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包括那些??

| 高级会计师 |

【www.guakaob.com--高级会计师】

篇一:《唐代科举制度有那些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制度有那些考试方法?常科主要设有哪些科目?简要说明最高级别科目及相应的要求。 1唐代科举制度有哪些考试方法?

(1)唐代科举制度一般来说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现在的填空题。

“墨义”相当于现在的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如果考生用笔来回答问题,就称之为“墨义”,若以口来回答就称为“口义”。

“策问”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大概与现代的论述题相近。 “诗赋”是为克服考生存在的多背诵经义和旧策,而乏真学实才的现象,在后来加试的一种方法。即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上加试一诗一赋,当时称“帖诗”。 (2)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3)唐初最高级别科目是秀才,要求:才华绝等的宣国人才,名额极少,全国1-2个,要求地方官推荐和主动报考,若是考生未达到要求,还要向推荐的地方官和参加考试的人问罪。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不敢报考,地方官也不敢推荐,整个唐代大概也就十位秀才。后到高宗时被废止。

此后,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最看重的是进士。明经考察对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能力,相对比较容易。进士科“先杂文,次口试,次答第三道”。杂文即考生当场按考题内容作诗、赋各一篇。策问是指应试者当场回答主考官所出的各种方略和时务问题。

此后,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

学子成为贡士后,才可以进入殿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状元”。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殿试的文体,开始是骈体文,皇帝殿试时就时事政治或经义史事提几个问题,应试贡士须按照骈四骊六对偶工整的句式文体作文。

2、简述唐代后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学之问的矛盾以及引起的社会问题。

(1)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和学校教育从综合素质上训练培养学生的矛盾。

(2)唐代后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学之问的矛盾突出,由于科举考试主要是从社会上一般读书人里选拔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这个名额占的比例大之后,有的读书人不到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里读书,以自学为主,一定程度上造成官学的荒芜。为了应试,按照科举考试的要求进行训练,应是情况极为严重,以至于某些及第的人,高分低能,不具备经国安邦的能力。 学校本是培养人的机构。唐代中后期后,科举怎么考,学校怎么教。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学校培养人的职能淡化,成了科举的预备和附庸。

唐代以后,学校教育与科举制之间的轻重存废,总是遵循着重学校轻科举一—科举与学校

并重——重科举轻学校的一般规律。在变异的科举制度的樊篱之中,学校变成考试培训的基地,教育沦为科举进士的附庸。随着科举制的变异加剧,学校教育的独立性逐渐丧失,教育教学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社会也逐渐产生偏重科举、轻视学校的风气。考试内容侧重经典章句,追求华丽诗赋,方法机械呆板,多靠死记硬背。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 利禄。这种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教育观,长期支配着中国的学校教育。

3、宋代在科举制度方面进行了那些改革和创新?

(l)宋代科举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

在考试的科目上,常科的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二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除进士科之外,其他科总称诸科。考试形式基本上与府唐相同,进士重诗赋,诸科中国帖经、墨义。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 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2)宋代比较重视科举,其录取名额远远超过唐朝。

唐代科举名额较少,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唐末的时候有的读书人参加了农民起义军。鉴于此,宋代皇帝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名额,甚至还写劝学诗。

(3)宋代调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待遇和地位。

篇二:《科举制度》

前 言

●相当重要

 独立创造。中华民族独立创造的,是中国人的专利。

 历时长久。公元605年—1905年,历时1300年,几乎占据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

社会3/5和5000年文明史的近1/3的时间。

 影响深广。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了解科举制度,就不能说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中华文化。

●众说纷纭 顾立雅

 第五大发明? (H.G. Greel)科举制度包括那些??

