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经济水平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朝鲜经济水平篇一
《朝鲜经济》

朝鲜经济水平篇二
《朝鲜的经济情况,资源。》

朝鲜经济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孤立和暗淡无光的,它完全绕过了亚洲在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与现代化和工业化发达的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及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朝鲜经济带有鲜明的“斯大林”特点。生产资料国家所有,集中制定经济规划,并且受政治监管,重点发展军事。经济体制偏于自力更生和封闭。讽刺的是,尽管朝鲜一再试图保持经济的自给自足,但时间一长,经济状况却变得更为糟糕。为了生存,朝鲜变得更加依赖外部世界。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朝鲜人还是依赖粮食救济和国外经济援助。尽管粮食危机最严重时期已经过去了,但短缺依然存在。朝鲜依赖中国,韩国的粮食支援。有时经允许也接受来自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支援,以避开大规模的饥荒。

在20世纪90年代,朝鲜的中央计划经济效率极低,计划倾向于国有重工业,军事开支也极高 (约占GDP的15-25% ),干旱和洪水加剧朝鲜的经济危机。此外,苏联集团的崩溃意味着朝鲜损失了俄罗斯援助,出口市场和廉价石油。

与前苏联的贸易从1999年的35.8亿美元下降至2005年的2.3亿美元(主要是石油)。这些加剧了朝鲜国内经济的恶化。食物是如此稀少,以至于朝鲜青年的平均身高要比其他东亚国家低。自1998年以来,据报道,军方不得以降低最低身高限制,以保证招到足够的人数。预期寿命也减短了不少。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了超过四分之一的朝鲜(约2300万)人,其中儿童长期营养不良从1998年的62%下降到2004年的约37%。约三分之一的母亲被认为是营养不良和贫血。

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在2002~2004年有760万朝鲜人营养不良。朝鲜称这一艰难时期为“艰苦行军”,并与中国革命史上的“长征”做比较。在2006年1月,平壤下令禁止世界粮食计划署向朝鲜运送粮食。但在2006年5月,有限的粮食援助(约75 000吨),经过协议恢复。在过去的2007-2008年冬季,异常干燥和寒冷的天气,严重影响了秋季小麦和大麦生长。在2007年夏天的洪水,朝鲜在2008年面临140万吨粮食短缺。

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饥荒,经过广泛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朝鲜的粮食问题,必须找到根源最深的本质,朝鲜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自从2002年以来,平壤允许一些改革,以缓解长期的经济压力。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改革合法化是因为中央计划经济的崩溃。金正日政权拒绝称这些经济措施为“改革”。在本质上是它们是什么?朝鲜喜欢定义为“功利的社会主义”。这包括引进国内市场经济的要素(称为2001年7月1日措施)以及在国际舞台上追求与历来敌视的国家关系正常化。

朝鲜在2007年购买力平价价格(PPP),调整到国际水平的价格,估计为400亿美元(中央情报局的估计数字)。在购买力的大约为每人1800美元到2964美元,相当于津巴布韦,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或苏丹的水平。这大大低于中国(6572美元),印度尼西亚(3842美元),或日本(30821美元)。也明显低于韩国(21868美元)。朝鲜在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估计为256亿美元,韩国则为888亿美元。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在战后(70年代中期)朝鲜的生活水平高于韩国或中国。而现在,朝鲜是远远落后于迅速发展的邻国。

在上世纪90年代,朝鲜GDP开始进入负增长直到1999年恢复。2004年至2006年,增长一直持续约2%,同比增长略高于前几年。 2006年,经济萎缩了1.1%,在2007年下降了约2.3%。从本质上讲,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有适度恢复,但在2006-2007年再次签订了合同。应该指出的是,许多学者和政府官员对朝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做出过估计。一些估计显示经济逐步复苏,但其他人认为,实际人均GDP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在过去10年下降。一个问题是,通货膨胀的估计很难获得,根本不可靠。

可以肯定,朝鲜的人口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生活在边缘。在当今的一些国家,GDP的稍微下降或者夏季的洪水就会造成大规模饥荒和生长发育迟缓,朝鲜也不例外。此外,尽管穿越边界进入中国会面临被遣返朝鲜并被监禁的风险,大量的难民不堪忍受经济和政治情况,仍企图逃跑。

在这种资源稀缺的国家,消费必需品必须采用配给,而党的支持者却又奖励。在平壤的经济改革中,这个系统正在逐步淘汰,但在2005年秋天,朝鲜又退缩了,禁止私人粮食销售和重新恢复经济改革前的中央食品配给制度。据说平壤也关闭了粮食市场。

在 疲软的经济下,无法提供基本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为了巩固统治,朝鲜官方根据思想倾向将公民划分为3级和51类。然而在实际上,公民根据经济情况被分为5类。官方的分类用于分配的日常必需品,就业,以及口粮,住宅。

