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

| 统计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统计师考试】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某次数学统考情况。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是指该市参加统考的所有八年级考生; B.个体是指500名学生中的每一名学生; C.样本是指这500名学生的统考数学成绩; D.样本是500名参加统考的学生.

2.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了100条鱼,做好标记然后放回到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2条,湖里大约有鱼( )

A.800条; B.6000条; C.10000条; D.1000条

3.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同学,在同一次英语口语测验中,两组成绩的平均数x相等,但方差不等,已知s2甲13.2,s2乙26.36,则这次测验成绩比较整齐的是( ) A.甲组; B.甲,乙两组一样; C.乙组; D.无法确定

4.要了解全市九年级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内的学生所占比例的大小,需知道相应样本的(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数分布

5.某县教育局今年体育测试中,从某校毕业班中抽取男,女学生各15人进行三项体育成绩复查测试。在这个问题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校所有毕业班学生是总体; B.所抽取的30名学生是样本

C.样本的树木是15; D.个体指的是毕业班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 6.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x4-2, 3x5-2, 的平均数和方差是( ) A.2,; B.2,1; C.4,

___

1

,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 3x2-2, 3x3-2, 3

132

; D.4,3 3

7.随着宜昌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民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越来越多,下面是某报记

者在抽样调查了一些市民八小时以外用于

读书的时间(单位:分钟)后,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至右的前六个长方形所相对应的频率之和为0.95,最后一组的频数是10,则此次抽样调查的人数共有( ) A.200; B.100; C.500; D.10

8.某少年军校准备从甲,乙,丙,三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市射击比赛,他们在选拔比赛中,射靶十次的平均环数是x甲 x乙x

___

___

___

方差分别是丙=8.3,

s2甲1.5,s2乙2.8,s2丙3.2那

么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推荐参加全市射击比赛的同学是( ) A.甲 B.乙 C.丙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李昕同学想了解班上同学家里在一年内丢弃废塑料袋的个数,你认为可采用 调查方式合适一些. 10.某电视台综艺节目接到热线电话3000个,现要从中抽取“幸运观众”10名,张华同学打通了一次热线电话,那么他成为“幸运观众”的概率为 .

11.已知一个样本1,3,2,5,x,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 12.为了考察一个养鸡场里鸡的生长情况,从中抽取5只,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3.0,3.4,3.1,3.3,3.2,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方差是 .

22

13.已知两个样本,甲:2,4,6,8,10;乙:1,3,5,7,9.用s甲与s乙分别表示这两个样本222222的方差,则下列结论:①s甲>s乙;②s甲<s乙;③s甲=s乙,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___ _ (填写序号) 14.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则第四小组的频数为 ,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是_______人.

15.一组数据,如果其中最小的数和它们的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16.已知一个样本含20个,68,69,70,66,68,65,64,65,69,62,67,63,65,64,61,65,66.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 组,64.5-66.5这一小组的频数为 ,其频率为 . 三、解答题:(共56分)

17.(16分) 从某市中学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的学生成绩中抽取4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数如下:

90,86,61,86,73,86,91,68,75,65,72,81,86,99,79,80,86,74,83,77,86,93,96,88,87,86,92,77,98,94,100,86,64,100,69,90,95,97,84,94.这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如小表: (1)这个样本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2)在这个表中,数据在79.5-84.5的频率是多少?

(3)估计该校初中毕业考试的数学成绩在85分以上的约占百分之几? (4)据频率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

18.(20分)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请填写下表:

(2)请你就下列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

②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

19.(20分)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在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指什么?

(3)如果视力在4.9-5.1(含4.9和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有多少名初中生视力正常?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测试题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D 6.D 7.A 8.A 9.普查 10.

