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老人歌声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描写老人歌声篇一
《《歌声》》

描写老人歌声篇二
《夜莺的歌声人物描写》

夜莺的歌声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这种体态玲珑的鸟叫夜莺。夜莺又名黄鸟,它模样漂亮,歌喉清脆甜美,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听,(播放夜莺的叫声)这清脆、宛转的叫声就是夜莺的歌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夜莺的歌声》。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的夜莺是指鸟吗?

(不是鸟,而是一个小男孩。)

课文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请同学们把《词语手册》翻到50页,读一读,了解了解苏联卫国战争。(板书课题)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 (板书:引诱敌人 传递情报 消灭敌人 再次诱敌)

谁能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并向游击队传递情报,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第二天他再次去河岸边诱敌。)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故事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却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啊!让我们聚焦第一部分引诱敌人,课文的字里行间,你从哪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读一读,画一画,圈一圈,也可动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汇报,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 语言描写

★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①军官怎么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此时此刻,军官心里会想些什么?于是他问小夜莺,想刺探这里究竟有没有游击队。可小夜莺回答的却是____________。

②是小夜莺听不懂军官的话吗? 那是为什么呢?

哦,原来是小夜莺在装糊涂,故意把游击队说成蘑菇,装成什么也不懂的样子。他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为的就是打消敌人的戒备心理,使敌人确信他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皮小孩呀!

你能把随机应变的小夜莺天真,什么都不懂的样儿读出来吗?

师:我们从人物的语言中读出一个聪明的小夜莺。(板书:语言)

文中还有很多小夜莺与军官的精彩对话,体现了夜莺的聪明勇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1、抓住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表面上是说一些动物,实际上暗骂敌人;

2、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小男孩是在装傻,东拉西扯的避开敌人的盘问。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是在婉转地暗骂敌人是野兽,来表达自己对敌人的仇恨,所以我觉得他是很机智很勇敢。)

师:野兽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骂德国兵的呢?(野兽指的是德国兵,因为侵略别人国家的就好像野兽那样没人性,德国兵就是入侵小男孩国家的)

1、小夜莺那时心里想着些什么?

2、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内心的愤恨,小夜莺啊,你为什么不直接斥责德军呢?(要这样说呢?他目的是让敌人觉得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麻痹敌人,让敌人消除戒心,相信小男孩的话。)

师:你们都理解的很好,这句话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和勇敢,谁能把孩子的天真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这一段关于军官与小夜莺的对话非常精彩,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

同桌 不读旁白(自由选择人物)

过渡:从人物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我们还可以通过神态、动作、甚至外

貌的描写去体会,来继续汇报。

2、动作描写

★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这段话写的是小男孩的动作。动笔把动词圈一圈。

从小男孩一路上的动作,你看出了什么?(小男孩的天真顽皮)

小夜莺真的只是个贪玩的小男孩吗? 他真的把身边的军官忘了吗?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很聪明,故意装出天真的样子让敌人以前他是只是一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就放松警惕。他很勇敢,在敌人面前表现自如) 小男孩的镇定从容又不失顽皮,你能用朗读体现出来吗?

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顽皮的小孩!其实,小夜莺是在麻痹敌人,也在向游击队传递着敌情。

3、神态描写

★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是什么含义?真的很快活吗?)

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见小孩的胆量非常大。 (德国军难道一点儿也不可怕吗?)从文中找出依据。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夜莺的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关于夜莺歌声的句子,理解夜莺歌声的不同作用。

描写老人歌声篇三
《以《身边的歌声》为命题的作文4篇》

以《身边的歌声》为命题的作文4篇

以《身边的歌声》为命题的作文4篇

身边的歌声

实验小学 五年一班 孙午阳

大自然的声音最为好听。有植物的声音,有动物的声音,还有路边的行人的声音„„大家仿佛在开一场音乐会。

呜呜,呜呜„„那是风在唱歌;哗哗,哗哗„„那是河水在唱歌;沙沙,沙沙那是树叶在唱歌。听!汪汪,还有小狗在伴奏;喵喵,那是小猫在伴着和声;路边行人哼着歌,滴答滴答„„这一切的声音,构成一场美妙的大自然之声。对了,忘了向你介绍那个后起之秀了,它就是我们家楼下电缆上的麻雀,叽叽喳喳,美妙而和谐!在那绿树的衬托下,你仰面凝目,就仿佛置身在天堂一般,聆听着来自天籁的最美的音韵。

我站在窗口边,欣赏着这场免费的音乐会,渐渐地入了迷,仿佛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那我是什么角色?我也当一把主角不行吗?于是,我激情顿起,亮起歌喉就高声歌唱了起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我刚亮了这么两嗓子,外面的演唱会就戛然而止了,突啦啦地,“歌手们”突然就散了,先飞走的是小鸟,然后走的是轻巧的小猫和欢快的小狗,不久风也停了,树叶也不再沙沙响了,只有小河水还在静静地流淌着„„是我的歌声太难听了?还是?我不禁慢慢地红了脸。

啊!你这美丽的大自然,是不是不想让我参与你们的演唱会呀?为什么当我沉默了以后,你们的演唱会又开始了?

