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篇一
《关于道德品行的古诗词》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讲解】善于做官的,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往往招来怨恨。意谓为官者

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讲解】济:(对事情)有益。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敷、荣:指花叶繁盛。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

【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

【讲解】布衣:平民。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平(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平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

【讲解】学习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习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讲解】卑:谦恭。瘁:这里指贫困。意谓谦恭而不失于礼义,贫困而不失廉洁。也可理解为谦恭而有分寸,贫困而不志短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出处】《礼记·大学》

【讲解】广:开阔,坦率。胖(pán):安泰舒适。意思是;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具备良好的品德能有益身心,心地坦然就会显得安泰舒适。

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讲解】奋发努力,勤恳工作,从而达到富有;磨炼才能并使情操光明,从而求得高贵。意谓富贵要凭实干和德才换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讲解】知:同"智"。距:同"拒"。专己:刚愎自用。意谓多看的人知识广博,多听的人聪明;拒绝别人意见的人闭塞,刚愎自用的人孤立无助。意谓人要多见、多听;接受意见而不自以为是。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之谓大公。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讲解】把天下人的功绩作为功绩,但不把那功绩认作自己的功绩,这就叫做最大的公心。"功其功"的第一个"功",意动用法,把……认作自己的功绩,此句话劝戒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已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担心地位不高,而担心道德修养不高。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处】《庄子·田子方》

【讲解】对于人来说,没有比思想颓废、精神萎靡更可悲的了,至于躯体的死亡,那倒是次要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讲解】释:解除,免除。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让全天下的人们得到利益;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全天下的人们免除祸害。此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赞美。

天下自有公论,非爱憎异同能夺也。

【出处】宋·陆游《跋东坡谏疏草》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某人某事,天下的众人自然有公正的评论,不是哪个人的爱憎和看法的不一能够改变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讲解】不清心寡欲就无法使志向明确,不平心静气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讲解】意思是:地位高了不要欺凌地位低微的人,富有了不要瞧不起贫穷的人。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讲解】丹青:绘画用的红绿颜料,这里指绘画。意思是:酷爱绘画竟不知道已近年老,视富贵荣华引如过眼浮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出处】清·石达开《入川题壁》

【讲解】肝胆:喻勇气、血性。意思是:我视黄金如粪土,刚强正直的气质如铁一般坚硬。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出处】《老子》三十九章

【讲解】意思是:果真尊贵了,就要以卑贱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为基础。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出处】《老子》

【讲解】不拘泥已见,所以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名声远扬;不自夸,所以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不衰。

集众思,广公益。

【出处】《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讲解】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对大家有益的意见。意同成语"集思广益"。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出处】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讲解】得死所:得到死得合适的地方,形容死得有价值。意思是:哪个人不会死?可贵的是死得要有价值。

士皆知有耻,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出处】清·龚自珍《明良论二》

【讲解】士:读书人。耻:羞愧,羞辱。这句话指出了士人有无羞耻之心与国家有无羞辱的直接关系,说明知识分子立身要先知耻的重要性。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处】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

【讲解】孤:孤寒。直:刚直。意思是: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是贫困而不得意,何况我们这样身世微寒而又刚直不阿的人呢!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出处】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讲解】本心:根与心,喻坚贞操守。美人:喻君王。意思是:以美德贞操自励,不求闻达于朝廷。

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

【讲解】惊:惊喜。疾:憎恨。意思是:见到好人好事如同遇到惊喜的事一般,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

【讲解】疾:恨。章:同"彰",显著。君子在社会上活动、跟人交往,最痛恨的是名望品德不显著。意谓人的交往,要以好的名声和德行为基础。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讲解】激:冲击。浊:脏水。冲去污水,扬起清水;憎恨坏的,喜欢好的。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出处】晋·陶渊明《拟古》

【讲解】既没:已经死了。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在世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死了以后他的名望还留传百世。

身修然后可以治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官。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诽》

【讲解】然后:这样以后。意思是:自身修养好了,就可以把家治理好;家治好了,就可以把官府治理好。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出处】《格言联璧·从政》