1 300

11.2 12.0.02 13.③ 14.10 15.0 16.五 8 0.4 17.(1)86分; (2)0.100; (3)60% (4)略

18.(1)甲的中位数为7,乙的平均数为7,中位数为7.5,命中9环以上次数为3;

(2)①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但甲比乙射击要稳定些;②乙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比甲高,故而乙比甲要好些;③从折线统计图上看,甲一直在7环附近波动,没有什么起色,而乙从五次成绩上一直在上升,而且越来越好,故而乙的潜力大得多. 19.(1)240名

(2)24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 (3)30 000×

1

=7500名学生的视力是正常的. 4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二)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复习试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复习试题

班级: 姓名: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1.样本频数分布反映了( )

A.样本数据的多少 B.样本数据的平均水平

C.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序 D.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数量的多少

2.有一句地方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此地气温的特点的特征数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极差 D.众数

3.在数据10,20,40,30,80,90,50,40,40,50中,极差是( )

A.40 B.70 C.80 D.90

4.某中学数学教研组有25名教师,将他们的年龄分成3组,在28~35岁组内有8名教师,其中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

A.0.38 B.0.32 C.3.12 D.0.12

5.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80,若取组距为10,则组数一般是( )

A.7 B.8 C.9 D.10

6.在英文词组was a sunny in park中,字母n出现的频率是( )

A.0.2 B.0.3 C.0.13 D.0.22

7.在样本12,8,14,6,10,13,15,9,11,16,8,12,14,9,13,5,8,11,7,10中,频率是0.3的组的范围是( )

A.4.5~7.5 B.7.5~10.5 C.10.5~13.5 D.13.5~16.5

8.一组数据共40个,分成6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是10,5,7,6,第5组的频率是( )

A.0.15 B.0.20 C.0.25 D.0.30

9.将100个数据分成8组(如下表),第6组的频数是( )

A.12 B.13 C.14 D.15

10.某校九(1)班50名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总分在6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 )

A.20 B.30 C.35 D.45

九(1)班学生中考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27分)

11.在对100个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_______.【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

12.某日的最高气温是15℃,气温的极差为10℃,则该日的最低气温是_______.

13.某校八年级(1)班共有55位同学,2月份出生的人数的频率是0.2,则该班2•月份生日的同学有________人.

14.在数据6,9,11,8,7,11,12,10,9,10,12,10,9,8,13,15,10,11,12,13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_______.

15.荷兰著名数学家卢道夫早在1596•年就推算出了具有15•位小数的值为

3.141592653589793.在这个数中,数字3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

16.下表是某校八年级(8)班共50位同学身高情况的频数分布表,•则表中的组距是_______,估计极差至多是______.

17.在第18.在第16题中,该班5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cm(精确到0.01).

19.将数据分成4组,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是1:3:4:2,若第2 组的频数是15,则此样本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

三、耐心做一做.

20.(6分)为了解某初中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若干名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引体向上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2,3,4,5组.

(1)求抽取了多少名学生参加测试.

(2)处于哪个次数段的学生数最多(答出是第几组即可)?

(3)若次数在5次(含5次)以上为达标,求这次测试的达标率.

21.(9分)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的下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解某校八年级的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统计分析.

(1)补全频数分布表:

(2 (3)对该校八年级青少年视力情况作出评价.

 (8分)如图是某班学生外出乘车

、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分布

图.

(1)求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补上步行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骑车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

23.(8分)为了解某城镇中学学做家务的时间,一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制成如右图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补全该图,并写出相应的频数;

(2)求第1组的频率;

(3)求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时间的平均数;

(4)你的做家务时间在哪一组内?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24.(12分)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对他们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单位:分): 28,50,40,40,40,53,38,40,34,40,27,21,35,32,40,

40,30,52,35,62,36,15,51,40,38,19,40,40,32,43.

(1)求这组数据的极差;

(2)按组距10分将数据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

(3)在同一图中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答案:

1.D 2.C 3.C 4.B 5.C 6.A 7.B 8.B 9.D 10.C 11.100,1 12.5•℃ 13.11 14.10 15.0.1875 16.7,27 17.163 18.158.94 19.50 20.9.5~10.5

21.(1)100名 (2)第3组 (3)达标率为60%

22.(1)表略 (2)约为22.04 (3)略

23.