教师评语:小作者将自己在大自然中聆听到的各种声音,描绘成美妙的“音乐”,那种沉浸在音乐中的陶醉感觉,给人一种感染力,召唤着读者也有一种去聆听大自然声音的冲动。

身边的歌声

第三小学 六年一班 刘琳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歌手,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他们可能是身边的某一个人,一只无名的小鸟,一片绿绿的树叶,或是一阵沙沙作响的风。这些歌手他们都仿佛懂得你的心,无论你怎么听,他们的歌声总是顺着你的心,轻轻地歌唱,唱出我们心中最宁静的韵律!

偶然间,路过花丛,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只蝴蝶的身上,或许它还不算蝴蝶,因为它还没

有完全破茧化蝶,半个身子刚从茧中挣脱出来,剩下的部分还停留在茧中。我好像忘记了时间,静静地欣赏着这小生灵蜕变的瞬间,直到它晾干身体,振翅飞翔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它也在唱歌呢!在它轻轻振翅时,那是歌手在调节音调,接着它起飞了,那优美的舞姿便联成一张乐谱,载着心中的欢乐,奏出一曲美妙的篇章。那一刻,我还听到了它心底里的秘密了呢,那是属于它最珍贵的秘密,埋藏在心里,珍藏在心底,只有懂它的人才能够听得清。啊,这实在是太美妙太神奇的乐声了,轻灵动听,载着新生的喜悦,载着变化的欢乐,在心底荡漾,一点一滴净化着我的心灵,犹如刚出生的婴孩,包含了世上最纯真,最原始的美丽!那一刻,我怔住了,原来世上如此真心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我轻轻地鼓起掌来,用这微薄的赞美表达对这个美丽生灵的祝福,并一直默默地目送它飞向远方!

最美的歌声,是由心灵演奏而成的音乐,不是光用耳朵听见的歌声,要用心才能听得懂的歌声„„

教师评语:一个对于大自然生灵的细腻描述,展示着人们少见的那动人的一瞬间。小作者用深刻的感悟,来自心灵的那种触动,汇聚成了一段段优美的语言,刻画出“破茧成蝶”的那种获得新生的美妙歌声,这样令人感动的语言,离不开小作者丰富的联想,对现实事物展开的想象,读后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身边的歌声

实验小学 五年四班 于海明

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最热的歌是《江南Style》,也就是大家说的《骑马舞》,作者是韩国的鸟叔,我非常的佩服他,也深深地感激他。佩服他,大家还可以理解,可是感激?呵呵,你不懂了吧?因为他的这首歌救了我一命,下面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上周六,我在外面疯狂地玩耍着,由于我非常淘气,竟然骑上了我们家送货的三轮车,我的技术含量不够高,因为我还没有驾驶证呢!不过,我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拧油门,“嗖”,这家伙就冲出去了,一眨眼间就来到电线杆子前,由于我不会刹车,“吧唧”一下子就撞到了电线杆子上,把电线杆旁边的铁给撞歪了!你再看那电瓶车的前面,已经被我干毁容了。

老爸在屋里听到这一声巨响后,慌忙跑出来,一看我制造的这一惨象,一怒之下,就把我像扛麻袋似的扛到了楼上,准备请我吃一顿饭“皮鞭子沾凉水,一打一咧嘴”。你不知道我可是个不吃眼前亏的人啊!我为了不让爸爸打到我,心中开始嘀咕起来,咋办呢?突然见我想起韩国鸟叔的《骑马舞》,没办法,试试吧!也许,它可以救我一命呢!

于是,我趁着爸爸寻找“武器”的时候,赶快跑到音响前,很快找到了《骑马舞》这首歌,然后,我就开始模仿鸟叔的样子跳了起来,我整整跳了半个点,给爸爸笑得都直不起腰了,他老人家这么一高兴就把打我的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一看爸爸高兴了,还继续跳,给我累够呛,最后爸爸都累得睡着了,我也累昏了。

我在心中默默地感谢鸟叔的这首《骑马舞》,是他拯救我逃离了这场“劫难”。我从心底里感谢你啊——《骑马舞》!