位于第一阶级的精英可以享受到许多奖励。他们通常是党内干部,任职于军方和官场,这些人的享受远高于普通家庭。虽然饥饿困扰着各省,许多居住在平壤的特权阶层(其他省未经特别许可无法进入)可以开着外国轿车,用着进口家电,居住在公寓的低楼层(在停电时可以不用爬太多楼梯),购买进口食品,药品,化妆品。鉴于既得利益,精英们希望维持目前的经济制度,尽管这个制度存在很大问题。他们的收入来自国库,外国投资者(主要是韩国),来自日本的朝鲜裔汇款(虽然这些都被限制)。

排在这些围绕金正日身旁的精英之后,处于第二阶层的,包括与外国资本和国际贸易的交易商,第三阶层是“有组织的暴徒”,透过公开市场交易赚钱。第四类是城市居民,靠着政府配给的口粮勉强度日,而第五类是农民,通过自留地和销售农产品来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 朝鲜的产业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二战后期,朝鲜代表的是朝鲜半岛的工业化水平。在日本殖民统治下,重工业,水利,电力和制造业都集中在朝鲜半岛北部。而农业集中在山地较少的朝鲜半岛南部。在1990年,占据朝鲜经济40%的是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23%的是服务业(包括政府公用事业),农业占27%。近些年来,朝鲜的非军事工业几乎崩溃。到1997

年,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从40%下降到32%。但是到了2003年,就上升至36%。而农业一直保持在27%。2007年,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缓慢回升到40%。服务业轻微上涨到39%,农业已下降到21%。

朝鲜最先进的工业部门集中在军事领域。在2006年,投资7370万的开城工业区(Kaesong Industrial Complex),这里的120家韩国公司聘用了超过四万名朝鲜员工。

制造业中GDP份额下降主要是因为工厂生产能力的下降,不是因为服务业和农业生产

的增加。一份报告指出,在2003年,工厂只运行了30%的生产能力。经济上,工人缺乏粮食,企业缺少原材料和能源,没有充足的外汇来购买新设备来投身制造业。政府一直强调赚取硬通货,发展信息技术,解决电力短缺,吸引外国援助,但政府似乎不愿意任何方式来改变其全面控制的地位。

朝鲜的采矿业正在复苏。 2007年,中国从朝鲜进口中有57%是矿物燃料(1.7亿美元,主要是煤)和矿石(1.64亿美元,主要是铁,锌,贵金属,铅,钼)。朝鲜有丰富的矿物和矿质资源。

在2008年,朝鲜领导人强调重建国家经济,特别是采矿和金属,化工,轻工等行业。他们指出,在2007年要建设大型水力发电厂。到2012年把朝鲜建设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 朝鲜的农业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经济严重依赖于集体农庄,农业经常会遭受干旱和洪涝破坏,而且缺少肥料和其他投入,依旧采用陈旧的耕作方式,政府也缺乏对私人生产的鼓励。在2003年的一个报告指出,在朝鲜和中国的边境处,饥饿,疾病和自杀率都极高。 朝鲜的经济改革中包括向外国开放某些领域投资。从1984~1994年,有148例约2亿美元到朝鲜的外国投资。在这148例中,131人朝鲜裔日本公民。 1991年,平壤开了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并颁发了外国人投资法。到1997年,投资总额约80 140万美元。接受其他地区外商投资包括南浦,平壤,Kosung郡,新报,元山。在朝鲜的外国公司包括50个韩国公司(如现代,大宇,Taechang,LG电子,海州),DHL,日本的Hohwa,佐贺,新未来有限公司;台湾的JIAGE有限公司和中国Shimyang机械设备销售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图们江流域发展计划,旨在开发基于交通运输,旅游,委托加工等项目。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编制的数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987年以来到2006年底,外国在朝鲜的直接投资已累计达到15.6亿美元。每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是零星的,甚至在一些年来负,但2003年以来,一直在上升。 2007年,韩国和中国增加了对朝鲜的投资。

朝鲜的工业部门正在接收来自中国的投资。一些韩国公司经营的开城工业园区,也用来吸引来自其他国家有限数量外商投资。例如,在2008年1月,Orascom电信,第四大手机运营,总部设在阿拉伯埃及开罗,其在朝鲜的子公司(CHEO技术 - 25%被朝鲜邮政和电信拥有)已收到牌照,成为全国第一的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该公司是在网络基础设施投资高达4亿美元,为平壤和其他主要城市提供服务。

自2000年以来,朝鲜一直试图仿效中国的高度成功的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并且在西北边境与中国交界处建立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特区)。与韩国的边界处建立了开城工业园区。