24.(1)图略,频数为14 (2)频率为0.52 (3)1.24 (4)略

25.(1)极差为47

(2)可分为5组,组中值分别为19.5,29.5,39.5,49.5,59.5;频数表略

(3)图略.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三)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素质教育第五章测试试卷 八年级(北师) 数学 亲爱的同学:现在是你展示你的学习成果之时,你可以尽情地发挥。祝你成功!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 相应的括号内。 1. 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 A.xxxx B. C. y D. 2x123x2 2.将分式中的x、y的值同时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xyA.扩大2倍 B.缩小到原来的1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x213.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 x1A.C. 或 B.D. 1a4. 计算 – ) A. 1+aa B. - C. -1 D.1-a a-15.计算1111的结果是( ) 2x1x1 C.A.1 B.x1 D.x xx16.设一项工程的工程量为1,甲单独做需要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天完成,则甲、乙

两人合做一天的工作量为( )

A. B.

1 C.ab D.11

abab2

7.分式方程

A.x1

8. 已知xx1的解为( ) x3x1 B.x1 C.x3 D.x3 111ab,则的值是 ab2ab

11A. B.- C.2 D.-2 22

天内完成,若每天多生产个,则天完成且还多生产9.某人生产一种零件,计划在

个,问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设原计划每天生产个零件,列方程得( ) A.30x1030x1030x30x1025 B.25 C.2510 D.2510x6x6x6x6

10.某工程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甲工程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 如果乙工程队单独做,则超过规定日期3天,现在甲、乙两队合做2天,剩下的由乙队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求规定日期.如果设规定日期为天,下面所列方程中错误的是

( ) A.2x231 B. xx3xx3

1x1x211 D.21xx3x3xx3C.

11.当x时,分式

12. 若分式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本大题共5个小题,请把每 小题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有意义 3xx3的值为零,则x . x3

xm2

213. 使分式方程产生增根,m的值为 . x3x3

14. 已知mnm2

2,则mnmnmn2________.

x515. 将下列分式约分:(1)8x2

(ab)2(3)(ba)27m2n ;(2)35mn2 . ;

三、解答题(共70分)

16. 化简计算(每小题5分,共30分)

22x2ya1a1; (1)2; (2)yxa24a4a24

22a1a(3); (4)a1. 2a4a2a1

b2abab2abb2

)(a) (5) (a﹣b (6) abaaa

17. 先化简,再求值. (本题6分) 1x22x1x1 ,2x1x1x1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

其中x2.

18. (本题10分) 解下列分式方程:

2x1241 2(1) (2)x33xx-1x1【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

19. (本题8分) 在三个整式x2-1,x2+2x+1,x2+x中,请你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将其

中一个作为分子,另一个作为分母组成一个分式,并将这个分式进行化简,再求当x=2时分式的值.

20. (本题8分)某市为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决定修建一条从市中心到飞机场的轻轨

铁路。实际施工时,每月的工效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提前5个月完成这一工程。求原计划完成这一工程的时间是多少个月?

21. (本题9分)若关于x的方程

kx42有增根,试求k的值. x33x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某次数学统考情况。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是指该市参加统考的所有八年级考生; B.个体是指500名学生中的每一名学生; C.样本是指这500名学生的统考数学成绩; D.样本是500名参加统考的学生.

