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接生婆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当苏格拉底遇见孔子》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研究

●向 达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摘 要: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被誉为东西方的伦理学之父,作为轴心时代的文化英雄,他们的思想言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孔子对中国重史、伦理本位及注入式教学等的影响,苏格拉底对西方理性、平等、自由及启发式教学的影响等。在当下时代,东西方文化都遇到了较大的困境,需要在碰撞与融合中获得新生。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77(2010)11-0047-05 作为中西文化的圣哲,孔子、苏格拉底有颇多相似之处。

其中最核心点在于,两者以文化轴心时代的主心骨身份深深影响了中西文化的特质结构和发展走向,而这种影响以更深层次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心理意识深处,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政治取向。

先秦与古希腊时代是人类文化轴心时代,是各民族文化繁荣和奠基时期。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古代文化的某些

因素进入了轴心时代期,并成为新开端的组成部分。”[1]就西

方而言,这种轴心时期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成熟的理性主义体系的建构,此体系融合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理性与苏格拉底及其后学的属人理性。①

理性、民主、自由、平等及法治等西方文化理念已播种其中,这为日后西方文明发展提供了 肥沃的智识土壤。“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存在。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

期,并被它重燃火焰。”[1]之后的西方文明要么是对这一理性

体系的完善、补充和发展,如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新教改革等,要么是对这一体系的批判与反思,如现代非理性哲学与后现代解构主义等,这似乎印证了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论断:“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②

中国亦然,先秦的文化轴心时代铸就了中华民族核心的文化精神。而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堪为显学。西汉时期汉武帝及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后又“春秋决狱”、“引经注律”、“引礼入

律”直至《唐律》“一准乎礼”,完成了儒学的政治转向,德主刑

辅的中国式封建君主专制政治模式得以形成。正如谭嗣同在其《仁学》中所言:“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业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 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2]作为文化轴心时代的领衔主演,苏格拉底与孔子对各自轴心文化的建构产生了核心作用。 二苏格拉底接生婆

孔子与苏格拉底凭借自己非凡的智慧,对各自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总结、补充与发展,成为各自文明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两者在这种知识的时代担当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一,都以救世主的心态积极介入历史的场域。苏格拉底曾把自己比喻为希腊民族的牛/,自己的存在就是对民族奋进的鞭策。孔子也是踌躇满志,曾曰:“凤鸟不至,河不出

图,吾已矣夫。”[3]对自己的执政能力也是自信满满,“如有用

我者,吾其为东周乎?”[3]还道:“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3]当然其能力也得到世人的认可。仪封人曾把他比喻成木铎,是传播正道的圣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历史正如仪封人所言,孔子虽辞宫后不曾得仕职,但他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传儒道于天下,行使着木铎的使命。

第二,两者的毕生努力方向都为伦理学,扮演着各自民族的“伦理学之父”的角色。 第三,两者都述而不作,没有文字著作留世,有的只是他

74・©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向 达: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研究

这种言说方式也真切地体现了辩证精神。其一,表现为现象———本质的辩证;其二,表现了肯定———否定———肯定的逻辑辩证。苏格拉底的这种逻辑方式为柏拉图成长为“辩证法之父”提供了智识基础,也对日后的“否定神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苏格拉底的自由、平等、理性和真理中心的言说方式不同,孔子在教学中表现了另外一种风格。

由于孔子的思维方式是历时性的,具有强烈的情景倾向,因此他在教学或曰言谈中对历史有很强的依赖性。企图通过范例来达到伦理说教的目的。而历史的范例是既成事实,更多地会让人产生模仿的思维依赖,形成权威偶像崇拜,对人的思维产生奴化作用。当然并不是说历史在教育中没有作用,反之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问题是孔子那种历时性的思维方式使思维停留在单一线性层面,缺乏自由的创新意识和渠道,所以扼杀人们对真理追求的智识热情。结果导致整个的教学成了注入式教学过程,或曰话语霸权的传输过程,这根本上是一种不平等不自由的对话。