您好,上面那些文件我都下载了,有几个问题,首先是CSV的那个下了好几次,每次下载下来打开都是文件未完全加载。还有就是这些文件似乎都是些简单的记录,想问一下网上所说的泄露的那些误杀贫民了,向塔利班提供武器之类的资料在哪里

朝鲜经济水平篇三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

本文把朝鲜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来考察,每个时期主要整理了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各计划期间确定的基本任务、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发展成果等内容,试图较为明确地说明朝鲜经济的发展脉络。

(一)解放后及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1945~1956年)

这一时期,朝鲜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奠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即1945~1950年的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和1954~1956年的战后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计划。

1945年朝鲜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解放。解放后,针对日本殖民统治留下的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凋零落后、封建和殖民地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等现实情况,1945年10月成立的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1]着手进行了各项民主改革,以图复兴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爱国热情、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并为正在迅速恢复的工业提供原料和保障居民的口粮创造了条件;民主的劳动法令的实施,保障了工人劳动和生活的基本权利;产业国有化,即工厂、矿山、煤矿、铁路、邮电、银行等的国有化,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经济基础,为保证国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有计划地发展国家的经济创造了条件;男女平等权法令解放了北朝鲜妇女,使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和男子同等的权利,积极参加劳动。

从1947年开始,朝鲜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自力更生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的路线。劳动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改造现有的重工业工厂,生产和供给发展国民经济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料和材料,新建还没有任何基础的轻工业,发展农业,以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另外,着重加强国营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领导作用。为此,朝鲜制订了1947年和1948年的两个一年计划和1949年~1950年的两年计划。

在1947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2%,民办工业的比重占19.8%,其中矿业部门,国营占百分之百。这说明在国民经济的领导部门——工业中,国营经济占了压倒性优势。此外,铁路运输、邮电、对外贸易和银行等也已经掌握在国家手中。这一切条件,成为朝着依靠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控制和调节个体经济,有计划地经营国民经济和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利的方向,发展国家经济的可靠保证。[2]这一时期,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计划部门,要求企业在对设备、材料、资金、劳力等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采取了整顿生产组织、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学习技术、开展劳动竞赛等多项措施。

1947~1949年的3年期间,朝鲜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9%,其中国营及合作社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1.6%,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夕,朝鲜北半部的工业生产规模(除煤炭和冶金部门外)和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1944年的水平。在这一期间,农业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48年粮食产量达到266.8万吨,比日本统治时期产粮最多的1939年还多0.4%。1949年同1946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5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1950年3月,工人基本工资比1947年提高38%,同时几次降低物价,从而使工人实际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改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达到中农水平。[3]

1950年6月~1953年7月的战争使朝鲜的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与1949年相比,1953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36%,农业生产总值下降了24%,国民收入减少了30%。 停战后,1953年8月5日召开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战后经济建设基本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消除日本

殖民统治造成的殖民地畸形状态,打下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是为了安定和提高遭到摧残的人民生活。1954年4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了“1954~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和重建北战争破坏的国名经济,使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为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援下,朝鲜提前完成了1954年~1956年的“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

工业部门提前四个月达到目标,1956年末工业生产增加到1953年的2.8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到4倍,消费资料生产增加到2.1倍),增加到1949年的1.8倍。1954~1956年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1.7%。

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有了改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53年分别为37.7%和62.3%,1955年则分别为51.7%和48.3%,生产资料生产比重已经占了优势。机器制造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44年为1.6%,1949年提高到8.1%,1955年则提高到17.9%,同一时期纺织工业比重从6%提高到11.4%和17.2%。这说明,朝鲜工业已经显著地消除了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片面性和畸形状态,并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农业方面,1956年粮食产量达到287万吨,比1953年增加24%,超过战前1949年的产量。农业发展主要由于战后三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74亿元,大力兴修水利,增加农业机械和化肥生产,并在农村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7月,朝鲜北半部各地开始试办农业合作社,国家从法律上和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到1956年底,入社农户在总农户中的比重达到80.9%,在总耕地面积中的比重达到77.9%。

战后工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1956年国民收入为1953年2.1倍,为战前1949年的1.5倍。1956年工人、技术人员、国家职员每人平均工资同1953年相比增加58%,同1949年相比增加65%。在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时,朝鲜政府采取低房租、降低商品零售价格等政策,使国家职工的实际收入有较大提高。此外,国家为职工修建了610万平方米的住宅,并大力发展社会保险、医疗、休养等人民福利事业。在农村,1954国家废除肉类义务缴纳制度。1956年全面降低农业税,实行固定税制,并将农民拖欠的9万吨农业税和贷粮及14亿元贷款全部给予核销。这期间,国家还降低了工产品零售价格及灌溉费和机耕费。[4]

(二)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57~1970年)

这一时期,朝鲜推进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1961年)和第一个七年计划(1961~1967年),并设置了1960年的缓冲期。

