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檗皮汤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栀子檗皮汤篇一
《栀子柏皮汤》

栀子檗皮汤篇二
《伤寒论重要考试笔记2》

二、阳明病(一)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脉(外)证: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二)本证

一、热症1、白虎汤证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0)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

病机:阳明表里俱热治法:辛寒折热方药: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2、白虎加人参汤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病机:胃热弥漫,津气两伤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

组成:知母 石膏 甘草 人参 粳米

3 、猪苓汤

豬苓湯方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豬苓(去皮,甘平) 茯苓(甘平) 阿膠(甘平) 滑石(碎,甘寒) 澤瀉(甘鹹寒)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二、实证

4、三承气汤证

(1)调胃承气汤证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249)

病机:燥热内盛,腑实初结,热扰心神

治法: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组成:炙甘草 芒硝 大黄

煎服:芒硝后下。温顿服之

(2)小承气汤证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方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213)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

气汤也。(214)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50) 病机:热实内结,腑气不通

治法:通便导滞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3)大承气汤证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下之。(215)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机:阳明腑实,燥屎阻塞,痞满燥屎俱重治法:攻下实热,荡涤燥结组成: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煎服:先煮厚朴、枳实,再下大黄,后下芒硝。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5、麻子仁丸证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方 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藥半斤(酸平) 枳實半斤(炙,苦寒) 大黃一斤(去皮,苦寒) 厚樸一尺(炙,去皮,苦溫)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甘溫)

右六味,蜜和爲丸如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爲度。

5、下法辨证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勿令至大泄下。

(三)变证

发黄证(湿热发黄)

茵陈蒿汤(阳明湿热郁结在里发黄的证治)

组成:茵陈蒿 大黄 栀子

栀子檗皮汤(阳明湿热郁结,热重湿轻发黄)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梔子蘖皮湯方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梔子一十五個(苦寒) 甘草一兩(甘平) 黃蘖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阳明湿热发黄兼表)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麻黃二兩(甘溫,去節) 赤小豆一升(甘平)連軺二兩(連翅房也,苦寒) 杏仁四十個(甘溫,去皮尖) 大棗十二枚(甘溫) 生梓白皮一升(苦寒) 生薑二兩(辛溫,切) 甘草二兩(炙,甘平)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鬥,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三、少阳病

(一)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5)

(二)本证

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

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病机: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条达枢机。

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加减: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量、栝楼根

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

若渴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三)兼变证

柴胡桂枝汤(少阳兼太阳表证的证治)

柴胡桂枝汤方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分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掰)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大柴胡汤证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病机:少阳胆火内郁,兼阳明燥热里实

组成: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兼水饮内结的证治)

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幹姜湯方 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栝四尝,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柴胡半斤(苦平)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幹薑三兩(辛熱) 栝蔞根四兩(苦寒) 黃芩三兩(苦寒) 牡蠣二兩(熬,鹹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複服汗出,便愈。

四、太阴病

(一) 提纲: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二) 本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治则)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病机:太阴脾脏虚寒治法:温中补虚止利

方剂:轻:理中汤、理中丸;重:理中汤加附子;极重:四逆汤五、少阴病

(一)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二)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1、四逆汤证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病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主症:畏寒蜷卧,手足厥冷,冷汗自出,下利清谷,口渴喜热饮而不多饮,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长,但欲寐,脉微或脉细或脉微欲绝。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散寒

组成:甘草 干姜 附子

2、通脉四逆汤(少阴阴盛格阳证治)

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面

赤加葱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姜二两偶,咽痛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嘔者,加生薑二兩。 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

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3、白通汤

病机:少阴阴盛戴阳,药后格拒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兼咸苦反佐

组成:生附子 干姜 葱白

4、真武汤证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滥治法:温阳利水

组成:茯苓 芍药 白术 生姜 附子

5、附子汤(病机:阳虚寒湿身痛)

附子湯方 生附二枚附子汤,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详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辛熱) 茯苓三兩(甘平) 人參二兩(甘溫) 白術四兩

栀子檗皮汤篇三
《二草二皮汤》

二草二皮汤

组成 伸筋草60克,透骨草60克,五加皮60克,海桐皮60克。

功能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肘、膝及其以下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者);也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关节功能障碍者(多配合按摩、牵引)。

用法 用纱布包上药(或散煎),置搪瓷盆(桶)容器内,加水2500~5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后离火,趁热利用蒸气熏患处,并用2条毛巾浸药液交替热敷。待药液温度适宜,直接浸洗四肢。凉时再加温。每日熏洗1~2次,1次30~60分钟。翌日仍用原药液加热熏洗。药液少时,适量加水。春秋季1剂可熏洗2~3天;冬季3~5天;夏季1~2天,即弃陈更新。2周为1疗程,或休息3天,继续下一疗程。