【讲解】勤奋能够弥补天资的不足,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美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意谓劝人学习别人优点,改正自己身上与别人相同的缺点。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出处】唐·韩愈《举张甫自代状》

【讲解】嫉:同"疾",憎恨。恶:坏人坏事。雠:同"仇"。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恨仇敌一样,看见好人好事如同饥渴求取食物与水那样。

勇不虚死,节不苟立。

【出处】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讲解】虚:白白地。不苟:不随便。意思是:真正勇敢的人不会去白白送死,美德节操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成就的。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篇二
《关于“道德情操”的古诗句》

请问关于“道德情操”的古诗句有哪些?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2-6 20:40 | 提问者:锦瑟1234567

最佳答案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现用以说明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

2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这是通过自画的墨梅表现出作者清高绝俗的节操。

3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桑榆: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本句借绚丽的晚霞为喻,用劝勉的口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精神。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篇三
《道德诗歌.》

道德诗歌 祝春花 给予 理想给予我渴望, 创新给予我力量, 感激给予我人性, 事业给予我食粮。

学习给予我智慧, 信任给予我情商, 使命给予我责任, 纪律给予我形象。

春风给予我复苏沃土, 夏雨给予我秧苗茁壮, 秋日给予我硕果金黄, 冬雪给予我素裹银装。

事业给予我奋斗时光, 家庭给予我儿女情长, 和谐给予我包容理解, 德行给予我襟怀坦荡。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篇四
《道德诗》

诗朗诵: 道德与榜样的力量

王: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

李:英雄圣贤的事迹与日月争光

王:往昔,大舜孝老爱亲,德行广闻天下

李:孔圣人的道德观更是山高水长

王:昨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语在我们的耳边久久回荡

李:“全党全国都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 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王:今天,我们将身边道德模范的事迹传扬

李: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共同感受—— 合:道德与榜样的力量!

王:崇德尚善,大爱无疆 勤劳勇敢的蒙阴人民 始终满怀对党的赤诚,对共和国的热爱

李:前赴后继,英雄辈出 多少革命先烈血洒疆场 沂蒙六姐妹美名远扬

王:而今天,精神文明之花漫山开放 建设美德蒙阴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县级、市级、省级道德模范 一朵朵、一片片争奇斗妍

李:她的芬芳是沂蒙精神的接力传承 她的美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王:山东省道德模范邢连凤,曾入选中国好人榜 她带着公公改嫁无怨无悔 她用真诚的爱和坚强的毅力 为一个不幸的家庭撑起了一片美丽的天空

李:被誉为兵妈妈的刘孝珍, 四十年如一日 先后把四个儿子,五个孙子孙女送到了部队 她用爱党爱军爱国的实际行动 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沂蒙颂歌

王:县医院秦元杰 德医双馨的楷模 他用精湛的医术和超负荷的工作为一个个病人解除了痛苦 2010年,他又奔赴援川第一线 谱写了一曲中华一家亲的友谊之歌 李::蒙阴文友家禽养殖合作社创始人刘文友 以合作求发展 以服务为目的 把360多家养殖大户横向联合,集体闯市场 互助诚信得到人们广泛赞誉

王:孙迪秋,一位70多岁的普通农民 为了保护邻居的财产安全 火灾面前临危不惧 在房屋倒塌那一刻, 他用他瘦小的身躯支撑起了道德的脊梁。

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郑全义 是我县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他用博爱的善举 引领了我县社会慈善事业的新发展

王:县报记者张圣虎担当责任记录历史 他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 在第一时间勇闯火海 把武警消防官兵奋力扑火的感人场面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李:李莹,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榜样 身残志坚意志刚强 她以张海迪、海伦凯勒为榜样激励自己迎风飞翔 创作的大量精美诗文打动了无数网友 捐献遗体的协议更是让她赢得了人们尊敬的目光!