1957~1961年,朝鲜实行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巩固朝鲜北半部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上解决人民的衣食住问题。在此期间,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在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高速发展,全面完成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5]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使朝鲜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农业国。

1958年,朝鲜全面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对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奠定了基础。在农业领域,提出首先在短期内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电气化,然后逐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化学化的方针。

从1957年起,朝鲜开展了以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同教育人民相结合的群众性的千里马运

动,千里马运动作为全民性的群众运动,调动了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朝鲜把千里马运动看作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定性保证,并把这一运动规定为朝鲜劳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60年,金日成提出青山里精神和青山里方法,要求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具体地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问题,充分发动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实现党的政策和任务,这就改进了各级党和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加强了党和国家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增强了群众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积极性,并为后来大安工作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6]

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60年,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原定的指标。1957~1960年间,工业总产值增长2.5倍,平均每年增长36.6%,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长2.6倍,消费资料生产增长2.3倍。[7]粮食总产量1959年达到380万吨,1957~1959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8%。通过调整职工工资和实行基本生活消费品降价和增加公共福利等措施,1959年职工的实际收入比1949年增加2.7倍,比1956年增加1.3倍。通过对农业合作社实行优惠贷款、降低农业税、提高部分经济作物的收购价格等措施,1958年农户平均分得粮食比1955年增加50%,现金分配比1955年增加2.6倍。[8]

由于发展不平衡,朝鲜把1960年设定为缓冲期,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主要任务包括集中力量抓农业、提高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扩大出口贸易、加强和改善地方政权机关的工作等。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上解决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完成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196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6%。

1961年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1961~1967年发展国民经济七年计划,确定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依靠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和文化革命,划时代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心任务是进一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把朝鲜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和发达农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为了适应新情况,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认真总结本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逐步确立起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即大安工作体系、新的农业领导体系、计划的一元化和细部化。

[9]

大安工作体系就是“工厂企业在党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进行一切经营活动,使政治工作先行,发动生产者群众去完成当前的经济任务,上级负责帮助下级,科学地、合理的经营和管理经济。”大安工作体系包括工厂党委会的集体领导体系、集中统一的生产指挥体系、送货上门的材料供应体系和全面负责职工生活的后勤供应体系。“大安体系的基本精神在于干部和劳动者打成一片„„大安体系是群众路线在经济管理中的体现。”[10]

新的农业领导体系包括由农业省改组的中央农业委员会和新设的道农村经济委员会和郡合作农场经营委员会,目的在于由国家专门的农业领导机构用企业式方法来领导和管理农业,从而使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结合起来,加强国家对集体经济的领导。

计划的一元化,就是把分布在全国的计划机关组成一个计划体系,在全国计划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保证计划的统一性。计划细部化的本质就是一切商品都纳入计划,保证计划的具体性和比例性。

1964年,金日成正式提出在农村彻底进行思想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三大革命,其中思想革命是先行任务,技术革命是中心任务,文化革命[11]是完成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的必要条件。

七年计划期间,朝鲜通过农业技术革命,基本完成了水利化和电气化,机械化和化学化也取得了很大进展。1966年起在所有合作农场引入分组管理制,把10~25人的分组作为合作农场的基层单位,分配给分组一定面积的耕地和生产工具等,按照国家计划和耕地好坏确定分组的生产指标,年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对分组的劳动进行评价,实施分配,这就更好地

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提高了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如上措施,朝鲜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70年粮食产量达到600万吨。

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而且美国扩大了对越战争,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紧张。对此,1962年12月朝鲜提出了经济和国防建设并举的革命路线。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对立表面化后,1966年10月朝鲜决定改组国内建设全局,进一步加强国防,把第一个七年计划(1961~1967)再延长3年。

1970年,朝鲜宣布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了自主的民族经济体系。七年计划期间,工业迅速发展。1970年同1956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0.6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长12.3倍,消费资料生产增长8.3倍。在1957~1970年的整个工业化期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9.1%,1961~1970年间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2.8%。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所占比重从1956年的34%提高到1969年的74%;同一时期,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25%提高到65%。1970年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电力1184度,煤1975公斤,钢158公斤,化学肥料108公斤,水泥287公斤,已经赶上和部分超过了发达工业国的水平。[12]

(三)争取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时期(1971~1990年)

这一时期,朝鲜推进了发展国民经济六年计划(1971~1976年)、第二个七年计划(1978~1984年)和第三个七年计划(1987~1993年),并设置了1977年的缓冲年和1985~1986年的经济调整期。

1970年实现工业化后,11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指出朝鲜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在革命和建设业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会上确定了1971~1976年国民经济六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即“巩固和发展工业化的成就,把技术革命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使劳动人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1]其中技术革命有三大任务:通过广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大大缩小重劳动和轻劳动、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差别,使妇女摆脱繁重的家务负担。[2]

