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李白诗篇一
《李白诗解》

追寻李白(二)

1、《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发:启程。朝:早晨。

(2)白帝:白帝城。

(3)辞:告别。

(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5)还:归;返回。

(6)猿:猿猴。

(7)啼:鸣、叫。

(8)住:停息。

(9)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2]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

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4]

2、《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抒发和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1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

⑶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⑷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语:说话。恐:恐怕。惊:惊吓。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1]

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曾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一次去拜访山中一位道士,却没有见到他,便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五言律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

【戴天山】 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

【不遇】 没有遇到

【吠】 狗叫

【带露浓】 挂满了露珠

【树深】 树丛深处

【霭】 云气

2

【倚】 靠

译文

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在林间常见到小鹿,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听不到钟声。来到道院前可道士不在,只见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人不知去了哪里,吾焦急地倚松两三松。

4、《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⑴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⑵尽:没有了。

⑶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⑷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2]

3

5、《秋浦歌》,作者李白,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译文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象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6、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李白

我来何竟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 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腹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4

注释

(1)高卧:这里指闲居。

(2)日夕:朝暮,从早到晚。

译文

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使我来到了这个地方?使我尝尽了孤独乏味的闲居生活。自从你离开之后,每日每夜陪伴我的,只有那老树,以及萧瑟的秋风吹叶动之声。本想借酒消愁,怎奈鲁酒太薄,不能醉人;本想借歌解忧,怎奈齐歌虽艳,却听之无绪。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追随着你一同南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746年(即天宝四年,一说作于天宝五年)秋。744年(天宝三年)春,李白离长安,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33岁,却仍未进入仕途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梁园(河南商丘)相会,并同游孟诸(山东单县)、齐州(济南)等地。分手后,李白到齐州紫极宫请高如贵天师授道箓,正式履行仪式入了道籍。杜甫寻找道师未遇。第二年秋,两人又在东鲁会面。他们情投意合,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白同寻范十隐居》)的地步。不久两人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也东游吴越。此后便再未会面。

7、《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篇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自己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

上 李 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

5

李白诗篇二
《李白诗》

李白诗篇三
《李白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之所去,愁倚两三松。

【题解】

戴天山,又名盖天山,在今四川江油市北太华山后三十里。此诗为李白少年时在家乡所作。此诗写得很有层次。首联写穿村过水,一路所见;中两联写入山渐深,林幽壑静;尾联写寻人不见,心情惆怅。诗中不用一典,纯乎白描,然工丽精致,色彩鲜明,才情超逸,已见太白凤雏之态。前人评曰:“通为秀骨玉映,丰神绝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注释】

[1]“犬吠”二句:前句是说犬的吠声在水上回荡。此句暗示水边有人家。后句“带露”二字,暗示是早晨。 [2]“溪午”句:道观有中午敲钟的习惯,中午还听不到钟声,暗示道观中无人。 [3]青霭:深山密林中晨暮间的一种青色的岚气。此句暗示天色已晚。 [4]两三松:是说所倚不止一处,言所等时间已久。

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壁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清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题解】

雍尊师,名不详。尊师道士的尊称。此诗约作于未出蜀时。是写太白深山访道士之诗。头两句是写雍尊师隐居高山,远离红尘;三四两句是写寻访途中所历所见;五六两句是写隐居附近的景物;末两句是写与雍尊师相见,语竟而别。此诗写的工稳秀丽,章法严谨。

【注释】

[1]群峭:群峰。峭,指陡峭的山峰。 [2]“逍遥”句:是说在山中生活逍遥自在,不记年月。 [3]青牛、白鹤:俱用道家典事。《列仙传》载,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玉策记》载,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 [4]“语来”句:是说两人谈了很长时间,不知不觉,暮色已经来临。江色,江上的烟景。 [5]寒烟:山间带有寒意的晚岚。

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琼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题解】

此是李白在开元八年(720)春游成都时所作。锦城,又名锦官城,即成都。散花楼,故址在成都市东北隅。杨齐贤云:《成都记》“:……散花楼,在摩诃池上,

(隋末)蜀王秀所建。”此诗清新流丽,写景如画,末两句流露出青年李白初到大城市耳目一新的喜悦之情。

【注释】

[1]“朝光”句:是说早晨的太阳照耀着散花楼。 [2]珠箔:珠帘。琼钩,玉制的帘钩。 [3]“飞梯”句:楼梯如在云中。极言楼之高。 [4]散我忧:一作“散我愁”。 [5]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之间,长江流经处。 [6]双流:指郫江和流江,二江流经成都。

李白诗篇四
高考李白诗》

李白诗歌高考

2002年全国卷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曲的寓意”、“本诗的思乡之情”、“折柳的关键作用”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如认为“折柳”不是全诗的关键,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注释:

1.洛城:洛阳。2.《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

简析: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2005福建卷高考题: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0.(6分)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赏析】: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

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诚然,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2)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16.(6分)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赏析: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 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 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 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 “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

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16.(6分)(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赏析:

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喜欢音乐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听了一支美妙绝伦的曲子,感动得不得了,但却很难把乐曲的高妙和自己在欣赏时的那份感动与共鸣告诉别人。无论怎么形容,最后还是只能无奈地说一句: “妙处难与君说”啊!所以,很多东西都可以和人分享,唯独音乐却只能独享。尤其是在录音技术和设备没有发明之前,用其他形式来再现瞬间即逝的乐音就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天才就是天才!李白却有着超凡的本领,他用文字为我们保存了一场“古琴独奏”音乐会的实况。

李白诗篇五
《李白诗中名句》

李白诗中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4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

4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

4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4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山东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44、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45、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

46、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47、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

4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49、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5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词》

5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

5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书怀》

李白诗篇六
《李白诗四首(芳)》

李白诗篇七
《李白诗四首cj》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91297.html

    上一篇:美女的诗句

    下一篇:形容诗的成语

    【李白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