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鳖效益如何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养鳖效益如何
养鳖技术 怎么养鳖 第一集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们请北京农学院滑静副教授为大家介绍高效养鳖技术。
 
1.主持人:滑老师,鳖是我国的美食补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鳖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光靠野生资源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因此,发展人工养鳖是一项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特种水产项目。请您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鳖的种类和分布。
 
专家:鳖又称甲鱼、团鱼,俗称“王八”,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亚纲,龟鳖目,鳖科。鳖科有6属20余种,我国仅有2属3个种,其中,鳖属有两个种,即山瑞鳖和中华鳖(甲鱼)。山瑞鳖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等省的高原中,数量少、繁殖慢。我国人工繁殖的主要是中华鳖,中华鳖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分成三个不同的生态品系,北鳖、江南花鳖、高山鳖。在这三个品系中,江南花鳖是比较优良的养殖品系。
 
2.主持人:鳖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所以鳖的生活规律和外界温度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滑老师,请您具体谈谈养鳖技术好吗?
 
专家:好,每年春天,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鳖从冬眠状态中苏醒;到17℃以上时,就开始摄食活动了。从春末到秋初,是鳖摄食、生长的适宜时期,也是人工养殖的最好季节。当水温降到20℃以下时,鳖摄食能力逐渐下降,行动也不活跃;16℃以下时,就开始停止摄食;若水温继续下降,便潜入泥沙中冬眠。在自然界,鳖通常生活于江河、湖泊、池塘、水库和山涧溪流等淡水水域中,夏季,常活动在阴凉、水深处;冬天,喜欢潜伏在向阳的水底泥沙或洞穴内。鳖喜爱安静的环境,喜爱清洁怕脏,喜爱阳光怕风。
 
3.主持人:我们了解了鳖的栖息环境,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养鳖技术中的鳖的食性特点吧。
 
专家:好,鳖属于偏肉食的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消化力强,通常以摄食高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为主。在天然水域中,鳖行动不如鱼类敏捷,抓不到行动快的动物,常以捕食螺、蚌、蠕虫、节肢动物、活动不自如的病鱼虾和其他动物的尸体为主。稚鳖以捕食大型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蚯蚓等底栖小型动物为主。在动物性饵料不足时,也食植物性饵料。取食主要依靠十分敏感的嗅觉器官。鳖比较贪食,喜咬斗,在饵料严重缺乏时,常互相残食,但耐饥能力也很强,较长时间不食也能存活。
 
4.主持人:滑老师,我们了解了鳖的食性特点,请您再为我们介绍鳖的生活习性,先介绍鳖的保护色好吗?
 
专家:好,鳖在不同水色的水体中体色也有所不同,在较肥的呈黄色的池塘、湖泊、河流里,其背甲呈现为黑色或黄褐色;在水质不太肥的河流、山间溪塘、水库里,呈现为油绿色或墨绿色,腹面一般呈乳白色。鳖的这种特性,有利于防止敌害和摄食活动。
 
5.主持人:您前面介绍了鳖喜爱温暖的阳光,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喜欢爬上岸边晒太阳,进行日光浴。请您介绍一下鳖的晒甲习性。
 
专家:自然环境中的野生鳖,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会大胆地爬到发烫的岩石上晒背,直到背腹甲的水分晒干、体温提高为止。晒背有助于提高体温,加强体内血液循环和加快消化吸收,并能起到杀菌洁肤的作用,使体外寄生虫无法生存,还可促使革质皮肤增厚和变硬。
 
6.主持人:鳖没有调节体温的结构和功能,血液流速和体温高低随外界气温而变动。请您谈一谈鳖的冻眠习性。
 
专家:鳖以冬眠来适应环境温度较大幅度的变化。在自然状况下,一般从农历寒露起,当水温降到12℃时,鳖就潜入沙中冬眠,以应付冬季的严寒气候,直到第2年清明以后,水温回升到12℃以上才苏醒;冬眠时,往往几只鳖聚在一起,当选好越冬场所后,便用四肢旋转身躯,使全身埋入沙中。入沙深度随体型的大小而不同,最深可达30厘米。冬眠期间不食不动,两眼紧闭,呼吸缓慢,靠体内积累维持生命活动。整个冬眠期间,鳖的体重减轻10%~15%,而一些体质较差的个体,在冬眠期间容易死亡。
 
另外,夏季水温超过35℃时,鳖还有伏暑现象,尤其在热带地区更为明显。因此,在夏天常见鳖群居于阴凉处或沙质的水中。
 
7.主持人:那么鳖还有其他的习性吗?
 