最早从事儒家研究的美国学者,1945年出版《孔子与中国之道》,

“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现代的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

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

要角色。可以明确地说,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 人间炼狱? 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将其与缠足、鸦片、

纳妾一样视

为腐朽落后的东西,中国近代落后于日本的一个重要原因,首推是“中国有长期的科举制度,而日本没有”。

(一)童试(小试、小考)

县试:知县主考,分四场。

府试:知府主考。通过者为童生。

院试:学政主考(学政地位仅次于总督、巡抚)。通过者为生员(秀才、相公),取得参加 大比乡试的资格。

选拔生员参加乡试的考试:

岁试:学政到任第一年举行

科试:学政到任第二年举行

秀才的荣耀

 政治地位:见了知县不必下跪(以前的知县权利很大,等于一国的皇帝,有谚语:

“杀人的知州,灭门的知县”),官府不能随便对他们用刑,一般人见了要称先生,地

方有事如丧葬、婚嫁等,多要请秀才。

 经济地位:可免除部分地丁钱粮,甚至差赋徭役。

 外表:穿青衫,头戴方巾(身份的标志)。其房门也总比一般人家高出三寸。

 《儒林外史》里的胡屠夫教训范进。

(二)乡试(大比、乡闱)

三年一考(宋朝形成制度),由皇帝任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在省城(唐宋时期在州治,

称州试、发解试),通过者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 三

场考试,八月进行(秋闱)。

举人的地位

 举人已是一种正式的科名,有资格做官,一般担任地位较低的地方官和地方官学的

教官。

 社会地位:在地方上可以称老爷。可以随便见知县,随便说话,与知县可以平起平

 经济地位:《儒林外史》写范进中举,喜极而狂。

(三)会试(省试、礼部试)

 中央礼部主持,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故又称春试、春闱。

 考三场,通过者为贡士(一般也称进士),第一名为会元。

 进士的地位:进士都是官员,必加老爷相称,“有空筒的举人,没有空筒的进士”。

在与知县的交往中,若进士家有婚丧等事,知县多要送礼,如进士住在城内,则知县往往亲到。

(四)殿试(廷试)

 在会试的第二个月

举行,由皇帝主持

 开始于宋太祖赵匡胤

 第一名为状元 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以进士科为主)

传统经典(经义) 文学功底(诗赋、论) :现实政治(时务策)

一)唐诗:科举考诗赋推动了唐诗的繁荣

(二)八股文:明清士人的“敲门砖”

●称谓: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五经文

●来源与形成:主要是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的古文发展演变而来,定型于明朝中期。 ●结构: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股文的要点

 一是破题

重要性:“未作破题,文章由我;已作破题,我由文章。” (《清代八股文》)

方法:清代崔学古《少学》讲破题之法:“初学破题,以多为主,只此一题,正破反破,顺破逆破,明破暗破。始则为师者做一破,即讲一格,继则为弟者,领一格,再做一破。……一作未是,再作;再作未是,三作,然后出名篇印证。”

 二是对偶

有关教材:《声律启蒙》、《笠翁渔对》

属对之法:有蒙学教材介绍一“增字法”:“假如一虎字,对以龙;虎字上增一猛字,对亦增一字曰神龙;猛字上再增一降字,对亦增一字曰豢神龙;降字上再增一威字,对亦增一字曰术豢神龙;威字上再增有奇字,对亦增一字曰异术豢神龙。以此类推,自一字可增至数字。”

八股文与人的思维训练

消极作用:读书少、空话连篇、束缚人的思想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非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日知录》)

 积极作用:以命题作文和严格的结构规定为特色,从而有助于:

强化训练思维的集中性、准确性、敏锐性、全面性、辨证性等。

 八股文与政治得失

 八股误国论

清朝初年,吕留良记明亡时有人在朝堂上写有一帖: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两口。奉申贽敬 晚生 文八股 顿首

清朝末年,甲午战败,

康有为“公车上书”: 今群臣济济,然无以应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

故。故台湾、辽东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

 八股无用论

八股文章,实与政事无涉。 八股时文,朕览之多不能解。

鄂尔泰: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英才,其术莫善于此。

三、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先进性)

(一)考试比之世袭推荐,“最号至公”

先秦的世袭制度:重血统、出身

汉朝的察举制度:重人情、讲推荐:“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 魏晋南北朝的

九品中正制度:重谱牒(血统、出身)、讲推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包括那些??