方解 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可缓解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为主药;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五加皮祛风邪;通经络;利关节;除水湿;定痛消肿;海桐皮祛风湿;通络止痛,四药共用以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加减 局部冷痛欠温,皮色淡暗加细辛、川乌、草乌、桂枝各30~60克;肿胀甚,按之濡,肢体沉困加萆薢、防己各30~60克;刺痛,皮色紫暗加苏木、丹参、生乳没各30~60克;红肿热痛加大黄、芒硝、栀子各30~60克;关节坚肿,僵直,顽痰凝结加白芥子、半夏各30~60克;肌萎或关节有响声加木瓜、威灵仙、老鹳草各60~90克。

临床应用 以上用量适用于成人膝、肘及其手足关节的熏洗。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对全身部位,可考虑全身熏洗。老人、儿童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者需人协助,严防烫伤。皮肤过敏、有创口,及严重心脑疾患,精神病者禁用。洗后揩干,勿受寒、风吹。

栀子檗皮汤篇四
《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伤寒论112方

一、太阳篇

1、桂枝汤方

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2、麻黄汤方

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

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

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 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 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 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 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 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 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芍药 麻黄 炙甘草各4g 大枣3g 生姜5g 石膏6g 8、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 炮附子15g 10、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炮附子15g

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方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 白朮15g 大枣10g 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 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

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 大枣10g 生姜20g 15、小建中汤方

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胶饴30g 16、葛根汤方

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 17、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 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 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

1

22、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

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朮10g 炙甘草10g 23、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20g 炙甘草10g 24、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炙甘草各20g 25、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 26、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27、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5g

28、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 31、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朮15g 人参15g 干姜15g 32、炙甘草汤方

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 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 大枣10g

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 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

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朮12g 茯苓12g 桂枝5g 35、猪苓汤方

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 滑石5g 36、小陷胸汤方

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 37、大陷胸丸方

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 38、大陷胸汤方

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 39、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 炙甘草10g

40、去桂加白朮汤方 (白术附子汤)

附子30g 白朮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41、甘草附子汤方

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朮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

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

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 44、桃核承气汤

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芒硝10g 45、三物白散方

2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 贝母三分 46、文蛤汤:

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 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

二、少阳篇

1、小柴胡汤方

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 2、大柴胡汤方

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 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 3、四逆散方

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 4、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 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 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 柴胡20g

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 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 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 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 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 8、黄芩汤方

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 半夏半升 生姜5g 10、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 阿胶15g

三、阳明篇

1、白虎汤方

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 人参15g 3、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 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4、小承气汤方

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5、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 6、大承气汤方

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 7、麻子仁丸

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 厚朴15g 杏仁30g 8、茵陈蒿汤

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 9、 栀子檗皮汤

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 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3

大黄10g 黄连5g 12、栀子豉汤方

栀子5g 香豉7g 13、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 14、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 15、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 16、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5g 干姜10g 17、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 18、蜜煎方 食蜜七合

四、太阴篇

1、甘草干姜汤方

炙甘草20g 干姜10g 2、理中丸(理中汤)方

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朮15g 3、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 4、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 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 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

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 7、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大枣十枚 8、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 泽泻 蜀漆 葶苈子 商陆根 海藻 栝蒌根各等分

五、少阴篇

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 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 3、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5g 炮附子15g 4、四逆汤方

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 5、四逆加人参汤方

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 6、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 干姜7.5g 7、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 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 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 大枣20g 9、白通汤方

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 10、通脉四逆汤方

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 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4

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

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朮20g 芍药15g 13、真武汤方

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朮10g 炮附子15g 14、猪肤汤方

猪肤80g 白蜜80g 15、甘草汤方 甘草10g 16、桔梗汤方

桔梗5g 甘草10g 17、苦酒汤方

半夏10g 鸡子20g 18、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 桂枝 炙甘草 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

六、厥阴篇

1、乌梅丸方

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 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 人参30g 蜀椒20g 2、黄连汤方

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 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 3、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 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

4、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 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 5、甘草泻心汤方

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 黄连5g 干姜15g 6、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 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 8、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分 9、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 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 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朮1.5g 干姜1.5g

5

栀子檗皮汤篇五
《伤寒论-背诵--阳明病》

栀子檗皮汤篇六
《阳黄阴黄中医辨析中药治则》

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阳黄,黄疸两大类型之一。见《景岳全书·黄疸》。多因感受外邪,湿热侵及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所致。症见发热口渴,身目呈橘黄色,小便黄如浓茶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腹胀胁痛,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为主。方如茵陈蒿汤、栀子檗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大柴胡汤等;药如金钱草、垂盆草、半枝莲、五味子、板蓝根、田基黄等,均可随症选用[1]。 阴黄,因阳黄日久转化,或因脾阳不振,寒湿内蕴,或因过服寒凉所致。《景岳全书·黄疸》:“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症见身目萎黄晦暗,胃呆腹胀,神疲乏力,胁肋隐痛,小便短赤,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沉细迟等。治宜调理脾胃,温化寒湿。方如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加减。

阳黄与阴黄合称为黄疸,他们的病因、病机是同源的,只是临床症状表现不同,阳黄日久转化为阴黄。

1 病因

黄疸主要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经致胆液不循常用道而外溢所致。

1.1 感受外邪 外感湿热疫毒,内阻中焦,而致脾胃运化失职,湿热交蒸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于肌肤,导致肌肤与眼睛巩膜发黄。