专家:鳖性情胆怯又机灵,稍有响声或其他环境变化,如人的脚步声、水浪或晃动的影子,就迅速入水潜逃。鳖伸出的头部和四肢也会因外界触碰而缩回甲壳内。鳖平时匿居不出,晚上外出活动和寻食,但离岸不远。鳖生性好斗,即使是刚孵化的稚甲鱼,也喜欢互相咬斗厮打,在争夺栖息地域、食物时,往往互相格杀相斗,甚至残食弱者。所以人工饲养时,必须分级饲养。
 
8.主持人:鳖有极强的生命力,一般可活30~50年。野生鳖生长缓慢。请您谈谈鳖的生长特点吧。
 
专家:在人工自然常温养殖情况下,1足龄小鳖可长至体重5~15克,甲长3.5~4.5厘米;2足龄鳖体重可达50~100克,甲长7~9厘米;3足龄鳖体重可达100~250克,甲长9~

[1] [2] [3] 下一页

篇二 养鳖效益如何
养鳖场的设计与建造

【养鳖效益如何】

篇三 养鳖效益如何
提高亲鳖受精率获取养鳖高效益(1)

【养鳖效益如何】

篇四 养鳖效益如何
“种鳖达人”为何遭热议

【养鳖效益如何】

龙源期刊网 .cn

“种鳖达人”为何遭热议

作者:何红卫 石亚楠 乐明凯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06期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有个闻名遐迩的“种鳖达人”,他就是今年48岁、有着20年鳖苗培育经验的陈静涛。从开始只把养鳖当副业却搭上了主业,到后来把养鳖当成事业又赔了个血本无归,再到现在成为养鳖佼佼者。陈静涛的成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而他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热议。

身怀绝技,成就一方“养鳖之王”

陈静涛养得一手好鳖苗,尽管市场售价是其他常规种苗的2倍多,但仍供不应求,客户需要提前一年现金订货方能购到。这不,2015年的700多万尾鳖苗早已预售一空。

老陈的鳖苗好在哪里?湖北应城市的唐真强是其忠实客户,已经连续5年购买老陈的种苗。唐真强告诉笔者,老陈培育的鳖苗优势非常明显,远远好于本地鳖苗:一是成活率高,是市场常规鳖苗的1.5倍;二是生长速度快,长出同样重量的成鳖时间要比常规鳖苗时间短20%;三是残次率低,长成的鳖不喜打架斗殴,肢体完整度好;四是裙边大、颜色漂亮,非常招消费者喜爱。

老陈创办的湖北宏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占地1100亩,亲鳖池450亩,商品鳖池650亩,孵化车间5000平方米,一年可繁殖种鳖苗近千万只、养殖商品鳖320吨,年销售收入近亿元。【养鳖效益如何】

好的效益一靠品种二靠技术。老陈有3个看家品种——“宏旺1号、2号”和“宏旺牌年份生态鳖”,这是老陈多年精心培育出来的,自销售以来,就开始称霸湖北鳖苗市场,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篇五 养鳖效益如何
池塘养鳖高产技术

池塘养鳖高产技术

摘要介绍了池塘养鳖高产技术,包括鳖池建造、鳖苗放养、饲料品种和饲喂方法、水质调节和日常管理、敌病害防治等方面,以为鳖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鳖;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常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高蛋白、低脂肪绿色环保饮食需求也更加旺盛,而鳖作为一种高档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为提高池塘养鳖的经济效益,促进鳖养殖业的莲勃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现将池塘养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鳖池建造

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交通便利、环境僻静的地方建造鳖池。

(1)亲鳖池和成鳖池的建造要求。亲鳖池的生态环境对亲鳖的养殖与繁殖有很大影响,应充分考虑鳖有喜光怕雨、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生物学特性[1]。小规模生产的亲鳖池面积在300~500 m2,长宽比为2∶1~3∶2,东西向,以利于采光,池深1.5~1.8 m,水深1.0~1.5 m,塘土、池底平坦向出水口倾斜,倾斜率为0.2%,淤泥厚(15±3) cm,池四周用砖或石块砌成50 cm高,顶端内突15 cm呈T型的堰用于防逃。在池中心建一个梭台型的小岛,其大小面积占池的3%~5%,岛上铺50~60 cm的沙土,并种植一些遮荫植物。

(2)稚、幼鳖池的建造。通常60 g以下的鳖称为稚鳖,稚鳖饲养面积一般为2~10 m2,用砖或石块建造而成,池的深度一般为1 m [2]。池壁和池底要保持一定的坡度,在北侧池壁上铺一条50 cm宽、5 cm厚的沙带,池底铺5~10 cm厚的软泥。而60~200 g的鳖称作幼鳖,幼鳖池一般10~100 m2,池的深度为1.0~1.5 m,池底要有20 cm的软泥,池四周建30 cm高,顶端内突呈“T”型的围墙以利防逃。

【养鳖效益如何】

2鳖苗放养

亲鳖放养4 500~6 000只/hm2,总重量不应超过3 000 kg/hm2,成鳖池为4 500 kg/hm2左右,即250 g的鳖1.5万~1.8万只/hm2,稚鳖池放养10 g的鳖50~70只/m2,30 g左右的鳖放养20~30只/m2,幼鳖池放养5~10只/m2。

同时,应在养鳖池中放养少量的鱼种,稚鳖池除外,而这种鱼鳖混养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水体利用率,稳定调节水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达到鱼鳖双丰收的目的。其要求是搭配放养的鱼种规模要小些,一般是搭配放养10~25 cm规格的鱼种9 000~12 000尾/hm2,其中草鱼占30%,鳙鱼占10%,花、白鲢各占20%,鲤、鲫鱼各占10%,或放养20%的鲢鱼、10%的鳙鱼、10%的鲤鱼和60%的罗非鱼。

篇六 养鳖效益如何
东湖水产养殖公司仿野生养鳖效益显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37333.html

    热门标签

    HOT