教师评语:小作者记述了自己闯下的一次大祸,又在惹祸后成功逃避爸爸的惩罚,那时的莽撞、胆大、机灵、可爱的性格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篇文字中。孩童时代的孩子,总是难免会有一些荒唐之事,小作者用自己富有风趣幽默风格的语言,将人物描写的很惹人喜爱。

身边的歌声

第三小学 四年一班 殷浩洋

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歌声,有好听的歌声,有难听的歌声,好听的歌声谁都爱听,可这难听的歌,就有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效果了,今天我就要来说说那难听的歌。

我班同学有76人,其中有72人要管我们班级那另外四个混世魔王叫“霸四”!因为这四个人很特别,特别得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了,就连在老师在面前他们都敢大声说笑。那节音乐课,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了教室,这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因为是新换的老师,她根本不知道我班有“霸四”这回事。老师开始教我们学第一首歌,我们尽情地唱了起来,可那四个人却唱起自己编的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包烟,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不要脸,抽了我的烟,我对警察叔叔说,哥们,给钱!”他们四个大声唱着,把我们都逗乐了,音乐老师顿时气得脸通红,简直跟张飞一样了,她大声问:“是谁啊?”那四个人把手一举,老师很生气,就往他们身边走去,可就在这时他们中有一个吃香蕉的,把皮扔在地上,音乐老师还在气头上,也没注意脚底下,只听“咚”的一下,摔在了地上„„

见老师摔倒了,“霸四”们就不是好声地大笑起来,可除了他们四个人,我们班的其他同学没有一个笑的,不但不笑,我们都对他们怒目而视„„是啊!我们虽然不敢向他们挑战,但愤怒的目光我们却都有。见我们大家都不笑,他们四个终于觉得没趣了,不笑了。

哎,我们班级要是没有“霸四”多好啊!要是没有“霸四”,我们就不会再听到那种难听的歌声了!

教师评语:小作者用记实的语言,讲诉了班级中四个捣蛋鬼的故事。生动而有序的描写,将四个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哭笑不得,孩子的顽皮带给老师们的那种苦恼,真叫是一种“无奈”!然而苦恼之后,却也不免觉得这样孩子的可爱之处。

描写老人歌声篇四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嘉定区清水路小学 汤燕菁

一、教材分析

《歌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20 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眼看大海就要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一个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给大家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救了大家。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过“歌声”这条主线,以及马金纳和其他

落水者在听到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这条副线,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跃然纸上,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

这也是一篇渗透着生命教育的文章,小姑娘坚强乐观的品质给我们增添了

无形的精神力量,鼓励我们要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两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基本具备自学字词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熟练

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运用偏旁部首、汉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独立分析字形。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以学生独立识字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

在阅读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

停顿,逐步养成静心圈划的阅读习惯。通过抓住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对于从未亲身体会过“沉船灾难”的他们来说,怎么引导他们领会在茫茫大海中,小姑娘的歌声对于遇难者的重要意义呢?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拼、扎、隐、抹、脆、昂”等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抹”。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找出描写歌声的词语,感受小姑娘的坚强乐观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2、感受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2、感受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配乐介绍,出示课题 1、师介绍:一个漆黑的夜晚,一艘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沉没了,人们顿时落入冰冷的海水之中。海面上,人们的呼喊声和海水的咆哮声响成了一片,眼看着大海就要无情地吞噬着大家的生命。遇难者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歌声的故事。(配乐)

2、出示课题:19、歌声

(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教师的叙述和音乐的渲染,为学生创设了文本中的情境。教师在介绍中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探究落水者命运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试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船沉了,正当落水的人在海里 时,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 的歌声。一个小女孩用自己 、 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力量,救了大家。

2、学生交流完成填空

3、生齐读填空

(说明:从整体入手,以填空的形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三、创设情境,体会歌声

(一)学习第1节,体会落水者的绝望

1、师过渡: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

2、师引读: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出示: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1)齐读这句句子。

(2)播放录像(感受人们拼命挣扎的画面。)

学习生字“拼”、“扎”。

(“扎”:多音字)

理解“拼命”、“挣扎”

(3)指导朗读,感受人们落水后的不幸。

(指名读,齐读)

(说明: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了“拼命”和“挣扎”这两个词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会落水者的不幸。)

3、师生对话,理解马金纳的绝望

(师:马金纳也和大家一样,对生命充满了渴望。此时,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救生船。10分钟过去了,救生船——没有来,20分钟过去了,救生船还是——没有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救生船始终没有出现。此时的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他的内心感到非常——绝望。)

(1)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筋疲力尽”。

(2)理解“绝望”。

4、指导朗读,感受马金纳的绝望。

(指名读,赛读,齐读)

5、师:此时,马金纳心里会怎么想呢?

想象说话:马金纳绝望了,他心想: 。

(生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二)学习第2、3小节,感悟歌声的力量

1、师过渡:就在马金纳感到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了什么?

