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菱角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既可作为时鲜蔬菜烹调,又可作为保健食品食用。但其在河塘中自然生长,采收期短,上市迟,产量不高,不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经济效益不高。我们采用菱角春提早栽培提前上市、秋延后管理延迟采收的长季栽培技术,使菱角从5月中旬开始就可采摘上市,一直可采收到11月中下旬,采收期达到6个月之久,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产值达1.5万元,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菱角大棚栽培宜选用皮薄肉厚、个大、角短、嫩菱脆甜多汁、老菱熟食粉糯、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浅水菱品种,目前江苏如皋以种植四角的“大青菱”、“水红菱”两个品种为主。选种时要注意选择充分老熟、饱满、坚实端正、皮色较深、芽尖完好和无病虫害的菱角。

  二、菱角栽培播种育苗

  1.苗床准备。适当提前培育优质大苗壮苗是菱角大棚早熟栽培的关键。一般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面平坦且近3年未种植过水生植物的田块,按大田面积的1/10准备苗床地。播种前15天,每667平方米施25公斤钙镁磷肥和1吨有机肥,耕翻整平,搭好双层大棚,并覆盖薄膜提前升温。然后在棚内建苗池,池四周土埂高0.3米,放水泡田,并根据水面高度调整床面,尽量减少水位落差。播种前1周,每667平方米苗床撒施生石灰100公斤进行消毒。

  2.播种时期。播种育苗时间要根据设施条件和当地气候来确定。江苏如皋采用单层大棚移栽、双层大棚加小拱棚育苗的,适宜播期在2月上中旬。

  3.播种。播前处理种子可提高菱种活力和杀灭附着的病菌,因此播种前应将菱种取出洗净,先晾晒1天,再用20%三环唑粉剂750倍+50%多菌灵粉剂600倍混合液浸种40分钟,捞出均匀撒播在苗床内。为了提高早期产量和生产效益,可将大田用种量提高到每667平方米25公斤。

  4.苗期管理。播后至出苗前,大棚以闭棚升温为主,温度需保持在12℃以上,苗床内控制3~5厘米深的浅水层,促使早出苗;菱苗出水后,中午通风1~2小时,温度控制在白天26~28℃、夜间15~18℃,并逐渐加深水层至10~15厘米深,保持水层稳定,待齐苗并有3叶1心时,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有机肥300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一般育苗田块不施氮素化肥,以防止菱苗过嫩。移栽前1周揭除内棚,逐渐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白天22~25℃、夜间13~15℃,进行炼苗。

  三、移栽

  1.大田准备。宜选择土质肥沃、平整、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棚,在棚区大田四周垒高0.5米的田埂,于移栽前15天,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吨、复合肥80公斤作基肥,耕翻耙平;移栽前10天开始蓄水,保持浅水层15~20厘米,并闭棚升温。

  2.移栽时间。一般在菱苗具有10片叶、菱盘直径15厘米、有2~3个分枝,且大棚内土温达到15℃以上时,即可移栽。江苏如皋大棚适宜移栽期一般在4月上旬。

  3.移栽方法。从苗床起苗时要尽量少伤根系,并要确保根上带有老菱,边起苗边移栽,做到当天起苗当天移栽完,以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时间。为管理方便,大棚栽培多采用大行距定植,行距1.5~2米,株距0.2~0.25米,每667平方米栽植1500株左右。移栽时将菱苗根系轻轻按入水下泥土中5厘米,并理顺摆正菱盘。

  四、菱角栽培田间管理

  1.大棚管理。移栽1周内大棚管理以闭棚升温促缓苗为主,一般中午棚温不超过36℃不通风。缓苗后逐渐加大通风,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最高棚温控制在28~32℃,夜间保持在18~20℃,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5℃。5月下旬气温稳定后,即可揭除全部大棚薄膜。9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较快,要及时再盖上大棚薄膜,进行秋延后大棚栽培管理。盖棚初期白天通风,夜间闭棚保温,随着外面气温下降,逐渐减少通风时间,后期尽量维持和延长20℃以上的棚温时间,直到11月中下旬棚温低至菱角不再生长时放水清茬。

  2.水层管理。菱角田的水层管理要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合理调整。一般移栽早期(即4月)温度仍偏低,以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以利于水温、土温的提高;5月~6月,随着气温升高,水层要逐渐加深,一般保持水层在20~30厘米深;7月~8月高温期间,要保持30~40厘米深的水层,并尽量降低水温;9月~10月气温下降后,把水层再调回到20~30厘米深。在菱角生长期间还要注意勤换水,一般要求每周换水1次并更换掉一半的老水,有条件的,最好保持水缓慢流动,以促进池水溶氧的增加和菱角根系吸收养分。