六年计划期间,朝鲜党和政府进一步深入推进了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运动,派遣由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干部和科技人员以及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三大革命小组到工厂和合作农场去推动三大革命。从1975年12月起,朝鲜开展了争取三大革命红旗运动,对完成三大革命任务好的工厂、企业、机关、合作农场等单位授予三大革命红旗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奖状,目的是要使全党全民一致动员起来,大力进行思想革命、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3]

这一时期,朝鲜提出了“农业第一主义”,每年都把农业战线定为主攻方向之一,号召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并采取了加强国家对农业的物质技术支援、大搞科学种田、扩大耕地面积等一系列措施。

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止到1966年,朝鲜废除了所有合作农场的农业实物税。1974年3月又通过了完全废除税收制度的法令,废除了所得税和地方自治税。1974年4月1日,朝鲜完全废除了税收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税收的国家(仅保留关税)。[4]

朝鲜逐步实行了义务及免费教育。1956年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制,1958年实行中等义务教育制,1959年宣布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实行免费教育,从1967年起开始普及九年制技术义务教育,从1972年起开始实行十一年制义务教育,1975年9月1日起,普遍实行十一年制义务教育。[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朝鲜的国民收入增长很快。1970年人均

国民收入比1946年增长8.4倍以上;1974年又比1970年增长70%。1975年3月,金日成在全国工业积极分子会议上宣布,朝鲜人均国民收入折合美元已经超过1000美元。[6] 到1975年8月底,六年计划规定的工业总产值提前一年零四个月完成,在四年零八个月期间,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预定的14%,达到了18.4%。1974年粮食产量超过700万吨,从而提前两年完成六年计划的粮食生产指标。197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0万吨。[7] 1976年朝鲜全面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六年计划,但由于六年计划的指标高,任务重,在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平衡,各部门发展速度不一致,为了解决这种比例失调问题,朝鲜把1977年定为“缓冲年”。这一年,朝鲜集中力量抓了运输部门和采掘工业部门,大大提高了这两个部门的生产能力。1977年农业产量达到850万吨。

1977年12月,朝鲜确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七年计划(1978~1984年),其基本任务是:促进国民经济的主体化、现代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把人民生活再提高一步。为完成该计划,朝鲜采取了继续深入开展三大革命、继续贯彻大安工作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强节约制度、继续贯彻农业第一主义等措施。

这一时期,朝鲜开展了“创造八十年代速度运动”,提出了“以千里马大高潮时期的气概创造‘80年代速度”’的口号和所有部门、所有单位开展创造“80年代速度”运动的方针,这一运动,是朝鲜人民继承千里马大高潮时期的革命精神,体现速度战的原则,掀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高潮的群众性进军运动。[8]

朝鲜宣布第二个七年计划于1984年初完成,工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2.2%。[9]1984年粮食总产量为900万吨。

第二个7年计划完成以后,朝鲜把1985~1986年确定为经济调整期,集中力量加强了煤炭、电力、铁路运输和冶金工业。

1986年12月,朝鲜提出了早日争取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奋斗任务——切实贯彻社会主义农村问题提纲,把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使全民所有制成为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唯一形式。[10]同时,朝鲜提出了第三个七年计划(1987~1993年),这一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强有力的推行自主思想,继续推动经济的现代化及科学化,为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新计划中,技术革命被提到首要日程上。[11]

这一时期,朝鲜提出农业、轻工业和水产业第一主义的方针,把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轻工业和水产业提高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集中全国的力量推进了农业、化工、畜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12]

第三个七年计划的主要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增长1.9倍,年均增长10.0%,其中生产资料增长1.9倍,年均增长9.6%,消费品增长1.8倍,年均增长8.8%;农业总产值增长1.4倍,年均增长4.9%。1990年5月30日,朝鲜的官方新闻机构朝中社宣布,国民经济各条战线上的劳动人民已经完成了第三个七年计划的各项任务。[13]

(四)社会主义经济遭受严重考验时期(1990~1998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瓦解,因此,朝鲜失去了原来进口经济发展所需原材料和能源的来源,也失去了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而且遭到国际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导致贸易额大幅度下滑,朝鲜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对此,朝鲜于1990年1月初召开劳动党第六届十七中全会,调整了第三个七年计划规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缩小了经济规模,按照进一步加强国家经济自立性的方向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改变对外贸易方向,以便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14]

1990年5月,金日成在朝鲜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为了完成社会主义事业,就要加强人民政权,不断增强其职能和作用,继续坚持大力进行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的总路线,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占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战略目标——思想堡垒和物质堡垒。为此,要积极促进社会所有成员的革命化、工人阶级化和知识分子化,大力

