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词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爱国的词篇一
《爱国主义诗词》

《离骚》中爱国诗句应该不止四句,但我认为这四句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爱国主义情怀的诗句、格言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吴玉章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陆游的《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岳飞的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年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作品】:过零丁洋

【内容】: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代】:南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作品】:己亥杂诗

【内容】: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爱国的词篇二
《爱国词》

爱国的词篇三
《爱国诗词》

爱国诗词

1、《田中奏折》抗日名将杨靖宇 世上岁月短,囹圄日夜长。民族多少事,志士急断肠。

2、《西征歌》 抗日名将杨靖宇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寇心胆惊。纪律严明,到处宣传,群众齐欢迎;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战争!

3、《毛泽东主席颂》(现代)刘少山 开国元勋首大功,人民爱戴寸心忠,千秋创业睡狮醒,统一中华赞我公!

4、《毛泽东同志诞辰百周年》(现代)刘少山 星火燎原革命风,太阳不落在心中。大山三座今推倒,解放中华举世崇。

5、《彩云归》(现代)田茂生 紫荆花引凤,莲蕊戏蜂飞。南海濯尘耻,濠江吐曙晖。台湾何处去?祖国唤儿回。华夏团圆日,彩云驾鹤归。

6、《惜别》(现代)李存孝 今夜月儿分外鲜,月人相伴两团圆。此生此夜难长久,明月明年何处看。千山难隔怀亲念,万水长迎游子还。莫道乡亲多怠慢,家园水土也香甜。

7、《刘胡兰》(现代)李谟言 小小英雄刘胡兰,苍鹰乳虎不心寒。公堂对簿横眉怒,面壁相持冷笑观。残暴荒淫全不顾,飞扬神采尽开颜。精忠报国千秋颂,主席题词万古刊。

8、《江姐》(现代)李谟言 红岩洞内出英雄,沥胆披肝向党忠。铁监豪吟三部曲,囚歌高唱五星红。木兰浩气千秋凛,江姐坚贞万古崇。烈火焚烧浑不怕,挺身就义亦从容。

9、《香港回归》(现代)杨元洲 闻道交权归故主,一朝洗雪百年侮。明珠碧海焕雄姿,重谱新章留万古。

10、《澳门回归》(现代)杨元洲 港澳回归双比翼,蓝天无际任翱翔。繁星灿烂结虹彩,春雨催花得艳阳。

1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2、《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3、《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4、《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5、《沁园春 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6、《对酒》(现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爱国诗词中的浩然之气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品赏中华文明浩瀚典章中的爱国诗词,有不可胜数的充满战斗精神的名言

警句,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当代军人铸造战斗精神的精神源泉。随手采撷几瓣,读来令人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诗词泣血的字里行间,令人展卷仰止,感慨有三:

一曰爱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为国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代表了历代爱国志士“愿得此身长报国”、“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誓言,似乎让我们听到了千百年来无数热血男儿在灵魂深处发出的对祖国剖心明志的呐喊。从“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到“死犹未肯输心去”的黄宗羲,从“恨死犹衔负国殇”的翟式耜,到“将军徒手犹搏战”的关天培,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不惧仇人气焰高,频倾赤血救同胞”的秋瑾,国家有难时,他们“视身若敝屣”;民族危亡时,他们“临难不顾生”。镇守边关,“拔地参天是勇将”;问鼎中原,“安邦定国尽忠臣”。诗词中一首首长虹贯日般的慷慨高歌,不仅描摹了历代将士以身许国、效命疆场的英雄壮举,也道出了历代爱国志士捍卫民族尊严的共同心声。

二曰忠贞守节。“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忠贞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天祥所作《正气歌》“为严将军头,

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四句诗中,列举了严颜、嵇绍、张巡、颜杲卿四位先贤,虽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其气壮山河、慷慨忠义的音容仍在眼前,值得我们后来人永远记住。在这些诗词中,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隐忍苟活,也不在于享受世俗的荣华富贵,而在于实现和维护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的道德和尊严。从东汉马援提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的豪言以来,历代效命疆场的军中将士,都以“马革裹尸”作为军人奉献精神的体现。历代将士这种“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断头今日意如何”的义薄云天的节义观和生死观,令“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值得我们当代军人继承和发扬。

三曰不畏艰苦。“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军人的职业从来都是与艰苦为伴的,常常陷于“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的恶劣战场环境。然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爱国志士,却表现出了坚定的必胜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像过着“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非人生活的苏武,能够“十年持汉节”、“留胡节不辱”;诗人陆游在“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的艰苦条件下,还满怀豪情地写道:“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纵是“飞霜掠面寒压指”,置身裂肤堕指的冷,也动摇不了诗人“一寸赤心惟报国”的忠诚。