  3.菱盘整理。对菱盘生长过密的田块要进行疏理,及时除去后期长出的小菱盘,并在采菱时注意清除变种和不结菱角的菱盘,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防止高温闷热造成水下缺氧,引起落花落果。

  4.施肥管理。缓苗10天后,每667平方米施5公斤尿素作提苗肥;始花后,每1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0.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液);大部分菱盘结有3~4个菱角时,每667平方米再施入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作结果肥;以后每采摘1~2次,即每667平方米施入复合肥5~10公斤,以补充养分,防止早衰。

  5.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菱萤叶甲、斜纹夜蛾等,用药防治适期为1~2龄幼虫高峰期,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杀虫双乳油500倍液,或菊酯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乳油2000倍液,或52.5%农地乐(氯氰·毒死蜱)、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菱角的病害主要有菱瘟、褐斑病等,一般通过水流、摘菱等途径传播,高温高湿时易发生。在初发时,应及时摘除病叶,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五、采收

  鲜食或菜用菱角,可在菱角充分长大但皮壳还未硬化时采摘,熟食的菱角一般在老熟后及时采收。老熟菱角果皮硬化,且果实与果柄连接处出现分离层,易摘下,此时菱角尖硬、沉水。前期隔8~10天采收1次,中期隔3~4天采收1次,后期隔6~8天采收1次。采收时一手轻提菱盘,一手摘菱,采摘动作不可过猛,以防老菱掉落和菱盘损伤。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办 马兴华 邮编:226500)

篇二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菱角种植技术

  菱是菱科菱属一年生浮水型草本植物,别名菱角。原产于欧洲与亚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水域地区,在深水河湾、湖泊、池塘,沟渠的水面均可种植。食用部分为果肉,嫩菱可做水果、蔬菜,老熟后因其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可加工成菱粉,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介绍了菱角的种植技术。

  其形态特征为:靠近土壤的数节主茎上簇生须状不定根,长达数十厘米深入土中。主茎伸长达4米以上,接近水面部分产生分枝。主茎和分枝中下部的各节上发生叶状根,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可吸收水中的养分。上部近水面各节互生水中,呈菊叶状,到水面即生本叶,本叶为水上叶,菱形,多数叶放射环生成盘状,称为菱盘。每一个分枝即可形成一个菱盘,每株可有10~20个,均浮于水面,铺满菱塘。水上叶表面绿色,角质,背面浅绿或紫红色,叶柄绿或水红色,叶柄与叶片连接处有浮囊,内为海绵状气室。幼根(种子发芽形成的根)弯曲成弓形,其上生须状土生根数条,深入土中吸收养分。

  花生于水上叶的叶腋间,每一个菱盘可开10余朵白色小花。傍晚开花,结实后垂入水中。外果皮薄而软,内果皮坚硬而厚。幼果内空,能上浮,充实后沉于水中。果实完全成熟后,脱离果柄沉于水底。以果实或嫩茎供人们食用。

  (一)菱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菱角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据测定,每100克鲜嫩菱肉含蛋白质5克,脂肪0.7克,钙36毫克,磷165毫克,铁1.6毫克,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菱角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益气健脾的功效。菱角可健脾利水,是减肥的辅助食品,对一些癌症和胃溃疡也有一定辅助疗效。

  菱角食用,外用均可以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据资料介绍,食道癌、宫颈癌、乳腺癌、单线性肥胖、胃溃疡、皮肤赘疣等疾病患者尤其适合食用。菱角粉滑润细腻,可使皮肤白嫩。

  (二)食用方法

  菱的嫩茎或果肉可炒食;嫩菱果可生食,脆嫩爽口、甘甜多汁,清凉解渴;老熟菱熟食糯香,风味别致。

  (三)菱的生物学特性

  性喜温湿、日光充足,不耐霜冻。水温14℃左右时种子开始发芽,气温20℃以上时开花结实。日照2100小时,无霜期227天以上可获得高产。水深1~5米,但以1~2米为好,前期稍浅,后期略深,水面平稳,水流较缓。土壤含磷、钾肥较多,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氮肥过多易徒长。以河底土质肥沃松软,腐殖质多的土壤,pH值5.8为好。

  (四)菱角栽培技术

  菱在30~400厘米深的水中均可栽培,但一般以30~200厘米的浅水池塘、河湾和低洼水田栽培最好,汛期最大水深也不要超过200厘米。这样易于管理和采收。这里仅介绍浅水栽培技术。

  1.水面选择

  选择水位较浅、枯水期水深10~30厘米、汛期一般也不超过200厘米的水面,并要求涨落平缓,一周内的水位变化不超过10厘米。对水下土壤的要求是淤泥层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达到1.5%以上。最好水位可以控制,达到灌排方便。