朝鲜经济水平篇四
《朝鲜经济的状况及启示》

朝鲜经济水平篇五
《朝鲜综合情况》

国名: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 DPRK)

国庆日:9月9日(1948年)

太阳节:4月15日,金日成诞辰日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中间是一条红色的宽带,上下各有一蓝边,在红色和蓝色之间是白色的细条。在红色宽条中的靠旗杆一侧有一白色圆地,内有一红色五角星。红色宽条象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的精神,白色象征朝鲜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蓝窄条象征团结、和平,红五角星象征革命传

统。

国徽:呈椭圆形。由红色绶带束扎的稻穗构成椭圆

形图案,顶间一颗光芒四射的红五角星,其下有革命圣

地白头山。国徽中间为水坝、水电站、高压输电线架等

图案,底部的红色饰带上用朝文写着“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红五星象征革命,水电站和稻穗分别象征

工人、农民、红色绶带束扎在国徽周围象征团结和胜利。

自然地理:朝鲜面积为122762平方公里。位于亚

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韩国相邻。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南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3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12℃,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

人口:2405多万(2008年10月)。全国为单一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

首都:平壤 (Pyongyang) ;人口约325万(2008年10月)。下设18个区、4个郡。年平均气温9.7℃。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个直辖市和9个道、1个特别市,分别为平壤市和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咸镜南道、咸镜北道、江原道、黄海南道、黄海北道,以及罗先特别市(2010年1月新设)。

 一、 朝鲜经济现状与水平

(一) 朝鲜GDP估算

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1975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朝鲜的90%和84%。直到1980年韩国才刚刚赶上朝鲜。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603亿美元和1589美元,朝鲜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13亿美元和1161美元。 此后韩国则快速发展,把朝鲜远远抛在了后面。 90年代后朝鲜经济发展则每况愈下。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连续9年负增长。1999年朝鲜经济增长率为6.2%,9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有的学者认为1999年的朝鲜经济依然仅达1989年的75%。 实际上,这是较高估计,其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只有当时50%左右。

(二) 朝鲜主要工业产量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

(三) 朝鲜粮食生产状况

60年代时,朝鲜粮食生产曾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1964年朝鲜产粮500万吨,那时仅1200万人口,既能让国民过得舒服,还有余粮可供出口,被国际舆论称为“经济奇迹”。 70年代中后期,朝鲜年产粮食超过700万吨,80年代前半叶曾超过800万吨,1984年甚至达到1000万吨。 但是,90年代以来直到2000年,朝鲜自产粮食每年平均在400万吨左右。

(四)现代化水平

朝鲜的工业主要有机器制造、钢铁、煤炭、电力、造船、纺织等部门。其经济部门比较齐全,并具有潜力。但是,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大,重工业中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比重大;而轻工业和社会间接资本比重小;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还很低下,因此,从总体上讲,朝鲜属于典型滞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处于现代化低水平阶段。这与韩国国民经济结构形成显明对照。 朝鲜工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也相当之大。据韩国发展银行估算,朝鲜主要部门工业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大约在17-25年。其中造船23年,钢铁20年,机械工具制造20年,汽车 25年,家电23年,计算机17年,纺织23年,食品饮料27年。

二、朝鲜经济的主要问题

1 缺乏利益驱动 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采用行政手段和思想工作来管理经济,而忽视了经济利益的驱动,致使朝鲜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企业发展缺乏内在经济动力。随着经济联系的复杂化和分工深入,行政手段和思想动员的效果逐渐减弱,而缺乏经济利益的驱动,更致使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限制。

2 经济结构失调 阻碍生活水平提高

朝鲜长期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造成轻、重工业和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粮食和消费品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不得不开始对粮食和消费品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定额供给制。 3 国家尚处战争状态 军费负担沉重

由于朝鲜半岛一直处在不战不和的态势下,朝鲜时刻准备着战争,因此无法把全部精力用于经济建设。而沉重的军费负担更严重拖累了朝鲜国民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巨大的国民财富,导致了朝鲜经济的投入不足,不仅直接排挤了农业和轻工业,也排挤了民用生产资料的生产。