古来沙场征战苦。在“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却表现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毛泽东的眼里,五岭逶迤,如细浪奔腾;乌蒙磅礴,如走泥丸;金沙江水的澎湃汹涌,不过是拍暖了云崖而已。

“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强大的战

爱国的词篇四
《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 军 行 (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于春的古诗词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关于夏的古诗词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关于秋的古诗词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于冬的古诗词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惊 雪 唐·陆畅

怪得北风急, 前庭如月晖。 天人宁许巧, 剪水作花飞。

别董大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关于节日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有关友情的古诗词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渭城曲》【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唐·李 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关于花的古诗词

咏梅(王安石)北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关于酒的古诗词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关于月的古诗词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爱国的词篇五
《宋朝爱国词发展研究》

宋朝爱国词发展研究

摘要:

宋朝的爱国词,被认为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珍品,他反映了哪个时代的一种文学潮流。宋朝的爱国词一洗五代以来弥漫在词坛上的柔靡绮丽之风,以对祖国火一般的赤诚,唱出了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壮烈歌词,这些笔力苍劲,格调豪壮,意境开阔的爱国词,汇集成一股气势磅礴的文学新潮,在宋代词坛上奏响了爱国主义战歌的序曲,成为中国词史上的宝贵遗产之一!

关键词:宋代 爱国词 发展历程 思想意义

Song Dynasty patriotic word development research

Song Dynasty's patriotic word, was considered that is in our country classical literature art valuable thing, which time one literature tidal current has he reflected. As soon as since Song Dynasty's patriotic word has washed Five Dynasties to fill the air in the word world the supple waste beautiful wind, by to the motherland fire general absolute sincerity, sings fervently, fills people with enthusiasm heroical lyrics, these vigorous brush strokes, style grand and heroic, the ideal condition open patriotic word, collects all at once the potential boundless literature new tide, has played the patriotism battle song overture in the Song pronoun world, becomes one in Chinese word history precious inheritances!

key word :Song Dynasty patriotic word development process Thought significance

爱国词的产生

词作为宋代的重要文学形式之一。这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体诗,初起于隋唐之际,中唐以后流传渐广引起了一些文人的注意。晚唐五代文人写词风气盛行,出现了温庭筠、韦庄李煜等著名词人。宋词,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方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因而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珍品,而那些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篇章更为人所推崇,读来尤为脍炙人口。从北宋初期的范仲淹到王安石,至中后期的苏轼、黄庭坚、贺铸等人,他们以词这种

文学形式来反映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唱响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爱国词!历经北宋时期的酝酿和积蓄,爱国词在南宋发展到了高潮阶段,从初期的张元干、岳飞、张孝祥、李清照等人到爱国词的集大成者辛弃疾到后期的姜夔、文天祥等人,他们以词为武器,要求驱除强虏,恢复中原,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战歌!

宋代爱国词产生的历史原因

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至1279年元灭南宋,在两宋的300多年间,一直饱受边患的困扰。两宋的统治者所采取的对内、对外的方针、措施都没能解除这种危机!从北宋积弱积贫到“靖康之难”再到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一批具有强烈强烈忧国忧民精神的文人、士大夫以词这种文学样式唱出了要求抵御外辱,恢复失地的时代强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宋虽统一五代十国,但实际辽、夏、金侵犯仍频,腐朽的两宋王朝惟以岁输金帛,粉饰太平为计。忧时名公多遭窜斥流离,无由展其抱负,挽回积贫积弱之势。初期仅有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 [1]之慨叹,其后苏轼亦空怀“西北望,射天狼” [2]的豪情壮志,一直到北宋末期,贺铸以淋漓尽致之《六州歌头》直抒爱国之豪情,但亦不能跃马横戈、立功于疆场。

靖康事变,徽钦蒙尘,北地沦陷,天翻地覆,万户伤心。一时李纲、赵鼎、李光等四大名臣奋起抗敌,词作沉雄,揭响入云。大将岳飞更以直捣黄龙为天下唱,《满江红》《小重山》等词,流传至今,同时张元干有《芦川词》,张孝祥有《于湖词》,皆大气磅礴,名扬四海。适辛弃疾自北归南,词作愈富,词情愈炽,奔腾澎湃,称霸词坛。先后有陆游、陈亮、刘过、刘克庄皆志同道合之爱国英雄,无如君相昏聩,只图乞和苟安,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宋亡,文天祥被俘燕京,宁死不屈,其词虽不多,但丹心一片,光芒万丈,诚足于《正气歌》并传。琴师汪元量屡访天祥于狱中并与之唱和,可谓天祥知己,其词亦爱国情殷,苍凉悲壮!