王:朋友们,这就是模范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道德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模范 只有良知和美德得到褒奖 社会正气才能得到真正弘扬

李:也许道德模范只是一颗星 而他们的身后却是满天星光 也许道德模范只是一棵树 可他们的身后却是林海莽莽

王:在这块红色热土上 爱和付出必将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 道德之花必将开遍沂蒙大地

李:我们的和谐蒙阴一定更加繁荣 我们的生态家园一定更加美丽

王:我们高唱诚实守信之歌,努力恪守社会公德,忠诚尽责, 率先垂范; 李:我们高唱敬业奉献之歌,努力恪守职业道德,勇于创新, 共谋发展;

王:我们高唱孝老爱亲之歌,努力恪守家庭美德,尊老爱幼, 幸福美满;

李:我们高唱自强不息之歌,努力恪守个人品德,奋勇争先, 再谱新篇;

王:让我们高举旗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李: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航道上,为建设富强壮美和谐幸福蒙阴,

合:高歌猛进,扬帆远航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篇五
《配乐诗朗诵《道德》》

配乐诗朗诵《道德》

男:道德是什么?

它是五千年岁月长河中,最清澈、最纯净的甘露, 荡涤着世俗、邪恶、腐化的污垢,

呼唤着伟大、正义、廉洁的声音,

一路驰骋,生生不息,

让一个泱泱大国从复兴走向繁荣富强。

女:道德是什么?

它是早晨八九点钟.最耀眼.最灿烂的阳光,

它为我们的心灵.照进一片渴望.已久的温暖,

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最完美的统一, 把为人民服务.写进青春的履历,

让年轻的心,投身历史洪流.只为信仰而跳动。

男:道德是什么?

他是胸前的红领巾,飘扬在幸福和平的年代,

国旗的一角写着先辈们的叮咛,

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尊敬师长,

简单的话语都是成长不变的座右铭,

道德传承的火炬,在你我心中熊熊不息。

女:道德是什么?

他是崇尚美的精神之光永远闪烁,

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中寻找归宿时.碰撞出的美丽火花, 是萌发在.人们心中.等待瞬间绽放的幼苗。

男:道德可以很小,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真心的谦让,一缕

淡淡的微笑,都可以使人们感到道德的存在。

女:它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仅仅伸出友谊之手即可, 简单到.轻抬自己的双脚.让稚嫩的小草免于践踏。 男:道德可以很大,可以胸怀天下,博爱万物; 道德可能很难,难到你必须跨过沟沟坎坎,

难到你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生命!

女:这就是道德,

它为我们的社会构筑起温馨和谐的梦想。

男: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道德,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模范,

女:只有良知和美德得到褒奖,

社会正气才能得到真正的弘扬。

男:也许道德模范只是一颗星,

而他们的身后却是满天星光,

女:也许道德模范只是一棵树,

可他们的身后却是林海莽莽。

男:在这块充满生机的热土上,

爱和付出必将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

新无止境,泰达天下,道德之花必将开遍新泰大地。 女:我们的和谐新汶一定更加繁荣,

我们的生态家园一定更加美丽 。

男:我们高唱诚实守信之歌,

努力恪守社会公德,忠诚尽责,率先垂范;

女:我们高唱敬业奉献之歌,

努力恪守职业道德,勇于创新,共谋发展; 男:我们高唱孝老爱亲之歌,

努力恪守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幸福美满; 女:我们高唱自强不息之歌,

努力恪守个人品德,奋勇争先,再谱新篇; 男:让我们高举旗帜,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 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航道上,

为构建和谐街道,打造幸福新汶,

.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篇六
《关于理想的诗句》

关于理想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 曹操《龟虽寿》)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战国 荀况《劝学》)

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 刘安《淮南子》)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 老子《道德经》)

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 班固《汉书》)

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 韩婴《韩诗外传》)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国志》) 陈寿《三(晋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 荀况《儒效》)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宋 陆游《剑南诗稿》)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篇七
《诚信有关的古诗词》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

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

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汉〃乐府古辞《满歌行》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清〃李光地《性理精义》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聪明正直者为神。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92483.html

    【有关道德的诗词诗歌】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