出示:突然,远处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1)这是怎样的歌声,自己读读句子,找出描写歌声的词语。

(2)生交流(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3)学习生字“隐”

(4)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2、师: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是谁在唱歌?为什么歌声是断断续续的?„„)

3、自读第3小节,找出相关语句。

交流出示: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1)自己高声读读这句话,圈出描写小姑娘动作的词。

(冒、抹、唱)

(2)体会动词的含义,学习生字“抹”(指导书写:注意“抹”字右半部分第一横比第二横长。)

(3)通过朗读强化两个“又”字的学习,理解歌声断断续续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坚强。

(说明:抓住句中的两个“又”字,通过三次层层递进的情境创设朗读,理解歌声断断续续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在大风大浪中仍然高声歌唱,感悟她坚强勇敢的品质。)

4、师:马金纳听到小姑娘的歌声后,他想些什么?

想象说话:听到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心想

5、师:听到歌声后的马金纳是如何表现的?

出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出示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的句子,对比朗读,感受歌声的力量。

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男女生对比读,体会听到歌声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

6、师:为什么马金纳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生交流:歌声的力量)

(说明: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迥然不同的心理变化,感悟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

7、师:其他遇难者听到歌声后,也有了希望,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交流,注意提示语)

想象说话: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个小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人哆哆嗦嗦地说:....

“ ”„„

(说明:加强说话练习,增加练笔机会,是二年级教学中应当加以重视的。通过这道说话训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歌声的力量。并且抓住这三个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情境说话,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师引读: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9、师:对呀,小姑娘好像就是在用她的歌声告诉人们不要放弃,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生交流:勇敢、坚强、乐观)

10、师引读最后一节,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

四、拓展训练,总结全文

1、人们终于获救了,假如你就是船上的一个人,回到家后会对你的亲人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说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独立整合课文内容。借助教师的板书提示,对课文进行复述,不仅再次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师总结:歌声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安慰、勇气和力量。小朋友们,希望你们永远记得这样的歌声,像小姑娘一样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板书:

19、歌声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绝望 希望

清脆、激昂

(筋疲力尽) (勇气和力量)

描写老人歌声篇五
《片段描写》

(二)散文诗歌朗诵

1、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那条鱼,那条他一生都没见过的美丽的大鱼。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他撑起瘫痪的躯体,费了很长时间才把小船拴在大鱼的身上。他不知道应该让鱼带着他走,还是他带着鱼走。他发现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向这里涌来„„这不公平!你们这些厚颜无耻的强盗,真会选择时机。但我不怕你们,不怕你们,不怕你们!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你们打不败他!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使老人再一次站立起来。他重新举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2、夕阳西下,缟绫飞卷,你修长的身影,像一脉苇叶在风中远去,朝那个预先埋伏好的结局逼近。黄土,皑雪,白木„„从易水河到咸阳宫,每一寸都写满了乡愁和忧郁,那种无人能代的横空出世的孤独,那种“我不去,谁去”的剑客的自豪。是的,没有谁能比你的剑更快,你是一条比蛇还疾的闪电!那是一个怎样漆黑的时刻,漆黑中的你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接着便是身躯重重摔地的沉闷。死士,他的荣誉就是死。没有不死的死士。除了死亡,还有世人的感动和钦佩。一个凭失败而成功的人,你是第一个。一个以承诺换生命的人,你是第一个。你让“荆轲”这两个普通的汉字,成为了一个万世流芳的美学碑名。 “我将穿越,但永远不能抵达。”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是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一天早晨,我一醒来便心情不佳,想到这一天要在单调的例行工作中度过时,便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枯燥、乏味。当我挤在密密麻麻的车阵中,缓慢地向市中心前进时,我满腔怒气地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笨蛋也能拿到驾驶执照?后来我和一辆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我心想:“这家伙开的是大车,他一定会直冲过去的。”但就在这时,卡车司机将头伸出车窗外,向我招招手,给我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当我将车子驶离交叉路口时,我的愤怒完全消失,心胸豁然开朗起来。

5、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

仔细想想,不是吗?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希望我们人人能抛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不容“小恶”,不拒“小善”。

6、有一个农民,自己买到几斤优质的玉米籽,种上之后,收成果真好。村民们纷纷来找他,想买他的籽,他却不卖。他想自己独享这份喜悦。第二年,他又种上这玉米籽,可到秋天收成并不好,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农业专家告诉他,他的玉米接收了邻居们的劣质玉米的花粉,退化了。他后悔不迭,觉得自己非常失败,不但种庄稼失败,做人也失败。人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在帮助和发展着自己。自私,只能是最终打倒自己的那根棒子,成就他人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实例5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 „„

你让我在舒适的靠椅上坐下。 你微现慌张地为我倒茶,送水。 我眯着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 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 „„

你的含泪微笑着的眼睛是一座炼狱。 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着我的灵魂。 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 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