北宋时期的爱国词

北宋初期由于中央集权的建立,客观上使当时人民有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从而促使商业繁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就给封建文化的继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当时的夏辽还无暇南顾,从开国金入侵这100多年内统治阶级的一些人陶醉于他们时代的“承平气象”之中,这就为北宋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北宋初期的词人继承了唐五代和花间词

派清新、明丽、婉转、缠绵的词风,这一时期从整个词的发展历史来看属于词发展的初期,词人这个职业为多数人所不耻,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式,使更多词作反映的是一些日常生活,词的功用是用于娱乐的。早期的爱国词并不是由专职的词人所创作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北宋积贫积弱的政策已渐显其弊端,而范仲淹作为一位多在边疆亲临一线的官员,深切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和守军的艰苦,于是在康定元年(1040)八月,在受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时创作了《渔家傲》一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河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描写了边地荒凉,大军戍守艰苦。“燕然未勒归无计”道出自己灭敌的雄心壮志。而“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则是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正是由于范仲淹有这样的胸襟抱负和生活实践,同时又有文学才华与修养,所以才能写出这首词。可以说这首词开了宋朝爱国词的先河,但当时想范仲淹这样的人并不多。在宋初的词人中,作品较多,称为词坛领袖的是宴殊和欧阳修,但宴殊的词风接近西昆派,词的内容狭窄,典雅华丽。欧阳修的词在境界的开拓和抒情的深度上超过了宴殊,在他的《朝中措》一词中感慨宦途的风波,叹息年华的消失,表现他的政治情绪和人生观点。这样的作品已经开始突破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手法,为后来苏轼一派的豪放词开了先路。北宋词的爱国精神集中体现在苏轼的豪放词中,苏轼出身在一个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询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幼年时代就接受了丰富的文化教养和熏陶,苏轼在青年时代就表现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针对北宋积弱积贫的现状,写了二十五篇《进策》和《思治论》提出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思想,正是由于苏轼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他的词中渗透着浓郁的爱国气息。苏轼对词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给词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轼扩大了词的意境,他的词体伤今怀古、记游感旧、言志抒怀、谈禅说理描写祖国的壮丽河山,使词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艺术境界。在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以一种服老的口吻抒发了自己豪气,

写出了射猎的壮观。而在词的下阕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万丈雄心,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词中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

问句,自比冯唐,希冀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也深寓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3]的感慨。而在最能代表苏轼豪放风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中抒发了词人对雄伟壮阔的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英雄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功业未就,早生华发的感慨。通过对周郎好整以暇,从容克敌的英雄气概的热切歌颂,反映了作者热切要求保卫祖国,消灭入侵之敌的爱国思想,全词境界开阔,豪情激荡。其中虽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不过是词人被贬黄州,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自我慰藉和牢骚,这类的爱国词,在苏轼的创作虽不多,可是却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被南宋辛弃疾等人所继承和发展。在此后,北宋的词人大多收苏轼的风格的影响,在黄庭坚的《水调歌头》中以“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戍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对君主昏庸,将相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以“翠蛾羞”影射北宋对辽、夏的屈辱政策,并为统治者敲响警钟:以屈辱博得的“戍虏和乐”是不能长久的!北宋后期的贺铸继续抗起爱国词这面大旗,他虽不属苏门,但爱国词却深受苏轼豪放词的影响,在《六州歌头》中“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以词反映了国家正当多事之秋,空有请缨却敌、投笔从戎的壮志雄心,却苦于报国无门。显得豪壮而悲凉。

从整个北宋来看,虽有边患之忧,但终能守住疆土,而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来看只有到了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才会爆发异乎寻常的爱国力量,这也可能是北宋爱国词没能达到一种高度的原因,而从整个文学史来看,北宋时期的爱国词属于酝酿和发展阶段。从范仲淹到苏轼,爱国词都是一些个别的作品,而他们更多不是专职的词人,而是走入仕途,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北宋命运的担忧,从而以词的形式来抒发内心深层次的爱国情感,中虽有苏轼对词风的转变,但从整个北宋词史来看,爱国词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没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南宋时期爱国词的发展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同年五月赵构称帝于南京应天府,改元建炎,随即南渡。“靖康之变”像空前巨大的雪崩一样,将无穷的灾难降临到宋室臣民的身上。词人也随宋室纷纷南渡。当时金兵入侵,徽钦被掳,眼见大好河山沦于异种。一时爱国志士群起御夷,所谓豪杰者流,痛祖国之丧乱,哀君王之沦夷,投鞭中流,击楫浩歌,其护爱国家的热忱,怀抱的伟大,胸襟之宏阔,性情之壮美,发为词歌,岂独豪放而已?