朝鲜是世界上中央调控和经济最封闭的国家,面临着长期的经济问题。由于多年的投资不足和缺少配件,产业资本存量几乎接近于零,已无法修补。在军事方面的大笔开支带走了民间消费和投资所需的资源。工业和电力产出下降,与1990年以前的水平平行。2007 年夏季严重的洪水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系统性问题,其中包括可耕地的缺乏,集体耕作方式造成的短缺,以及拖拉机和燃料持续短缺。大规模国际粮食援助的运送使朝鲜人民摆脱自1995年以来的饥荒威胁,但人民继续遭受长期营养不良和恶劣生活条件的摧残。自2002年以来,政府已经允许私人“农贸市场”开始销售更广泛的产品。它也在试验的基础上允许一些私人的农业耕种,用以努力提高农业产量。2005年10月,政府试图扭转私人粮食销售,并且重新发行中央粮食配给制度的一些政策。2005年12月,朝鲜政府终止了其国内的大部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呼吁除发展援助之外的帮助)并限制了其他国际组织的各项行动和非官方组织机构的帮助,比如:世界粮食计划署。现在外部粮食的援助主要是以捐款和长期优惠贷款的形式来自于中国和韩国。2008年5月美国政府同意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美国非政府组织给朝鲜50万吨粮食。2008年中期平壤已经开始着手接收这些货物。2007年最高首脑会议期间,朝鲜也同意发展一些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以及轻工业,但在2008年中,朝鲜南北经济合作放缓,平壤还限制了北方的旅游和制造业的合资企业,并且取消了韩国的食品援助。坚固的政治控制依然是共产党政府的首要工作,这可能会抑制经济政策的松动。

主要农产品

大米、玉米、土豆、大豆、豆类、牛、猪、猪肉、蛋类

工业行业

军品、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矿山(煤、铁矿、石灰石、镁、石墨、铜、锌、铅、贵金属)、冶金、纺织、食品加工、旅游

出口

20.62亿美元(2008)

出口商品

矿产、冶金制品、制造(包括武器)、纺织品、农业、渔业产品

进口

35.74亿美元(2008)

进口商品

石油、煤、机械设备、纺织品、粮食

(一)工业:

(1)采矿业

朝鲜的矿物资源非常丰富,采矿业是朝鲜投入最多的产业。

朝鲜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据推算,朝鲜煤炭地质储量约150亿吨,其中,无烟煤117.4亿吨,有烟煤及褐煤30亿吨左右。

朝鲜无烟煤主要分布在以平壤为中心的东西80公里的平安南道南部煤矿和平安南道北部煤矿。平安南道北部煤田面积700平方公里,占朝鲜无烟煤总储量的70%,约37亿吨。平安北道南部煤田面积270平方公里,占朝鲜无烟煤总储量的25%,约13亿吨。

朝鲜有烟煤主要分布在咸镜北道北部煤田,面积500平方公里,占朝鲜褐煤储量的70%,约20亿吨。咸镜北道南部的吉川、明川一带煤矿,占褐煤总储量的20%,约6亿吨左右。

朝鲜中央一级的煤矿有103个,地方煤矿有500多个。朝鲜年产量5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矿有30多个,年产量超过1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有11个。朝鲜主要的无烟煤矿有新仓、德川、龙登、价川、朝阳、黑岭等,朝鲜主要的有烟煤矿有安州、阿吾地、古乾原、鹤浦、稳城等,位于朝鲜西海岸的安州煤矿由2至5米厚的7个炭层构成,年生产煤炭能力达700万吨。据推算,九十年代以来,朝鲜煤炭生产量由1990年的3315万吨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860万吨。

朝鲜的金属矿物中,以磁铁矿最为丰富,储量约为30亿吨,主要分布在咸镜北

道、黄海南道、黄海北道、平安南道,最大的磁铁矿床在茂山,储量达13亿吨,茂山铁矿开采的硫铁矿石主要供给金策钢铁集团。黄海南道和北道开采的铁矿石主要供给朝鲜第二钢铁集团。

朝鲜的有色金属矿物有铅、锌、铜、铝、金、银等,以铅、锌、铜、铝为主,铅、锌总埋藏量在世界属于前列,此外,钨的产量也居于世界前列。朝鲜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菱镁矿生产国之一。

朝鲜主要的有色金属开采企业有检德铅锌矿、成川铅锌矿、咸兴金银铜矿、顶平矿、乐延矿、城西青年矿、3月5日青年矿、甲山矿、云兴矿和黄海南道兴尚地区的铅矿等。

检德铅锌矿位于咸镜南道,已有500多年的开采历史,埋藏量为两亿吨,矿区总延长约15公里以上,是朝鲜最大的铅锌矿,到八十年代末铅锌精矿产量分别达到1万吨和10万吨以上。按现有开采规模计算,可开采100年之久。

朝鲜石灰石储量丰富,水泥工业到1984年时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400万吨。海州市是朝鲜著名的水泥工业基地,有2.8水泥联合企业、海州水泥厂等,水泥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

(2)冶金业

朝鲜长时期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促进了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九十年代以后的钢铁生产能力一直处于徘徊状态,1993年朝鲜的钢铁生产能力只有598万吨。朝鲜钢铁企业的实际生产量仅仅达到生产能力的20%至30%。

1989年至1992年,朝鲜钢铁实际生产量从341.4万吨下降到316.8万吨再降到179.3万吨。1993年至1996年,朝鲜钢铁实际生产量从185.9万吨直线降至120.8万吨。