描写老人歌声篇六
《小说》

描写老人歌声篇七
《描写笑的片段》

描写笑的片段

一、哄笑

歌声突然止了。接着就是一阵哄然的大笑声。笑声在空气中互相撞击,有碎了一丝丝的,再也聚不拢来,就让新的起来,追着未碎的那一个,又马上把它也撞碎了。楼房里的人仿佛觉得笑声在黑暗的空中撞击,逃跑,追赶。 (巴金:《家》)

二、微笑

1.这笑也是淡淡的,轻云一样,揉在惆怅里。

2.妈妈轻轻地笑了,像一抹淡淡的霞光从她嘴角上飘了过去。

3.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像是面上的一道涟漪,迅速划过脸部,然后又在眼睛里凝聚成两点火星,转瞬消失在眼波深处。

4、你毫无倦色,快乐地微笑着,那闪着青春光彩的笑容,像—朵在夏雨之后悄然绽开的睡莲,含着晶莹的雨珠,羞怯而又优雅地点着头。 (赵丽宏:《舞忆》)

5、他笑起来脸上的愉快兴奋的样儿,像太阳穿过云彩放射出来。([美]霍德华·法斯特:《我的父亲》)

6、楼梯上一阵女人笑声,一片片脆得像养花的玻璃房子塌了。 (钱钟书:《围城》)

7、四奶奶坐那儿,咯咯咯咯地傻笑着,像只刚下过蛋的鸡。” (老舍:《鼓书艺人》)

8、笑声像一串银铃丁冬响,半入河风半入云,香雾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刘绍棠:《瓜棚柳巷》)

9、黄同志用电筒向我脸上一扫,也许我的表情太惊奇,遏制不住的笑声从她的嘴里进发出来。仿佛黄河的浪花,四处飞溅着。 (杨朔:《潼关之夜》)

10、你的笑声,就像尖尖的柳叶做成的哨音,划着全家人的耳膜,回响在两间并不宽敞的小屋,洒给我们幸福、欢乐。 (孙惠芬:《异地风光》)

11、这干巴巴的笑声显得那么多余枯燥,它像一根烂绳子,突然断了。 ([苏]高尔基:《抱怨》)

12、泛红的脸上飞出笑意,像柔和的阳光在荡漾

13、只见她嘴唇动动,笑像夏天雨后掠过田野的云影,立刻在她脸上消失。

14、又甩给我一串笑,像是脚下的小溪溅湿了我干渴的心田。

15、笑就像是清泉波纹,从他的嘴角的小漩涡里溢了出来,漾及满脸

16、花蕾颤巍巍的张开了口,娇羞地舒展开了花瓣,她的笑不正是这样吗?

17.她转身,露出一个很温馨的笑,连嘴角的弧度,都那么完美到位,充满关爱的眼神,让人无法移开,是的,就这样呗吸引了,笑萦绕在心头,无法抹去。

18她转身,如碧波伴清澈的眼神,洋溢这淡淡的温馨,嘴角的弧度似月牙般完美,或许,这就是天使的微笑,它赶走了所有的阴霾,使我感到天竟然如此的明亮,没有意思瑕疵。

19.眯起的双眼,上扬的嘴角,是我的错觉么,这个人的头发,和阳光一样的耀眼。

20.那张其实很漂亮的脸孔带着几分轻佻,勾起的眉梢唇角仿佛在笑,却又不见亲近平和,同所有人划出一道堑--那是一种看似很近其实又不太近的距离。

21.你笑起来的样子最为动人,两片薄薄的嘴唇在笑,长长的眼睛在笑,腮上两个陷得很举动的酒窝也在笑。

22.然后她看到眼前的人落默的笑,像月亮寂寞得让人心疼。

23.少言寡语,只沉默着听别人的发言,只是始终微笑,所有一切在他眼中就像是一个大笑话。隐约讽刺。

24.水英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她那俊俏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两片薄薄的小嘴唇在笑,疏疏的眉毛和细细的眼睛在笑,腮上两个陷得很深的酒窝也在笑。

25.他的笑容徐徐绽放,红莲一样的妖艳倾城:却是对着空中的一弯悲戚的朔月。棱角分明的轮廓显得极其柔和。他模糊的笑容里面有着宠溺的味道,平和地把她完全包围。

26.银的脸上终于显露出释然的笑容。嘴角向上牵扯起温暖的弧度。

27.她的微笑完全含蓄在口缝之间,口唇抿着的皱痕一直波及面颊,脸上的高凸与低陷几乎全以表示微笑的皱痕为中心。下眼皮差不多是直线的,因此眼眼觉得扁长了些,这眼睛的倾向,自然也和口唇一样,是微笑的标识。