2.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了100条鱼,做好标记然后放回到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2条,湖里大约有鱼( )

A.800条; B.6000条; C.10000条; D.1000条

3.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同学,在同一次英语口语测验中,两组成绩的平均数x相等,但方差不等,已知s

2

___

13.2,s2乙26.36,则这次测验成绩比较整齐的是( )

A.甲组; B.甲,乙两组一样; C.乙组; D.无法确定

4.要了解全市九年级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内的学生所占比例的大小,需知道相应样本的(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数分布

5.某县教育局今年体育测试中,从某校毕业班中抽取男,女学生各15人进行三项体育成绩复查测试。在这个问题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校所有毕业班学生是总体; B.所抽取的30名学生是样本

C.样本的树木是15; D.个体指的是毕业班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 6.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x4-2, 3x5-2, 的平均数和方差是( ) A.2,; B.2,1; C.4,

1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

,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 3x2-2, 3x3-2, 3

132

; D.4,3 3

7.随着宜昌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民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越来越多,下面是某报记

者在抽样调查了一些市民八小时以外用于读书的时间(单位:分钟)后,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至右的前六个长方形所相对应的频率之和为0.95,最后一组的频数是10,则此次抽样调查的人数共有( ) A.200; B.100; C.500; D.10

8.某少年军校准备从甲,乙,丙,三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市射击比赛,他们在选拔比赛中,射靶十次的平均环数是x甲 x乙x

___

___

___

丙=8.3,方差分别是

s2甲1.5,s2乙2.8,s2丙3.2那【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

么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推荐参加全市射击比赛的同学是( ) A.甲 B.乙 C.丙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李昕同学想了解班上同学家里在一年内丢弃废塑料袋的个数,你认为可采用调查方式合适一些.

10.某电视台综艺节目接到热线电话3000个,现要从中抽取“幸运观众”10名,张华同学打通了一次热线电话,那么他成为“幸运观众”的概率为.

11.已知一个样本1,3,2,5,x,它的平均数为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12.为了考察一个养鸡场里鸡的生长情况,从中抽取5只,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3.0,3.4,3.1,3.3,3.2,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方差是.

13.已知两个样本,甲:2,4,6,8,10;乙:1,3,5,7,9.用s甲与s乙分别表示这两个样本的方差,则下列结论:①s甲>s乙;②s甲<s乙;③s甲=s

2

2

2

2

2

2

2

2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___ _ (填写序号)

14.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

分别为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则第四小组的频数为,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是_______人.

15.一组数据,如果其中最小的数和它们的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16.已知一个样本含20个,68,69,70,66,68,65,64,65,69,62,67,63,65,64,61,65,66.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组,64.5-66.5这一小组的频数为,其频率为.

三、解答题:(共56分)

17.(16分) 从某市中学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的学生成绩中抽取4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数如下:

90,86,61,86,73,86,91,68,75,65,72,81,86,99,79,80,86,74,83,77,86,93,96,88,87,86,92,77,98,94,100,86,64,100,69,90,95,97,84,94.这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如小表: (1)这个样本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2)在这个表中,数据在79.5-84.5的频率是多少?

(3)估计该校初中毕业考试的数学成绩在85分以上的约占百分之几? (4)据频率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

18.(20分)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请填写下表:

(2)请你就下列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

②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

19.(20分)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在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指什么?

(3)如果视力在4.9-5.1(含4.9和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有多少名初中生视力正常?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D 6.D 7.A 8.A

1

9.普查 10.

300

11.2 12.0.02 13.③ 14.10 15.0 16.五 8 0.4 17.(1)86分; (2)0.100; (3)60% (4)略

18.(1)甲的中位数为7,乙的平均数为7,中位数为7.5,命中9环以上次数为3;

(2)①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但甲比乙射击要稳定些;②乙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比甲高,故而乙比甲要好些;③从折线统计图上看,甲一直在7环附近波动,没有什么起色,而乙从五次成绩上一直在上升,而且越来越好,故而乙的潜力大得多. 19.(1)240名

(2)24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 (3)30 000×

1

=7500名学生的视力是正常的. 4

八年级数学下第五章测试题(五)
八年级下第五章练习题

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的是( )

A.雪峰山 B.祁连山 C.长白山 D.天山

2.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长白山-武夷山

3.如图是我国四条重要的山

脉位置示意图,图中既是我国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又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分界线的山脉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我国的地势大致分为三级阶梯,下列山脉属于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C.阴山-武夷山-台湾山脉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下列既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A.秦岭 B.巫山 C.祁连山 D.大兴安岭

6.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属于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太行山 B.秦岭 C.天山 D.昆仑山

7.下列四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横断山脉 B.天山山脉 C.大兴安岭 D.昆仑山脉

8.读图,图中的山脉可能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武夷山

9.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

是( )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10.下列A、B、C、D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其中是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B. C. D.