原来北宋一代,对于外族,只持保守和平,退让主义,只要能保守暂时的苟安,无论如何签条件退让都是可以的,所以北宋二百年的天下只在忍气吞声下过活了。虽有范仲淹之流,也不过是偶感而发,到了南渡时期外族已入侵中原,已经是国君被掳,自家的国被异族占有,自家的家室不能安居,广大劳苦大众苦难从从,在这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时候,南宋统治集团却推行妥协退让的卖国政策,当不少爱国士大夫和爱国将帅不断被迫害,如李刚被谪,赵鼎被贬死;岳飞被诬陷死于狱中,胡铨因上书请斩民族叛徒秦桧,而被长期流放。这时郁积于他们心中无限的悲痛、痛苦如火山喷发,化做了大量悲歌慷慨,壮怀激烈的爱国词章,他们念念不忘失陷的中原、“神州”就连在梦里都惦记着“怅望关河空吊影”,“老来常是清梦,宛在旧神州”,“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梦绕神州路”。他们在词中对奴颜媚骨的卖国贼、投降派进行了痛斥和鞭笞,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皇帝“天意从来高难问” [4]。对那些只把目力和心力全放在极猥琐庸俗的个人生活圈子的狭隘囚笼中吟风弄月、流连光景的文恬武嬉之辈,他们进行了辛辣的冷讽热嘲,时而怒吼:“有豺狼当辙”,时而厉斥“若为情”。这些锋芒毕露的词句中流动着词人们沸腾的爱国热情,充满了对苟安投降的极大愤慨,尤其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表现出坚决反对投降辱国的严正立场和歼灭敌人的钢铁意志,与高宗、秦桧之流向金国乞怜求降的行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岳飞写《满江红》一身忠义,满腔热血,自能化做绝妙好词。他发出了我国封建时代所可能产生的激情最充沛,调子最高昂的爱国主义最强音。岳飞的《满江红》与他的爱国战功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永垂不朽的。在抗金取得节节胜利、光复中原、消灭敌寇胜利在望之时,昏庸高宗和奸相秦桧却下令要他回师,退守鄂州。忍见统一大计横遭阻拦,报国无门,忧愤之声骤发。抗金北伐,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再造中兴大业是爱国志

爱国的词篇六
《“爱祖国”主持词》

漳县金钟中学“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主题演讲比赛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金秋十月,欢歌如潮。我们即将迎来祖国六十五华诞。

男:六十五年一路坎坷,六十五年一路高歌。

女:悠悠岁月,鲜红的历史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站在这里,我们聆听祖国激情

跳动的心脏。

男:深深情怀,质朴的金钟人民迎来绚丽的色彩,仰望星空,我们抚摸着祖国那

沧桑而又慈祥的面容。

女:在金钟这片热土上,勤劳的人们用汗水谱写出最真挚的篇章,把它献给伟大

的祖国,伟大的党!

男:在金中这座圣殿里,莘莘学子把梦想织成最美的花环,祝福祖国六十五华诞,

明天更繁荣辉煌!

女:包满珠、侯新民……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们都曾生长在这片沃土里。 男:而今,他们都乌鸟反哺,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恋乡情歌。

女:带着丰收的憧憬,满怀幸福的渴望,我们一同为祖国欢歌。

男:带着浓浓的情谊,满怀节日的喜庆,我们一同为家乡起舞。 女:把颂歌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献给人民、献给亲爱的党,

男:用舞姿舞出家乡的明天,美丽的校园。

女: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杜校长为本次演讲比赛致辞。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杜校长的精彩讲话。

女:现在我宣布:“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主题演讲比赛正式开始!

爱国的词篇七
《爱国的诗词》

三年级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决定举办学生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一、活动主题:诵读千古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广大的师生借优秀诗词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三、比赛要求:

1、所选诗词内容脱稿朗诵,限时三分钟,超时10秒钟开始扣分。

2、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从诗词内容、语言表达和服装动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分。

3、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四、有关注意事项:

1、各班应结合读书月活动按要求进行预赛,不能直接指定决赛参赛者,未进行预赛的学生取消参赛资格。

2、参加决赛时,各班指定专人领队,统一组织学生参赛。

3、召开预备会议时,各班上交参赛选手报名表、朗诵内容。

5、各班应精心策划做好本次比赛的各项相关工作。

6、时间、地点或其它方面如有变动,均以最后通知为准。

2007年5月8日

三年级小学生古诗词朗诵比赛评分标准

1、采用100分制.

2、语言流畅,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得当。(30分)

3、所选的诗词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思想健康向上。(10分)

4、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10分)

5、自由活泼普通话标准。(20分)

6、感情充沛,感染力强,台风好。(20分) 7、形式新颖,令观众耳一新。(10分)

有关爱国的古诗词

一、五绝: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五律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秣陵(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三、七绝: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对酒(清)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南园(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十一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七律:

海上(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金陵驿(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非已半。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病起书怀(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忠武王祠(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五、词:

满江红(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沁园春(南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从 军 行 (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陆游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92938.html

    【爱国的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