28.春花秋月,是诗人们歌颂的情景,可是我对于它,却感到十分平凡。只有你嵌着梨涡的笑容,才是我眼中最美的偶象。

29.翠儿是这里远近山区里出名的俊女孩,成日价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蹄。

30.菲谢尔森博士的身子突然开始颤栗起来,好象是一阵阵寒战。他说道:“很不错呀,多漂亮的东西。”他的额头起了皱纹,他用两个手指拉着他的胡须。他那没有了牙齿的嘴浮起了一个苦笑,他那眨巴着的

31.大眼睛,穿过阁楼的窗户,向远处凝视,也在苦笑着。

32.建华同学身材均匀,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润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33.她禁不住要笑了,她觉得这个想头很奇特。她的容貌起了变化。她的脸发红了,比较大一点的嘴上露出了笑容,象是满脸开了花。她的灰色眼睛呈现出一团温柔的火焰,她的脸蛋上露出两个可爱的笑窝,连她那无光彩的头发也似乎都在她的优美而放胆的快乐中飘动起来。

34.她笑起来总会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像盛开的桃花一样美。

三、描写老人微笑的句子

1、她一脸的慈祥,笑起来时眼里藏着满满的爱意,温暖如春风。

2、她看着这一切,那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苍老的嘴角露出一丝慈祥。

3、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4、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5、白发苍苍的邻居张奶奶拄着拐杖,脸上笑得像一朵绽开的菊花。她眯起眼睛翻来覆去地看着玉云姐那张录取通知书,好像手里捧的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件稀罕的宝物。

6、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7、爷爷退休已有两年了,瘦瘦巴巴的身架,一脸的鱼网纹。头顶上灰白的头发,好像戴着一顶小毡帽。笑起来下巴颏高高地翘起,因为嘴里没有几颗牙了,嘴唇深深地瘪了进去。

8、爷爷今年七十三岁,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光秃秃的头顶上经常扣着一顶黑色的小毡帽。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踣,那模样真算个“大官”。爷爷是个老鞋匠,平时挣下的钱都花费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爷爷对我的关怀与疼爱,令我终生难忘。

9、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我很喜欢丫在他的身边,数他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我光滑的脑袋上抚摸。平时爷爷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他勤劳、朴实,种了一辈子地。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他总是天下亮就起来干活,太阳落了才带着满身泥土回来。爷爷辛辛苦苦养大了5个孩子。打我记事起,难得听他说上几句话,就是高兴时,遇到我这个最小的孙子只是笑笑。

10、我的奶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头上布满了银发,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她平时总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奶奶的头发是自然卷曲的,看上去中真美;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又清脆又好听。

11、我的奶奶今天的穿戴与平时大不相同:头戴绒线帽,身穿一件崭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条混纺呢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满脸洋溢着喜气,手里拿着一张的红纸,出了门。

12、外祖父是一位年过六旬的白发老人。在他那高高的颧骨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外祖父从十几岁起就从事修鞋工作。他长年劳作,左手的大拇指已经弯曲变形了。

13、他(她)的笑是那么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显得十分和蔼可亲。

14、老人坐在墙角,突出的颧骨顶着一张沧桑的皮。在这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绽开一丛笑,从前额到眼睛,再到嘴角,逐步展开。打满褶皱的前额下一双失神的眼睛慢慢放出光来,浑浊却温润,透着一股祥和淡定,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幸福。

描写老人歌声篇八
《用新课标高三第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环境描3》

描写老人歌声篇九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场面描写的顺序

2、了解生动描写的几种方法

3、学以致用,学会场面描写

重点

1、学习场面描写的顺序

2、了解生动描写的几种方法

难点

学以致用,学会场面描写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我们同学们现在写记事为主记叙文,相当部分同学觉得无话可说,一

件事三言两语就吧一件事写完了,文章干巴乏味,空洞无物。当然我们同学中也有一些同学感到很顺手,事件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同样是写自己熟悉的题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的结果呢呢?关键取决于谁是否会运用“场面描写”。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如何进行场面描写。

二、学习全景式与特写式场面描写方法

1、先展示几幅生活中场面。引出对场面及场面描写的理解。

场面:指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场面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一生活画面的描写。

2、同学们看这两幅图片,说说它们拍摄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他们都是拔河的场面。第一幅重点突出前三个人的动作神态等。第二幅突出的是拔河的整个画面。即特写镜头与全景镜头。

3、师:描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在写作中对全景镜头展开的描写称为全景式描写(面)。对全景中某个特写镜头展开的描写称为特写式描写(点)。他们各有什么优势呢?请大家看(一)1—4. 片段关于“挤车”的场面描写,看看他们采用什么描写方式?并作比较,指出优劣,用三言两语做点评。

明确: 1-2是全景式场面描写,3是特写式场面描写,4是两项结合式场面描

写( 点面结合)

优劣:场面1只写挤车前的情景,刚透出点点“挤”的味来,也就戛然而止。 场面2能扣住“挤”来写,但只有全景式,缺少特写式。

场面3扣住“挤”突出典型人物,但缺乏面上渲染。

场面4既突出“挤”又有全景式和特写式。(点面结合)

4、师:很好!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一个好的场面描写,既要有全景鸟瞰,也要有局部特写,以面托点,以点衬面,面上不透的通过点来表现。

同学们从刚才的4个场面分析中能否总结点关于场面描写的收获?