11.下面的山脉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 C.横断山 D.台湾山 B.长白山

12.下列界线中,不在四大地理区域界线上的是(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1月0℃等温线

C.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13.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人口稀疏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14.既是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又是省级行政单位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阴山 C.太行山 D.昆仑山

15.(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人口稀疏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D.雪峰山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21.我国秦岭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秦岭-淮河一线是( )

A.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3.以下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7月2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D.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4.(2014•南川区)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5.下列地理界线中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一致的是( )

A.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限B.温湿区与干旱区的界限

C.大陆性气候区与季风气候区的界限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限

6.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8.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9.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D.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10.下列区域,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是( )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③亚热带和暖温带;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除夕夜,北方包饺子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地理差异显著.据此回答11,12题.我国南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长城B.南岭C.长江D.秦岭-淮河 12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下列叙述与其反映的特征最相符的是( )

A.我国夏季普遍高温B.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比北方地区多

C.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D.我国大多数地方雨热同期

13.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4.在一场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

A.甲同学: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乙同学: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丙同学: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丁同学: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15.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南区

D.西北区

16.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往往是气候

在起主导作用,我国有一个地区,形成自然地

理环境的主导因素却是地形地势,这个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7不同地理环境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我国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就大多出生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8我国秦岭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9秦岭-淮河一线是( )

A.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0.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1.读图,对我国四大区域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B.B区-沙漠广布

C.C区-以牧业为主D.D区-多水田、适合种水稻

21.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关于四大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为北方地区,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乙为南方地区,水网密集,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丙为青藏地区,“高寒”是其显著特点,没有种植业

D.丁为西北地区,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有三河牛、三河马、滩羊、细毛羊等牲畜品种

22.陕北腰鼓与信天游流行于(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23

.小涛暑假到老家农村探看望爷爷,在进村的公路两旁,看到有大片的麦田,路上还有马

车拉着苹果进城,赶车的老乡还兴致勃勃地吼着秦腔„小涛老家所在的区域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4.关于如图中四地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甲地雪山连绵B.乙地有“地上河”现象C.丙地较为干旱 D.丁地是小麦主要种植区

25.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山脉是( )A.太行山脉 B.南岭 C.秦岭 D.天山

2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A.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27.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 ②7月0℃等温线 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④800mm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一月0℃等温线1.(2013•广安)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B.长城C.太行山 D.贺兰山

29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 )

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30.图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农田多为旱

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

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秦岭-淮河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2.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巫山--长江一线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3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寒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B.北方地区能源资源的优势是煤和石油

C.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D.河套平原是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

33下列山脉中,属于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分界线的是( )

A.武夷山 B.祁连山 C.南岭 D.横断山

34期末复习时,邱利同学对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进行了如下归纳,有条不正确,请你帮她找出来( )

A.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B.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是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以旱地为主地区与以水田为主地区的分界线

35小明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八年级地理第六章

1.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B.气候是华北平原气候的缩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C.利用本地的科技智力资源等优势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D.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从德州到北京乘坐京广线铁路列车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2.读图回答11-13题

黄河的大量泥沙主要来自( )A.源头

3.读图回答11-13题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近年来黄河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修渠灌溉 ②植树种草③加固堤坝 ④小浪底等水利工程调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A.寒冷干燥 B.炎热多雨 C.寒冷湿润 D.炎热干燥

5.下列描述体现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C.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6.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A.紫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红土地

7.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三面临海B.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冬季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645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