苏格拉底接生婆

《论语》充分表现了这种不平等不自由的言说方式。也即在这些言说中,基本是一问一答的固定模式,而缺乏自由平等的讨论。学生问,孔子答。孔子的回答就是定义,几乎没有回旋反驳和讨论的余地,这是一种典型的话语霸权,思维专制。由于话语霸权,孔子与弟子的言说也没有明确的真理标准,孔子的回答即是标准,无需辩驳和探讨以寻求更深一层的答案。例如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种回答颇为生硬,显然颜渊一头雾水,便问:“请问其目。”也即请说具体点。孔子还是很简洁的一句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时颜渊似乎不好意思再问下去,便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7]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不甚聪敏,但一定遵照老师的教导去行动。这颇有“是!长官!”的军事言说意味。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也是最贴心的学生,因此,颜渊死时,孔子大发感慨:“噫!天丧乎,天丧乎!”[7]

所以孔子对他的问仁还算比较客气,没有不耐烦,用语也较多。当司马牛问仁时,孔子回答简洁:“仁者,其言也訒。”这当然会使司马牛不知其解,于是追问:“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孔子还是很简洁地回答道:“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7]这么武断的回答显然对于问者是不太礼貌的。但孔子是把自己放在比对方高一层的平台,所以他的心是坦诚的,因而没有因此而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样的对话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在这些对话中我们还发现学生也很“乖”,问得也不多,对孔子的回答也似乎深信不疑。这种情景可能有两个理由。其一,孔子向来讨厌巧辩言多的人。认为这些人很难说是君子仁人,因为他曾说“刚毅术讷近仁”,还说:“巧言 令色,鲜矣仁。”[7]

他认为仁是无须辩驳的,仁者自仁,无需多

言,因此他开始反省自己了:以前是不是说多了。于是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学生着急了,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即如您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解释说:“天何 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

这就是典型的不

言之教。其二,孔子架子较大,庄严持重,学生有畏惧心理。当时人们对孔子的普遍感觉是:远看很肃穆,当你问话时他较亲切,但回答时却很严厉。这也是儒家君子人格的风范。

作为文化轴心时代的精神领袖,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政治取向和教学模式,熏陶和铸造了两种大异其趣的民族文化精神,其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差异和影响表现在多方面:

第一,二元论与一元论。由于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转向将人们的视线从天上拉到人间,人们开始关注人自身。这种关注强化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精神,使人们习惯于“人”与“非人”或曰主体与客体相区分的思维模式。这样,灵与肉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分化开去,灵是一种超越于肉体的客观存在。柏拉图正是在苏格拉底的思路上将“理念”剥离肉身,构建了一个二元分立的理性主体体系,而中国由于缺乏自由的真理追求精神所以灵很难从肉身中超脱出来,它的文化模式是一元论的、混沌的。这种文化模式的分歧,导致了中西方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差异。西方重超脱的“灵”,所以其“人”就很容易平等,其“灵”也理所当然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倾向于“天人相分”,世界只是“人”这个主体的对象而已。而中国由于一元的文化模式,所以灵即精神的层次导致了其载体“人”的分层,为等级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天然的人性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也是混沌的“天人合一”。

第二,知性与诗意。由于西方文化主体意识强,二元分立,天人相分,所以他们对真理和知识有一种本能的追求。因而西方文化具有强烈的理性倾向。这种理性不仅渗透于其伦理意识中,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随处可见。最明显的就是科学领域。科学直接就是理性化身,甚至在宗教领域也有理神论。

在感性最强的美学领域也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之说。在大众文艺中,理性也成为其普遍的言说方式,其文化作品似乎不是为美而存在,而是为思考而存在。比如在其电影中,其中的主人公的语言充满了哲理,其言行的主旨就是为了追求一种知性的结果,引发人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有些艺术流派也是对现实的充满感性的理性反思。毕加索的立体派,文学中的荒诞派、意识流等,都是对现代理性的反思。不过不是用哲学的语言,而是艺术的语言,在此,艺术成了理性的工具。这些现象似乎可以在其伦理原则中得到一定的解释。苏格拉底提出“美德知识”的伦理原则后,使理性成了至善的标准,成为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苏格拉底认为理性是灵魂的本质和核心,所以理性体现了人的本质。这种思想在其后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乃至马克思等的思想中也被沿袭苏格拉底接生婆

下来,真可谓“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语)。这种做人的最起码的理性准则必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向其他的意识形态领域蔓延、渗透,从而成为其普遍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相反,在儒家文化熏陶和渗透下,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诗意的文化。对此可以理解如下: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主客合一、天人合一,所以天然的符合审美的法则,美———如意 ・