小结:突出气氛特点(表达主题) 全景式与特写式相结合(点面结合)

三、知道了全景式与特写式相结合的写法,那么怎样才能生动形象的再现当时场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语段 (二)1-3的写法,总结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1、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点评------师生总结

明确: a.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b.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语言形象

四、学以致用:描写你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个场面。(运动场上的一幕)150字左右

展示交流点评

学生用的材料:

一、

1、“笛……”喇叭一声长吼,顿时有如注入了一长兴奋剂,侯车室里的乘客一跃而起,迅速地站到了最前排,几十双眼睛死盯住缓缓而来的六路车,心中默默祈祷:“车门停在我面前吧!”祈祷归祈祷,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人流一起摇动。

2、“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车门涌去。刹那间,空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的——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手……这些手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地上,解放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喊,挤成一团。

3、“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当先。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他右手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已经站在车门踏板上,左手猛力将车上欲下不得的人群拔开,右脚向后一蹬,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钻进了车。

4、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

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求的战斗呀!

二、

1、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姥姥。(选自《红楼梦》曹雪芹)

2、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悉,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音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骄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3、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描写老人歌声篇十
《13 夜莺的歌声》

13 夜莺的歌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吸引人,文章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形象。小男孩的几处话语一语双关,既麻痹了敌人,又流露出对敌人的憎恨,表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值得学生推敲琢磨句子的含义。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或是渲染主题有关的气氛,或是为了表现人物,文章有两处环境描写,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开头一处描写破败景象,显示战争的残酷,中间一处:“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上。”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森林越来越密、越来越深,又暗示小男孩把敌人一步步引入了游击队的包围圈,已到了小孩易退、敌人难逃之地。

课文首尾呼应,紧扣中心,以“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开头,以“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结束,暗示小男孩又在迎接新的战斗。首尾呼应使文章线索清晰。课文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从始至终充满了“夜莺的歌声”:歌声把敌人引到河边,歌声把敌人带进森林,歌声把敌情传给游击队,歌声又在河边响起。这样的写法提示了学生故事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迅速理清长文的结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明白课题在谋局布篇中的作用。

3.能理解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并能借助相关句式来表达,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知识,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一)复习引入

1.请大家浏览全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难没有解决?

(二)品读课文

1.一个战争中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小男孩的,如此沉着镇定地对付敌人,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找一找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学生细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找读画小夜莺和德国军官的五次对话,感情朗读指导。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你读懂了什么?(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怎样读好这个句子?

边读边联系当时的情境。指名读——评价——齐读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野兽”其实是指德国强盗,但德国兵却没有听出来。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

德国兵觉得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天真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3)“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孩子回答。

(一)复习引入

1.请大家浏览全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难没有解决?

(二)品读课文

1.一个战争中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小男孩的,如此沉着镇定地对付敌人,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找一找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学生细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找读画小夜莺和德国军官的五次对话,感情朗读指导。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你读懂了什么?(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怎样读好这个句子?

边读边联系当时的情境。指名读——评价——齐读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野兽”其实是指德国强盗,但德国兵却没有听出来。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天真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3)“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孩子回答。

(一)复习引入

1.请大家浏览全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难没有解决?

(二)品读课文

1.一个战争中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小男孩的,如此沉着镇定地对付敌人,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找一找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学生细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找读画小夜莺和德国军官的五次对话,感情朗读指导。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你读懂了什么?(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怎样读好这个句子?

边读边联系当时的情境。指名读——评价——齐读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野兽”其实是指德国强盗,但德国兵却没有听出来。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天真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3)“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孩子回答。

德国军官想知道森林里有没有游击队,所以突然问孩子,希望突然发问能在孩子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获得真实情报。孩子机警地装做没有听懂他的话,故意用“蘑菇”来和他打岔,巧妙地掩盖了这个敏感的话题。如果孩子回答“没有”会引起德国军官的怀疑,回答“有”又会引起敌人的戒备。故意答非所问,使德国军官进一步认定他是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子,从而放松了防备。孩子的答话,说明他能随机应变,显示了他的聪明机智。)

读时要读出小夜莺的镇静坦然,天真机智。

(4)过渡:小夜莺是多么机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战斗小英雄!接下来,我们来分角色朗

读他与敌人的五次对话。分角色练读——表演读——评价——再读

(三)学习表达

1.夜莺的歌声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大家默读全文,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小男孩是怎样用歌声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帮助游击队歼敌的?