  2.品种选择

  菱的品种很多,但在生产中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抗病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栽培。常见品种有:广州双角红菱、长沙四角红菱、抱角菱、南湖菱、水红菱等。

  一般选择适于浅水栽培的品种,在水位稳定、风浪较小、底土肥沃的水面,可选用大果品种;在水位涨落较多、略有风浪、土壤肥力较低的水面,可选用中、小果品种。

  3.直播或育苗移栽

  浅水面春季土壤升温较快,水位不深,播种后较易出苗,一般都行直播。播种期一般应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8℃以上时为宜,长江流域多在3月底到4月上旬,播种前要清除水中的杂草和水下的杂物。有条件的生产单位和水面可放水耕耙,每亩施入草塘泥等有机肥3000~5000千克。播种前取出菱种,剔除腐烂的种果,放清水中保湿。如菱种已发芽,要注意保护,防止碰断。

  直播可用撒播、条播和点播3种方法。每亩播量,撒播20~25千克,条播和点播15~20千克。一般多用条播法,较易播得均匀一致。即按水面地形,划成行距为200~250厘米的几个纵行,并在行的两端插竹竿标记,然后将菱种盛在小船中,1人驾船逐行来回前进,1人沿行均匀撒下菱种,每100厘米长度内播5~6颗种果。或改条播为穴条播,即用稻草一束,做成直径和高均为10~15厘米的小草袋,装入营养土,将菱种3颗埋入营养土中,每100厘米长度内播种1袋,这样比条播法用种少,出苗快,菱苗壮,产量高。

  穴条播法每穴3苗同时出土,可增加破土能力,草袋起营养钵的作用,增加苗期土壤营养,故能苗齐苗壮。浅水菱为求提早采收上市,亦可比直播的播期提早20天左右进行播种育苗,苗龄40~50天后起苗定植。育苗移栽应选避风向阳、水位10~20厘米、土壤肥沃的池塘作为育苗池,并将菱种盛放于木桶中,加入薄水层,上盖薄膜采光保暖,夜晚加盖草帘保温催芽,当芽长1厘米左右时,取出播种育苗,播种量较水面直播提高5~6倍,即每亩播种80~100千克,10~15厘米均匀播种1颗,每亩苗池育苗可供10亩水面移栽。移栽一般于播后50天左右进行,细心起苗,并保持水湿,当即按150~200厘米见方进行穴栽,每穴栽植3棵苗。栽植密度保持每亩800~1200株,土壤肥沃偏稀,中等肥力偏密。

篇三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床、选种、播种、苗床管理、施肥、移栽、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菱角;早熟栽培;水田;大棚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是以水田设施大棚为基础,在大棚中套小棚建苗床使其增温争早苗,移栽至大棚内生长,并采用现代集成科技使菱角采收期提前、效益提升的生产技术。2011年,兴化市戴窑镇20 hm2水生蔬菜基地,利用连栋塑料大棚内套小棚集中育苗,就地移栽到钢架大棚生产菱角。3月底开始育苗,6月2日菱角开始上市,比当地常规生产早2个月,大棚采摘菱角24 750 kg/hm2,由于上市早价格俏,收益16.5万元/h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总结水田设施菱角早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整地做床

在大棚中建好苗床,挖沟深0.4 m、宽1.2 m。建苗床300 m2/hm2左右,床底先拍平后铺10丝薄膜后再加厚5 cm的营养土。苗床施45%硫酸钾复合肥30 g/m2,用长2 m的竹环拱好,待播。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以棚外气温稳定在0 ℃以上时播种为宜。充分利用大棚中开挖苗床拱小棚水层浅、升温快、光照好的有利条件提早下种,争早苗。

2选种

挑选种大、饱满的菱角。个大、角短、皮薄肉厚的菱角,嫩菱甜脆多汁,老菱熟食口感粉糯,表现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浅水菱品种较适宜水田栽培,以苏州水红菱和双角青菱为宜。播前用20%三环唑750倍液加50%多菌灵600倍液混合浸种0.5~1.0 h,密度为100株/m2左右,用种量约为210 kg/hm2,采用这种方式在晴好天气条件下从播种到移栽时间为25~30 d。

3播种及苗床管理

播种时保持水深5 cm左右,用拱小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排灌时缓排慢灌。或播后再覆盖肥细泥,浇透水加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再拱棚覆盖农膜并加无纺布保温,晴天8:00—9:00揭掉无纺布晒床增温,15:00—16:00覆盖保温。待10 d左右出芽后加至5 cm左右水位,以后逐渐加到15~20 cm。20 d分盘时,每桶水加入半勺人畜粪洒施,并用小水泵喷洒洗去菱盘上的畜粪渣,作为出嫁肥[1]。25~30 d及时移栽,防止苗期过长分盘过多成为老僵苗。特别是当叶柄有海绵状膨大形成时,已标志进入生殖生长,栽后易僵苗不发,特别是在密度过高的苗床更应注意及早移栽。【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此阶段要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中午温度超过30 ℃时,要揭膜通风换气,平