94・©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cius苏格拉底遇见孔子

篇二:《苏格拉底故事》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 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苏格拉底接生婆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篇三:《浅析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

《西方现代教育思潮》课程期末作业

作业名称:浅析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

学 院: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专 业: 11级教育学

姓 名: 李江秀

学 号: 114010017

提交日期: 2014年6月29日星期日

浅析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

摘要:苏格拉底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经验。本文主要是从背景、内容、方法等对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善 道德教育 有教无类 美德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其哲学和教育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他那启发人思考的谈话方法,不仅影响了他的弟子,而且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和教育的历史。苏格拉底和我国古代的孔子在若干方面有惊人相似之处,因此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

一、苏格拉底提出道德教育的时代环境——雅典之牛虻

苏格拉底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户修鞋匠家中,其母是一位接生婆。一生喜欢与人交谈,甚爱探讨政治、军事、道德等社会问题,因为其频繁的对智者发问引起他们的不满,以对神不虔敬和误导青年罪将苏告上法庭,最终投票决定判苏死刑。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由盛及衰的转变,他试图通过引导人们的追寻美德从而重塑强大的雅典城邦。

(一)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城邦间的战争

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战争:希波战争(公元前 500 年~前 449 年)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 431~前 404 年)。

(二)智者运动与道德危机

战争使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之中,同时也使希腊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价值产生危机,伦理的根基动摇了,没有普遍的公共伦理,个人道德处于迷茫中,当时的道德心态如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说:“现在因为文明生活的通常习惯都处在混乱中,人性傲慢地表现出他的本色,成为一种不可控制的情欲,不

受正义的支配,敌视一切胜过它本身的东西。”制度化权威的缺席,成就了另一批人的个人化权威,他们被称作智者,公元前 5-4 世纪,古希腊的城邦中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讲、雄辩和政治知识的职业人群。这个时期苏格拉底期望通过自己和人们的交谈使得人们能够重新认识自己,能够找回反思精神,而不是轻信智者的言论,从而找到真正意义上统一的道德。苏格拉底接生婆

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内容

苏格拉底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若用一字来概括,那就是“善”。我将从一下四方面加以论述。

第一,“善是最高的真理”。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万物的本源和最高真理。苏格拉底认为,万物是受到善或道德的约束才结合在一起的。善是一切美的标准,是促使灵魂追求美德的动因,它催生道德之光并是这种道德光线的主导。在苏格拉底眼里,善是道德的最高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他并没有给善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通过他对美德和善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还是赋予了善以丰富的内涵。总的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1.善是有秩序的安排。他提出:“任何事物的美德无论实现在身体灵魂或其他任何生物中,都不是只凭任意偶然性而能最好地得到的,只能由通过适合于每一事物的秩序和条理性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美德都是一种有规则有秩序的安排。”他认为善和快乐是不同的,善是快乐的最终归宿,快乐只是善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快乐的出现还是美德的出现,我们都是善的。然而这种善不是可以随便就能得到的,它是一种有规则的安排,是经过秩序和理性才能获得的。

2.善是个体的自制。苏格拉底说:“智慧是最大的善,你岂不认为,不能自制就使智慧和人远离,并且驱使人走到相反的方向吗?”不难看出来,在苏格拉底那里,能自制就具有了最大的美德,所以,他要求人们要努力自制。

第二,“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最重要命题。不过,这一命题一直备受后人的争议。例如,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作为行为规范学,他极不认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命题,还对此提出严厉的批评。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中国学者叶秀山认为:“‘美德’就类似于理念,只是万物的‘德’是由人的‘美德’派生出来的,因为万物之功能和作用,

都与人的实践目的有密切的关系,人从‘目的’方面把握万物,就得万物之‘德’。”笔者个人很认同叶先生的看法。“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中的美德,主要含义是人灵魂的品质,或说是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善良品德,如正义、智慧、友爱、自制、勇敢、虔敬等,这种品质不是静止的规则,而是理性的、实践的、不断变化的知识能力和智慧。因此,只有把美德看成是实践的、可持续变化发展的,才能真正理解苏格拉底的知识和美德的“知”、“行”合一论。这里笔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概念,既不同于以往自然哲学家从自然现象的直观中得来的物理知识或数量知识,也不同于智者学派的相对知识概念。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人们通过理性把握的对事物自身本性的认识,主要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善的知识,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是个体灵魂的一种内在觉悟状态。