2.交流: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句话既导出了事情的起因,又引出了下文。小男孩学夜莺的叫声,是用来吸引敌人的注意。果然,敌人“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发现了他。)

(2)、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这句话含蓄地告诉我们:游击队已经作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已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说明游击队已经从“夜莺之歌”中完全掌握了敌人的兵力情况,并作好了战斗的准备。)

(3)、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句话表面看来是赞美夜莺的歌声宛转动听,实际上是赞美小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里起了点题的作用,也可以看出课文注意了前后照应。)

(4)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

(“学夜莺唱,学杜鹃叫”以便后来他用不同鸟叫和游击队员联系时不引起敌人的主意。在这里夜莺和杜鹃不仅仅是鸟叫,而是联络暗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并能借助相关句式来表达,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理解课题的含义。

(一)默读第四段,思考

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两节起什么作用?(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4.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二)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

3.你还知道那些战斗中的小英雄?

4.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这个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小夜莺,记住小夜莺的歌声吧!下节课,我们将去认识一位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小英雄,他就是——小英雄雨来.

(三)听写词语

1.同桌批改,订正。

2.对错的比较集中的词语讲解、辨析,加强巩固。

(四)作业

1.摘录5段写人物动态的句子。

2.摘录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3.阅读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课外)

【板书设计】

诱敌

13 夜莺的歌声 传信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歼敌

再诱

14 小英雄雨来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与上一篇课文相似,同是战争年代的故事,同样是一个热爱祖国、勇敢的少年。可以延续上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尝试自己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相比之下,雨来比夜莺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他与妈妈的较量,突出了活泼可爱的特点,勇敢则体现在与敌人的较量上,这些都显而易见,教学时,可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这一环节中。但雨来之所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勇敢地同日寇作斗争,是因为雨来对祖国朴素的爱,使他从单纯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小战士。文章中有两处写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隐含他这样做的思想基础。这两处语句的含义,需要学生对那场战争有所了解,才能体会。 本文篇幅较长,但已分成六个部分记叙,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帮助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要求太高,可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对加小标题要求也不能过高,只要学生基本上概括了本部分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亦可选用文中合适的词。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正如作者管桦在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写道:“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学习《小英雄雨来》,不仅要让雨来成为当今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那段历史里,有一群像雨来一样的少年英雄,如《二小放牛郎》《查路条》《小兵张嘎》《鸡毛信》等,拓展阅读这些作品,让学生牢牢记住《小英雄雨来》中那句不止激励过一代人的名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简要复述课文。

4.进一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感受民族小英雄雨来活泼、勇敢、机智的形象。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用小标题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积累象声词。

2、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课前同学们预习了《小英雄雨来》,我们先来读读文中的生字词,看谁掌握的好。

[出示生字词:苇絮、黝黑发亮、青布裤褂、几倍、姥姥、门槛、劫难、撒谎、吆喝、飘飘悠悠、光溜溜、一骨碌]

二、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和同桌商量。

(一部分: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这条河里游泳,他会很多种姿势,其中仰泳的本领最高。

二部分:秋天,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三部分: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了,只有雨来一人在家。忽然,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的追赶跑了进来,藏到了水缸下面的洞里。雨来想跑到别的院子时被鬼子抓住了。 四部分:鬼子几次问雨来看没看见有人跑进来,雨来都说没看见,鬼子气急了,凶狠地打了雨来,雨来还说没看见,最后鬼子要把雨来拉出去枪毙。

五部分:村里的人们听到了河沿上的枪声,都以为雨来被鬼子打死了,人们都十分难过,大家都哭了。

六部分:人们在河沿上正为雨来难过时,忽然看见河水中露出个小脑袋,仔细一看原来是雨来,大家都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凭着自己的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三、用简练的语句为六个部分写小标题。

(一)这是我们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现在我们能不能用更简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哪位同学能在这个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学生回答:1.雨来喜欢游泳。点拨:不错,已经很简练了,可是这部分仅仅说雨来会游泳吗?

2.雨来游泳本领高。点拨:好,既简练又概括了主要内容。其实直接说“游泳本领高”都行。)

(三)[边板书“游泳本领高”边说]同学们概括的这个短语就好像给这部分内容加了一个题目,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把这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1.主要内容和小标题都概括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

(四)小标题的特点找得挺准确,下面我们要给2—6部分概括小标题了。每个小组承担一个部分,每位同学先自己在书上概括小标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组里意见统一后就把确定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哪组概括好了哪组就上来写,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学生完成小标题,老师巡视,特别注意哪组存在困难。)

四、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读读小标题,用一段通顺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

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细品读,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2、体会课文写景与表达中心思想的关系以及文中首尾呼应,比喻等写作特色。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8759.html

    【描写老人歌声】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