篇四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早熟菱角优质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早熟菱角优质栽培技术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6年第01期

菱角,又称芰、水栗、菱实、芰实,是菱科菱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尤其在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栽培较多。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等功效。菱角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蔬菜,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种植菱角综合效益较高。采用大棚育苗和促早熟栽培菱角,可在6月初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更加显著。下面介绍大棚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笔者通过两年的品比试验,筛选出4个适合大棚越夏栽培的菱角品种。(1)大青菱:中早熟品种,品质好,果个大,单果重20~30克。肩部高隆,肩角平伸、粗大,腰角粗略向下弯,果皮绿白色、皮厚,果实与果肉重量比为2∶1。(2)姜堰红菱:早、中熟品种,单果重25克左右,果肉脆、带粳性、味甜,皮较薄,宜生食。果实与果肉重量比为1.5∶1.0。(3)邵伯菱:早熟品种,单果重20克左右,皮绿白色、较薄,肩角较大,腰角尖锐,果肉味甜,宜生食,果实与果肉重量比约为1.5∶1.0。(4)五月菱:早熟品种,单果重25克左右,两角平伸,皮薄肉厚,果肉含水量高,为生食品种,产量中等。

二、培育壮苗

1.苗床准备:育苗大棚要求南北走向、土壤肥沃,苗床面积为移栽大田面积的5%。播种前15天,搭建大棚并覆盖双层薄膜,在大棚内建立育苗池,育苗池四周土埂高0.5米,土埂用地膜覆盖保水。每亩施钙镁磷肥25公斤和有机肥1000公斤,放水泡田,并根据水面高度调整床面,尽量减少水位落差。播种前1周,苗床撒施100公斤生石灰消毒。

2.播种:适宜的播种时间为2月上中旬,播种前将菱种洗净,采用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要求撒播均匀。每亩用种量40公斤。

3.苗期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大棚应密闭升温,温度不超过30℃就不需要放风。苗床内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促进早出苗;菱苗出水后,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下,超过30℃,中午通风1~2小时。当菱苗长出3片真叶时,逐渐加深水层至20厘米,保持水层稳定,3月下旬以后,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温度不超过30℃。

三、移栽

1.移栽大棚准备:移栽大棚地块要求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排灌系统。在大棚四周做埂,埂高0.5米。移栽前10天,施基肥,一般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15吨

篇五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江苏菱角大棚长季浅水栽培技术

篇六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深水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篇七 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田菱大棚栽培技术

田菱大棚栽培技术

摘要 从田块选择、品种选择、大棚育苗、大田准备、移栽、栽后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田菱大棚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田菱;大棚;栽培技术

菱,别名菱角、龙角、水栗等,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既可作菜,又可当水果,生熟食皆宜。菱在浙中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传统栽培以水塘深水栽培为主,采摘时间迟,产量低,经济效益较差。2000年以来,浙中地区农业科技人员研究成功田菱大棚栽培技术,并迅速在当地推广应用,采摘时间比常规栽培提早约2个月。据2011年不完全调查统计,大棚菱角平均产量达到33 t/hm2以上,平均产值达到19.5万元/hm2以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现介绍田菱大棚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1 田块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耕作层厚度20 cm以上、水源丰富、排灌方便、坚实不漏水的水田,在大、中型水库排水渠下游是理想栽培区域,不仅可避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又可满足菱角生长旺季对洁净、清凉水源的要求。

2 品种选择【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选用早熟、大果、薄皮、嫩菱甜脆多汁、老菱熟食口感粉糯、抗病性较强的浅水菱品种,以义乌土菱、广东青菱等较为适宜。【浅水大棚菱角栽培技术】

3 大棚育苗

3.1 苗床准备

育苗田宜选前茬未种植菱角的田块,按大田计划种植面积15∶1的比例留足育苗田。播前安装好钢架大棚设施,灌水泡田。播前5~7 d施入基肥,整平田面待播。肥力中等田块,基施碳酸氢铵300~450 kg/hm2、钙镁磷肥750 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150 kg/hm2。肥力较高的田块适当减少基肥用量[1]。

3.2 适期播种

大棚育苗一般在1月初到1月中下旬播种。1 m2苗床播菱种90颗左右,均匀播种。大田用种量450~525 kg/hm2。

3.3 播后管理

播后苗床保持5 cm稳定水层,出苗后逐渐加深水层至10~15 cm,直至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3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