1.2 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郁化而为热,熏蒸胆道,胆汁外溢,导致肌表皮肤和眼

睛巩膜发黄。

1.3 脾胃虚弱 久病脾胃运化失司,气血亏虚,肝失所养,导致肝疏泄失职;或寒湿阻滞,胆汁排泄受阻,外溢皮肤,导致发黄。

1.4 积聚转化 湿热、痰浊、瘀血积聚日久不消,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产生黄疸;亦有因沙石、虫体瘀阻胆道,导致胆汁外溢而发黄。

2 病机

引起黄胆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病理因素以湿邪为主,湿热寒湿也是引发黄胆的常风原因。由于湿邪阻滞中焦,胆液排泄失常,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为黄疸。

从黄胆的病变脏腑来看,发病的主要部位在胆腑,然而疾病的引发却与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相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喜湿恶燥,主降浊。湿邪壅阻中焦,使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可使胆汁疏泄不利,不循常道,两者都能导致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

其次,黄胆的发生,有时与患者的体质有密切关系。这是因为人的脏腑阴阳也有偏盛偏衰的不同,平素胃热偏盛的人,往往湿从热化,以致阳盛热重,发为阳黄,并有湿和热偏盛之别,又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不同证型。若平素脾阳不足,湿可从寒化,以致阴盛寒重,发为阴黄。

而急黄则为湿热疫毒侵犯,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所致。其病情多危重,甚至危及生命。由上可知,黄疸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其中,湿热蕴结者为阳黄,寒湿阻滞者为阴黄,湿热疫毒壅盛者为急黄。

此外,阳黄、阴黄、急黄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治则

黄疸的治疗,以祛湿邪、利小便为原则。早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应扶助正气。临证治疗,应根据辨证论诒的结果来用药,以湿热为主的阳黄,当宜清热利湿,必要时佐以通利腑气,促使湿邪下泻;以寒湿为主的阴黄,治以温中健脾化湿为主。

4 分型论治

4.1 阳黄

4.1.1 湿热外感型 临床表现:目睛微黄,尿黄,纳呆,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舌苔薄,脉浮弦。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组成:麻黄、茵陈、赤小豆、杏仁、滑石、黄芩、藿香、连翘、石菖蒲、白蔻仁、桑白皮、薄荷、木通、射干、川贝母、生姜、大枣、甘草。功用:清热解毒,化湿退黄。

4.1.2 热重于湿型 临床表现:初起白睛发黄,迅速全身发黄,其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呕吐,纳呆腹痛,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通腑。代表方:茵陈蒿汤。组成:茵陈蒿、栀子、大黄。功用:泄热,利湿,退黄。

4.1.3 湿重于热型 临床表现:身目黄如橘色,身热不扬,头身困

重,嗜卧乏力,纳呆呕吐,胸脘痞闷,厌食油腻,口粘不渴,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治法:利湿化浊,泄热除黄。代表方:茵陈四苓汤加味。组成: 茵陈蒿、白术、神曲、猪苓、枳壳、郁金、藿香、茯苓、板蓝根、泽泻。功用:清热利湿,通腑化浊。

4.1.4 胆腑郁热型 临床表现: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反射至肩背,半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逆,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治法:泄热化湿,利胆退黄。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组成:黄芩、白芍药、枳实、厚朴、槟榔、柴胡、川芎。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4.2 阴黄

4.2.1 寒湿证 临床表现:身目具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口淡不渴,腹胀便溏,神疲畏寒,纳少脘闷,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组成: 茵陈、白术、附片、干姜、党参、白芍、茯苓、炙甘草。功用:健脾助阳,温化寒湿。

4.2.2 脾虚证 临床表现:黄疸日久不退,黄色淡而不鲜明,纳呆腹胀,神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濡细。治法:补益气血,健脾退黄。代表方:小健中汤加减。组成: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功用: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

参 考 文 献

[1] 简明中医辞典.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栀子檗皮汤篇七
《伤寒论背诵条目(考试专用版)》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巳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

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

加附子汤主之。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技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

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

婢一汤。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

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

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

青龙汤主之。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方二十三。(用

前第十二方。)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

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

真武汤主之。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

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

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

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

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

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大陷胸汤方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

胡桂枝汤主之。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

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

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

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

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

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

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

之。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

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

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

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

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方十六。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

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 【方十一。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炙,半斤) 大黄(去皮,

一斤) 浓朴(炙,去皮,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

于寒湿中求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肥栀子(擘,十五个) 甘草(炙,一两)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 四

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

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痛,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腹下结

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

也。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方四。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

术(四两) 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着,附子汤主之。 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方六。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

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8、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

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

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 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

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方十五。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切,三两) 附

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方十八。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

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32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方十九。枳实(炙,五枚) 浓朴(去皮,炙,半斤) 大黄(酒洗,四两)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令一两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 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322、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场。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85、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

中丸主之。 397、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洗,半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人

参(二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93488.html

    【栀子檗皮汤】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