科举考试制度:重智力、知识、才能 (1)自由报名,没有推荐;(2)以考试成绩一决高下:“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二)历代统治者对“至公”原则的追求及相关措施

●唐朝“至公”观念的形成及纪律“唯秉至公,以为取舍。”

唐宣宗敕文:“有司考试,只在至公。”

 唐朝维护“至公”的纪律

一是举子之间相互结保

二是防止内外串通作弊:

“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 唐朝影响“至公”的行为

行卷、公荐、通榜

宋朝维护“至公”的多种措施

别头、锁院、糊名、誊录

郑獬的得意;苏轼的意外;李廌的无奈

元朝贡院开始建立“至公堂”

“至公堂”建筑是“至公”理念的具体化、物质化,是考试公平性的象征。

明清时期坚守“至公”原则的各种办法

 审音、搜落卷(左宗堂、张謇)科举制度包括那些??

 官民分卷、商民分卷

 磨勘:在乡试和会试放榜之后,调拨试卷至中央礼部,礼部组织人员对考试的各个

环节进行检查。在清代还要进行复勘。

 复试

 搜检制度

明朝的规定:“生儒点名进场时严行搜捡,入号舍后详加伺察。如有犯者,照例于举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

明朝的搜捡记载:“每诸生一名,搜捡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裸腹赤踝……虽壮者无不齿震悚慄 ,大都寒冻不知为体肤所在。”

清朝防止挟带的严格规定:“士子服式,帽用单层毡,大小衫袍褂俱用单层。皮衣去面,毡衣去里,珲裤绸布皮毡听用,止许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坐具用单片。„„至士子考具,卷袋不许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镂空,水注用磁,木炭止许长二寸,蜡台用锡,止许单盘,柱必空心通底。糕饼、饽饽各要切开。”

四、科举制度的历史贡献

(一)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增强了社会的活力

●平民与精英之间的上下层级之间的流动。 官与民、中央与地方的流动(官员可以荫补,但不能世袭)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社会流动的意义:

第一,历代统治者可以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显示政权的开放性,并保持其活力。 第二,文化知识和教育得到更大的普及和提高。

第三,对主流文化价值的广泛认同。

第四,有利于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二)科举制度维系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国学大师钱穆:中国文化是一个人(种族)连续地跑,西方文化是几个人(种族)接力跑。 科举制度为儒家“四书”“五经”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经典地位、主体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

儒家文化:孔子创立——汉武帝变为统治思想——科举制提供制度保障

●科举制度是面向全社会的,其开放性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 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都要接受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持久的崇尚知识、崇尚读书的风气

(三)科举制度的世界影响

●科举制度对东亚国家的影响

日本:最早仿行,公元8至10世纪

朝鲜:行科举制最长、也最为完备。公元958年至1894年。

越南:最迟行科举、最晚废科举(1075—1919年)。贡院与八股文。

●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考试制度

二者有两点本质共性:考试选官 文人治国

一般认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是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的。1829年,东印度公司在借鉴中国科举基础上,在印度实行考试任官制度。这一办法随后在印度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逐步普及、广泛采用。

五、评价科举制度应当注意的几个原则

(一)应当明确科举制度不是单纯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

罗志田:科举制度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institution),它上及官方之政教,下系士人之耕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循环的流动之中,在中国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联系和中介作用。

(二)注意具体历史阶段的划分

大致说来,在唐宋时期,其进步性明显;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影响更大。这还要跟世界比。此时西方世界已走向近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而我们还埋首故纸堆,就严重落后了