第三,“德性可教”。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可教的,因为他把美德当成一种特殊的知识,因此就具有可教性。关于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是针对智者学派而提出的。

第四,“无人自愿为恶”。在提出“知识即美德”后,苏格拉底又提出一个命题“无人自愿作恶”。这个命题主要是用来回答“一个人即使具有善的知识,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也不一定去做善事” 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 无人自愿作恶,只要拥有善的知识,就会乐意地做善事。不去做善事而选择做恶事的人是不自觉的,因为他不具有善的知识,所以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恶事。“所有既智慧而又能自制的人都是宁愿尽可能地做对他们最有意的事情。”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而规避痛苦的,由于人总是“趋乐避苦”,所以人本性是向善的,“无人自愿作恶”。他在《普罗泰哥拉斯》中讲:“没有人自愿趋恶,或者接受他认为是坏的(结果),趋恶避善是不合人的天性的。”苏格拉底还认为,没有人自愿做对自己不利的事,这也包含着人们不会做对别人不利的事,因为对别人做出恶事会受到道德和灵魂的谴责,让自己痛苦,最终也是害了自己。他还认为有意为恶优于无意为恶,一个人故意的欺骗人、犯错误要比没有意识的犯错更好一些。

三、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目标

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目标则是切实地追求自我灵魂的善。他的这种道德目标是不具体的,同时也是无法量化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并把它当做座右铭。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去讨论人事问题,而是要认识人本身。这个与他生活的时代有关。在那个时代,人们被智者的智辩术迷惑,不审视内心的灵魂,却沉迷于物质享受和简单感官快乐 。苏格拉底认为,这些做法尽管会暂时地带给人感官的快乐, 如果日复一日地持续下去则会使人们产生困扰和烦恼,甚至损害身体,从而造成一种病态的社会。关于道德教育目标,他曾指出:“首先并且主要地要注意到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善的灵魂,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具有善,教育他怎么发现灵魂的善,如何去选择灵魂深处的善。在苏格拉底看来,道德教育不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掌握整个世界的道德知识准则,而是要掌握“自我的知识”,对人的自我本质的道德意识。这一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达到“自我灵魂的善”,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灵魂,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四、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的方法是“产婆术”。他还把自己比作“助产婆”,从不给受教育者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讨论甚至是辩论的方式来指出对方思想中存在的矛盾,以激发受教育者自己思考并逐步找到答案。他认为,真理本身就存在于人心灵之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教育者的作用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道德和知识。因此,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雅典的“牛虻”,任务就是去促醒慵懒的雅典人灵魂。他深入雅典人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诘问式的对话,唤醒对话者的思想,引导对话者对美德的追求,帮助对话者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根植于受教育者的灵魂深处,能够使灵魂和理性产生激荡的方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包含四个过程:(1)讽:根据对方问题连续追问,使对方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2)助产: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论证启发诱导对方思考,引出自身具有的知识;(3)归纳:找出事物的本质特性;(4)定义:概括出一般定义。

五、几点启示

篇四:《苏格拉底语录》

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3、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苏格拉底语录

4、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5、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在做两件事情。一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规律;二是尽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6、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7、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苏格拉底语录

8、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9、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10、认识你自己。

11、清闲是一切财富中最难得的。

1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13、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14、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15、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16、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17、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18、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的过的。

19、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20、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2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2、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23、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2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25、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26、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27、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28、深入你的内心,认识你自己!

29、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30、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31、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32、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33、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34、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35、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36、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37、女人的纯正饰物是美德,不是服装。

38、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39、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40、无知即罪恶。

41、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42、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43、美色不常驻。

44、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重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45、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46、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47、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48、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49、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50、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

51、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52、我所有的智慧就在于我知道我没有智慧。

53、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54、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55、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56、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57、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58、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59、所谓的哲学,就是引领和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工具。

60、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个贤妻,他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取了个悍妇,他会成为哲学家。

61、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62、我比别人知道的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篇五:《苏格拉底爱情名言》

1、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2、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4、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5、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苏格拉底爱情名言

6、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7、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8、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9、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10、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28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