朝鲜的主要钢铁企业有金策钢铁联合企业、黄海制铁联合企业、降仙钢铁联合企业、清津钢铁厂、大同江钢铁厂、518大型锻造厂、惠山钢铁公司等。

清津和金策是朝鲜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位于朝鲜东海岸的清津,这里有朝鲜六大钢厂中的清津、城津和金策三大钢厂。这些钢厂引进了先进的炼钢设备,采用了吹氧法等先进技术,钢产量不断提高。

黄海钢铁厂是朝鲜西南部最大的黑色冶金基地,主要生产中厚板、轧薄板、热镀锌薄板、镀锡薄板等产品,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

降仙钢铁联合企业、千里马钢铁联合企业、4。13钢铁厂也是朝鲜的大型钢铁企业。

朝鲜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主要以铅、锌、铜、铝四大有色金属为主。1995年朝鲜的铅、锌、铜、铝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87.5万吨、295万吨、90.4万吨、20万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朝鲜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开工率仅达40%左右。朝鲜有色金属的生产量从1990年至1996年呈下降趋势,从241万吨直降至116万吨。 朝鲜主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有东部地区的文坪冶炼厂、咸兴冶炼厂、端川冶炼厂、921冶炼厂、北仓铝厂,西部地区的南浦冶炼厂、海州冶炼厂、富山里铝厂、平壤有色金属厂等。

南浦冶炼厂位于朝鲜西海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时,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有职工约7000人,主要产品为电解铜、电解锌和金、银、锑、镉、硒、汞、浓硫酸等,是朝鲜最大的综合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兴南冶炼厂,位于朝鲜东海岸兴南港附近,主要产品为镍和铅、金、银为主,

朝鲜经济水平篇六
《朝鲜经济概况》

朝鲜经济概况

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300多种。其中有用矿200多种,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及铝、锌、铜、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水力和森林资源也较丰富。

1945年以前,朝鲜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典型农业生产国。建国后,经济发展逐渐向工业生产转移。1946年3月颁布土地改革法,8月实行产业国有化,1947-1948年实行了两个国民经济一年计划。1950-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朝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54-1956年朝鲜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57年实行第一个5年计划,并于 1958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千里马”运动。1961年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了大安工作体系、新的农业领导体系和计划的一元化体系。第一个7年计划始于1967年,中间有一个6年过渡计划(1971-1976年), 第二、第三个7年计划分别始于1978年和1987年。

在此期间,朝鲜在逐步建立、充实工业生产基础的同时,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族经济, 积极推进发电厂(站)建设、企业改扩建工程,推进了沙里院钾肥联合企业等重要项目的建设;为在短期内解决住房问题, 平壤市大力建设统一大街, 在1990年一年内兴建了3万套现代化住宅;兴修了

把大同江和礼成江、鸭绿江和大宁江连成一个大灌溉网, 解决了西部产粮区农田的2000公里水渠,

灌溉问题。

1991年底,朝鲜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现已改为罗先特别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朝鲜称之为“苦难行军时期”),连年自然灾害和国际环境恶化使朝鲜经济陷入困难。近年来,朝鲜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实现恢复性增长。

2008年,朝鲜提出要在2012年金日成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目标。2010年,朝鲜强调全党要重视发展经济,要求进一步加快发展轻工业、农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此,近年来朝鲜推动改建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利用朝鲜丰富资源生产基础性工业原料,如成津钢铁厂、千里马钢铁集团等利用无烟煤替代进口焦炭生产铁,朝鲜称之为“主体铁”,朝最大的钢铁厂金策钢铁集团也正在推广该生产工艺;二八维尼纶集团经“数控化”升级改造后投产,利用当地原料时隔16年后生产维尼纶,称之为“主体纤维” ;南兴青年化工集团经改建后,利用当地褐煤制造煤气后转氨生产化肥,称之为“主体化肥”。朝鲜重视发展和应用现代科技,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号召各行业突破“最先进”水平,在全国推广利用数控机床改造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称之为“CNC化”。朝还加强对火电站的大修、新建大型水电站,在各地兴建中小型水电站,目前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熙川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拟于2012年前竣工。朝鲜还改建了万寿台大街、平壤凯旋青年公园游戏场等,进一步加强首都建设。朝鲜正在举全国之力在平壤新建10万套住宅,以改善首都市民的居住条件。朝鲜还在全国各道兴建食品加工厂等轻工业工厂,树立了“三日浦食品工厂”等典型,号召群策群力发展轻工业。

目前,朝鲜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坚持“先军政治”方针,奉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路线,着力推动电力、煤炭、金属工业和铁路运输等国民经济四大先行部门发展,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经济合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24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