官。

学海当官的地方有一家有名的禅寺,听说里面有一位高僧名叫云谷禅师。学海到任不久就去拜访这位禅师。禅师请学海一起坐禅,看到学海打坐时神定气闲,禅师非常佩服:“你如此年轻,坐禅时却不动声色、毫无杂念,你曾在何处修行?”学海答道:“正如老师所言,我确实没有杂念妄念。倒不是因为经过特别的修行,我小时候遇到了一位白发老人,他讲述了我的命运,至今为止,我一直按老人所言,走着我的人生。命由天定,我53岁就要辞世,因此我没有必要考虑多余的事情。这种心境在您看来或许就是六根清静了。”

禅师听罢此言,不禁怒从中来:“我本以为你悟性很高,很了不起,原来你不过是一个大笨蛋。如老人所言,人确有命运,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把命运比作人生的经线,那么纬线就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即想好事、做好事就有好的结果,想坏事、做坏事就有坏的结果。而且因果报应法则比命运更有力量。因此,即使因为命运不佳而处境不好,只要坚持好的思

想和行为,就能使人生出现转机。”

学海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听禅师这一番话,很受感动,回到家里就把禅师的教诲告诉夫人:“从今天起,我要思善行善,待人诚恳,那怕是小事,也要多为别人着想,多做对众人有益的事。”于是夫人也说:“那么让我们一起做善事吧,想了、做了好事我们就画圈,想了、做了坏事我们就打叉。让我们努力,多多画圈吧。”

局面由此一变。“儿子啊!在遇到云谷禅师之前,爸爸一直顺着命运度人生,但受到禅师的叱责和教导之后,我和你妈就一心一意思善行善,结果,不可能出生的你出生了,本来我只能活到53岁,但现已年过70,还如此顽健。这是由于因果报应法则改变了原来的命运,这叫做„立命‟。因为我弄懂了这个道理,所以我才能有这样美好的人生。”

《阴骘录》中云谷禅师的话单纯之极。确实,人有命运,由于命运的作用,有人快乐有人痛苦,但人的命运可以因为人的心态的改变而改变。

想好事、做好事就会有好结果,如此而已。就是说,只要改变心态就能改变原来的命运,创造幸福美满的人生。这就是这本书教给我们的真理。

11 不相信“因果报应法则”的理由

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什么就不明白呢?其实我们明白,但我们并不相信。如果想好事,立即就有好的结果,做坏事,立即就有坏的结果,那么我们当然会相信。但是结果往往并不立即就出现,所以谁也不相信因果报应这个法则。

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什么产生结果需要时间呢?答案是命运之波的存在。在命运太坏的时候,即使做一点好事,也不会很快出现好的结果,因为做好事的效应被厄运所抵消。相反,命运处于强势时,稍微干点坏事,也不会马上产生坏的结果。

“那样的恶人,怎么偏偏就发了财!”“这么令人讨厌的东西,为什么运气就那样好!”相反,“如此善良、如此亲切的人,为何贫困?”因为想不通,所以谁也不肯相信因果报应的法则。

从一个较短的时间段观察,事情或许真是这样。但从十年这样较长的时间段观察,因果就大体相合。如果十年还不够,请看二十年,二十年还不够,请隔三十年再看,三十年间因果不符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个人如此,企业的盛衰也一样。

我创业以来经过了43年,在这期间,一时红得发紫的企业,股票迅速上市看来十分优秀的企业,因为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的初宗,而在三十年间能够持续成长发展的,几乎没有。人生也好,企业经营也好,从长时段看,“因果报应”准得很。

听我这么讲,有人仍然不相信因果报应的法则,把我这一套说成是迷信。因为他们还有一个理由。

明治维新后,日本结束了锁国政策,看到欧美立足于科学技术,建立了具有强大实力的文明国家,列强诸国与日本之间差异之大,令日本人颇为震惊。于是,为把日本建设成一个近代国家,明治政府确立了以科学技术立国的国策,从此科学合理的思考方式占了上风,教育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7636.html

    【稻盛和夫 因果】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