三)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区分

大致说来,它以考试的方式来决定人才的进退,是历史的进步,也具有永恒的价值。但其内容愈来愈狭窄,也越来越呆板,到近代就根本不适应社会发展了。

还要注意:它侧重的是笔试,而不是面试

四)注意前后的比较

既要与之前的选官制度比,也要与废除之后的社会现象比。科举制度废除后,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丢掉了什么? 这里要注意:不要把废科举后的所有坏现象推向废科举一事上来。

(五)要以得失相分的眼光来看

科举制度在延续民族文化、维护国家统一、增强社会流动、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等方面的确扮演过重要作用,不能轻易抹杀,否则就不能理解它竟然能够流传1300年。

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它的官本位、它的独木桥特点、它的八股文、它的束缚性、它的偏狭内容(没有自然科技等)等等弊端,否则就不能理解它在近代被废除的历史命运。

六)不宜怀有恢复科举的念头 梁启超:“科举非恶制也,……复科举便!”任继愈:“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恢复科举制度。”

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是整个专制机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代已经变了,社会结构已经变了,科举不可能恢复起来了。

结 语

余秋雨谈论他写的散文《十万进士》时曾说:对中国科举制度,有的时候叫做又爱又恨,说不明白你的去向在何处,就是精神去向非常矛盾,恨的地方,这显而易见。……但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特别对欧洲文明了解以后,我突然发现,欧洲的学者对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官选拔制度评价极高,我仔细一想,我们中华文明的延续的过程当中,科举制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篇三:《科举制度》

为科举制度申辩

导语:1905年科举制的停废,终结了1300年尊崇科举的时代。废科举后的100年中,它背负了种种的骂名。人们对科举制度存在着几大误区:1. 科举无法选拔真才。2. 科举造成中国科技落后。3. 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4. 妇女无权参加科举,因此科举制很不平等。5.科举造成官本位体制。6.科举导致官场腐败。

更有“范进”、“孔乙己”、“陈士成”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的眼前,因此,在很多人眼中,“科举”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被当作是“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吃人工具”,被认为是国家落后、主权沦丧的的一大帮凶。

然而,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制度,“科举”真的是上述罪名的“元凶”、“主谋”么?科举制度的弊处一定大于利处吗?

科举之前

要评价科举制度功过,自然需要了解科举制度形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科举制度包括那些??

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两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也即是说,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的一系列人才选拔制度,尽管经过多次改良,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仍在于“不公平”。尽管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从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形式上说,则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这种平等择优的竞争方式具有超越帝制时代的生命力。

一一申辩

人们加之于科举的种种罪名,往往源于对科举的误解,或有“本末倒置”、“以偏概全”的嫌疑。

误解一:科举无法选拔真才

其实这一点已经不仅仅是对于科举的怀疑,而是对于所有考试的。他们认为考试使得人才发展单一化,压榨了人的创造性,甚至认为科举考试腐蚀读书人,是读书人沦落。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将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范进、孔乙己当成科举人物的代表,以为科举制造就的都是这种类型的腐儒,他们却忽略了大量真实的杰出的科举人才。事实上,据《辞海》文学分册所录中国历代作家统计,隋唐五代至清代及近代作家共六百零二名,其中进士和举人等出身者共三百四十一名,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六点六,而且这还不包括秀才一级的科举中式者。因此可以说中国帝制时代后期多数文学家是科举出身者。

误解二:科举造成中国科技落后

在探讨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时,将主要矛头对准科举是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过于笼统而缺乏具体分析。唐宋两代重视科举,尤其是宋代科举地位崇高,是一千三百年中国科举史上最为重视科举的时期之一,而当时中国科技却远远领先于西方。所以,简单将科技落后归咎于科举显然是不能够的。事实上,中国科技的落后是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向来重治术轻技术,并且科学研究还会受到各种限制。举天文的例子来讲,从晋到明,一直禁止私藏天文书籍,禁止私自研究天文,这种种限制,无疑会阻碍科技的发展。并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宏观而忽视微观,治学之士偏重抽象而忽视具象。举绘画的例子,中国的山水画只以浓淡不

同来表现山川的远近,而没有人将房屋等建筑用明暗对比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画出来,并且讲究心领神会的意境;而西洋画则注重明暗对比、色彩搭配等具体绘画技巧。 误解三: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

科举制将个人和集团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竞争,集中到考场上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知识的竞争中来,因此,许多人挖空心思企图破坏这一公平的制度,或者想方设法钻制度的空子,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挤入仕途。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考试作弊实非制度之过。而就防作弊的机制与方法来讲,科举制度实已相当完善,以致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误解四:妇女无权参加科举,因此科举制很不平等

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并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误解五:科举造成官本位体制

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的体制并非科举造成,科举只是使学而优则仕制度化,入仕竞争规范化而已。说到底,科举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因为在科举制产生之前,

中国已经是一个“贵义贱利”、重道轻器的国家了,治术重于技术是儒学社会的一贯传统。

误解六:科举导致官场腐败

将清末官场腐败归罪于科举可以说是本末倒置,恰恰是社会衰败、官场黑暗才导致科举走向穷途末路。考试取士是从制度上防止用人方面的腐败,如果没有科举这一道关口,清末官场还不知会更腐败多少倍。晚清吏治腐败的部分原因恰恰是考试选官制度受到了削弱。由于允许捐官以及其它吏道盛行,不少举人和进士很难入仕,甚至有进士出身后二三十年待选的情况。官途多让其他人挤占之后,那些文化素养较高的科第中人反而长年待选守缺,而通过捐纳等途径入仕者往往不如科甲正途入仕者清正廉洁,这是清末官场腐败的原因之一。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也说科举造成了中国的官场。实际上没有科举照样有官场,而且官场的裙带风和植党营私情况还会严重得多。

总而言之,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产物,它所存在的许多诟病源于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局限性,尽管采用的是其他制度亦是不可避免。我们不应该将科举制度看做是“封建制度”残酷、腐化的罪魁祸首,其实相反,正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局限性,科举制度才衍生出这些弊处。

科举制度的的影响

篇四:《科举制度废除》

[篇一:科举制度废除100周年祭]

话题缘起100年前的今天,1905年9月2日,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光绪皇帝的一纸谕令终结了。科举制度作为我国传统官方选拔人才的制度,自隋朝诞生以来,人们对其评价形形色色,毁誉参半。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科举制度废除。”相反的责难却更多。毁也罢,誉也罢,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把科举制度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也许可以更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抛弃其陈腐僵化的东西,吸取其合理积极的因素。毕竟,考试选人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并且在今天仍然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早期科举堪称用人制度的伟大革命

温春来

核心观点

隋唐科举活泼多样、生机勃勃、贴近实际需要,:“盖应考学生中,有医科、牙科、法科毕业者。我系报考哲学门,主试官为严先生。试题及答案,均系英文,亦异事也。试毕发榜,陈君锦涛(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名列第一,我列第二名,季弟德庆(美国理海大学学士)列第三名。施君肇基(康奈尔大学硕士)列第五名。此外尚有五人,均系美国大学,同列一等。赐进士出身。列二等者,多系留日毕业生,悉赏举人。”随后便是赐出身的仪式。从这种仪式看来,与过去科举及第所享受到的荣宠别无二致。对留学生授予功名,寓意是深刻的。此举说明清廷一面很想利用出洋留学生所受的现代教育和所具有的新知识,为清廷服务;同时又惧怕他们变为革命分子,推翻清王朝,成为清廷的掘墓人,心理至为矛盾。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社会未曾有什么明显的震动,至少没有因为废除这么大的国家机器而给清廷添乱子。而那时正值清廷油干灯尽之时,清廷能在风雨飘摇苟延残喘近十年,与科举制度废除者精心设计,使之平滑软着陆,未使矛盾激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32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